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农艺管理对夏玉米氮效率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靳立斌 崔海岩 +5 位作者 李波 杨今胜 董树亭 赵斌 刘鹏 张吉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09-2015,共7页
通过对播种方式、播种时间、施肥时期及用量和收获时间等农艺措施的优化组合,设置综合农艺管理和施氮量试验,研究了对夏玉米氮效率和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显著... 通过对播种方式、播种时间、施肥时期及用量和收获时间等农艺措施的优化组合,设置综合农艺管理和施氮量试验,研究了对夏玉米氮效率和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显著下降,氮素利用效率和氮收获指数先增加后降低,施氮184.5kghm^-2时达到最高;施氮显著提高了花前氮素积累量和0~3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0~3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提高,即单一氮肥运筹下,氮效率不能持续提高,且土壤硝态氮积累量却因增施氮肥而逐渐升高。综合农艺管理的再高产高效处理(Opt-2)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氮收获指数均最高;花前氮素积累量较低,收获后植株氮素积累总量高于农民习惯处理且低于超高产处理;玉米收获后,0~30cm、30~60cm和60~9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均低于农民习惯处理,即通过优化的综合农艺管理,夏玉米氮效率显著提高,生育期内氮素积累趋势合理,玉米收获后土壤硝态氮积累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综合农艺管理 氮效率 硝态氮 高产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植株不同水平距离处垂直断根对夏玉米产量形成和籽粒库容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振和 梁明磊 +7 位作者 路笃旭 刘梅 刘鹏 董树亭 张吉旺 赵斌 李耕 杨金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05-1816,共12页
以高产夏玉米品种郑单958(浅根型,ZD)和登海661(深根型,DH)为材料,于大喇叭口期(V12)分别在距离植株两侧10 cm、20 cm、30 cm处垂直断根,断根深度60 cm,以不断根处理为对照,共设计8个处理(ZDCK、ZD10、ZD20、ZD30;DHCK、DH10、DH20、DH3... 以高产夏玉米品种郑单958(浅根型,ZD)和登海661(深根型,DH)为材料,于大喇叭口期(V12)分别在距离植株两侧10 cm、20 cm、30 cm处垂直断根,断根深度60 cm,以不断根处理为对照,共设计8个处理(ZDCK、ZD10、ZD20、ZD30;DHCK、DH10、DH20、DH30),研究了玉米植株两侧不同水平距离处根系对夏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形成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ZD10、ZD20与DH10、DH20分别切断24.81%、11.69%与16.82%、7.52%的根系;ZD30与DH30各指标与CK间无显著差异,ZD10、ZD20产量分别下降13.09%、9.10%,显著大于DH10、DH20的产量降幅(9.81%、4.64%),其产量下降原因主要是断根后两品种的穗粒数与千粒重降低,其中ZD20、ZD10穗粒数与千粒重较ZDCK分别下降4.90%、5.60%和4.37%、7.88%,DH20、DH10穗粒数与千粒重较DHCK分别下降3.38%、5.15%和1.15%、4.97%;断根后两品种实际库容与结实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的天数(T_(max))、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W_(max))、最大灌浆速率(G_(max))、籽粒灌浆活跃期(P)、灌浆速率也均下降,断根处理对浅根型品种郑单958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根系 根系构型 灌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丁香酮对不同糯玉米受体系统遗传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郭新梅 车昕明 +1 位作者 裴玉贺 宋希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99-902,共4页
乙酰丁香酮(AS)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提高糯玉米遗传转化率,本试验以莱农糯38的茎尖和幼胚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比较悬浮培养基的pH,乙酰丁香酮添加方式及浓度对糯玉米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培养基pH为5.2,... 乙酰丁香酮(AS)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提高糯玉米遗传转化率,本试验以莱农糯38的茎尖和幼胚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比较悬浮培养基的pH,乙酰丁香酮添加方式及浓度对糯玉米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培养基pH为5.2,在伤口处滴加2μl浓度为150μmol/L的AS能显著提高糯玉米茎尖转化的效率。玉米愈伤转化中,在侵染液中添加5 mg/L的AS能显著提高抗性愈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系统 乙酰丁香酮 添加方式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QR-001/QS-001组合抗粗缩病QTL初步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兰进好 宫源 宋朝玉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90-95,共6页
本研究以QR-001/QS-001组合衍生的281个F2∶3家系为定位群体,在青岛和枣庄两个环境下进行非接种条件下玉米粗缩病抗性鉴定。应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在青岛环境下共检测到8个QTLs,分布在第1、2、3、4、6(2个... 本研究以QR-001/QS-001组合衍生的281个F2∶3家系为定位群体,在青岛和枣庄两个环境下进行非接种条件下玉米粗缩病抗性鉴定。应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在青岛环境下共检测到8个QTLs,分布在第1、2、3、4、6(2个)和8(2个)染色体上,单个QTL可以解释的表型变异在0.08%~32.25%之间;在枣庄环境下共检测到13个QTLs,分布在第1(3个)、2、3、4、5、6(2个)、7(2个)和8(2个)染色体上,单个QTL可以解释的表型变异在0.06%~35.61%之间。两环境下检测到2个通用主效QTLs,分别位于第1染色体umc2236-umc1278标记区间和第6染色体phi299852-umc1490标记区间,其在青岛环境下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27.11%和32.25%,在枣庄环境下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35.61%和27.77%。这两个区间可作为抗粗缩病候选基因的重要遗传位点开展精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粗缩病 QTL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引发处理后玉米杂交种对低温胁迫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兰进好 臧珊 +4 位作者 唐双 刘喜燕 刘亚莉 宋晓明 杨今胜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2期77-81,共5页
