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
作者 田彬 杜怡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70-672,共3页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较常见的一种亚型,具有一定的可治性、可逆性,故早期诊断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或改善认知功能的损害[1]。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较常见的一种亚型,具有一定的可治性、可逆性,故早期诊断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或改善认知功能的损害[1]。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体内蛋氨酸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之一,具有血管毒性、神经毒性等生物学效应,高水平的Hcy可干扰神经系统网络机制导致大脑功能异常[2-3]。已有许多研究证明阿尔茨海默病和VaD患者的血浆Hcy水平较高。然而,SIVD患者的认知功能与Hcy水平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本文探讨SIVD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浆Hcy水平的相关性,为SIVD的防治及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 痴呆 同型半胱氨酸 认知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