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国服饰中管仲的法“俭”观和晏婴的道“俭”观
1
作者 宋金英 耿彩花 张建祥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25,234,共6页
以管仲的法“俭”和晏婴的道“俭”观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考释与人俑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先秦齐国尚“俭”服饰观在冕服、常服中的体现进行论证,得出以管仲为代表的法“俭”是辨等威的“依法治俭”,而以晏婴为代表的道“俭”是薄己厚民... 以管仲的法“俭”和晏婴的道“俭”观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考释与人俑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先秦齐国尚“俭”服饰观在冕服、常服中的体现进行论证,得出以管仲为代表的法“俭”是辨等威的“依法治俭”,而以晏婴为代表的道“俭”是薄己厚民的“重德自俭”的结论。研究认为,先秦齐地出土的人俑像袍服和襦裙窄缘、窄袖、少饰的服饰特征,主要受齐国尚“俭”思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国 服饰 管仲 法“俭” 晏婴 道“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石墨烯复合纤维及其纺织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兆辉 李永贵 +4 位作者 杨自涛 郭增革 张战旗 齐元章 金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5-180,共6页
针对高纯石墨烯纤维可纺性差、成本高及分散难等问题,归纳了石墨烯的功能化改性方法,并对聚合物基石墨烯及其纺织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石墨烯与聚合物基体相的相互作用分析,深入探讨石墨烯对聚合物基石墨烯纤维微结构的影响机制,... 针对高纯石墨烯纤维可纺性差、成本高及分散难等问题,归纳了石墨烯的功能化改性方法,并对聚合物基石墨烯及其纺织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石墨烯与聚合物基体相的相互作用分析,深入探讨石墨烯对聚合物基石墨烯纤维微结构的影响机制,提出聚合物基石墨烯纺织品开发面临的技术挑战和理论难题。研究表明,石墨烯的高导电性和聚合物基体的柔性赋予聚合物基石墨烯纤维良好的可编织性,可确保其在拉伸、扭转、冲击等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电导率稳定性,有望加快柔性可穿戴纺织品的开发进程。最后指出,利用可控和可预测的加工技术,在解决石墨烯高效分散的基础上可解决石墨烯高成本的问题,是聚合物基石墨烯纺织品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复合纤维 智能纺织品 石墨烯改性 超分子结构 柔性可穿戴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染”工艺的特点及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汤爱青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68-269,共2页
茶染是植物染色工艺中的一种,其取材便利、操作简单、健康环保。现代服装设计在追求时尚的同时,更讲究环保健康。将茶染工艺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之中符合现代人的追求理念。本文在介绍"茶染"工艺特点的基础上,就"茶染&qu... 茶染是植物染色工艺中的一种,其取材便利、操作简单、健康环保。现代服装设计在追求时尚的同时,更讲究环保健康。将茶染工艺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之中符合现代人的追求理念。本文在介绍"茶染"工艺特点的基础上,就"茶染"工艺对现代服装设计价值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代服装设计发展趋势提出了茶染工艺的创新应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染工艺 价值 现代服装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设计思想的“窄门”法则 被引量:1
4
作者 宋金英 耿彩花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6-69,共4页
针对服装设计思想的构建问题,寻找服装产品设计的最佳途径。以哲学思想为导向,通过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提出了服装设计思想“窄门”法则的观点,认为设计思想构建、发展与嬗变的物化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诠释的结... 针对服装设计思想的构建问题,寻找服装产品设计的最佳途径。以哲学思想为导向,通过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提出了服装设计思想“窄门”法则的观点,认为设计思想构建、发展与嬗变的物化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诠释的结果,总结出了有别于传统设计理念的妄想、逆向、纠错3种设计思维模式,从而完成了产品设计从思想构建、物化过程再到受众市场需求每个环节的合理把控,为服装设计创新性艺术思想的构建与完善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满足了瞬息万变的时代需求,对服装设计思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拓展设计理论意义与设计实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思想 自我诠释 自我认知 妄想 逆向 纠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齐国不拘于礼的女性服装表征探析
5
作者 宋金英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93,共5页
