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品中大肠杆菌PMA-qPCR活菌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
作者 盖冬雪 任洪林 +9 位作者 卢士英 胡盼 孟宪梅 刘熙 宋德刚 金雯 张嵩 常江 刘艳艳 柳增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3-498,共6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乳品中大肠杆菌PMA-qPCR活菌检测方法。优化qPCR检测方法,探究菌浓度为1×108 CFU/mL的大肠杆菌活菌悬液、热致死菌悬液细胞数来确定不同的PMA剂量、暗孵育时间、曝光时间对死菌抑制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PMA处理...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乳品中大肠杆菌PMA-qPCR活菌检测方法。优化qPCR检测方法,探究菌浓度为1×108 CFU/mL的大肠杆菌活菌悬液、热致死菌悬液细胞数来确定不同的PMA剂量、暗孵育时间、曝光时间对死菌抑制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PMA处理方案。结果表明,qPCR检测可特异性扩增大肠杆菌,1×108 CFU/mL的大肠杆菌经90℃水浴30s全部致死后,采用10μg/mL的PMA暗孵育15min后冰上曝光10min为最佳处理方案,这种处理方案可最大程度抑制死细胞信号,而对活细胞几乎没有影响,样品中微生物初始浓度不低于1×108 CFU/mL时较稳定,得到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3.356x+47.413,R2=0.9989,最低检测限为103 CFU/mL,加标样本检测结果与实际相符。该方法为利用PMA-qPCR检测食品中的活大肠杆菌杆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叠氮溴化丙啶 qPCR 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改进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小玲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49,共4页
本文基于STEM教育理念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进行了改进,从定性实验、定量实验、数字化实验层面创设了3套低成本、低消耗、低污染、低难度的实验方案,3套方案均能在一节课完成,真正让本实验落地生根。
关键词 STEM教育理念 酵母菌 细胞呼吸 实验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教学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小玲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1-53,共3页
本节课以生活中发面团这一真情实境为导向,依据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流程展开,逐步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交流,以此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酵母菌 细胞呼吸 实验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师成长规律的校本培训策略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新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6-47,共2页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其他职业者的成长一样,首先适应新的环境,随后比较熟练地胜任工作,但到了一定程度,似乎出现了发展的颈瓶而停滞不前,即到了高原期;安全度过高原期之后,往往会出现精力与智力下降的趋势,一个教师的职业生涯就渐...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其他职业者的成长一样,首先适应新的环境,随后比较熟练地胜任工作,但到了一定程度,似乎出现了发展的颈瓶而停滞不前,即到了高原期;安全度过高原期之后,往往会出现精力与智力下降的趋势,一个教师的职业生涯就渐趋衰退。对上述四种现象,有专家总结为“四期”,即人职适应期、成熟胜任期、高原停滞期、衰退回归期。此“四期”在普通高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中表现尤为明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就是校本培训,而校本培训针对全体教师搞“一刀切”又难免有失偏颇。笔者以为,结合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规律,在不同职业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使得校本培训更加扎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培训策略 教师成长规律 教师专业成长 职业生涯 高原期 高中教师 安全度 适应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情境下的“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小玲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5-38,共4页
创设真实情境,以黄河三角洲湿地群落为例,提供照片及航拍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和分析群落相关问题,深入理解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种间关系及季节性,并引入生态位概念加深对群落的认识,体验生命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创设真实情境,以黄河三角洲湿地群落为例,提供照片及航拍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和分析群落相关问题,深入理解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种间关系及季节性,并引入生态位概念加深对群落的认识,体验生命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初步形成进化与适应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湿地 群落的结构 种间关系 生态位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比推理与模型构建的“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教学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小玲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35,共4页
在“细胞的增殖”一节教学中,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为主线,通过学生活动、史料分析,并巧用类比推理法等,引导学生构建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环环相扣的指引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有效实现本节课教... 在“细胞的增殖”一节教学中,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为主线,通过学生活动、史料分析,并巧用类比推理法等,引导学生构建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环环相扣的指引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有效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比推理 细胞增殖 有丝分裂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史和模型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云飞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6-47,共2页
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的教学中,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补充科学史资料,以层层递进的问题为导向,通过构建核苷酸、核酸结构模型,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提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酸 教学设计 科学史 模型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植物神经”相关概念辨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辛颖 《生物学教学》 2021年第10期73-74,共2页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共同组成了自主神经系统。是否所有的内脏活动都受到两者的同时作用以及它们的具体作用又是什么?它们与迷走神经、植物神经又具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本文对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植物神经这些概念进行...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共同组成了自主神经系统。是否所有的内脏活动都受到两者的同时作用以及它们的具体作用又是什么?它们与迷走神经、植物神经又具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本文对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植物神经这些概念进行了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 植物神经 概念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薛天涛 李小玲 《生物学教学》 2022年第3期40-42,共3页
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教学中,沿科学探究实验时间顺序,剖析实验相关问题,基于科学史创设情境,采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建构实验模型、分析实验结果,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实现学生科学思维及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遗传物质 实验设计 肺炎链球菌 噬菌体 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进阶视域下教材与教学课例的研究--以人教版“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见宝 《地理教学》 2021年第21期10-12,共3页
学习进阶是对学生连贯且逐渐深入的思维方式的假定描述,即在一个适当的时间跨度下,学生学习和探究某一重要的知识或实践领域时,其思维方式的逐渐进阶。本文尝试从教材分析、教学评价、思维发展三个角度进行学习进阶的研究,探究中学地理... 学习进阶是对学生连贯且逐渐深入的思维方式的假定描述,即在一个适当的时间跨度下,学生学习和探究某一重要的知识或实践领域时,其思维方式的逐渐进阶。本文尝试从教材分析、教学评价、思维发展三个角度进行学习进阶的研究,探究中学地理教学和地理学习进阶的教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进阶 思维方式 地理学习 教材与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构建通往地理核心素养的桥梁——基于自制教具的“农业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11
作者 刘忠杰 于见宝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7-39,共3页
自制教具应用于课堂教学,模拟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结合案例,以教具为主线、问题为主导,引导学生在模拟情境下开展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逐渐感悟地理原理和规律,从而提升地理实践力,培育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 地理核心素养 自制教具 系列问题 地理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学生一起做地理实践课堂的探索者
12
作者 于见宝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5-37,共3页
地理实践课堂的开展要领悟课标,开发生成实践探索素材,尊重学生实践探索的主体地位,努力用实证奠定科学基石,将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 地理实践 生活情境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