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网山东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方案及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波 张勇 +3 位作者 刘政强 孙海蓬 王海洋 张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0-76,共7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能够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为满足电网业务对高精度授时、定位、导航等应用的需求,分析了地基增强系统建设的技术条件和要求。并结合山...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能够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为满足电网业务对高精度授时、定位、导航等应用的需求,分析了地基增强系统建设的技术条件和要求。并结合山东省电网自身资源条件,从基准站选址、观测墩建设、系统供电、系统防雷、通信接入和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研究,给出了电力北斗精准服务网地基增强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也可为其他类似项目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基准站 观测墩 授时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下的山东电力系统储能需求分析及省级政策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裴善鹏 朱春萍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35,共7页
山东电力系统面临新能源发电消纳困难、高峰供电不足的问题,亟需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储能是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山东电力系统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新能源消纳和高峰负荷供给2个方面,运用电力系统规划方法... 山东电力系统面临新能源发电消纳困难、高峰供电不足的问题,亟需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储能是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山东电力系统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新能源消纳和高峰负荷供给2个方面,运用电力系统规划方法分析山东对储能的需求,提出山东电网主要缺乏调峰资源,对调频需求量不大,并提出了适合山东这种火电为主电网的储能发展技术路线。在储能盈利模式和政策制定方面,讨论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两部制电价和电力现货市场补偿方式,提出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是未来盈利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山东 电网需求 政策 盈利模式 新能源消纳 调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灵活运行对静态稳定裕度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鹏飞 林泽源 +2 位作者 周志勇 刘柚梅 贾燕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9-409,共11页
【目的】新型电力系统中,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和复杂多变的负荷需求使灵活性成为电网运行关注的重点,但调节各类资源达到灵活供需平衡的运行方式后对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影响还尚未可知。为此,提出一种计及电动汽车可调度潜力等灵活性资源的... 【目的】新型电力系统中,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和复杂多变的负荷需求使灵活性成为电网运行关注的重点,但调节各类资源达到灵活供需平衡的运行方式后对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影响还尚未可知。为此,提出一种计及电动汽车可调度潜力等灵活性资源的优化运行策略,并研究了其对系统静态稳定裕度影响。【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电动汽车可调度潜力评估的电动汽车集群、负荷、外电网、风光、需求响应等灵活性供需模型;其次,提出一种表征更为全面的静态稳定裕度指标评估体系,基于考虑灵活性供需约束的机组出力结果,定量评价灵活运行对系统静态稳定裕度的影响。【结果】经IEEE33节点系统验证,通过对不同场景下的系统静态稳定裕度变化趋势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集群 可调度潜力 需求响应 灵活性资源 静态稳定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加权类动态摩阻与有限体积法的水锤数值模拟
4
作者 马新红 齐慧卿 +3 位作者 张俸溢 冯瑞琳 胡垠盈 周领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1,共5页
泵站、长距离供水等有压输水系统中,精准、高效的水力计算对于系统水力安全、智慧调控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水锤计算大多基于稳态摩阻假定,低估了水锤衰减;尤其是采用的特征线法因插值计算或调整波速,常会引起计算误差。为了精准、高... 泵站、长距离供水等有压输水系统中,精准、高效的水力计算对于系统水力安全、智慧调控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水锤计算大多基于稳态摩阻假定,低估了水锤衰减;尤其是采用的特征线法因插值计算或调整波速,常会引起计算误差。为了精准、高效地模拟水锤问题,构建了Urbanowicz and Zarzycki简化加权类动态摩阻水锤模型,采用二阶Godunov格式进行模型求解,并设计搭建了水锤试验台,将所建模型计算结果与Zielke模型、Brunone模型、传统的特征线法结果、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精准仿真水锤压力的波动峰值与周期,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Zielke模型与所建模型具有基本一致的计算精度,纳什效率系数可达0.94,但Zielke模型计算耗时量巨大;Brunone模型计算效率略优于所建模型,但计算精度较差,纳什效率系数为0.87;当库朗数小于1时,特征线法会出现严重的数值耗散,而本文模型仅有轻微的数值衰减。可见,所建模型提供了一种精准、高效、稳定的水锤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锤 动态摩阻 Godunov格式 输水系统 瞬变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现货市场背景下的山东新能源储能应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裴善鹏 林华 +4 位作者 王炎 陈娜 高山 孙进贤 刘华东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38,共9页
