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源配电网电流差动保护应用技术探讨 被引量:52
1
作者 高厚磊 李娟 +3 位作者 朱国防 徐丙垠 赵宝光 李尚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4,共5页
有源配电网具有多电源、多分段、多分支、功率双向流动、弱馈等特征,传统三段式电流保护难以保证选择性和灵敏性,需要提供新的更有效的保护方法。基于该背景,将正序故障分量电流差动保护引入到有源配电网,探讨其应用原理与实现技术。针... 有源配电网具有多电源、多分段、多分支、功率双向流动、弱馈等特征,传统三段式电流保护难以保证选择性和灵敏性,需要提供新的更有效的保护方法。基于该背景,将正序故障分量电流差动保护引入到有源配电网,探讨其应用原理与实现技术。针对不同的馈线结构,给出了适应性差动保护动作判据及门槛整定原则。针对配电网线路特点,提出并实现了基于故障信息的电流数据自同步方法。根据配电自动化通信体系最新进展,探讨了基于点对点对等通信实现差动保护数据交换的通信规约。基于智能配电终端平台,开发出正序故障分量电流差动保护样机并对其进行了综合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保护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电流差动保护 正序故障分量 自同步 对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 61850的配网自动化通信技术研究 被引量:72
2
作者 韩国政 徐丙垠 +2 位作者 索南加乐 吕广宪 吴建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2-66,共5页
为了减少配电终端接入配网自动化的调试和维护工作量,在IEC 61850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开放式的、支持即插即用的配网自动化通信体系。首先分析了IEC 61850已有逻辑节点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并以柱上开关馈线自动化终端(FTU)为例,建立了... 为了减少配电终端接入配网自动化的调试和维护工作量,在IEC 61850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开放式的、支持即插即用的配网自动化通信体系。首先分析了IEC 61850已有逻辑节点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并以柱上开关馈线自动化终端(FTU)为例,建立了配电终端的设备模型。在分析了IE C61850已有映射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配网自动化的映射方式(Web Services+IEC 60870-5-104),采用Web Services传输信息模型数据,采用IEC 60870-5-104传输实时数据。通过样机系统,在实验室内验证了所提出的通信体系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配网自动化 IEC 618 5 0 通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终端逐级查询的馈线拓扑识别方法 被引量:44
3
作者 范开俊 徐丙垠 +3 位作者 董俊 王敬华 束洪春 朱正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0-186,共7页
配电网中的智能终端(STU)要实现分布式控制需要知道馈线实时拓扑。依赖配电自动化主站给STU下发馈线实时拓扑的方式灵活性差,不利于实现自治性控制系统;为每一个STU人工配置关联馈线全局静态拓扑,通过STU获取关联馈线域内开关的实时状... 配电网中的智能终端(STU)要实现分布式控制需要知道馈线实时拓扑。依赖配电自动化主站给STU下发馈线实时拓扑的方式灵活性差,不利于实现自治性控制系统;为每一个STU人工配置关联馈线全局静态拓扑,通过STU获取关联馈线域内开关的实时状态信息建立馈线实时拓扑的方式配置工作量大;提出了一种STU自主识别馈线拓扑的方法,为每个STU配置局部拓扑信息,由STU通过逐级查询的方式获取馈线实时拓扑。以广域闭锁分布式电流保护为例,在有源配电网静态模拟系统上搭建了测试系统,证明了所提馈线拓扑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 分布式控制 拓扑识别 逐级查询 应用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分布式控制实时数据的GOOSE over UDP传输方式 被引量:28
4
作者 范开俊 徐丙垠 +2 位作者 陈羽 韩国政 逯怀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5-120,共6页
分布式控制是智能配电网实现广域保护、控制应用的重要方式,报文的实时性是影响分布式控制性能的关键因素。文中在分析配电网分布式控制应用对通信的要求基础上,对现有的快速报文传输方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用... 分布式控制是智能配电网实现广域保护、控制应用的重要方式,报文的实时性是影响分布式控制性能的关键因素。文中在分析配电网分布式控制应用对通信的要求基础上,对现有的快速报文传输方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用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OOSE)机制传输实时报文(GOOSE over UDP)的方案,可实现快速报文在广域网传输。通过试验平台对该方案的传输性能进行了测试,测得配电终端之间传输延时最大不超过10 ms,满足配电网分布式控制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 分布式控制 传输延时 IEC 61850 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OOSE)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电源的小电阻接地方式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被引量:37
5
作者 郭丽伟 薛永端 +2 位作者 张林利 徐丙垠 张仲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16-123,共8页
