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腹部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输卵管异位妊娠临床对比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向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6期128-129,共2页
目的比较并探讨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输卵管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作者收集本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经手术及术后病理活检确诊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180例经腹部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资料,比较两组影... 目的比较并探讨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输卵管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作者收集本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经手术及术后病理活检确诊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180例经腹部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资料,比较两组影像学检查方式临床诊断准确率及典型输卵管异位妊娠表现临床检出阳性率等。结果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输卵管妊娠临床诊断准确例数分别为140例,177例,临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8%,98.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输卵管妊娠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输卵管环、滋养细胞血流频谱等输卵管妊娠典型超声影像学表现检出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经腹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相较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具有临床诊断准确率及检出阳性率高等优势,可以更早期发现特征性影像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输卵管异位妊娠 早期诊断 临床对比 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 输卵管妊娠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刘顺兴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7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比较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2例选择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组(36例,采取全身麻醉)和B组(36例,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A组麻醉起效时间为(242.5±3... 目的探讨比较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2例选择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组(36例,采取全身麻醉)和B组(36例,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A组麻醉起效时间为(242.5±30.6)s,优良率为77.8%,B组麻醉起效时间为(56.8±15.2)s,优良率为94.4%,组间麻醉效果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幅度明显小于A组,两组麻醉后心率、血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起效更快,麻醉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偏头痛患者中的施行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兰秀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7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偏头痛治疗中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讨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干预措施,研讨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偏头... 目的探讨偏头痛治疗中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讨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干预措施,研讨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偏头痛发作次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讨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研讨组的偏头痛发作次数为(9.25±3.11)次,对照组的偏头痛发作次数为(10.36±3.29)次;护理后研讨组的偏头痛发作次数为(1.20±0.41)次,对照组的偏头痛发作次数为(3.06±0.68)次;护理前两组偏头痛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讨组的偏头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讨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偏头痛治疗中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偏头痛症状,可缓解或消除患者内心消极情绪,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在临床中具有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微创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杰 刘文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创伤患者行关节镜微创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膝关节骨创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2例。研究组行关节镜微创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治疗,常规组行一般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创伤患者行关节镜微创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膝关节骨创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2例。研究组行关节镜微创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治疗,常规组行一般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常规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90.48%显著高于常规组6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创伤患者行关节镜微创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治疗,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的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微创 复位内固定 膝关节骨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例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安全管理体会 被引量:4
5
作者 扈营吉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安全管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中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结果 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治愈后出院。结论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安全管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中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结果 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治愈后出院。结论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整个手术过程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防治皮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许琦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5期177-179,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防治皮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接受免疫治疗的癌症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24例。A组采取常规皮肤护理措施, B组在A组基础上采取中药外洗;对发生皮肤irAEs的患者, A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 ... 目的 探讨中药防治皮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接受免疫治疗的癌症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24例。A组采取常规皮肤护理措施, B组在A组基础上采取中药外洗;对发生皮肤irAEs的患者, A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 B组在A组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进行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在免疫治疗1个月内皮肤irAEs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B组在免疫治疗1个月内皮肤irAEs发生率29.17%低于A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B组症状积分为(10.08±1.56)分,低于A组的(19.83±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A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免疫治疗的癌症患者,通过应用中医治疗方案,中药内外合用能够有效的降低皮肤irAEs发生率,对于相关症状的治疗、控制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皮肤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放疗所致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刘民 杨文东 张建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 探讨放疗时及放疗后癌症患者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 (fattyacid bindingprotein ,FABP)的变化以及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 对 32例癌症放疗患者和 30例健康对照组采血行FABP定量检测 ,血清FA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 目的 探讨放疗时及放疗后癌症患者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 (fattyacid bindingprotein ,FABP)的变化以及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 对 32例癌症放疗患者和 30例健康对照组采血行FABP定量检测 ,血清FA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 (ELISA)法定量检测。结果 ①放疗前即放疗Omy X线总剂量 (DT) =0Gy时 ,血清FAB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②DT=5 0Gy时 ,血清FABP水平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有 2例阳性 ;③DT 为 6 0~ 70Gy时 ,血清FABP水平升高 ,显著高于对照组 ,有 14例阳性 ;④放疗后 6个月时 ,血清FABP水平升高 ,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 ,也显著高于各阶段 ,有 2 3例阳性。⑤血清FABP的阳性率 (71.9% )显著高于心电图异常的阳性率 (37.5 % )。结论 血清FABP的检测 ,既可作为放疗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 放疗 心肌损伤 诊断 心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提高因素及相应对策探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2期19-20,共2页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实施质量控制管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并总结医学检验工作质量影响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需要接受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采...