根据山东电网的调峰调频需求提出建设储能系统的必要性,并在电力现货市场背景下分析了山东新能源配置储能的应用模式和盈利方法;给出了现货市场条件下的储能政策建议。指出:山东省实施电力现货市场后,储能可以在电价低谷时充电,电价高... 根据山东电网的调峰调频需求提出建设储能系统的必要性,并在电力现货市场背景下分析了山东新能源配置储能的应用模式和盈利方法;给出了现货市场条件下的储能政策建议。指出:山东省实施电力现货市场后,储能可以在电价低谷时充电,电价高峰时放电获取电价差收益;若新能源分散配置储能,储能只能配合新能源获取现货市场电价差收益,盈利模式难以扩展;若将新能源分散储能集中建设成大型独立储能电站,则可以通过获取现货市场电价差收益、租赁费、容量电价3部分收益实现盈利,发挥新能源消纳、减少旋备、提供紧急功率支撑等多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现货市场 储能收益 分散式储能 独立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徕卡ADS80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在电力工程勘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道荣 常增亮 +1 位作者 高兴国 冯义楷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0-131,133,共3页
一、引言 某地地形主要以山区、丘陵为主,部分为平地及居民区,而且4条线路同向并排,勘测作业任务是按照业主及设计专业要求提供120km平断面线路图的勘测工作。本工程的技术特点是数据处理速度快且准确、可靠,影像清晰、地物分辨率... 一、引言 某地地形主要以山区、丘陵为主,部分为平地及居民区,而且4条线路同向并排,勘测作业任务是按照业主及设计专业要求提供120km平断面线路图的勘测工作。本工程的技术特点是数据处理速度快且准确、可靠,影像清晰、地物分辨率高,有利于勘测设计方案的优化,而且工期短、生产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勘测设计 摄影测量系统 应用 电力 航空 徕卡 设计专业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mble GNSS系统的电力工程测绘内外业一体化作业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斌 马超 +2 位作者 常增亮 高兴国 曲萌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4-166,共3页
由于电力工程测绘的特殊性,传统电力工程测绘生产模式内外业分离,导致重复劳动且工作效率低下。针对此问题,本文基于Trimble GNSS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开发出一套内外业一体化作业系统,解决了不同设备端数据通信、地物属性编码... 由于电力工程测绘的特殊性,传统电力工程测绘生产模式内外业分离,导致重复劳动且工作效率低下。针对此问题,本文基于Trimble GNSS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开发出一套内外业一体化作业系统,解决了不同设备端数据通信、地物属性编码统一、底图加载与草图绘制等技术难题,能够实现外业轻松采集测量数据和地物属性,并自动生成CASS、道亨野外操作码文件及生成相关报表。经实地工程测试,该系统不仅节约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而且直观易用,不易出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ble GNSS 电力工程 测绘 内外业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ica电子水准仪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道荣 宋爱虎 麻超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5-116,共2页
一、引言 在电厂勘测和沉降观测中,通常采用高等级水准测量,它具有精度高、数据可靠、观测方法简便、直观的特点,但工作量较大。在满足电力设计要求的精度前提下,笔者所在单位使用LeicaDNA03(0.3mm/km)电子水准仪进行了观测,... 一、引言 在电厂勘测和沉降观测中,通常采用高等级水准测量,它具有精度高、数据可靠、观测方法简便、直观的特点,但工作量较大。在满足电力设计要求的精度前提下,笔者所在单位使用LeicaDNA03(0.3mm/km)电子水准仪进行了观测,并在嘉峪关热电联产工程沉降观测、酒钢热力站建设工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水准仪 电力工程 LEICA 应用 沉降观测 水准测量 观测方法 电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工程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9
作者 常增亮 高兴国 于胜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69-272,共4页
针对传统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系统未考虑电力行业特色而导致数据处理工作烦琐的问题,研发了一套面向电力建筑的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项目管理、数据处理分析、报告生成及地图编辑等功能,涵盖了基准点稳定性分析、沉降... 针对传统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系统未考虑电力行业特色而导致数据处理工作烦琐的问题,研发了一套面向电力建筑的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项目管理、数据处理分析、报告生成及地图编辑等功能,涵盖了基准点稳定性分析、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倾斜及挠度监测、系统数据库维护与更新等多个模块。系统在满足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要求外,还实现了以项目为单位把多目标体多期监测数据集成管理的功能,通过用户权限和角色设置,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权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建筑 变形监测系统 项目管理 安全性和权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PPK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仝红菊 江峻毅 胡守超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08-111,116,共5页
