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通流数据清洗规则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晓原 张敬磊 吴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91-193,共3页
交通检测器获得的数据存在无效、冗余、错误、时间点漂移及丢失等质量问题。为此,在分析影响数据质量问题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交通流数据清洗的概念,研究"脏数据"的清洗规则与清洗步骤,并对环形线圈检测器检测到的数据进行验证... 交通检测器获得的数据存在无效、冗余、错误、时间点漂移及丢失等质量问题。为此,在分析影响数据质量问题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交通流数据清洗的概念,研究"脏数据"的清洗规则与清洗步骤,并对环形线圈检测器检测到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清洗规则对错误、丢失、冗余等"脏数据"的识别率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智能运输系统 数据质量 数据清洗 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参数样条拟合的交通流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晓原 张敬磊 +1 位作者 张开旺 吴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6期218-220,共3页
准确的交通流短时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尤其是其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与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随着预测时间跨度的缩短,交通流量的变化显示出越来越强的不确定性,使得一般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大大降低。针对智能交通系... 准确的交通流短时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尤其是其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与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随着预测时间跨度的缩短,交通流量的变化显示出越来越强的不确定性,使得一般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大大降低。针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论文将样条拟合的思想应用到交通流预测领域,利用贝努利多项式求解核函数,进而利用非参数回归理论进行交通流预测。经过实测数据仿真试验表明,样条拟合能较好地兼顾最优拟合与曲线光滑度的选择,算法的预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短时预测 非参数回归 样务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SVM的交通流时序数据补齐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吴芳 王晓原 付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232-235,共4页
实时、准确的交通流数据是实现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简称ITS)的关键,对交通流的控制和诱导有直接影响。由于种种原因,通过交通检测器获得的数据往往是不完整的,存在丢失现象,影响了后续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 实时、准确的交通流数据是实现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简称ITS)的关键,对交通流的控制和诱导有直接影响。由于种种原因,通过交通检测器获得的数据往往是不完整的,存在丢失现象,影响了后续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简称LS-SVM)的交通流时间序列数据补齐模型,利用交通流历史数据对丢失值进行诊断和修补。利用实例仿真验证表明,LS-SVM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很强的鲁棒性,采用基于LS-SVM的交通流时间序列模型补齐丢失数据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丢失数据 补齐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时间序列 交通流 智能运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遗传的交通流变点分析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原 张敬磊 马立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2-35,共4页
交通流变点是交通流演化规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往用于交通流变点搜索的最小方差、局部比较等算法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数据误差满足正态分布假设、识别全部变点困难、部分和的项数较难确定等问题。鉴于此,文章结合均值变点模... 交通流变点是交通流演化规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往用于交通流变点搜索的最小方差、局部比较等算法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数据误差满足正态分布假设、识别全部变点困难、部分和的项数较难确定等问题。鉴于此,文章结合均值变点模型,运用加速遗传算法对交通流变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利用英国南安普敦市的实际数据对上述算法进行标定,并给出模型的应用实例。仿真及分析结果表明,将加速遗传算法用于交通流多变点诊断是简便、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均值变点模型 加速遗传算法 统计变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验证方法
5
作者 邢丽 王晓原 吴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4-207,248,共5页
交通流微观仿真模型是目前广泛开展的智能运输系统项目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人们在研究、应用交通流微观仿真模型时,对模型验证过程重视不够。模型验证不足,使得模型本身不能达到其应有的精确程度,应用时常发生模拟结果与实际路况不... 交通流微观仿真模型是目前广泛开展的智能运输系统项目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人们在研究、应用交通流微观仿真模型时,对模型验证过程重视不够。模型验证不足,使得模型本身不能达到其应有的精确程度,应用时常发生模拟结果与实际路况不能完全吻合的现象。结合一种基于投影寻踪回归的车辆跟驰模型,着重从微观角度,运用直观对比法和非参数统计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直观对比法和非参数统计方法用于模型验证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仿真 驾驶员行为 车辆跟驰模型 游程总数检验法 游程长度检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关联熵理论的驾驶决策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晓原 杨新月 王凤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26-132,共7页
