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前后TNF-α、NO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文东 刘俊健 +1 位作者 李红 王光江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62-363,共2页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儿童 治疗前后 TNFΑ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NO、TNF-α浕及其可溶性受体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韩秀敏 杨文东 +1 位作者 曾庆枝 曹相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403-405,共3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一氧化氮 (NO)、肿瘤坏死因子 浕(TNF 浕)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 R)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 ,TNF 浕、sTNF R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T2DM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性...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一氧化氮 (NO)、肿瘤坏死因子 浕(TNF 浕)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 R)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 ,TNF 浕、sTNF R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T2DM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性降低 (P <0 .0 1) ,NO水平与患者病程及病情呈负相关 ;血浆TNF 浕、sTNF R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升高 ,且有无并发症患者水平也相差显著 ,TNF 浕、sTNF R水平与患者病程及病情呈正相关。结论 检测T2DM患者NO、TNF 浕及sTNF R水平 ,对诊断病情、并发症的预测及治疗 ,可能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NO TNF-Α 可溶性受体 变化 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VEGF与HbA1C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群年 杨文东 高兴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525-526,共2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type 2diabetesmellitus ,T2DM )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的关系。方法 对 15 8例T2DM患者进行血清VEGF和HbA1C检测及眼底检查。结果 糖尿病视网...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type 2diabetesmellitus ,T2DM )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的关系。方法 对 15 8例T2DM患者进行血清VEGF和HbA1C检测及眼底检查。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组血清VEGF和HbA1C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在DR轻、中、重三组中 ,VEGF水平随病变的加重呈升高趋势。结论 血清VEGF可作为T2DM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及其他微血管病变的指标。血清VEGF与HbA1C在DR的早期诊断及反映DR病变程度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血清 VEGF HBA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的治疗及心理干预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群年 杨文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7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持续性高眼压的手术治疗,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心理变化特征的影响。方法对86例AACG患者在持续高眼压下行滤过性手术治疗,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紧张恐...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持续性高眼压的手术治疗,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心理变化特征的影响。方法对86例AACG患者在持续高眼压下行滤过性手术治疗,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紧张恐惧81例(94.2%)、忧虑担心76例(88.4%)、急躁冲动69例(80.2%)、孤独寂寞52例(60.5%)及悲观抑郁72例(83.7%);干预后,紧张恐惧8例(9.3%)、忧虑担心10例(11.6%)、急躁冲动6例(7.0%)、孤独寂寞7例(8.1%)及悲观抑郁9例(10.5%)。干预后,紧张恐惧、忧虑担心、急躁冲动、孤独寂寞及悲观抑郁异常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8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眼压均在20mmHg以下,发生脉络膜脱离5例(5.8%),无1例发生恶性青光眼及脉络膜上腔驱逐性出血。结论AACG患者在持续高眼压下行滤过性手术治疗的同时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改善不良心理因素,对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持续性高眼压 心理变化特征 心理护理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内皮素测定对高血压患者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李召芳 高向玲 +2 位作者 安振国 杨文东 杨建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22-423,共2页
目的 探讨测定尿内皮素 (ET)对高血压患者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尿ET ,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mALB) ,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 ,Jaffe速率法测定尿肌肝 (Cr)。结果 高血... 目的 探讨测定尿内皮素 (ET)对高血压患者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尿ET ,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mALB) ,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 ,Jaffe速率法测定尿肌肝 (Cr)。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尿ET、mALB、RBP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 ,并随病程的延长有逐渐增高的趋势。ET的阳性率(68 1 % )显著高于mALB、RBP的阳性率 (40 4% ,44 7% ) ,与mALB +RBP阳性率 (70 2 % )相比无差别意义。结论 检测尿ET是诊断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 ,对于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高血压 内皮缩血管肽类 白蛋白类 维生素A结合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RA患者PTM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6
作者 曹相誉 杨文东 李会利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和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 (plasmathrombomodulin ,PTM )水平变化特点 ,探讨检测患者PTM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了 2 7例SLE、3 3例RA患者和 3 0例健康对照组PTM水平。...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和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 (plasmathrombomodulin ,PTM )水平变化特点 ,探讨检测患者PTM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了 2 7例SLE、3 3例RA患者和 3 0例健康对照组PTM水平。结果 SLE、RA患者PTM水平变化特点 :①SLE、RA患者PT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②SLE有尿蛋白患者PTM水平显著高于SLE无尿蛋白患者 (P <0 0 1) ;③RA活动期患者PTM水平显著高于RA稳定期患者 (P <0 0 1) ;④有尿蛋白 /活动期患者PTM阳性率显著高于无尿蛋白 /稳定期患者。结论 SLE、RA患者体内存在PTM的异常表达 ,与患者病情正相关 ,PTM可能是SLE并发尿蛋白 /RA活动的早期预测指标。检测SLE、RA患者PTM水平可判断内皮细胞的损害及抗原递呈细胞活化状态 ,是S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血栓调节蛋白 ELISA法 内皮细胞 抗原递呈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患儿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杨文东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64-365,共2页
目的 通过观察肺炎患儿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 (fattyacid -bindingprotein ,FABP)水平变化 ,与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其在肺炎患儿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 对 36例肺炎患儿和 30例健康对照组采血行FABP定量检测 ,血清FABP... 目的 通过观察肺炎患儿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 (fattyacid -bindingprotein ,FABP)水平变化 ,与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其在肺炎患儿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 对 36例肺炎患儿和 30例健康对照组采血行FABP定量检测 ,血清FA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法定量检测。结果 肺炎患儿血清FABP水平显著性升高 (P <0 0 1) ;合并心衰组显著高于单纯组 (P <0 0 1) ;血清FABP的阳性率 (80 6 % )显著高于心电图异常的阳性率 (47 2 % )。结论 FABP定量测定比心电图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检测肺炎患儿血清FABP水平 ,在其并发心肌损害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血清 脂肪酸结合蛋白 检测 儿童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放疗所致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刘民 杨文东 张建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 探讨放疗时及放疗后癌症患者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 (fattyacid bindingprotein ,FABP)的变化以及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 对 32例癌症放疗患者和 30例健康对照组采血行FABP定量检测 ,血清FA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 目的 探讨放疗时及放疗后癌症患者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 (fattyacid bindingprotein ,FABP)的变化以及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 对 32例癌症放疗患者和 30例健康对照组采血行FABP定量检测 ,血清FA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 (ELISA)法定量检测。结果 ①放疗前即放疗Omy X线总剂量 (DT) =0Gy时 ,血清FAB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②DT=5 0Gy时 ,血清FABP水平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有 2例阳性 ;③DT 为 6 0~ 70Gy时 ,血清FABP水平升高 ,显著高于对照组 ,有 14例阳性 ;④放疗后 6个月时 ,血清FABP水平升高 ,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 ,也显著高于各阶段 ,有 2 3例阳性。⑤血清FABP的阳性率 (71.9% )显著高于心电图异常的阳性率 (37.5 % )。结论 血清FABP的检测 ,既可作为放疗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 放疗 心肌损伤 诊断 心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