以10个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萌发阶段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10℃低温胁迫环境。研究了低温胁迫下,不同浓度的硅酸盐溶液对玉米杂交种发芽势、发芽率、生长指标和干物质积累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4种不同浓度的... 以10个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萌发阶段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10℃低温胁迫环境。研究了低温胁迫下,不同浓度的硅酸盐溶液对玉米杂交种发芽势、发芽率、生长指标和干物质积累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4种不同浓度的硅酸盐溶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玉米杂交种的发芽势、发芽率、苗高、根长等生长指标并增加干物质积累量,且随硅酸盐浓度的增加,各项指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根数没有显著变化。利用浓度为1 500倍的硅酸盐溶液引发处理后的玉米杂交种对低温胁迫抗性最强,发芽势、发芽率较对照提高30%~60%,苗长、根长较对照分别增长0.2~0.6 cm、0.5~1.1 cm,苗部及根部干物质积累量较对照增加0~0.004 g。综合分析表明,用1 500倍的硅酸盐浓度引发处理玉米杂交种能有效抵抗发芽阶段的低温胁迫,提高玉米的发芽率、培养壮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硅酸盐 低温 种子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种-脱水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兰进好 丁膺宾 +6 位作者 杨今胜 耿磊 刘喜燕 唐双 徐敏 刘洋 李广群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期83-86,共4页
水引发是种子播前处理常用的一种方法。本试验以DH254、DH256、G1538三个不同基因型玉米杂交种为材料,研究种子吸水后脱水至不同含水量范围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种子吸水后脱水至某个水分段时,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 水引发是种子播前处理常用的一种方法。本试验以DH254、DH256、G1538三个不同基因型玉米杂交种为材料,研究种子吸水后脱水至不同含水量范围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种子吸水后脱水至某个水分段时,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增加苗高、根长、苗均干重以及根均干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子 吸水-脱水 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混合粒子场对玉米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赵金涛 郭新梅 +5 位作者 裴玉贺 赵美爱 孙欣欣 任瑛 刘录祥 宋希云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33-2138,共6页
为了探讨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玉米种子对其幼苗生长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0、275、315Gy剂量的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昌7-2、郑58、K910改和DH新4种玉米自交干种子,对M1的发芽率、根长、芽长、根数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 为了探讨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玉米种子对其幼苗生长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0、275、315Gy剂量的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昌7-2、郑58、K910改和DH新4种玉米自交干种子,对M1的发芽率、根长、芽长、根数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经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后,4种玉米自交系种子的发芽率和芽长没有显著变化,根长和根数变化显著。昌7-2的根长、芽长和根数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其他3种自交系的变化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郑58叶片中SOD活性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他3种玉米自交系叶片中的SOD活性则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辐射处理后,4种玉米自交系叶片中的POD和CAT活性变化显著;郑58的POD和CAT活性显著性上升,而其他自交系的POD和CAT活性则下降;MDA含量变化除DH新和K910改表现为上升趋势外,其他2种自交系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因此,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对混合粒子场诱变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在高能混合粒子场辐射育种中,该结果可为选择最适辐照剂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混合粒子场 玉米自交系 幼苗生长 抗氧化系统 辐射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对玉米种子萌发及百粒重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欣欣 郭新梅 +2 位作者 裴玉贺 赵美爱 宋希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95-2198,共4页
