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内涵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民
刁丽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共7页
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虽未直接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但是这些经典著作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思想。相较于传统哲学思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理论的创新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建立在哲学思维变革的基础上,并最终...
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虽未直接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但是这些经典著作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思想。相较于传统哲学思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理论的创新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建立在哲学思维变革的基础上,并最终确立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具有现实之维、批判之维、实践之维、价值之维等多重维度,其核心价值目标是对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的向往。把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内涵,有助于推动新时代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与发展,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进而助推中国全面现代化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生活观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民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8,共8页
生活问题既是人的根本问题,也是哲学探讨的根本问题,还是任何哲学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传统哲学对生活的探讨,大多都把生活问题看作理性问题、精神问题,无法把握生活的真实内涵。批判和扬弃传统哲学的生活观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重要表征。...
生活问题既是人的根本问题,也是哲学探讨的根本问题,还是任何哲学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传统哲学对生活的探讨,大多都把生活问题看作理性问题、精神问题,无法把握生活的真实内涵。批判和扬弃传统哲学的生活观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重要表征。马克思生活观的根本特点体现在:坚持实践的方式,从人类自由解放的高度来思考生活问题,突出强调创造新生活有助于造福人类幸福,具有鲜明的价值旨趣。马克思生活观从根本上为人类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引,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历史的、人文关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规定。很显然,深入研究马克思生活观的价值旨趣,不仅对于我们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生命力,进而探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而且对于把握当代乃至未来人类社会的实践,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活观
价值旨趣
当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
4
3
作者
孙民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52,共7页
批判精神是哲学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强大动力。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从物质生活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奠基在实践批判的基础之上。实践批判是从物质生活的内在矛盾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中,揭示社会现实生活的真正内涵。正因为如...
批判精神是哲学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强大动力。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从物质生活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奠基在实践批判的基础之上。实践批判是从物质生活的内在矛盾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中,揭示社会现实生活的真正内涵。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尽管立足于资本主义矛盾和结构的实践批判,但是,马克思的实践批判不仅具有现实性维度,而且具有超越性维度。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实践批判,不仅是马克思生活时代的精华,而且超越了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只要人类的实践是异化的,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就会不断地彰显。马克思的实践批判深入到历史与未来的内在张力之中,从而不断地解答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批判
马克思哲学
价值旨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克思哲学的生活立场
被引量:
2
4
作者
孙民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8,共8页
马克思哲学的变革体现在他的生活立场上。对马克思哲学生活立场的体悟也是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精神的领悟。马克思哲学是创造新生活的哲学,因此马克思哲学不仅解释世界而且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就是创造新生活,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哲学的变革体现在他的生活立场上。对马克思哲学生活立场的体悟也是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精神的领悟。马克思哲学是创造新生活的哲学,因此马克思哲学不仅解释世界而且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就是创造新生活,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马克思哲学的生活立场体现在生活的主体性立场、批判性立场、历史性立场、实践性立场和创造性立场上。生活的主体性立场、批判性立场、历史性立场、实践性立场和创造性立场构成有机的、内在统一的整体。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的生活立场,不仅对于人们领悟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而且对于创造美好生活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生活立场
当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内涵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民
刁丽丽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研究院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共7页
基金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17RB012)。
文摘
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虽未直接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但是这些经典著作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思想。相较于传统哲学思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理论的创新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建立在哲学思维变革的基础上,并最终确立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具有现实之维、批判之维、实践之维、价值之维等多重维度,其核心价值目标是对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的向往。把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内涵,有助于推动新时代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与发展,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进而助推中国全面现代化的建设。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
理论创新
Keywords
Marx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hilosophy
theoretical innovation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生活观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民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研究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4BKS066)。
文摘
生活问题既是人的根本问题,也是哲学探讨的根本问题,还是任何哲学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传统哲学对生活的探讨,大多都把生活问题看作理性问题、精神问题,无法把握生活的真实内涵。批判和扬弃传统哲学的生活观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重要表征。马克思生活观的根本特点体现在:坚持实践的方式,从人类自由解放的高度来思考生活问题,突出强调创造新生活有助于造福人类幸福,具有鲜明的价值旨趣。马克思生活观从根本上为人类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引,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历史的、人文关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规定。很显然,深入研究马克思生活观的价值旨趣,不仅对于我们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生命力,进而探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而且对于把握当代乃至未来人类社会的实践,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活观
价值旨趣
当代意义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
4
3
作者
孙民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研究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5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KS134)。
文摘
批判精神是哲学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强大动力。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从物质生活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奠基在实践批判的基础之上。实践批判是从物质生活的内在矛盾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中,揭示社会现实生活的真正内涵。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尽管立足于资本主义矛盾和结构的实践批判,但是,马克思的实践批判不仅具有现实性维度,而且具有超越性维度。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实践批判,不仅是马克思生活时代的精华,而且超越了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只要人类的实践是异化的,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就会不断地彰显。马克思的实践批判深入到历史与未来的内在张力之中,从而不断地解答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
实践批判
马克思哲学
价值旨趣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克思哲学的生活立场
被引量:
2
4
作者
孙民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研究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8,共8页
文摘
马克思哲学的变革体现在他的生活立场上。对马克思哲学生活立场的体悟也是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精神的领悟。马克思哲学是创造新生活的哲学,因此马克思哲学不仅解释世界而且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就是创造新生活,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马克思哲学的生活立场体现在生活的主体性立场、批判性立场、历史性立场、实践性立场和创造性立场上。生活的主体性立场、批判性立场、历史性立场、实践性立场和创造性立场构成有机的、内在统一的整体。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的生活立场,不仅对于人们领悟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而且对于创造美好生活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生活立场
当代意义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内涵及其当代启示
孙民
刁丽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克思生活观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
孙民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
孙民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马克思哲学的生活立场
孙民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