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东平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雷 杜召晶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8期64-64,66,共2页
现代农业发展中,机械化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农作物生产效益。该文介绍了东平县玉米种植机械化作业现状,具体阐述了机械整地作业技术、机械播种技术以及机械收获技术,以期确保玉米生产标准化、规范化。
关键词 玉米 生产全程机械化 机械整地 机械播种 机械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轮作小麦—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及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晶 孙松青 +6 位作者 李雪 高凤婕 吴钦泉 石国明 胡凯 耿立中 马学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0,共6页
为探究轮作小麦—玉米栽培较好的秸秆还田方式,减少秸秆还田产生的不良影响,探寻秸秆还田与耕作、施肥方式的最佳搭配,进行不同还田方式对比研究。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设计秸秆粉碎直接还田配施有机肥后旋耕1次、秸秆... 为探究轮作小麦—玉米栽培较好的秸秆还田方式,减少秸秆还田产生的不良影响,探寻秸秆还田与耕作、施肥方式的最佳搭配,进行不同还田方式对比研究。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设计秸秆粉碎直接还田配施有机肥后旋耕1次、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旋耕1次、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旋耕2次、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添加菌剂后旋耕2次、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翻耕1次后耙地这5种处理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氮、磷、钾及有机质的含量(P<0.05),秸秆还田处理与对照相比,灌浆期土壤硝态氮含量最大提高了38.51%;拔节期和灌浆期土壤有效磷含量最大提高了86.35%和32.13%,土壤速效钾含量最大提高了35.51%和36.50%,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大提高了12.15%和10.97%。秸秆还田处理还能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和物种多样性(Shannon指数),秸秆还田处理与对照相比,拔节期和灌浆期土壤酶活性最大提高了81.72%和137.98%;抽穗末期Shannon指数提高了1.67%~3.09%;秸秆还田处理与对照相比能显著提高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2.04%~10.16%、2.20%~6.43%,其中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旋耕2次处理还能提高周年纯收入,提高了289.87元/hm^(2)。综合考虑产量和经济效益,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采用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旋耕2次处理最能增产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秸秆还田 产量 土壤养分 蔗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时期喷施叶面肥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卜凡平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第26期23-24,共2页
为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喷施叶面肥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不喷施叶面肥为对照,分别在玉米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研究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喷施... 为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喷施叶面肥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不喷施叶面肥为对照,分别在玉米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研究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喷施叶面肥能够显著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其中在拔节期喷施增产效果最明显,其次是苗期和抽雄期,灌浆期喷施增产效果不显著。由此可知,生产中叶面肥尽量在玉米拔节期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面肥 喷施时间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分析
4
作者 马孟增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6期207-209,共3页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急速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转变,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更加注重商品的高质量和无公害,尤其是富含各种维生素的水果备受青睐,水果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但是迅速增加的市场需求也增加了果农的负担,过去以粗放的...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急速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转变,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更加注重商品的高质量和无公害,尤其是富含各种维生素的水果备受青睐,水果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但是迅速增加的市场需求也增加了果农的负担,过去以粗放的管理模式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且无法有效保障果树的产量和水果的质量,为了保证市场能够售卖高质量的水果,保证果农的经济收益,必须开展果树栽培技术的创新和研究,科学消灭病虫害。从目前果农主要面临的果树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方面出现的问题出发研究,尝试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方法 解决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