通过对齐国“不拘于礼”的“巫儿制”“族内婚”“女性议政”“女着男装”特有的地域文化解读,文章探究齐国女性服装形制及特点。以齐地出土的人佣为依据,采用文献分析和实例考证的研究方法,对齐国女性的深衣、袍服及襦裙进行了探析,发... 通过对齐国“不拘于礼”的“巫儿制”“族内婚”“女性议政”“女着男装”特有的地域文化解读,文章探究齐国女性服装形制及特点。以齐地出土的人佣为依据,采用文献分析和实例考证的研究方法,对齐国女性的深衣、袍服及襦裙进行了探析,发现齐国女性服装形制有同时期服装类型的共性,但其结构细节差异明显,且男女服饰表征界限模糊,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点。齐国女性服装表征在同时期与不同地域服饰表征的共性及差异性,体现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多样性,为先秦“衣冠王国”基调的奠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研究多元化中国古代区域服饰文化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国 不拘于礼 女性 地域文化 服饰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包缠纱应变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彩云 付国康 +4 位作者 郭长春 刘宇航 韩华 李伟 张凯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4,共3页
以苯胺为单体、盐酸为酸性介质、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锦纶和涤纶为基体材料,采用氧化聚合法制备了涤纶/聚苯胺(PANI)和锦纶/PANI复合导电纱线。再以锦纶和涤纶导电纱线为包缠纱,氨纶为芯纱,制备了预拉伸单包缠和预拉伸双包缠纱应变传感... 以苯胺为单体、盐酸为酸性介质、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锦纶和涤纶为基体材料,采用氧化聚合法制备了涤纶/聚苯胺(PANI)和锦纶/PANI复合导电纱线。再以锦纶和涤纶导电纱线为包缠纱,氨纶为芯纱,制备了预拉伸单包缠和预拉伸双包缠纱应变传感器。结果表明:预拉伸锦纶单包缠纱应变传感器有良好的传感性能,其电阻变化率高达520%,且在多次拉伸形变后电阻仍能回复到初始状态,是一种制作应变传感器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导电纱线 包缠纱 柔性应变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释放抗菌涂层棉织物的制备及其在伤口修复中的应用
7
作者 韩华 胡安然 +4 位作者 孙艺文 丁作伟 李伟 张彩云 郭增革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20,共8页
为使医用棉基敷料在伤口管理中能同时对伤口进行安全有效的消毒处理,以增强棉基敷料在医用领域的使用价值,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混合聚合物溶液对棉织物进行浸泡处理,借助CMC的成膜性促使聚合物涂层在棉织物表... 为使医用棉基敷料在伤口管理中能同时对伤口进行安全有效的消毒处理,以增强棉基敷料在医用领域的使用价值,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混合聚合物溶液对棉织物进行浸泡处理,借助CMC的成膜性促使聚合物涂层在棉织物表面快速形成,之后经吸附溶胀碘化钾后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处理,获得了一种稳固碘释放抗菌棉织物。测试了不同整理条件下抗菌棉织物对水分子和碘离子的吸附效果,分析了其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并对其用于伤口愈合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棉织物能够增强对I_(2)的络合能力,利于I_(2)缓释从而增加使用时效;伤口愈合实验证实涂层棉织物络合I_(2)后,可有效杀死伤口处的细菌加速伤口愈合;体外抗菌实验证实涂层棉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高达99%,而细胞毒性实验显示整理后棉织物对细胞组织几乎无毒副作用,细胞存活率均在90%以上。这种简单而有效的制备策略对于制造用于临床伤口消毒及治疗的功能性纱布等医用纺织品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功能性纺织品 抗菌性能 医用敷料 涂层改性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体中纳米无机粒子的团聚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姜兆辉 贾瞾 +3 位作者 李志迎 王婧 金剑 肖长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7-151,共5页
针对功能性纳米无机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性差、易于团聚等问题,概括了团聚体的形成机理。基于团聚机理,重点阐述了近年来描述团聚体强度的数学模型。各种模型基于不同的假设,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团聚体强度与粒子自身特性、基体相渗透... 针对功能性纳米无机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性差、易于团聚等问题,概括了团聚体的形成机理。基于团聚机理,重点阐述了近年来描述团聚体强度的数学模型。各种模型基于不同的假设,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团聚体强度与粒子自身特性、基体相渗透之间的关系。此外,提出了团聚力表达式的修正与完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聚合物 机理 团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无机粒子/聚合物共混体系分散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姜兆辉 李志迎 +1 位作者 王婧 贾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29,170,共4页
