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锅炉燃烧调整对NOx排放和锅炉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王学栋 栾涛 +1 位作者 程林 胡志宏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3,共5页
在2台典型的1025t/h锅炉上进行了燃烧调整降低NOx排放浓度的试验研究,通过改变过量空气系数、辅助风配风方式、运行负荷和制粉系统运行方式等,测定了锅炉尾部烟道NOx排放浓度,分析了锅炉运行工况、运行方式对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 在2台典型的1025t/h锅炉上进行了燃烧调整降低NOx排放浓度的试验研究,通过改变过量空气系数、辅助风配风方式、运行负荷和制粉系统运行方式等,测定了锅炉尾部烟道NOx排放浓度,分析了锅炉运行工况、运行方式对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过量空气系数,烟煤锅炉NOx减排效果比贫煤锅炉好得多;降低负荷,烟煤锅炉的NOx排放量降低值较大;缩腰式配风的NOx排放浓度比均匀配风方式约降低10%;制粉系统的运行方式影响炉内燃料的燃烧状态和温度分布,也影响NOx的生成和排放.在不降低锅炉效率的前提下,调整燃烧工况,可降低锅炉排放NOx浓度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锅炉 燃烧调整 氮氧化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再燃脱硝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韩奎华 刘志超 +3 位作者 高攀 路春美 程中杰 丁立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0-574,共5页
采用锅炉燃烧模拟装置试验研究了4种生物质的再燃脱硝性能,以及工况参数对脱硝效率的影响.借助热分析法研究了生物质燃烧特性.结果表明:明显影响脱硝性能的燃烧特性参数包括着火点、挥发分燃烧温度及其放热量.着火温度低、挥发分... 采用锅炉燃烧模拟装置试验研究了4种生物质的再燃脱硝性能,以及工况参数对脱硝效率的影响.借助热分析法研究了生物质燃烧特性.结果表明:明显影响脱硝性能的燃烧特性参数包括着火点、挥发分燃烧温度及其放热量.着火温度低、挥发分放热大的草本类生物质对应最佳再燃温度较低,脱硝性能较好.得到生物质再燃适宜的工况参数:再燃温度为950~1050℃,再燃比为15%~25%,再燃过量空气系数为0.6~0.8,停留时间为1 s左右.在一定工况下,减小燃料粒径,增加停留时间、较高的初始氮氧化物浓度都会相应提高脱硝效率.再燃比15%的典型工况下,生物质再燃脱硝效率达到54%~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再燃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液化气先进再燃脱硝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攀 路春美 +2 位作者 韩奎华 甄天雷 丁立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91-1195,共5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可燃气体再燃脱硝实验台,在先进再燃脱硝的典型影响因素条件下比较了两种再燃燃料的脱硝特性.实验燃料先进再燃脱硝时均存在最佳过量空气系数、最佳NH3/NO摩尔比;1 050,1 150℃时脱硝效率随再燃气/NO摩尔比增加而提高,而1... 利用自行研制的可燃气体再燃脱硝实验台,在先进再燃脱硝的典型影响因素条件下比较了两种再燃燃料的脱硝特性.实验燃料先进再燃脱硝时均存在最佳过量空气系数、最佳NH3/NO摩尔比;1 050,1 150℃时脱硝效率随再燃气/NO摩尔比增加而提高,而1 200℃时脱硝效率随天然气/NO比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实验最佳天然气/NO比为3.63;天然气/液化气先进再燃时再燃区最佳温度分别为1 250℃与1 050℃,再燃区温度高于1 150℃时选择天然气为再燃燃料,反之选择液化气;从停留时间上考虑应优先选择天然气作为再燃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再燃 脱硝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机组冷端系统试验研究与性能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学栋 孙维国 +1 位作者 陈义森 王学同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9-32,共4页
根据300MW机组冷端系统试验数据,分析了机组通流部分改造前后冷端系统设备运行性能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机本体性能与冷端系统性能匹配问题。对单体冷端设备进行了改造和性能优化,凝汽器入口加装排汽导流板后,凝汽器压力降低0.371~0.583k... 根据300MW机组冷端系统试验数据,分析了机组通流部分改造前后冷端系统设备运行性能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机本体性能与冷端系统性能匹配问题。对单体冷端设备进行了改造和性能优化,凝汽器入口加装排汽导流板后,凝汽器压力降低0.371~0.583kPa,端差下降约3.4℃,传热系数提高634.22w/(m2·℃);冷却塔性能优化后,降低了出塔水温;A、B循环水泵改造后,提高了单泵流量,并可灵活调节其运行方式。冷端设备性能优化后,冷端系统整体运行性能提高了,背压约降低1.7kPa,机组煤耗率降低约5.3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组 冷端系统 冷端损失 试验研究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类脱硫剂的微观结构与脱硫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雷 程世庆 +1 位作者 田园 路春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4-228,共5页
在流化床上对3种典型贝壳———扇贝、海螺、毛蚶以及一种石灰石进行煅烧脱硫试验研究, 并利用压汞仪测定试验样品的微观孔隙结构, 通过最可几孔径、孔隙率、比表面积等3个结构特征参数对微观结构进行定量分析; 另外, 还对试验样品的化... 在流化床上对3种典型贝壳———扇贝、海螺、毛蚶以及一种石灰石进行煅烧脱硫试验研究, 并利用压汞仪测定试验样品的微观孔隙结构, 通过最可几孔径、孔隙率、比表面积等3个结构特征参数对微观结构进行定量分析; 另外, 还对试验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与石灰石相比, 3种贝壳的微观结构更有利于流化床脱硫反应; 同样的试验条件下, 3种贝壳的脱硫效率和钙利用率均高于选定的石灰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 石灰石 流化床 微观结构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电网机组改造情况及分析
6
作者 丁俊齐 王学同 +8 位作者 陈洁 吴兆瑞 王学栋 张虎 杨建柱 宗世田 王鹏 王永红 张珍玉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7-148,共2页
