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应用分析
1
作者 张美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2期1-2,共2页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进行外科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进行外科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护理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中出现的差错,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外科手术治疗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与利尿剂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法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8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缬沙坦与利尿剂联合用药控制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缬沙坦80 mg,1次/d;氢氯噻嗪片25 mg,2次/d;螺内酯20 mg,2次/d;静脉予以丹参滴注扩管14 d,疗程为6周。结果显效122例,有效46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9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缬沙坦与利尿剂联合用药控制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缬沙坦80 mg,1次/d;氢氯噻嗪片25 mg,2次/d;螺内酯20 mg,2次/d;静脉予以丹参滴注扩管14 d,疗程为6周。结果显效122例,有效46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92.3%。结论在经缬沙坦和利尿剂联合用药治疗下,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均能得到明显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病 缬沙坦 利尿剂 控制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评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利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 :探讨用胸腺肽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近期内我院收治的74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74例患儿分为对照组(n=37例)和实验组(n=37例)。为对照组患儿采用炎琥宁进行... 目的 :探讨用胸腺肽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近期内我院收治的74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74例患儿分为对照组(n=37例)和实验组(n=37例)。为对照组患儿采用炎琥宁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实验组患儿加用胸腺肽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退热的时间、腮腺及颌下区肿胀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0%(37/37),其腮腺及颌下区肿胀症状消失的时间平均为(2.24±1.35)d,其退热的时间平均为(1.95±1.21)d。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49%(32/37),其腮腺及颌下区肿胀症状消失的时间平均为(4.01±1.84)d,其退热的时间平均为(3.61±1.52)d。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为0%。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退热的时间和腮腺及颌下区肿胀症状消失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胸腺肽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缩短患儿退热的时间和肿胀症状消失的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炎琥宁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疗效 退热的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中医疗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效果研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立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1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用中医疗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胜采医院收治的74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1组和2组。为1组患者使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为2组患者使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用中医疗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胜采医院收治的74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1组和2组。为1组患者使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为2组患者使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1组患者(P<0.05),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1组患者(P<0.05)。结论:用中医疗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疗法 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