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神曲在发酵过程中6种真菌毒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爽 周丽 +4 位作者 时海燕 赵霞 崔彦伟 包华音 徐男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0-744,共5页
目的分析六神曲在发酵过程中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B_(2)、黄曲霉毒素G_(1)、黄曲霉毒素G_(2)、T-2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UPLC-MS/MS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 目的分析六神曲在发酵过程中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B_(2)、黄曲霉毒素G_(1)、黄曲霉毒素G_(2)、T-2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UPLC-MS/MS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0.01%甲酸-[乙腈-甲醇(1∶1)],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6种真菌毒素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0),平均加样回收率76.1%~119.3%,RSD 0.49%~9.27%,其含量(除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外)呈现从无到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六神曲在发酵过程中存在真菌毒素感染的风险。该方法简便高效,快速灵敏,可为全过程监测六神曲发酵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曲 发酵 真菌毒素 含量测定 动态变化规律 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法探讨发酵时间对六神曲中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时海燕 徐男 +4 位作者 赵霞 王鹏 郑伟 刘月程 崔彦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09-2617,共9页
目的采用LC-MS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法探究不同发酵时间六神曲中葫芦巴碱、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隐绿原酸、苦杏仁苷、香草酸、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东莨菪内酯、阿魏酸、紫云英苷、槲皮素、槲皮苷、异绿原酸B、木犀草素... 目的采用LC-MS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法探究不同发酵时间六神曲中葫芦巴碱、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隐绿原酸、苦杏仁苷、香草酸、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东莨菪内酯、阿魏酸、紫云英苷、槲皮素、槲皮苷、异绿原酸B、木犀草素、芹菜素的含量,并筛选差异性标志物。方法该药物的分析采用Hypersil GOLD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9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六神曲进行分类和评价,再借助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筛选出差异性标志物,并通过聚类热图进行区分。结果发酵过程中,葫芦巴碱、原儿茶醛、苦杏仁苷、芦丁、金丝桃苷、东莨菪内酯、紫云英苷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香草酸、木犀草素、芹菜素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隐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槲皮素、槲皮苷、异绿原酸B质量分数存在波动;PCA结果显示,不同发酵时间六神曲可聚类为4个发酵阶段;OPLS-DA结果表明,原儿茶酸、苦杏仁苷、金丝桃苷、东莨菪内酯、阿魏酸、异绿原酸B为差异性标志物;以18种已知化学成分、6个差异性标志物含量为指标,分别进行聚类热图分析,聚类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区分不同发酵时间六神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曲 发酵时间 化学计量学 质量标志物 层次聚类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