传统无人机在测绘中运用需布设大量控制点,耗时耗力。本文系统研究了无人机PPK技术在电力工程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流程,以及其空三成果与传统航测软件衔接的问题,并将生成的DOM、DSM及空三成果与真实测量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经工... 传统无人机在测绘中运用需布设大量控制点,耗时耗力。本文系统研究了无人机PPK技术在电力工程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流程,以及其空三成果与传统航测软件衔接的问题,并将生成的DOM、DSM及空三成果与真实测量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经工程验证无人机PPK技术具有作业距离长、工作效率高、精度可靠、稳定等优点,可广泛适用于电力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PPK 电力工程 UASMas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航测在送电线路工程中的辅助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超 高兴国 +2 位作者 张胜凯 肖峰 侯铮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2-45,55,共5页
无人机航测以其快速获取高精度地形数据和图像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送电线路工程。本文系统介绍了无人机航测系统及其在送电线路工程中的典型应用,并以某220 kV线路工程为例,介绍了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进行交叉跨越测量的方法。经工程验证... 无人机航测以其快速获取高精度地形数据和图像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送电线路工程。本文系统介绍了无人机航测系统及其在送电线路工程中的典型应用,并以某220 kV线路工程为例,介绍了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进行交叉跨越测量的方法。经工程验证,应用无人机航测技术获取送电线路工程场景影像、高程、点云等数据,基于这些数据进行线路规划、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等,具有高精度、快速获取、全方位覆盖、高效率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航测 激光雷达 点云 送电线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山东省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亚祥 梁涛 刘玉昌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1期90-93,共4页
农业碳减排有助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现。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历年农业碳排放量的时间纬度分析,得出碳排放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分析山东省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证明单位农作物产值、农业单位能源碳排放量、农业结... 农业碳减排有助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现。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历年农业碳排放量的时间纬度分析,得出碳排放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分析山东省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证明单位农作物产值、农业单位能源碳排放量、农业结构是影响山东省农业碳排放的3个最关键因素,并使用LDMI方法进行验证。对农业能源消耗量、农林牧渔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农作物产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农村人口数量等因素实施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能源消耗量与碳排放呈正比关系、农作物播种面积与碳排放量总体呈反比关系、农林牧渔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作物产量、农村人口均与碳排放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随机森林 LDMI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升降轨InSAR数据的高山峡谷区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伟 陈宏 +8 位作者 纪成亮 杨庆义 席文勇 孙旭 张勇 于天文 倪冰冰 徐智慧 李德营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3,共10页
近年来,反映地表变形因子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被逐渐引入到滑坡易发性评价中。然而这些研究未考虑SAR影像差异,特别是在高山峡谷区InSAR升、降轨成像效果差别大,对地表变形的反... 近年来,反映地表变形因子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被逐渐引入到滑坡易发性评价中。然而这些研究未考虑SAR影像差异,特别是在高山峡谷区InSAR升、降轨成像效果差别大,对地表变形的反映存在较大误差。为了在滑坡易发性评价中更加准确地使用InSAR数据,选择象鼻岭水电站库区作为研究区,经过指标因子相关性分析后,选择了和高山峡谷区滑坡发生相关的11个孕灾因子与升、降轨InSAR变形数据组合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比较是否使用变形数据和使用不同变形数据之间的结果发现,在易发性评价中补充采样点较稀疏的升轨数据反而会降低易发性评价精度,补充采样点较多的降轨数据能一定程度上提高2.7%的易发性精度(AUC=0.9248)。研究表明,InSAR变形数据作为因子引入滑坡易发性评价中会影响评价结果,在高山峡谷区选用合适的InSAR变形数据可提高易发性评价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评价 INSAR 升降轨数据 高山峡谷区 象鼻岭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掺氨燃烧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斌 王光磊 +4 位作者 罗赛贝 潘亦璘 张海 高绪栋 范卫东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6,共14页