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实施质量控制管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并总结医学检验工作质量影响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需要接受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对照组的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管理;采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观察组的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对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在医学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性事件的例数。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对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学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性事件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应用针对性管理模式的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管理 临床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补脾肾方联合替诺福韦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文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温补脾肾方联合替诺福韦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脾肾两虚型CHB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诺福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方剂温补脾... 目的探讨温补脾肾方联合替诺福韦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脾肾两虚型CHB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诺福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方剂温补脾肾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乙型肝炎病毒(HBV)实验室检查指标[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DBiL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ALT(77.17±19.56)U/L、AST(57.53±20.21)U/L、TBiL(16.98±4.72)μmol/L、DBiL(14.96±4.47)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97.68±24.30)U/L、(62.21±17.03)U/L、(19.85±6.87)μmol/L、(17.09±3.0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V-DNA低于本组治疗前、HBeAg阴性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HBV-DNA(67.17±19.56)log10 IU/ml低于对照组的(97.68±24.30)log10 IU/ml、HBeAg阴性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补脾肾方联合替诺福韦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于脾肾两虚型CHB患者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相较于单纯西药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HBV复制,且用药较为安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补脾肾方 脾肾两虚 慢性乙型肝炎 替诺福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脑外伤患者鼻饲量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翠臣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1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鼻饲量对重症脑外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每次鼻饲量200 ml,实验组每次350 ml,鼻饲时间均大于3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 目的探讨不同鼻饲量对重症脑外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每次鼻饲量200 ml,实验组每次350 ml,鼻饲时间均大于3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含量,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周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鼻饲后TSF、AC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提高鼻饲量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促进康复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外伤 鼻饲量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及解决措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建文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2期21-22,共2页
目的对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医学检验分析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临床病例1 28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出现误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临... 目的对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医学检验分析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临床病例1 28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出现误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进行总结。结果观察中发现,1 289例受试者中,有1 166例(90.46%)患者由于样本采集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分析前误差。误差因素中包括有样本采集前准备工作不足、样本采集过程中出现意外、样本采集完毕后发生意外;除此外部分患者因试剂或者是设备因素出现分析前误差。结论医学检验分析前,造成误差的因素较多,给检验结果造成了严重影响,临床工作中,应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避免或修正误差,提高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治工作,提高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 检验分析 误差因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现状及其优化对策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琪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28期40-41,共2页
医学检验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诊断和治疗是医学检验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医学检验中,要确保技术质量,必须要保证提供的检验数据精确,解决需要从医学检验人员自身做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加强医学检验中的沟通,加强医学检验质量管... 医学检验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诊断和治疗是医学检验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医学检验中,要确保技术质量,必须要保证提供的检验数据精确,解决需要从医学检验人员自身做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加强医学检验中的沟通,加强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从多个方面着手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 技术 质量管理 现状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管理信息化建设之我见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桂兰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2期15-16,共2页
妇产科管理信息化是指医院通过建立内部以及外部之间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妇产科管理以及运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大量研究与实践证实,妇产科管理信息化的开展,对医院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可对妇产科利益的提高给予保证,使医院的核心... 妇产科管理信息化是指医院通过建立内部以及外部之间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妇产科管理以及运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大量研究与实践证实,妇产科管理信息化的开展,对医院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可对妇产科利益的提高给予保证,使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促进医院以及妇产科的长期稳定发展。该文对妇产科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探析,从多角度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建设 临床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与措施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琪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7期73-74,共2页
目的讨论医学检验实验室安全防护现状,并分析实际措施。方法全面分析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找到造成风险的因素,并讨论具体应对措施。结果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接触医学检验实验时,这个阶段学生生物安全知识较为匮乏,安全意识淡... 目的讨论医学检验实验室安全防护现状,并分析实际措施。方法全面分析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找到造成风险的因素,并讨论具体应对措施。结果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接触医学检验实验时,这个阶段学生生物安全知识较为匮乏,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实验室制度并不完善,且对于生物安全技术了解不够全面。结论建立医学检验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及操作培训,完善实验室安全设备,以确保学生和工作人员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实验室 生物安全防护 措施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控干预措施在监护室多重耐药院内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5
作者 蒋晓云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23期17-20,共4页
目的探究感控干预应用于医院监护室感染控制中的效果与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中心医院监护室医疗人员11名,2020年1—12月设为干预前,行常规干预,2021年1—12月设为干预后,行感控干预,比较两组医疗... 目的探究感控干预应用于医院监护室感染控制中的效果与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中心医院监护室医疗人员11名,2020年1—12月设为干预前,行常规干预,2021年1—12月设为干预后,行感控干预,比较两组医疗人员综合素质、管理效果、工作评价满意度及卫生指标合格率。结果干预后医疗人员管理效果、综合素质、卫生指标合格率以及工作评价满意度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监护室感染控制中实施感控干预效果显著,不仅稳定提升了整体管理水平,还提高了工作评价满意度,使得监护室各项管理指标均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控制 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