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职岗效能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5-288,共4页
学术编辑应在学术发展的任务和使命中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其岗位随着学术发展而产生,又依靠学术出版物的出版质量、出版规模以及学术单位的需要生存发展。学术编辑的职业化岗位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至关重要的。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 学术编辑应在学术发展的任务和使命中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其岗位随着学术发展而产生,又依靠学术出版物的出版质量、出版规模以及学术单位的需要生存发展。学术编辑的职业化岗位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至关重要的。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应是"五大员":学术编辑是学术论著的审查员、学术事业的服务员、学术领域的研究员、学术作者的资料员、学术外交的联络员。要想在学术发展中发挥学术编辑的职岗效能,使学术编辑的职岗效能成为学术发展中的生态链,需要不断改造和完善学术编辑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发展 学术编辑 学术出版物 学术编辑岗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审稿理念及中西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尹玉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105,共6页
学术期刊同行审稿制度产生260年来,人们尤其西方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关注和强调。"同行审稿"制度实行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的代表性实例像《科学》、《自然》,等等。与之相应的是中国的"三审制",三审... 学术期刊同行审稿制度产生260年来,人们尤其西方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关注和强调。"同行审稿"制度实行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的代表性实例像《科学》、《自然》,等等。与之相应的是中国的"三审制",三审制是学术期刊审稿的主流制度,后者是一种主要在机构内部运作、计划色彩浓郁的审稿制度。通过中西方学者对审稿理念的理解比较,可以发现:西方学者100%持同行审稿观点,中国持此理念的仅占33%。在中国,主流工具书缺乏对审稿概念和研究成果的关注;自然科学界比社会科学界更加关注、重视审稿问题,社会科学界研究者则相对稀少;中国的同行审稿论者几乎都是自然科学工作者;尽管如此,中国的同行审稿论者呈增加趋势。同行审稿是一种开放型的审稿制度,因此,应当积极借鉴和采纳西方普遍采用的同行审稿制度,改进目前的审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同行审稿 三审制 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学跋涉:东方的蒲松龄和西方的休谟 被引量:1
3
作者 郑东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5,共5页
17~18世纪,随着人本思潮的兴起,作为世界文化代表的东方文学和西方哲学有了新的交汇和融通。对人学的表达,文学与哲学就方式方法来说自然不同,但都是对“人”的问题的深切关注和理解,都是对人的前途命运的把握和分析。蒲松龄寄情志于鬼... 17~18世纪,随着人本思潮的兴起,作为世界文化代表的东方文学和西方哲学有了新的交汇和融通。对人学的表达,文学与哲学就方式方法来说自然不同,但都是对“人”的问题的深切关注和理解,都是对人的前途命运的把握和分析。蒲松龄寄情志于鬼狐,是源于一种人学精神的坚执。休谟坚信自己的哲学是关于“人的科学”。从人学角度看,两位贤哲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和影响同样是深远巨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休谟 人学 人学路径 人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两年来的中国哲坛争辩及哲学发展问题域
4
作者 郑东 《哲学分析》 2010年第3期173-182,共10页
一、争辩的背景与阵势 任何发展都无疑是运动中的态势,而哲学活动又总是在疑虑和思辨的状态下完成的。既然哲学发展是动态的思辨过程,那么这样的思辨就必然包涵着和裹携着激烈的批评和尖锐的争锋.因此我们可以确认,哲学的发展往往体... 一、争辩的背景与阵势 任何发展都无疑是运动中的态势,而哲学活动又总是在疑虑和思辨的状态下完成的。既然哲学发展是动态的思辨过程,那么这样的思辨就必然包涵着和裹携着激烈的批评和尖锐的争锋.因此我们可以确认,哲学的发展往往体现在或者说依赖于哲坛上的批评与争辩。可喜的是,近两年来中国哲坛上的批评争辩风气正逐渐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发展 争辩 中国 问题域 哲学活动 思辨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