功能性纳米无机粒子在许多领域显现出独特的性能,然而纳米粒子团聚与分散的矛盾始终是制约其在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中应用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分别综述了团聚体的分散过程及理论进展。基于分散的破碎和剥蚀机理... 功能性纳米无机粒子在许多领域显现出独特的性能,然而纳米粒子团聚与分散的矛盾始终是制约其在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中应用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分别综述了团聚体的分散过程及理论进展。基于分散的破碎和剥蚀机理,对团聚体的分散动力学进行了深入阐述。通过现有分散机理的概括,为纳米无机粒子/成纤高聚物体系的分散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纺 杂化纤维 分散机理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短纤维的热及化学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兆辉 徐瑞乐 +4 位作者 郭增革 贾瞾 李志迎 肖长发 金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8-70,73,共4页
通过表观形态观测,得出聚四氟乙烯(PTFE)短纤维的直径服从高斯分布。针对细度差异性较大的PTFE短纤维,提出一种基于线密度差异性的单根纤维追踪测量法,用于测试酸碱处理前后纤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常温酸碱处理后,纤维断裂强度基... 通过表观形态观测,得出聚四氟乙烯(PTFE)短纤维的直径服从高斯分布。针对细度差异性较大的PTFE短纤维,提出一种基于线密度差异性的单根纤维追踪测量法,用于测试酸碱处理前后纤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常温酸碱处理后,纤维断裂强度基本无变化,而初始模量减小,断裂伸长率增大;高温酸碱处理后的纤维断裂强度略有增大而断裂伸长率减小;经干热空气和沸水处理后,纤维的断裂强度基本无变化,而断裂伸长率由于解取向略有降低。此外,热失重分析表明PTFE短纤维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短纤维 热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直纺在线添加专用母粒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兆辉 郭增革 +3 位作者 贾曌 蒲丛丛 肖长发 金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123,127,共4页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聚合物基体,偶联剂(CA)和分散剂(DA)为助剂,通过对炭黑(CB)粒子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以提高CB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然后采用熔融共混-分离喂料技术制备PET基母粒。母粒的SEM及TEM结果分析表明,CA(ND...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聚合物基体,偶联剂(CA)和分散剂(DA)为助剂,通过对炭黑(CB)粒子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以提高CB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然后采用熔融共混-分离喂料技术制备PET基母粒。母粒的SEM及TEM结果分析表明,CA(NDZ-109)与DA(PE-1)不可复配使用,当CA用量为4%(wt,质量分数,下同)时,可实现CB粒子在PET基体中的良好分散,这与活化指数及理论计算结果相一致。基于熔体直纺在线添加系统,研究了母粒的纺丝组件压力升,PET/CB/4%CA母粒的组件压力较平稳,适于纺丝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直纺在线添加 母粒 分散性 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条件下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体的流变行为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增革 甘丽华 +4 位作者 姜兆辉 张斌 贾曌 程博闻 李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8-92,98,共6页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研究了高压条件下温度、压力和剪切速率等因素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熔体的流变行为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PBT熔体的剪切黏度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温度较高时剪切黏度下降幅...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研究了高压条件下温度、压力和剪切速率等因素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熔体的流变行为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PBT熔体的剪切黏度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温度较高时剪切黏度下降幅度增大;PBT熔体剪切黏度的温度敏感性在高剪切下显著减弱,在高压下缓慢增强;PBT熔体剪切黏度随压力的增大呈指数增加,符合Barus方程;在相同温度、相同剪切速率下,随着压力的增加,PBT熔体剪切黏度逐渐增大;PBT熔体剪切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逐渐降低,表现出典型的"剪切变稀"假塑性流体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剪切黏度 温度 压力 剪切速率 黏流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芳酯纤维的化学稳定性及其腐蚀降解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兆辉 金梦甜 +3 位作者 郭增革 贾曌 王其才 金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15,31,共8页