介绍了山东电网近几年机组改造的技术原则、基本情况和性能考核试验结果,分析了目前机组通流部分改造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改造 技术原则 考核试验 通流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与煤混燃的灰分特性分析 被引量:38
7
作者 董信光 李荣玉 +2 位作者 刘志超 周新刚 殷炳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118-124,共7页
以麦秆、杨木屑、酒糟和烟煤在不同配比下混合燃烧的灰分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实验室和大型电站锅炉上测试。实验室中,根据生物质配比,灰化温度分别选取550、650、750和800℃,对灰样进行灰分特性分析,包括组分分析、熔融特性分析和结渣... 以麦秆、杨木屑、酒糟和烟煤在不同配比下混合燃烧的灰分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实验室和大型电站锅炉上测试。实验室中,根据生物质配比,灰化温度分别选取550、650、750和800℃,对灰样进行灰分特性分析,包括组分分析、熔融特性分析和结渣指数的计算分析;然后在大型电站锅炉实际燃烧,对锅炉飞灰作相同的特性研究,与实验室结论比较分析,并记录分析了前屏过热器上灰沉积过程和形态。研究表明:灰化温度应根据生物质配比选取不同的温度;提高生物质的掺入比总体上会使灰熔融温度降低;掺烧磷和钾元素含量高的生物质,掺配比应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混燃 电站锅炉测试 灰化温度 灰分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2/CO2气氛下煤粉的燃烧规律与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3
8
作者 牛胜利 路春美 +2 位作者 赵建立 郭鲁阳 刘志超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9-773,共5页
在O2/N2及O2/CO2气氛下,利用热重法(TG)进行了3种煤粉的非等温燃烧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O2浓度下,不同气氛并未引起燃烧规律的变化,O2/CO2气氛可以取得O2/N2条件的燃烧效果;O2浓度在40%的范围内,随着O2浓度的提高,煤粉着火点和失重峰温... 在O2/N2及O2/CO2气氛下,利用热重法(TG)进行了3种煤粉的非等温燃烧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O2浓度下,不同气氛并未引起燃烧规律的变化,O2/CO2气氛可以取得O2/N2条件的燃烧效果;O2浓度在40%的范围内,随着O2浓度的提高,煤粉着火点和失重峰温度降低较为明显.此外,采用普适积分法对燃烧过程的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反应区段存在不同的化学反应机理,但气氛的改变并未引起化学反应机理的变化,同一煤种活化能E在各个工况下的差异可由"动力学补偿效应"解释,且该计算函数适合研究已有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燃烧学 O2/CO2 热重法 动力学特性 动力学补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型脱硫剂内部气体扩散特性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雷 田园 +1 位作者 程世庆 路春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4-59,共6页
从微观结构特征、气体扩散机理和扩散系数等方面,探讨了贝壳型脱硫剂内部的气体扩散特性,并与石灰石对比研究。扫描电镜图片表明,与石灰石相比,贝壳的孔隙结构更有利于SO2等反应气体向其内部扩散;气体扩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气体在贝壳... 从微观结构特征、气体扩散机理和扩散系数等方面,探讨了贝壳型脱硫剂内部的气体扩散特性,并与石灰石对比研究。扫描电镜图片表明,与石灰石相比,贝壳的孔隙结构更有利于SO2等反应气体向其内部扩散;气体扩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气体在贝壳原样内部为过渡扩散形式,煅烧后和脱硫初期以分子扩散为主,而对于石灰石,原样和煅烧、脱硫试样内部的气体扩散均为Knudsen扩散形式;贝壳的气体有效扩散系数基本在同一数量级,分别比石灰石大2或3个数量级,即贝壳型脱硫剂的内部气体扩散特性相似,比所选石灰石的气体扩散特性优越;同时热重实验结果还表明,脱硫性能与气体扩散特性有着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 扩散系数 多孔介质 脱硫 石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元素组成特性的数据挖掘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福国 赵显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115-119,共5页
随机收集整理了693个典型的中国煤的数据样本,它们来自不同的矿区,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变化范围Vdaf=1.71%-61.8%.分别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和多维变量统计二次型,对样本煤的干燥无灰基元素含量的信息进行了数据挖掘,结果表明,碳... 随机收集整理了693个典型的中国煤的数据样本,它们来自不同的矿区,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变化范围Vdaf=1.71%-61.8%.分别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和多维变量统计二次型,对样本煤的干燥无灰基元素含量的信息进行了数据挖掘,结果表明,碳、氢的含量Hdaf,Odaf可以根据其它成分来预测,挥发分Kdaf,含量也可以用Cdaf,Hdaf,Ndaf的含量表示,从而得到了适用于我国各种类型煤的元素组成通用规律.基于样本统计分析,并给出神经网络和多维变量统计二次型等模型的相对误差分布函数.本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电厂锅炉入炉煤元素成分的软测量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析 数据挖掘 BP神经网络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GF440/13.7-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特点与调试 被引量:1
11
作者 牛蔚然 邱燕 刘志超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10,共5页
