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干预防治早产儿脑损伤神经系统后遗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高建国 杜莎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1期42-43,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1月-2019年1月收治脑损伤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治疗。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神经系统异常表...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1月-2019年1月收治脑损伤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治疗。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干预6个月后神经系统异常表现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损伤早产儿通过早期干预治疗,可以防止病情的发展以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损伤 早期干预 神经系统后遗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诊疗与生存状况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香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期68-69,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生存状况和临床诊疗。方法:收治新生儿ARDS患儿82例,分析患儿的血气、生命体征、肝功能、电解质、胸片、肾功能、头部CT/B超、心脏彩超等指标,比较患儿的存活率与死亡率。结果:按照最终治...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生存状况和临床诊疗。方法:收治新生儿ARDS患儿82例,分析患儿的血气、生命体征、肝功能、电解质、胸片、肾功能、头部CT/B超、心脏彩超等指标,比较患儿的存活率与死亡率。结果:按照最终治疗结果分为治愈组和非治愈组,治愈54例(65.9%),死亡28例(34.1%)。经胸片检查,斑状阴影或肺部毛玻璃33例(40.2%)、支气管充气征24例(29.3%)、白肺和心影消失23例(28.0%)、持续性肺动脉高压65例(79.3%)。治愈组患儿的PaO_2检测结果明显高于非治愈组,治愈组患儿的FiO_2明显低于非治愈组。治愈组患儿呼吸机模式更换(SIMV-HFOV)6例(7.3%),少于非治愈组,SIMV中治愈组患儿的初定参数中FiO_2相较于非治愈组明显降低,治愈组患儿PIP值相较于非治愈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新生儿ARDS具有极高的病死率,且现阶段诊疗标准尚未得到统一,借助呼吸机进行治疗,其初定值FiO_2可判断患儿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临床诊疗 生存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肌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用于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价值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建鹏 高建国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0期177-177,179,共2页
目的:研究口肌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对小儿智力低下(MR)儿童语言康复的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MR患儿5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试验组采用语言认知训练+口肌训练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语言认知训练法。采用S-S法及格赛尔发... 目的:研究口肌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对小儿智力低下(MR)儿童语言康复的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MR患儿5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试验组采用语言认知训练+口肌训练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语言认知训练法。采用S-S法及格赛尔发育量表(GDS)对两组患儿语言发育商(DQ)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治疗后GDS评分及S-S法中语言表达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口肌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应用于MR儿童,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语言认知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肌训练 语言认知训练 智力低下儿童 语言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结扎脐带对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建国 宋燕玲 胡美莲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期39-39,41,共2页
目的:研究延迟结扎脐带对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早产儿112例,随机自由组合两组。对照组56例早产儿出生后采取临床常规快速结扎脐带的方法。观察组56例早产儿出生后采用延迟结扎脐带的方法。在... 目的:研究延迟结扎脐带对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早产儿112例,随机自由组合两组。对照组56例早产儿出生后采取临床常规快速结扎脐带的方法。观察组56例早产儿出生后采用延迟结扎脐带的方法。在结扎脐带后抽取早产儿血液1 mL,测量早产儿的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蛋白浓度(HGB),综合评价其贫血率,并在新生儿出生后2个月及8月龄时再次抽取早产儿血液1 m L,临床测量两组早产儿的RBC、HCT、MCV、HGB并综合数据评价其贫血率,将这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临床比较发现,两组在结扎脐带后抽取血液检查获得的RBC、HCT、MCV、HGB各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贫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结扎脐带后抽取血液检查获得的RBC、HCT、MCV、HGB评分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数据评价的贫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迟结扎脐带可以升高早产儿的RBC、HCT、MCV及HGB,综合测评延迟结扎脐带可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结扎脐带 早产儿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方法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美莲 赵香丽 王月娥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6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方法。方法: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全面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全面组采用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全面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全面组排便次数、体重...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方法。方法: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全面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全面组采用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全面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全面组排便次数、体重增长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全面组血浆白蛋白、血糖、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全面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营养状况,促进其体重增长,增加排便次数,提升家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临床特点 护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感染早产新生儿PCT连续监测与细菌性感染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建国 滕丽英 来慧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4期141-141,143,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宫内感染新生儿脐带血降钙素原(PCT)连续监测与细菌性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治围产期新生儿246例,随机分成5组。A组:无宫内感染历史,足月新生儿脐带血样本;B1组:无感染证据历史,足月新生儿脐带血样本;B2组:足月新生儿脐... 目的:研究并分析宫内感染新生儿脐带血降钙素原(PCT)连续监测与细菌性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治围产期新生儿246例,随机分成5组。A组:无宫内感染历史,足月新生儿脐带血样本;B1组:无感染证据历史,足月新生儿脐带血样本;B2组:足月新生儿脐带血样本,有确切感染证据;C1组:早产新生儿,无感染证据;C2组:早产儿脐带血样本,有感染证据。结果:通过对比各组样本血的基本信息发现,B2组血清PCT浓度与对照组A组差异不显著;通过C2感染组与对照组A的比较发现,其血清PCT值出现了很大的提高,C2感染组与C1无感染组相比,血清PCT含量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血PCT浓度能够作为诊断早产新生儿感染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T 宫内细菌感染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