天然气掺氨燃烧技术凭借在降低碳排放方面的巨大潜力,已成为全球研究焦点。氨在燃烧过程中存在着火困难、火焰传播速度缓慢以及易被吹熄等诸多问题,而天然气的掺入能够显著改善这些问题,也推动了氨燃料的广泛应用,为清洁能源的开发开辟... 天然气掺氨燃烧技术凭借在降低碳排放方面的巨大潜力,已成为全球研究焦点。氨在燃烧过程中存在着火困难、火焰传播速度缓慢以及易被吹熄等诸多问题,而天然气的掺入能够显著改善这些问题,也推动了氨燃料的广泛应用,为清洁能源的开发开辟了新途径。首先从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方面对天然气掺氨燃烧技术的应用潜力进行评估,分析其在能源转型进程中的积极意义。接着,借助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氨与天然气掺混燃烧的化学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从实验研究、数值模拟以及低氮稳燃控制策略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指出目前不同机理模型在模拟以及实验预测普适性方面仍存在显著差异,未来需结合跨尺度模拟发展能够兼顾精度与效率以及适应性更强的氨燃烧预测模型。最后,归纳了天然气掺氨燃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遭遇的挑战,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这一技术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掺氨燃烧技术 反应机理 数值仿真 低氮稳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鲁棒优化规划研究
15
作者 梁涛 葛群 尹晓东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5-124,共10页
针对可再生能源出力和多能负荷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鲁棒优化规划方法。结合综合能源系统结构,构建其规划优化模型,在碳中和背景下将全寿期年化总成本最小和碳排放量最小作为两个规划目标。通过对源荷两侧不确定性因... 针对可再生能源出力和多能负荷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鲁棒优化规划方法。结合综合能源系统结构,构建其规划优化模型,在碳中和背景下将全寿期年化总成本最小和碳排放量最小作为两个规划目标。通过对源荷两侧不确定性因素的刻画和对偶转换,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鲁棒优化规划模型,并融合启发式搜索和约束法的优点,提出基于拥挤度的约束生成算法,求解IES(Integrated Energy System)最优规划方案。算例结果证明了该规划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综合能源系统 鲁棒优化 系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迭代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合洪水调节计算模型
16
作者 方国华 姬新洋 +4 位作者 吴勇拓 李超 郁捷皓 于赛玉 鄢军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23,共10页
针对现有抽水蓄能电站洪水调节计算方法大多忽略上下水库水力联动关系,且常简化考虑满发流量与天然洪水叠加情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迭代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合洪水调节计算模型。该模型构建了能够反映上下水库完整水量交... 针对现有抽水蓄能电站洪水调节计算方法大多忽略上下水库水力联动关系,且常简化考虑满发流量与天然洪水叠加情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迭代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合洪水调节计算模型。该模型构建了能够反映上下水库完整水量交换与水力耦合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分段迭代算法对上下水库水位及流量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精细化求解;在此基础上,模型结合滑动组合方法构建了洪水遭遇情景矩阵,模拟不同工况和洪水遭遇情景对上下水库运行的影响,并提出了动态预留库容控制策略,以保障电站的安全运行以及后续发电需求。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准确、稳定地模拟上下水库在复杂洪水情景下的动态响应过程,并有效揭示洪水遭遇时机、电站运行状态以及预留库容控制策略对水库水情变化的关键影响;模型所识别的最不利洪水遭遇情景符合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规律,可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设计与安全运行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洪水调节 水力联动 预留库容动态控制 分段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刚性变换与非线性改正的机载LiDAR测深航带平差
17
作者 高兴国 闫豆豆 +5 位作者 常增亮 尤超帅 来浩杰 杨安秀 宿殿鹏 阳凡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171,共13页