介绍了WGF440/13.7-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特点,结合锅炉试运调试工作,通过一系列优化与运行调整试验,对锅炉运行特性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解决。在锅炉冷态试验中,进行了锅炉空床和不同料层厚度下的床层阻力特性试验,确定... 介绍了WGF440/13.7-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特点,结合锅炉试运调试工作,通过一系列优化与运行调整试验,对锅炉运行特性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解决。在锅炉冷态试验中,进行了锅炉空床和不同料层厚度下的床层阻力特性试验,确定了锅炉的临界流化风量。在热态启动运行中,对出现的分离器料腿堵塞和冷渣器运行稳定性等问题,分别提出了运行优化和控制措施,并圆满解决了问题,保证了国内首台此类型锅炉的试运成功和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结构特点 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1025t/h W型火焰锅炉的技术特点 被引量:6
12
作者 车刚 苗长信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22,72,共5页
菏泽发电厂1025t/h锅炉是从英国MBEL公司进口的W型火焰锅炉,简要分析介绍了该锅炉的有关技术特点、系统配置以及调试、运行状况。
关键词 W型火焰锅炉 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锅炉煤质在线软测量特性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福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40-1545,共6页
采用蒙特卡罗法对电厂锅炉入炉煤质在线软测量系统进行测量特性模拟,得到被测量的虚拟测量样本,采用该样本分析被测量的分散性,得到煤的各种成分含量和低位发热量的测量合成不确定度.研究表明,软测量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测定煤的主要成... 采用蒙特卡罗法对电厂锅炉入炉煤质在线软测量系统进行测量特性模拟,得到被测量的虚拟测量样本,采用该样本分析被测量的分散性,得到煤的各种成分含量和低位发热量的测量合成不确定度.研究表明,软测量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测定煤的主要成分含量和低位发热量,性价比高,适宜与设备效率监测系统相配套,是一项有应用前景的电厂热工测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软测量 煤在线测量 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监测及诊断的讨论 被引量:5
14
作者 牛卫东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1,共2页
就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监测与诊断,对监测及诊断的方法和思路作了讨论,对一监测和诊断实例进行简单说明。
关键词 通流部分 监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直流锅炉给水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信光 耿莉 +1 位作者 谭小勇 张鹏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8,共5页
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给水控制系统较为复杂,影响因素繁多。为了使给水控制系统更为有效、可用,并且充分利用众多的实时测量数据,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对水冷壁温度和煤质分析结果进行了数据融合,使融合信息参与直流锅炉的给水控制,提... 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给水控制系统较为复杂,影响因素繁多。为了使给水控制系统更为有效、可用,并且充分利用众多的实时测量数据,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对水冷壁温度和煤质分析结果进行了数据融合,使融合信息参与直流锅炉的给水控制,提高了燃水比的调节品质,优化了给水控制方案。大大减少了直流锅炉渡膨胀期间由于省煤器入口给水流量低而导致的MFT事故,加强了直流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锅炉 多传感器 信息融合 给水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优化直流锅炉给水控制
16
作者 董信光 刘延征 申旭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5-738,共4页
针对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给水控制复杂、影响因素繁多的运行情况,提出了应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对水冷壁温度和煤质在线分析数据进行融合,并对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系统进行了重构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后,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更加灵敏、... 针对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给水控制复杂、影响因素繁多的运行情况,提出了应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对水冷壁温度和煤质在线分析数据进行融合,并对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系统进行了重构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后,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更加灵敏、可靠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直流锅炉 给水控制 水冷壁温度 煤质在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VB和EXCEL实现汽轮机各级效率的比较
17
作者 牛卫东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5-295,298,共2页
阐述了进行汽轮机各级效率比较的必要性及用VB和EXCEL实现各级效率比较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VB EXCEL 汽轮机 运行 故障诊断 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过程中工质热物性的确定方法讨论
18
作者 牛卫东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5,共2页
在对热力过程进行分析时,经常需要确定工质在过程中热物性的变化,以热物性参数 -焓为例,用余函数法和热力学中的经验公式,阐述了确定比焓的变化的另一种方法,也即确定热力过程中工质热物性的另一种方法。
关键词 余焓方程 热物性 焓的变化 热力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