为研究聚芳酯纤维在高湿热、强腐蚀条件下的耐受性,选用酸、碱及强氧化剂处理聚芳酯纤维,并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热失重分析仪等,研究纤维形态结构、聚集态结构及大分子链结构变化... 为研究聚芳酯纤维在高湿热、强腐蚀条件下的耐受性,选用酸、碱及强氧化剂处理聚芳酯纤维,并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热失重分析仪等,研究纤维形态结构、聚集态结构及大分子链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常温和60℃下,H2SO4处理后纤维表面未见明显变化,HNO3处理后纤维仅出现少量沟槽,但经KMnO4处理后,纤维横向沟槽增多,纵向呈现微裂纹,尤其经NaOH处理后,纤维表面由沟槽变为凹坑,甚至呈腐蚀断裂状态;酸和KMnO4并未显著破坏纤维的晶区有序结构,而NaOH处理降低了纤维晶区规整度;H2SO4、HNO3和NaOH及KMnO4处理引起聚芳酯纤维大分子链苯环上-CH键断裂,导致纤维降解,残炭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酯纤维 化学稳定性 聚集态结构 高性能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丝/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及再生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增革 姜兆辉 +4 位作者 贾曌 张战旗 齐元章 李鑫 程博闻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4,共6页
为改善再生蛋白质纤维的综合性能,以柞蚕丝下脚料和棉浆粕为原料,以氯代1-烯丙基-3-甲基咪唑([Amin]Cl)为溶剂,采用干湿纺工艺纺制再生柞蚕丝/纤维素共混纤维,考察柞蚕丝/纤维素的共溶解行为,并研究再生共混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 为改善再生蛋白质纤维的综合性能,以柞蚕丝下脚料和棉浆粕为原料,以氯代1-烯丙基-3-甲基咪唑([Amin]Cl)为溶剂,采用干湿纺工艺纺制再生柞蚕丝/纤维素共混纤维,考察柞蚕丝/纤维素的共溶解行为,并研究再生共混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在微波作用下,柞蚕丝在[Amin]Cl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可通过调节微波作用时间调控柞蚕丝在[Amin]Cl中的溶解速率;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不同共混比的柞蚕丝/纤维素纺丝液的剪切黏度均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切力变稀”行为,说明该纺丝液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再生共混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和天然柞蚕丝纤维一致,均为β-折叠结构和α-螺旋结构,且共混纤维表面具有疏松网状结构,断面结构致密紧凑;再生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优良,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较天然柞蚕丝纤维分别提高了8.46%和21.45%,热机械性能优于纤维素纤维,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丝 纤维素 氯代1-烯丙基-3-甲基咪唑([Amin]Cl) 溶解行为 结构 力学性能 热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场中高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流变行为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增革 姜兆辉 +4 位作者 贾曌 蒲丛丛 丁作伟 程博闻 李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90,共7页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研究了压力场下高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体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高黏PET熔体剪切黏度逐渐降低,表现出明显的“切力变稀”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假塑性流体;随着熔体所受压力...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研究了压力场下高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体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高黏PET熔体剪切黏度逐渐降低,表现出明显的“切力变稀”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假塑性流体;随着熔体所受压力的增加,高黏PET熔体剪切黏度呈指数增长增加,变化规律符合Barus方程;随着温度的升高,高黏PET熔体的剪切黏度逐渐减小;高黏PET熔体的换算因子为3.4,压力增加与温度下降对剪切黏度的贡献是等效的。高黏PET熔体为非牛顿流体,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高黏PET熔体非牛顿指数逐渐增大,高黏PET熔体的流动行为逐渐接近牛顿流体特性。高黏PET熔体的剪切黏度-温度依赖性随压力的增加逐渐增强;高黏PET熔体的剪切黏度的温度敏感性随剪切速率的增加逐渐降低。随着剪切速率增加和温度升高,高黏PET熔体剪切黏度对压力的依赖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剪切黏度 非牛顿指数 黏流活化能 压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流场中含炭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体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增革 张斌 +4 位作者 姜兆辉 贾曌 丁作伟 程博闻 李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9-2162,2168,共5页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研究了压力流场中含炭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体的流变行为,并与普通PET熔体的流变行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含炭黑PET熔体的“剪切变稀”行为比普通PET更显著;在相同温度和相...