不同接地方式分布式电源(DG)并网将影响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特征,对于小电阻接地方式配电网,DG接地方式选择较为灵活,对接地故障电流的影响尤为复杂。针对小电阻接地方式配电网,建立了旋转型DG并网后的接地故障分析模型,分析了并网DG... 不同接地方式分布式电源(DG)并网将影响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特征,对于小电阻接地方式配电网,DG接地方式选择较为灵活,对接地故障电流的影响尤为复杂。针对小电阻接地方式配电网,建立了旋转型DG并网后的接地故障分析模型,分析了并网DG采用不同接地方式时接地故障点电流、线路三相故障电流与线路正序、负序、零序电流的特征。结果表明,不接地方式DG对接地故障电流基本无影响;但DG采用直接接地、小电阻接地方式时,各故障电流将明显增大或减小,甚至从无到数百安培,将会影响系统原有接地保护与三相保护性能。研究成果可为含DG小电阻接地方式配电网的保护配置与DG接地方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小电阻接地方式 分布式电源 接地故障 故障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电流幅值比较的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36
6
作者 高孟友 徐丙垠 张新慧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25,共5页
分析了分布式电源(DER)的短路电流特征和DER准入容量限制。通过分析有源配电网非故障区段与故障区段两侧开关短路电流的幅值关系,提出利用流过线路区段两侧的短路电流幅值比较进行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该... 分析了分布式电源(DER)的短路电流特征和DER准入容量限制。通过分析有源配电网非故障区段与故障区段两侧开关短路电流的幅值关系,提出利用流过线路区段两侧的短路电流幅值比较进行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DER准入容量满足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变化量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公共连接点 电压变化量 故障定位 幅值比较 短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配电网差动保护自同步原理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娟 高厚磊 +3 位作者 武志刚 徐丙垠 王磊 杨晶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8-85,共8页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电流差动保护被引入配电网,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即是两端故障数据的同步问题。基于保护启动时刻的故障数据自同步算法可以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情况下实现数据同步,在配电网中获得了一定的应用,但对该算法的同步...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电流差动保护被引入配电网,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即是两端故障数据的同步问题。基于保护启动时刻的故障数据自同步算法可以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情况下实现数据同步,在配电网中获得了一定的应用,但对该算法的同步精度尚缺乏必要的理论分析和验证。文中在分析计算相电流突变量保护启动算法的基础上,从直流分量的衰减速度着手,导出了不同衰减速度下保护启动延时的计算表达式;并进一步分析了最大保护启动延时随故障初始相角、衰减速度的变化规律,得出不同故障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最大自同步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同步精度受故障时刻、线路参数、故障启动门槛、电流互感器测量误差等因素的影响,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两端数据同步误差大于保护允许同步误差裕度的情况。最后利用继电保护测试仪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差动保护 故障数据自同步 相电流突变量 自同步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问题 被引量:44
8
作者 薛永端 郭丽伟 +2 位作者 张林利 徐丙垠 李天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29-136,共8页
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是配电系统的基础问题,对于分布式电源(DG)大量接入的有源配电网,其接地方式将由主网和DG共同决定,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和过电压等问题也将更为复杂,需要重新审视。文中给出了有源配电网中主网和DG接地方式可能的组合;针... 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是配电系统的基础问题,对于分布式电源(DG)大量接入的有源配电网,其接地方式将由主网和DG共同决定,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和过电压等问题也将更为复杂,需要重新审视。文中给出了有源配电网中主网和DG接地方式可能的组合;针对DG并网、脱网不同运行状态以及接地故障后主网线路保护、孤岛保护等不同故障处理阶段,分析了可能面临的接地方式与故障电流、过电压等转变问题;提出了接地方式已确定的现有配电网中DG接地方式选择以及脱离现有配电网条件约束的有源配电网接地方式选择的基本思路,为有源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作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接地方式 分布式电源 接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序电压比率制动的小电阻接地系统接地保护 被引量:82
9
作者 薛永端 刘珊 +1 位作者 王艳松 徐丙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12-117,共6页
