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电压类型作用下过冷却水滴运动特性及绝缘子雾凇覆冰试验
1
作者 胡玉耀 迟明辰 +3 位作者 蒋兴良 咸日常 刘晓阳 耿凯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63-1673,共11页
覆冰严重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已有试验研究表明电场对绝缘子覆冰确有影响,但是不同电压类型作用下,水滴的微观运动过程及其对冰树枝生长的影响机理尚未厘清。文中以3片串LXY-160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基于电磁学、流体力学和场致... 覆冰严重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已有试验研究表明电场对绝缘子覆冰确有影响,但是不同电压类型作用下,水滴的微观运动过程及其对冰树枝生长的影响机理尚未厘清。文中以3片串LXY-160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基于电磁学、流体力学和场致荷电理论,首次对比分析了在交流电场和负极性直流电场作用下水滴的受力特性和运动偏移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自然环境下的人工雾凇覆冰试验解释了不同类型电场对覆冰增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荷电水滴的运动特性与电场类型密切相关,交流电场下荷电水滴的运动轨迹出现振荡,且水滴捕获时间是直流的1.15倍。直流作用下绝缘子伞裙边缘的法向电场最大,绝缘子雾凇覆冰冰树枝集中分布于此。由于交流情况下荷电水滴受到的电场力在一个周期内有抵消效应,因此单位时间内捕获的水滴数量较直流少,且直流电场作用下的绝缘子覆冰质量和覆冰长度分别较交流提高了13.7%和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类型 过冷却水滴 绝缘子 雾凇覆冰 荷电水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剥离硅橡胶伞裙表面老化层及其闪络特性
2
作者 刘方斌 胡玉耀 +3 位作者 蒋兴良 刘明明 刘栋 耿凯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29-2538,共10页
以硅橡胶材料为代表的有机外绝缘在电力系统中获得了大规模应用,但长期运行的硅橡胶外绝缘材料不可避免的出现老化问题,导致疏水性能下降,已成为制约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瓶颈问题。文中提出应用脉冲激光剥离技术提升老化硅橡胶材料疏水... 以硅橡胶材料为代表的有机外绝缘在电力系统中获得了大规模应用,但长期运行的硅橡胶外绝缘材料不可避免的出现老化问题,导致疏水性能下降,已成为制约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瓶颈问题。文中提出应用脉冲激光剥离技术提升老化硅橡胶材料疏水性能的新思路,研究了激光剥离硅橡胶伞裙表面老化层的机制以及疏水/电气性能提升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脉冲激光连续剥离10次亦即剥离厚度约为0.10mm后,伞裙表面的污秽、龟裂及老化层基本去除,其接触角最高可达158.75°,达到超疏水状态;激光剥离虽未改变元素种类,但剥离后表面形成了微/纳米复合结构,且亲水性羟基基团(—OH)吸收峰高度降低,均有利于疏水性能的提升。因此,剥离后5串绝缘子的平均干闪电压和湿闪电压较剥离前分别提高了22.69%和17.39%。脉冲激光剥离过程是材料内部温度场和热应力场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 剥离 硅橡胶 老化层 憎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性直流电场对绝缘子雾凇覆冰的影响机理及覆冰试验验证 被引量:4
3
作者 胡玉耀 刘宗源 +3 位作者 李欣 蒋兴良 咸日常 杜钦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3-804,共12页
复杂大气环境下绝缘子覆冰是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科学问题。与交流相比,直流电场对荷电水滴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但鲜有研究涉及。基于场致荷电、流体力学和电磁学原理,对两种典型悬式绝缘子开展了电场-流场耦合仿真分析以及自然覆冰... 复杂大气环境下绝缘子覆冰是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科学问题。与交流相比,直流电场对荷电水滴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但鲜有研究涉及。基于场致荷电、流体力学和电磁学原理,对两种典型悬式绝缘子开展了电场-流场耦合仿真分析以及自然覆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荷电水滴在直流电场中趋向于沿电场线运动,且其轨迹偏移量随着外施电压和水滴直径的增加而增大,而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减小;直流电场下绝缘子表面产生冰树枝,不同绝缘子表面法向电场分量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影响冰树枝的生长特性;随着外施电压的升高,冰树枝逐渐从绝缘子伞裙边缘扩散至其表面,且冰树枝尖端逐渐变钝;带电情况下两种绝缘子覆冰量和覆冰长度大于不带电情况,且增长幅度均超过15%。研究结果对于建立带电绝缘子覆冰增长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性直流电场 绝缘子覆冰 荷电水滴 冰树枝 电场-流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无溢流覆冰增长数值模拟及自然覆冰试验验证 被引量:5
4
作者 迟明辰 胡玉耀 +3 位作者 蒋兴良 刘宗源 咸日常 刘晓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4-1703,共10页