针对道路交通系统数据采集难度大、灰度大、无典型分布等特点,采用多种数据采集设备采获数据,运用灰关联熵分析法重点对来自道路、环境的驾驶决策主影响因子进行了榨取和排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客观、定量,能克服目前人们以主观、定... 针对道路交通系统数据采集难度大、灰度大、无典型分布等特点,采用多种数据采集设备采获数据,运用灰关联熵分析法重点对来自道路、环境的驾驶决策主影响因子进行了榨取和排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客观、定量,能克服目前人们以主观、定性分析为主的缺点,避免了多因子多重共线关系所引起的信息重叠及其对仿真过程的干扰,为自动驾驶系统的仿真和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行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行为 驾驶决策 主影响因子 灰关联熵分析法 交通流 智能运输系统(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的驾驶行为决策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晓原 杨新月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5-419,448,共6页
驾驶决策过程中,驾驶行为常受到人、车、路、环境等多源信息的刺激和影响。由于信息处理能力有限,驾驶员对多源信息无法同时实现知识获取与表示,以致有时不能准确、快速地进行驾驶决策,易引发交通事故。文章利用决策树能融知识表示与获... 驾驶决策过程中,驾驶行为常受到人、车、路、环境等多源信息的刺激和影响。由于信息处理能力有限,驾驶员对多源信息无法同时实现知识获取与表示,以致有时不能准确、快速地进行驾驶决策,易引发交通事故。文章利用决策树能融知识表示与获取于一身的优点,将决策树用于不同驾驶行为决策机制的研究,以实现对驾驶员行为的模拟再现。仿真结果表明,用决策树构建的驾驶决策识别模型有较高的推理速度,能实时、准确地识别当前的驾驶行为和预测下一时刻的驾驶决策,为智能车辆中自动驾驶系统的仿真和实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可行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行为 决策机制 决策树 信息熵 分类规则 交通流 智能运输系统(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载32线激光雷达点云的车辆目标识别算法 被引量:27
8
作者 孔栋 王晓原 +2 位作者 刘亚奇 陈晨 王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85,共5页
针对结构化道路环境中智能车识别周围360°范围内的车辆目标问题,由车载3D激光雷达采集的道路环境中车辆目标点云数据投影特征,提出识别车辆目标新算法。算法首先识别结构化道路边界,进而排除道路边界两旁障碍物的干扰和减少点云数... 针对结构化道路环境中智能车识别周围360°范围内的车辆目标问题,由车载3D激光雷达采集的道路环境中车辆目标点云数据投影特征,提出识别车辆目标新算法。算法首先识别结构化道路边界,进而排除道路边界两旁障碍物的干扰和减少点云数据量;其次按雷达点云数据扫描和分布特征,利用改进K-means算法对道路区域内点云数据聚类。最后提取聚类目标内部特征点,并通过计算特征点构成向量的夹角或模的长度准确识别车辆目标。实验验证表明,该算法有效抑制了道路边界两旁障碍物的干扰,可以准确识别结构化道路区域内的车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激光雷达 改进K-means聚类 车辆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多源信息融合协同仿真算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晓原 王雷 杨新月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95-197,206,共4页
交通仿真是交通控制与管理方案评价和优化的重要实验研究手段。传统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特别是刻画驾驶员行为的车辆跟驰模型,未能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中信息刺激的多源性和驾驶员任务集聚、协调反应的行为过程。文章利用Bayes方法描述驾... 交通仿真是交通控制与管理方案评价和优化的重要实验研究手段。传统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特别是刻画驾驶员行为的车辆跟驰模型,未能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中信息刺激的多源性和驾驶员任务集聚、协调反应的行为过程。文章利用Bayes方法描述驾驶员在复杂行驶环境中多源信息的融合过程,确定驾驶员任务集聚后对车辆应采取的驾驶行为。模型验证表明:交通仿真过程中,在车辆跟驰模型实施之前,利用Bayes算法模型化驾驶员在多源信息刺激下任务集聚、协同反应的过程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行为 多源信息融合 任务集聚 协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跟驰投影寻踪回归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邢丽 吴芳 王晓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233-235,243,共4页
车辆跟驰模型是微观交通仿真的一个基本模型,基于非参数回归算法的跟车模型较好地解决了以往模型存在的典型问题,但随着样本维数增加,容易出现"维数祸根"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投影寻踪回归(PPR)技术的车辆跟驰模型,解决了"... 车辆跟驰模型是微观交通仿真的一个基本模型,基于非参数回归算法的跟车模型较好地解决了以往模型存在的典型问题,但随着样本维数增加,容易出现"维数祸根"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投影寻踪回归(PPR)技术的车辆跟驰模型,解决了"维数祸根"和高维数据间的非正态、非线性问题。PPR建模不需要对数据结构作任何假定,而只通过直接审视和分析数据进行建模,因此,该方法能充分地发掘数据中存在的信息,建立的模型符合客观实际,精度较高。经过实测数据验证,该算法用于车辆跟驰模型的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寻踪回归 车辆跟驰 交通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激光雷达识别车道标线算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孔栋 孙亮 +1 位作者 王建强 王晓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87-92,共6页
利用点云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和回波强度信息,结合局部均值变点统计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于激光雷达数据帧的车道标线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基于车载激光雷达采集的道路周围环境点云数据中高程信息进行滤波,确定可行驶区域。然后利用局部均值... 利用点云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和回波强度信息,结合局部均值变点统计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于激光雷达数据帧的车道标线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基于车载激光雷达采集的道路周围环境点云数据中高程信息进行滤波,确定可行驶区域。然后利用局部均值变点统计对可行驶区域点云数据中的回波强度值进行标记提取,即车道标线点云数据粗提取。最后基于EM(最大期望)方法聚类,从而完整、准确地识别车道标线。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准确定位可行驶区域,进而可以实现车道标线的自动提取;而且有效抑制了道路周围环境对车道标线识别的干扰,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 激光雷达 均值变点统计 车道标线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次样条非参数拟合的驾驶行为仿真模型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晓原 杨新月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691-2693,2697,共4页