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发生概率较大,对于小电阻接地系统,现场普遍采用的固定整定值零序过电流保护方法容易拒动。分析单相接地故障电气量特征发现,无论区外故障还是区内故障,保护安装处零序电流幅值与零序电压幅值成正比,且均随故障点接... 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发生概率较大,对于小电阻接地系统,现场普遍采用的固定整定值零序过电流保护方法容易拒动。分析单相接地故障电气量特征发现,无论区外故障还是区内故障,保护安装处零序电流幅值与零序电压幅值成正比,且均随故障点接地电阻增大而减小。据此提出零序电压比率制动接地故障保护新原理,其核心是根据零序电压大小产生成比例的电流制动量,自适应调整零序过电流保护定值。该方法兼顾了低阻接地故障和金属性接地故障时的保护灵敏度与高阻接地故障时的保护可靠性,可将系统耐高阻能力提高到1 000Ω,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阻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高阻接地故障 电压比率制动 接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等值电路及暂态分析 被引量:172
10
作者 薛永端 李娟 徐丙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703-5714,共12页
对于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小电流接地故障,传统暂态等值电路存在忽略线模信息、消弧线圈位置不准确、缺乏具体参数计算方法等缺陷,无法用于故障暂态的定量分析和计算。建立包含故障点上下游网络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分布参数模型,利用模型... 对于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小电流接地故障,传统暂态等值电路存在忽略线模信息、消弧线圈位置不准确、缺乏具体参数计算方法等缺陷,无法用于故障暂态的定量分析和计算。建立包含故障点上下游网络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分布参数模型,利用模型简化原则建立由等效电阻、等效电感、系统对地分布电容及消弧线圈等效电感构成的Γ型精确暂态等值电路。基于简化原则推导出表达形式简单、满足工程应用需求的简化参数计算方法。与传统暂态等值电路相比,所建等值电路包含线模和零模信息,等效电感近似等于故障点到母线间线路的零模电感与2倍线模电感之和,且消弧线圈接于母线处更符合实际情况。针对低阻接地、高阻接地,分别给出暂态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分析暂态主谐振频率、幅值、衰减因子等要素随故障条件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有助于更全面把握故障暂态特征。最后利用仿真及现场故障数据验证了所建暂态等值电路模拟精度更高、适用性更强、暂态分析结果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小电流接地故障 暂态等值电路 模型简化 暂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拓扑识别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59
11
作者 高孟友 徐丙垠 +1 位作者 范开俊 张新慧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7-131,共5页
现有分布式馈线自动化(FA)算法大都针对具体的馈线拓扑结构与联络开关位置设计,馈线运行方式改变时需要重新调整算法。通过检测开关两侧电压,可以识别联络开关的身份并自动调整控制算法,但要求每一个分段开关两侧都安装电压互感器。提... 现有分布式馈线自动化(FA)算法大都针对具体的馈线拓扑结构与联络开关位置设计,馈线运行方式改变时需要重新调整算法。通过检测开关两侧电压,可以识别联络开关的身份并自动调整控制算法,但要求每一个分段开关两侧都安装电压互感器。提出通过智能终端之间的接力查询,自动识别馈线实时拓扑结构与联络开关位置。相邻分段开关的智能终端间通过交换故障电流检测信息,定位并隔离故障区段;联络开关处的配电终端根据馈线实时拓扑结构计算备供电源容量裕度,从而最大范围恢复非故障区段供电。根据所提方法建立FA系统,静模试验及现场运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能够自动适应馈线拓扑结构变化,快速进行故障隔离与供电恢复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 馈线拓扑自动识别 接力查询 最大范围供电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架构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辉 王敬华 +2 位作者 徐丙垠 王瑶瑶 李浩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60-165,共6页
为提高DER并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设计了一套基于B/S架构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监控系统。针对家庭式DER监控灵活性较差这一问题,进行了监控平台的设计、Boa服务器与CGIC标准库的移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Mini SQL嵌入式数据库和编写了Web界... 为提高DER并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设计了一套基于B/S架构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监控系统。针对家庭式DER监控灵活性较差这一问题,进行了监控平台的设计、Boa服务器与CGIC标准库的移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Mini SQL嵌入式数据库和编写了Web界面。该监控系统采用B/S架构,能够节约监控主站与专用网络的建设成本,在保障DER安全可靠运行的同时可将运行参数直观地显示在Web界面。最后在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监控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并网监控 B/S架构 BOA服务器 嵌入式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等值电路的建立 被引量:48
13
作者 薛永端 李娟 徐丙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223-232,32,共10页