机载LiDAR测深(Airborne LiDAR Bathymetry,ALB)测量过程中存在控制点布设困难、校准误差残余等问题,同时由于水下测点精度不一致导致机载LiDAR测深航带间出现高程不一致现象。鉴于此,提出一种无控制条件下联合刚性变换与非线性改正的... 机载LiDAR测深(Airborne LiDAR Bathymetry,ALB)测量过程中存在控制点布设困难、校准误差残余等问题,同时由于水下测点精度不一致导致机载LiDAR测深航带间出现高程不一致现象。鉴于此,提出一种无控制条件下联合刚性变换与非线性改正的航带平差方法。首先,基于八邻域提取航带间重叠区域,限定点面匹配范围;然后,通过构建三角不规则网络(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与相邻航带点匹配确定近似同名点,建立航带间的联系,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优化匹配,构建区域网航带平差模型,求解航带最佳变换矩阵;最后,利用多项式曲面表达复杂地形,并根据点面匹配距离和最小求解多项式系数,计算各点改正值予以改正。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通过ALB系统Mapper 20KU采集数据开展实验,并以陆地RTK点和船载单波束测深点为基准评定平差前后的数据精度。ALB航带平差后陆地和水下测量偏差分别减小8.8 cm和7.5 cm,处理后数据测深精度为24.0 cm,满足国际海道测量标准IHO S-44(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IHO)Standards for Hydrographic Surveys(S-44))特级标准,为ALB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测深 无控制条件 区域网航带平差 非线性改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叉树式冷却通道PV/T集热器性能研究
18
作者 梁涛 张龙 +3 位作者 石昀东 邓新星 常瑞 张程宾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6-857,共12页
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二叉树冷却通道光伏光热(photovoltaic/thermal,PV/T)集热器性能的影响,基于PV/T集热器的能量转换过程,建立了系统传热的理论模型,研究了光伏组件表面及冷却流体的温度分布规律,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系统电效率的影响。... 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二叉树冷却通道光伏光热(photovoltaic/thermal,PV/T)集热器性能的影响,基于PV/T集热器的能量转换过程,建立了系统传热的理论模型,研究了光伏组件表面及冷却流体的温度分布规律,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系统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强度每升高100 W/m^(2),光伏组件表面温度升高约1.95 K,系统电效率下降约0.13百分点,流体温度分布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倾斜角度由15°增至60°,光伏组件表面辐射强度表现为上凸曲线形式,由829.26 W/m^(2)先升至870.12 W/m^(2)后降至824.13 W/m^(2),于35°附近达到最大值,表面平均温度与表面接收辐射强度变化一致,而系统电效率表现为下凹曲线形式,于35°附近达到最小值;环境温度每升高5 K,外部辐射温度升高约7.2 K,光伏组件表面平均温度升高约0.5 K,系统电效率下降约0.04百分点;随着环境风速由0 m/s升至2 m/s,系统电效率的变化仅在0.1百分点以内,但环境风速及温度的变化对光伏组件散热效果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T 冷却通道 二叉树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决策者时长偏好的分时电价时段划分
19
作者 李艳梅 顾诚凯 +2 位作者 任恒君 司戈 李一唯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9,共9页
时段划分是制定分时电价的重要环节,每个时段中的最小连续时长与最大连续时长对分时电价的调整效果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关于分时电价时段划分的研究鲜有考虑决策者的时长偏好。因此文中考虑决策者对时段总时长、时段内最小连续时长和时段... 时段划分是制定分时电价的重要环节,每个时段中的最小连续时长与最大连续时长对分时电价的调整效果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关于分时电价时段划分的研究鲜有考虑决策者的时长偏好。因此文中考虑决策者对时段总时长、时段内最小连续时长和时段内最大连续时长的不同需求,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考虑决策者偏好的分时电价时段划分模型。所提模型通过隶属度函数和欧氏距离计算负荷值之间的距离,并以各簇内相似性总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使用中国某地区的典型日负荷数据验证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得出满足决策者偏好的时段划分结果。研究发现,采用0-1整数线性规划对时间段进行聚类分析是解决决策者持续时间偏好问题的有效方法。在传统分时电价时段划分模型下,存在修正后的负荷与时段电价不符的现象,而文中所提考虑决策者时长偏好的分时电价时段划分模型对该现象有显著的纠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段划分 分时电价 决策者时长偏好 最小连续时长 最大连续时长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惯量响应与一次调频参数优化的新能源基地构网型储能规划
20
作者 谭玲玲 张文龙 +3 位作者 康志豪 叶平峰 高业豪 张玉敏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7-161,共15页
偏远新能源基地缺乏常规电源支撑,频率安全问题突出,配置构网型储能可有效提升其频率稳定性。但固定的频率支撑参数无法充分发挥构网型储能的频率支撑能力,导致维持频率稳定所需的配置容量增加。为此,以新能源基地频率安全为基础,提出... 偏远新能源基地缺乏常规电源支撑,频率安全问题突出,配置构网型储能可有效提升其频率稳定性。但固定的频率支撑参数无法充分发挥构网型储能的频率支撑能力,导致维持频率稳定所需的配置容量增加。为此,以新能源基地频率安全为基础,提出了计及惯量响应与一次调频参数优化的构网型储能双层优化配置方法。上层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考虑新能源直流外送典型场景下的运行约束,得出构网型储能配置方案;下层针对预想功率扰动,以多频率安全指标最优为目标,优化储能惯量响应与一次调频参数,在充分发挥构网型储能频率支撑能力条件下校验配置方案的频率稳定性。最后,以西北地区的历史数据为典型场景,验证了所提优化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基地 构网型储能 频率安全 频率响应 虚拟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