现有车辆跟驰模型大多建立在控制论和运动学观点之上,以至于在仿真过程中连续运用单一模型控制规则来支配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忽略了对多源高负载信息感知变量的运用。文章直接运用信息挖掘技术最大限度地榨取实测数据所携带的有关驾驶行... 现有车辆跟驰模型大多建立在控制论和运动学观点之上,以至于在仿真过程中连续运用单一模型控制规则来支配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忽略了对多源高负载信息感知变量的运用。文章直接运用信息挖掘技术最大限度地榨取实测数据所携带的有关驾驶行为的个体有用信息,通过多元非参数三次样条回归模型剔除了数据中由白噪声产生的干扰,构建了一种基于三次样条非参数拟合的驾驶行为仿真模型。仿真试验表明,此模型具有可移植、高精度的特性,能很好地反映和预测多源高负载信息感知变量刺激下跟驰过程中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行为 三次样条非参数拟合 广义交叉核实估计 非参数回归模型 微观交通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驾驶员行为协同仿真算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雷 王晓原 杨新月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6年第1期86-90,共5页
交通仿真是交通控制与管理方案评价和优化的重要研究手段.传统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特别是刻画驾驶员行为的车辆跟驰模型,未能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中信息刺激的多源性和驾驶员任务集聚、协调反应的行为过程.本文利用Bayes方法和模糊积分方... 交通仿真是交通控制与管理方案评价和优化的重要研究手段.传统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特别是刻画驾驶员行为的车辆跟驰模型,未能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中信息刺激的多源性和驾驶员任务集聚、协调反应的行为过程.本文利用Bayes方法和模糊积分方法描述驾驶员在复杂行驶环境中多源信息的融合过程,确定驾驶员任务集聚后对车辆应采取的驾驶行为.模型验证表明:交通仿真过程中,在车辆跟驰模型实施之前,利用Bayes算法和模糊积分算法模拟驾驶员在多源信息刺激下任务集聚、协同反应的过程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行为 多源信息融合 任务集聚 协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证据理论在驾驶行为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晓原 杨新月 +1 位作者 王晓辉 刘智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230-233,共4页
利用仿生学原理、D-S证据理论、模糊数学知识和产生式规则,研究了一种决策级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经仿真验证,此算法实时性好,能表示驾驶员的不确定性经验知识,克服其认知局限性,模拟其驾驶行为决策,快速、准确地确定车辆的运行模式,... 利用仿生学原理、D-S证据理论、模糊数学知识和产生式规则,研究了一种决策级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经仿真验证,此算法实时性好,能表示驾驶员的不确定性经验知识,克服其认知局限性,模拟其驾驶行为决策,快速、准确地确定车辆的运行模式,在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一定的综合性能,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力。同时,该研究也为智能车辆自动驾驶系统的仿真及实现提供了基础性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行为 多源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 隶属度函数 产生式规则 识认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道变换决策仿真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原 邢丽 吴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16-220,共5页
由于影响车道变换因素的多样性、因素自身变化的随机性和影响因素的难测性,正确反映驾驶员换道行为的不确定性,是微观交通流模拟模型中的难点,也是驾驶员车道变换模型相对于跟驰模型落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从驾驶员心理-物理特性的角度... 由于影响车道变换因素的多样性、因素自身变化的随机性和影响因素的难测性,正确反映驾驶员换道行为的不确定性,是微观交通流模拟模型中的难点,也是驾驶员车道变换模型相对于跟驰模型落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从驾驶员心理-物理特性的角度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驾驶员决策思维的递阶层次进行量化,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的驾驶员车道变换决策模型。经过实测数据验证,该方法用于车道变换决策模型的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道变换决策模型 层次分析法 驾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完全信息多人动态博弈的车道选择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方 王晓原 +3 位作者 刘振雪 王建强 孔栋 王云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38-245,共8页
针对集群车辆驾驶员的车道选择行为,着眼物联网背景,综合考虑车辆集群态势、驾驶倾向性等影响驾驶员行为的因素,建立基于完全信息多人动态博弈的车道选择模型。通过分析不同策略组合下的驾驶员收益,运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 针对集群车辆驾驶员的车道选择行为,着眼物联网背景,综合考虑车辆集群态势、驾驶倾向性等影响驾驶员行为的因素,建立基于完全信息多人动态博弈的车道选择模型。通过分析不同策略组合下的驾驶员收益,运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得到驾驶员的最优车道选择策略。应用实车实验等手段验证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驾驶员车道选择行为及交通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车道选择 动态博弈 车辆集群态势 驾驶倾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