对于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等值电路是故障暂态分析的主要工具,可定量计算暂态电气量,为接地故障保护、过电压防护、接地补偿及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针对传统暂态等值电路忽略了线模分量且缺乏明确的参数计算方法的问... 对于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等值电路是故障暂态分析的主要工具,可定量计算暂态电气量,为接地故障保护、过电压防护、接地补偿及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针对传统暂态等值电路忽略了线模分量且缺乏明确的参数计算方法的问题,提出一种工频等效阻抗与首谐振频率相等、首谐振频段内等效阻抗综合误差最小的模型简化原则;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建立了基于线路分布参数、包含故障点两侧网络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复合网络模型;依据模型简化原则将复合网络模型逐级简化。最终得到一个包含线模和零模分量的等效电阻、等效电感与系统对地分布电容构成的?型暂态等值电路,以及模型参数的准确计算方法。相比于传统暂态等值电路,所提出的暂态等值电路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和更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小电流接地故障 暂态等值电 模型简化 主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C 61850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配置方法 被引量:19
14
作者 朱正谊 徐丙垠 +1 位作者 韩国政 范开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44-150,共7页
为解决IEC 61850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配置问题,分析了配电自动化与变电站自动化对配置的不同要求,提出面向馈线的配置粒度,包含拓扑信息的配置内容和分区分次的集成方式。结合分布式控制应用的需求,提出邻域拓扑信息的配置内容。在... 为解决IEC 61850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配置问题,分析了配电自动化与变电站自动化对配置的不同要求,提出面向馈线的配置粒度,包含拓扑信息的配置内容和分区分次的集成方式。结合分布式控制应用的需求,提出邻域拓扑信息的配置内容。在不更改系统配置描述语言(SCL)模板的前提下,重新组织配置文件的结构和内容,定义了适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馈线配置、邻域配置、馈线配置信息交换和终端配置等SCL文件。针对一组智能电子设备(IED)的典型配置场景,提出首次配置和配置更新维护的流程及参考模型,归纳出由总到分、由分到总和即插即用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61850 配电自动化 分布式控制 配置内容 配置文件 配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4
15
作者 郭丽伟 薛永端 +2 位作者 徐丙垠 蔡燕春 张少凡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40-2345,共6页
单相接地占配网故障的80%,而中性点接地方式决定了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流程,对供电可靠性有决定性影响。文章针对中性点采用小电流接地、小电阻接地方式的架空线路网络与电缆网络,分析了接地方式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 单相接地占配网故障的80%,而中性点接地方式决定了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流程,对供电可靠性有决定性影响。文章针对中性点采用小电流接地、小电阻接地方式的架空线路网络与电缆网络,分析了接地方式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时间、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次数、用户平均故障短时停电次数等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模型,并利用现场数据进行计算对比,旨在从供电可靠性方面为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接地方式 供电可靠性 配电网 单相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的电力系统暂态模型评价方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娟 薛永端 +2 位作者 徐丙垠 高厚磊 孙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07-2211,共5页
现有模型误差分析方法准确度低,借鉴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提出一种电力系统暂态模型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以暂态响应中各正弦分量的幅值、频率、相位和衰减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对暂态响应中各正弦分量的模拟准确度进行评价,然后通过各正弦分... 现有模型误差分析方法准确度低,借鉴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提出一种电力系统暂态模型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以暂态响应中各正弦分量的幅值、频率、相位和衰减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对暂态响应中各正弦分量的模拟准确度进行评价,然后通过各正弦分量评价结果的线性加权实现电力系统暂态模型的总体评价。