绝缘子覆冰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主要从试验角度定性解释伞裙结构对绝缘子覆冰形态、覆冰量的影响,少有基于覆冰增长机理的冰形数值模拟研究。因此以FXBW-35/70为研究对象,基于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原理,计算分析... 绝缘子覆冰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主要从试验角度定性解释伞裙结构对绝缘子覆冰形态、覆冰量的影响,少有基于覆冰增长机理的冰形数值模拟研究。因此以FXBW-35/70为研究对象,基于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原理,计算分析了绝缘子表面冻结系数和对流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绝缘子无溢流覆冰增长三维数值模型,并进行了自然覆冰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冻结系数随着温度、水滴直径和液态水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对流换热系数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绝缘子无溢流覆冰增长方向与位置有关,杆径覆冰主要沿径向增长,而伞裙边缘覆冰沿径向和轴向2个方向增长。模型计算得到的绝缘子覆冰特征参数与试验的误差均在15%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溢流湿增长覆冰 数值计算 对流换热系数 冻结系数 绝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复合绝缘子伞裙的力学特性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飞燕 胡玉耀 +2 位作者 蒋兴良 刘辉 李天阳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8-147,共10页
为更精细化评估伞裙的微观结构和材料组成等因素对绝缘子宏观性能的影响,本文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不同运行年限的交流复合绝缘子进行力学性能、热失重、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绝缘子从低压端到高压... 为更精细化评估伞裙的微观结构和材料组成等因素对绝缘子宏观性能的影响,本文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不同运行年限的交流复合绝缘子进行力学性能、热失重、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绝缘子从低压端到高压端的伞裙抗撕裂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整体呈下降的趋势;伞裙外层有机硅和SiO2的含量大幅下降,可造成宏观力学性能下降;在电-热环境下,伞裙的体积模量、杨氏模量和泊松比随温度的升高整体呈下降的趋势,随电场强度的升高整体呈波动性;绝缘子高压端的电场畸变最严重,力学性能最差。本文建立的复合绝缘子伞裙老化的多尺度模型,可为评估绝缘子老化状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热失重 硅橡胶 电场强度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冰绝缘子直流闪络双电弧动态电路模型 被引量:14
6
作者 胡玉耀 孙建亮 +3 位作者 蒋兴良 王鹏浩 咸日常 迟明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5-524,共10页
绝缘子覆冰对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重大隐患,研究覆冰绝缘子闪络模型有利于指导运行在冰雪地区输电线路的绝缘状态评估。鉴于现有闪络模型电弧电阻表征不明确,充分考虑实际覆冰绝缘子闪络时电弧由冰面电弧和空气间隙电弧组成,将电弧... 绝缘子覆冰对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重大隐患,研究覆冰绝缘子闪络模型有利于指导运行在冰雪地区输电线路的绝缘状态评估。鉴于现有闪络模型电弧电阻表征不明确,充分考虑实际覆冰绝缘子闪络时电弧由冰面电弧和空气间隙电弧组成,将电弧电阻区分为空气间隙与冰面时变电弧电阻之和,修正了电弧发展判据。通过观测现场覆冰绝缘子直流闪络路径得知,整条闪络通道由高压端及低压端2段相向发展的电弧组成。基于该闪络路径,建立了覆冰绝缘子直流闪络双电弧动态电路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动态电路模型计算获得的闪络电压及临界闪络电流与试验结果相近,两者之间的误差分别为11.9%与8.9%,试验值与模型计算值吻合较好。而且,模型计算得到的泄漏电流波形和电弧发展速度与实测临近闪络前的泄漏电流和电弧发展速度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绝缘子 动态电路模型 电弧方程 闪络电压 泄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子不均匀积污成因及其对交流闪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赵云鹏 胡玉耀 +2 位作者 蒋兴良 刘辉 沈浩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6-195,共10页
在单一风向的作用下,线路运行绝缘子会呈现背风侧污秽积聚较多的现象,降低其绝缘性能。通过建立三维电场-流场耦合模型,仿真模拟污秽颗粒运动过程,揭示了绝缘子背风侧回流和涡流是造成污秽积聚的主要原因。采用人工涂污法模拟绝缘子表面... 在单一风向的作用下,线路运行绝缘子会呈现背风侧污秽积聚较多的现象,降低其绝缘性能。通过建立三维电场-流场耦合模型,仿真模拟污秽颗粒运动过程,揭示了绝缘子背风侧回流和涡流是造成污秽积聚的主要原因。采用人工涂污法模拟绝缘子表面迎/背风侧不均匀积污,并开展交流闪络试验,研究平均盐密(SDD)、迎风侧与背风侧盐密比(J)和背风侧面积占比(R)对平均闪络电压(Uf)的影响。结果表明,Uf随SDD的增大而降低,随J和R的增大而升高,且J在SDD较低和R较小时对Uf影响更大,R在SDD较低和J较小时对Uf影响更大。通过观测绝缘子闪络过程发现,均匀染污时放电电弧随机发展,而在不均匀染污时电弧总出现在背风侧,且升压过程中泄漏电流幅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平均盐密 不均匀污秽 闪络电压 泄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