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9例浸润播散方式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东关 高虹 +3 位作者 孙希印 周晓秋 王琳琳 李新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在脑组织内浸润播散的方式。方法复习9例PCNSL的临床病理资料,重点观察其在脑组织内浸润播散方式。结果 9例PCNSL中8,例为手术标本,1例为尸解标本,病...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在脑组织内浸润播散的方式。方法复习9例PCNSL的临床病理资料,重点观察其在脑组织内浸润播散方式。结果 9例PCNSL中8,例为手术标本,1例为尸解标本,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位年龄57岁,观察到3种基本浸润和播散方式:(1)沿血管周隙浸润,破坏血管周隙在血管周围浸润,侵入血管壁呈血管炎状改变,使血管腔闭塞。(2)沿神经束间浸润,在大脑灰质层和小脑分子层形成单个或数个细胞与脑表面垂直的条索向脑表面软脑膜下浸润。(3)上述两种方式浸润的瘤细胞最终进入脑皮质浅层和蛛网膜下腔。结论 PCNSL沿血管周隙、血管周围、神经纤维间隙等结构浸润至脑皮层浅层和蛛网膜下隙,并进一步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淋巴瘤 浸润 播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鳞状细胞癌肺泡腔隙充填生长方式的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董艳光 李新功 +11 位作者 朱翠蓉 鲁兴湘 高虹 吴起嵩 耿振宏 徐志秀 魏超 孙希印 周晓秋 王东关 胡营营 常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1-243,共3页
关键词 肺肿瘤 鳞状细胞癌 预后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温黎 付静 +1 位作者 吕维 李新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4-736,共3页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 微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4
作者 李青 王琳琳 +6 位作者 周晓秋 孙希印 李红静 燕丽 刘丽丽 王若涵 李新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8-460,共3页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诊断和起源。方法对1例子宫内膜发生的子宫内膜样腺癌伴神经内分泌癌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7岁。子宫腔内见一菜花样肿物,大小4 cm×3 cm&...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诊断和起源。方法对1例子宫内膜发生的子宫内膜样腺癌伴神经内分泌癌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7岁。子宫腔内见一菜花样肿物,大小4 cm×3 cm×2 cm,侵达肌壁。镜检:瘤组织由子宫内膜样腺癌及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成分混合构成,子宫内膜样腺癌占70%,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占30%,两种肿瘤成分相互掺杂。免疫表型:腺癌成分表达CK、CA125、ER、PR,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成分表达Syn、CgA,Ki-67增殖指数为60%。术后随访7个月,患者无复发、转移。病理诊断为子宫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伴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型,Ⅲ级)。结论子宫内膜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较罕见,其两种成分可能为多潜能细胞向两个方向分化的结果,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混合性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淀粉样变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希印 高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淀粉样变病 弥漫性 免疫异常 东营市人民医院 发病 患者 代谢性疾病 结论 国外学者 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子宫脂肪肉瘤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燕丽 李青 +2 位作者 王琳琳 李红静 李新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3-504,共2页
患者女性,38岁。因盆腔包块逐渐增大8年,近期超声检查提示子宫肌瘤变性2个月入院。既往月经规律,色量正常,无痛经。现处产后23个月,哺乳期,产后8个月时月经复潮,色量同往,无痛经。8年前外院彩超提示“子宫肌瘤”,直径约1 cm,无腹痛,无... 患者女性,38岁。因盆腔包块逐渐增大8年,近期超声检查提示子宫肌瘤变性2个月入院。既往月经规律,色量正常,无痛经。现处产后23个月,哺乳期,产后8个月时月经复潮,色量同往,无痛经。8年前外院彩超提示“子宫肌瘤”,直径约1 cm,无腹痛,无阴道异常出血,未行特殊处理,此后每年复查子宫+附件彩超1~2次,显示肿瘤逐渐增大。2个月前体检提示肌瘤存在变性可能,不伴头晕、心慌、尿频、排尿困难等。今入院后彩超显示子宫前位,形态失常,肌层回声不均质,后壁见一高回声结节,大小5.2 cm×4.4 cm×3.9 cm,内膜厚约0.5 cm,子宫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包块。提示子宫肌瘤,脂肪变性可能。肝、胆、胰、脾、肾超声及胸片检查未见异常。妇科体检: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阴道壁光滑,分泌物可。子宫颈光滑。无抬举痛及摇摆痛。双合诊示子宫如70余天妊娠大。右后壁扪及包块,大小5 cm×4 cm,活动度可,无明显压痛。双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包块,无压痛。术中见子宫如孕70天大小,子宫后壁外突有一直径5 cm的肿物,双侧附件未见异常。遂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肿物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脂肪肉瘤 原发性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