最后利用仿真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该方法合理地利用了暂态信号由若干正弦信号相互叠加的特点,更适用于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且该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在保证了评价方法客观性的同时提高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暂态 暂态模型 误差分析 层次分析法 PRONY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型行波原理的T接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李传兵 谭博学 +4 位作者 高鹏 付振虎 江程樱 王俊江 陈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78-82,共5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D型行波原理的T接线路故障测距方法,无需故障分支判断,计算简单。对T接线路故障时的行波过程进行了分析,直接利用故障时刻产生的初始波头到达T接线路三端的时刻,基于D型行波原理,进行两次双端故障测距,然后选择两次双端... 介绍了一种基于D型行波原理的T接线路故障测距方法,无需故障分支判断,计算简单。对T接线路故障时的行波过程进行了分析,直接利用故障时刻产生的初始波头到达T接线路三端的时刻,基于D型行波原理,进行两次双端故障测距,然后选择两次双端测距结果中的较大值作为最终故障测距结果。用ATP仿真软件和MATLAB软件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T接线路发生故障时,此方法能够利用故障初期很短时间内的行波信号实现快速、准确的故障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接线路 故障测距 行波 初始波头 D型行波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馈线自动化仿真培训系统 被引量:15
18
作者 高洪雨 陈青 +2 位作者 徐丙垠 王磊 宋卫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1-136,共6页
针对复杂配电自动化生产过程操作实验成本较高,影响供电可靠性以及危险性较大等问题,给出了一种馈线自动化仿真培训平台构建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配电主站、配电一次系统、EPON通信系统组成的馈线自动化系统进行仿真,实现了配电系统、EPO... 针对复杂配电自动化生产过程操作实验成本较高,影响供电可靠性以及危险性较大等问题,给出了一种馈线自动化仿真培训平台构建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配电主站、配电一次系统、EPON通信系统组成的馈线自动化系统进行仿真,实现了配电系统、EPON系统故障模拟,并对常见EPON系统故障进行了实测分析。理论分析与仿真案例表明,基于EPON通信的馈线自动化仿真系统建模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该模型能反映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运行特性,从而提高仿真模型的精确性和仿真功能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ON 通信 馈线自动化 仿真培训 故障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C 61850的XMPP映射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韩国政 徐丙垠 +1 位作者 张俊涛 王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7-152,共6页
在配电自动化中应用IEC 61850可以提高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减少通信配置和安装调试的工作量。针对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络结构复杂、配电终端数量多的特点,文中提出了采用可扩展消息和在线表示协议(XMPP)传输IEC 61850的信息模型数据和实时... 在配电自动化中应用IEC 61850可以提高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减少通信配置和安装调试的工作量。针对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络结构复杂、配电终端数量多的特点,文中提出了采用可扩展消息和在线表示协议(XMPP)传输IEC 61850的信息模型数据和实时数据的方法。首先,介绍了XMPP的基本网络结构和通信节点的地址格式,然后分析了XMPP的3种消息节,提出了消息节的应用方法。提出了IEC 61850映射到XMPP的方法,给出了信息模型获取服务、实时数据服务、在线信息等用可扩展置标语言(XML)消息表示和传输的方法。采用Openfire和Gloox开发了试验系统,并通过试验系统验证了IEC 61850映射到XMPP的方法能够满足配电自动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61850 配电自动化 可扩展消息和在线表示协议 映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直流接地极线路单端行波故障测距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怿宁 王彩芝 +1 位作者 李京 陈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78,共5页
针对直流接地极线路故障暂态行波的传播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采用具有滤波功能的形态学梯度变换来处理行波浪涌,在有效滤波的基础上,利用数学形态学梯度变换分离正、反向行波浪涌,不但能取得暂... 针对直流接地极线路故障暂态行波的传播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采用具有滤波功能的形态学梯度变换来处理行波浪涌,在有效滤波的基础上,利用数学形态学梯度变换分离正、反向行波浪涌,不但能取得暂态行波信号突变点的时刻,还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而且不存在时间窗长度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测距的精度和可靠性。通过PSCAD和Matlab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有利于提高直流接地极线路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接地极线路 数学形态学 形态学梯度变换 行波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