采用100、150、200和250 Gy 4个辐照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玉米自交系昌7-2和P138的干种子,对M1代的种子萌发情况及M3和M4代的百粒重进行检测以明确60Co-γ射线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辐照对M1当代种子的萌发有明显... 采用100、150、200和250 Gy 4个辐照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玉米自交系昌7-2和P138的干种子,对M1代的种子萌发情况及M3和M4代的百粒重进行检测以明确60Co-γ射线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辐照对M1当代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0Co-γ射线辐照对芽长的抑制不显著,对根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小剂量的辐照可以增加根的数量,随着剂量的增大,根数减少。玉米的芽长、根长和根数与剂量间呈负相关关系。辐照对M2、M3代种子萌发没有明显作用,但对M3、M4代种子的百粒重有显著影响。昌7-2对60Co-γ射线较为敏感,M3代和M4代种子显著变大,P138则不明显。对M4代昌7-2的玉米籽粒蛋白质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200Gy处理后的突变株种子在20.1kDa左右出现了一条明显的差异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玉米 农艺性状 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宫源 宋朝玉 +2 位作者 杨今胜 兰进好 宋希云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140-145,共6页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带毒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可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玉米粗缩病的病原、病害症状、发病规律与防治手段,并对玉米粗缩病抗性育种研究进行了概述,着重介绍了玉米粗缩病抗性育种在常规育种、分子标记辅...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带毒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可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玉米粗缩病的病原、病害症状、发病规律与防治手段,并对玉米粗缩病抗性育种研究进行了概述,着重介绍了玉米粗缩病抗性育种在常规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转基因育种中取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抗病育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主要穗部性状的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迪 兰进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0-12,共3页
为了明确玉米主要穗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分析重要穗部性状间的相关性。以组合HN4×QN17自交衍生形成的包括287个家系的F2∶3群体及其相应的亲本作为试验材料,按照随机区组排列进行田间试验。应用Excel2003和DPS2000对9个主要穗部... 为了明确玉米主要穗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分析重要穗部性状间的相关性。以组合HN4×QN17自交衍生形成的包括287个家系的F2∶3群体及其相应的亲本作为试验材料,按照随机区组排列进行田间试验。应用Excel2003和DPS2000对9个主要穗部性状数据资料进行变异特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穗部性状呈双向超亲分离,9个穗部性状变异系数的大小两试验点(海南三亚和山东青岛)具有较好一致性,性状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为秃尖长>穗粒重>行粒数>穗长>百粒重>穗行数>穗轴粗>穗粗>出籽率;除秃尖长外,穗粒重与其他7个性状均达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穗粒重与各性状的相关性大小顺序依次为行粒数>穗长>穗粗>百粒重>穗轴粗>出籽率>穗行数。说明秃尖长、穗粒重、行粒数、穗长性状变异系数大,在分离世代中有较广泛的选择空间;秃尖长与穗长、穗轴粗与穗粗性状间呈显著正相关性,在育种实践中同步改良这些性状有一定难度;穗行数与行粒数、穗行数与穗粗性状间的显著正相关性,在育种中同步提高这些有利性状是可行的。穗部性状间的变异规律和关联性可为该组合二环系选育中性状的取舍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穗部性状 遗传变异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QR-001/QS-001组合F_2群体SSR连锁图谱构建
11
作者 宫源 兰进好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11-15,2,共5页
以自育的高抗玉米粗缩病自交系QR-001为母本、高感自交系QS-001为父本,配制了包含281个单株的F2分离群体为作图群体。选用在玉米基因组中均匀分布的1 028对SSR引物在双亲间进行多态性引物的筛选,共检测到110个可以鉴别F2群体各单株标记... 以自育的高抗玉米粗缩病自交系QR-001为母本、高感自交系QS-001为父本,配制了包含281个单株的F2分离群体为作图群体。选用在玉米基因组中均匀分布的1 028对SSR引物在双亲间进行多态性引物的筛选,共检测到110个可以鉴别F2群体各单株标记基因型的SSR多态性标记。借助QTL IciMapping Version 3.3软件构建了较好覆盖玉米10条染色体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为1 343.2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0.3 cM。其中1个分子标记(bnlg161)不与连锁群连锁。所建连锁群中有26.6%的SSR分子标记发生偏分离。该图谱的构建为玉米抗粗缩病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分子设计抗病育种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粗缩病种质 F2群体 SSR分子标记 连锁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晓勇 杨今胜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2期230-232,共3页
本文作者介绍了种子包衣的概念与效果,种衣剂的应用以及种子包衣机的概况,指出实际生产中包衣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种子包衣 种衣剂 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