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研究了压力流场中含炭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体的流变行为,并与普通PET熔体的流变行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含炭黑PET熔体的“剪切变稀”行为比普通PET更显著;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剪切速率下,含炭黑PET的剪切黏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剪切速率和相同压力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含炭黑PET熔体的剪切黏度逐渐减小;压力增加ΔP与温度下降ΔT对剪切黏度的贡献是等效的;在相同剪切速率下,含炭黑PET熔体的黏-温依赖性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强;在相同压力下,含炭黑PET熔体的黏-温依赖性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弱;随着温度的升高,普通PET和含炭黑PET熔体的结构粘度(Δη)降低,可纺性提高;当温度为290~295℃时,普通PET和含炭黑PET熔体的可纺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炭黑 流变行为 压力 黏流活化能 结构黏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国丝绸服饰生产管理及后世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金英 王婧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6-49,共4页
服饰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齐国之所以"冠带衣履天下",不仅是齐国开明的政治、经济制度的产物,更是齐国科学、合理的服饰生产管理下先进生产技术的结晶。齐国丝绸服饰生产管理制度具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奖惩有度的管理模式,严... 服饰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齐国之所以"冠带衣履天下",不仅是齐国开明的政治、经济制度的产物,更是齐国科学、合理的服饰生产管理下先进生产技术的结晶。齐国丝绸服饰生产管理制度具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奖惩有度的管理模式,严格的产品生产标准,是现代服饰生产管理模式的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服饰 生产管理 齐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高聚物中无机粒子分散性表征方法及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兆辉 金剑 +1 位作者 肖长发 李志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5-161,共7页
针对功能性杂化纤维制备过程中微纳米无机粒子分散困难、易于团聚等问题,归纳了传统的无机粒子分散性表征方法,介绍了太赫兹时域光谱、超声波、X射线相衬成像等新技术。通过综合传统方法和新技术,提出构建以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 针对功能性杂化纤维制备过程中微纳米无机粒子分散困难、易于团聚等问题,归纳了传统的无机粒子分散性表征方法,介绍了太赫兹时域光谱、超声波、X射线相衬成像等新技术。通过综合传统方法和新技术,提出构建以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法为主,间接法为辅,并尝试纳入超声法、太赫兹时域光谱及X射线相衬成像新技术的多级粒径联合评价体系,为深入探究分散性表征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 无机粒子 分散性 表征方法 相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酰胺铸膜液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兆辉 李志迎 +2 位作者 贾曌 王婧 肖长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6,共4页
为了避免常规聚酰胺铸膜液的酸性腐蚀,基于热致相分离法(TIPS),优选出N-乙基邻对甲苯磺酰胺(N-E-O/PTSA)作为聚酰胺铸膜液的稀释剂。热失重分析表明,铸膜液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远高于制膜温度200℃。此外,差示扫描量热法显示,... 为了避免常规聚酰胺铸膜液的酸性腐蚀,基于热致相分离法(TIPS),优选出N-乙基邻对甲苯磺酰胺(N-E-O/PTSA)作为聚酰胺铸膜液的稀释剂。热失重分析表明,铸膜液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远高于制膜温度200℃。此外,差示扫描量热法显示,稀释剂降低了聚酰胺6(PA6)的熔融温度,符合Flory聚合物-稀释剂体系熔点降低方程。为构筑TIPS法制膜的多重微孔结构,铸膜液中添加了微米Si O2,从而提高了PA6/N-E-O/PTSA体系的结晶温度,而对熔融温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酰胺 稀释剂 铸膜液 热致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国服饰文化特征探悉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金英 王婧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58,共4页
以推理实证为基础,结合史论、典籍及诸子百家的哲学观点,试图分析齐国丝绸服饰文化的基本特征,力求寻找"齐国服饰"的形制、特点、审美取向,以及所包含的深层次的历史性文化价值。
关键词 齐国 服饰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