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系生活实际 学活地理知识
1
作者 张礼军 耿庆明 《地理教学》 2012年第17期33-34,共2页
一、课堂教学紧贴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愈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知识,学生愈易于理解和接受,并会产生较强烈的感受,在脑海中烙下深刻的印记。降水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是一个教学难点,空气中的水汽到底是怎样凝结成小水滴并... 一、课堂教学紧贴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愈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知识,学生愈易于理解和接受,并会产生较强烈的感受,在脑海中烙下深刻的印记。降水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是一个教学难点,空气中的水汽到底是怎样凝结成小水滴并降落到地面的呢?我就用电热水壶做实验,打开刚刚烧开的电热水壶的壶盖,学生就会看到大量的饱含水蒸气的热空气不断向上冒出,这可以表示饱和空气的上升,这时教师用手拿一个玻璃片放在热水壶上方不远的地方,不一会,玻璃上就会附着许多微小的水滴,这说明水汽遇冷发生了“凝结”现象,再过一会儿,水滴渐渐增大,不久就会落到桌面上,形成“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实际 地理知识 电热水壶 热空气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玻璃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三种方法
2
作者 耿庆明 张礼军 《地理教学》 2012年第23期43-45,共3页
一、叠置——把单一要素的地图组合为整体 地图的“叠置”,就是将同一区域内相互关联的各个单一地理要素的图象叠放在一起,把图像复合起来,形成一个互相联接、互相补充、互相贯通的整体,以便于更好地突出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陕速... 一、叠置——把单一要素的地图组合为整体 地图的“叠置”,就是将同一区域内相互关联的各个单一地理要素的图象叠放在一起,把图像复合起来,形成一个互相联接、互相补充、互相贯通的整体,以便于更好地突出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陕速地突破重点难点,从整体上全面掌握区域地理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图能力 学生 地理要素 图像复合 区域地理 叠置 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慎用科学术语
3
作者 刘志英 李希艳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2期62-63,共2页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104页“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第四单元”《探索月球奥秘》的第二大题的第一小题,教材编写者有一处科学术语使用不当。现指出分析如下,请老师和专家指正。
关键词 科学术语 《探索月球奥秘》 慎用 初中语文教材 综合性学习 教材编写者 口语交际 第一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厨房做实验 验证“热力环流”
4
作者 耿庆明 《地理教学》 2010年第11期56-56,共1页
热力环流是因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也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对它的深入理解是学习“风的形成”、“全球大气环流”、“季风”、“海陆风”、“山谷风”等知识的关键。虽然它真实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热力环流是因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也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对它的深入理解是学习“风的形成”、“全球大气环流”、“季风”、“海陆风”、“山谷风”等知识的关键。虽然它真实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时时相伴在我们身边,但我们却常常觉得它飘忽不定,对它视而不见,不好验证。怎样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它的存在,亲眼观察到它所起的作用呢?我们巧用厨房做实验,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环流 验证 实验 厨房 全球大气环流 大气运动 海陆风 山谷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生活经验 问题清楚简单
5
作者 耿庆明 《地理教学》 2010年第3期59-60,共2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地图”一章中第22—23页,有—个内容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曲线距离。
关键词 生活经验 《地理》 七年级 人教版 地图 量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泊“夏季气温高达70℃”商榷
6
作者 李希艳 耿庆明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5期54-54,共1页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一文第三自然段,作者对罗布泊夏季气温的描述有误。原文为:“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这里,作者对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两...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一文第三自然段,作者对罗布泊夏季气温的描述有误。原文为:“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这里,作者对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两个概念的理解有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温度 罗布泊 夏季 八年级下册 《语文》 人教版 自然段 戈壁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