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钙循环碳酸化过程CaO催化CO脱除NO的DFT研究
1
作者
初雷哲
柴守冰
李英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205-4212,共8页
全球CO_(2)排放量在过去几个世纪迅速上升,尤其是最近几十年,CO_(2)排放量的提高加剧了温室效应。CO_(2)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特别是燃煤发电厂。钙循环,即CaO的碳酸化/煅烧循环,是燃煤电厂最有前景的CO_(2)捕集技术之一。同时,燃...
全球CO_(2)排放量在过去几个世纪迅速上升,尤其是最近几十年,CO_(2)排放量的提高加剧了温室效应。CO_(2)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特别是燃煤发电厂。钙循环,即CaO的碳酸化/煅烧循环,是燃煤电厂最有前景的CO_(2)捕集技术之一。同时,燃煤发电厂也是NOx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具有成本低、毒性小等优点,CO可以作为NO的还原剂。CaO对于CO还原NO具有催化作用。煅烧炉中CaCO3分解所需的能量由生物质燃烧提供。一些未燃尽的焦炭随CaO流入碳酸化炉,与烟气中的O_(2)反应生成CO。因此,在钙循环的碳酸化炉内捕集CO_(2)的同时可实现NO脱除。但关于CaO在碳酸化阶段催化CO还原NO的微观反应机理尚不清楚。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钙循环碳酸化阶段CaO催化CO还原NO的机理,确定了CaO(100)表面上CO和NO分子的结构、吸附和反应路径参数,包括原子布局、键长、吸附能和能垒。CO和NO分子在CaO(100)表面的最佳吸附位是O-top位,吸附能分别为-0.35和-0.79 eV。在CO_(2)存在下,CaO(100)表面上CO、NO的吸附能分别为-0.36、-0.20 eV。CO和NO分子在CaO(100)表面上共吸附是可行的,但CO_(2)对共吸附有明显抑制作用。在CaO(100)表面进行的CO还原NO反应路径,在经历CO_(2)形成与吸附、N2形成这2个基元反应后,最终生成1个N2分子与3个CO_(3)^(2-),总能垒为11.08 eV。其中,CO_(2)形成及吸附(R→IM1→IM2)为整个反应过程的决速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循环
碳酸化阶段
CO_(2)捕集
CO脱除NO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典型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对苯并[a]芘的去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信含
张建
+2 位作者
胡振
刘华清
蒋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2-1048,共7页
人工湿地(CWs)可有效去除环境中的苯并[a]芘(BaP),湿地植物对BaP的吸收是受生物、化学等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其对CWs中BaP环境归趋的影响机制还不明确.本文系统分析了典型湿地植物菖蒲中BaP的去除、吸收和归趋规律.结果表明,菖蒲可累积...
人工湿地(CWs)可有效去除环境中的苯并[a]芘(BaP),湿地植物对BaP的吸收是受生物、化学等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其对CWs中BaP环境归趋的影响机制还不明确.本文系统分析了典型湿地植物菖蒲中BaP的去除、吸收和归趋规律.结果表明,菖蒲可累积大量的BaP,含量达到(2.13±0.05)μg·g^(−1);根部组织中观察到较高浓度的BaP,BaP可以更容易地从菖蒲的根部到地上部组织进行迁移.菖蒲大幅提升了CWs对BaP的去除效果,菖蒲CWs的BaP去除率较对照系统提升79.47%.菖蒲的根系分泌物可以提高BaP的生物可利用性,加速BaP的组分净化和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
芘
环境归趋
人工湿地
植物
根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钙循环碳酸化过程CaO催化CO脱除NO的DFT研究
1
作者
初雷哲
柴守冰
李英杰
机构
水发集团
有限公司
山东环保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
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205-4212,共8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ZR2020KE0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U22A20435)。
文摘
全球CO_(2)排放量在过去几个世纪迅速上升,尤其是最近几十年,CO_(2)排放量的提高加剧了温室效应。CO_(2)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特别是燃煤发电厂。钙循环,即CaO的碳酸化/煅烧循环,是燃煤电厂最有前景的CO_(2)捕集技术之一。同时,燃煤发电厂也是NOx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具有成本低、毒性小等优点,CO可以作为NO的还原剂。CaO对于CO还原NO具有催化作用。煅烧炉中CaCO3分解所需的能量由生物质燃烧提供。一些未燃尽的焦炭随CaO流入碳酸化炉,与烟气中的O_(2)反应生成CO。因此,在钙循环的碳酸化炉内捕集CO_(2)的同时可实现NO脱除。但关于CaO在碳酸化阶段催化CO还原NO的微观反应机理尚不清楚。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钙循环碳酸化阶段CaO催化CO还原NO的机理,确定了CaO(100)表面上CO和NO分子的结构、吸附和反应路径参数,包括原子布局、键长、吸附能和能垒。CO和NO分子在CaO(100)表面的最佳吸附位是O-top位,吸附能分别为-0.35和-0.79 eV。在CO_(2)存在下,CaO(100)表面上CO、NO的吸附能分别为-0.36、-0.20 eV。CO和NO分子在CaO(100)表面上共吸附是可行的,但CO_(2)对共吸附有明显抑制作用。在CaO(100)表面进行的CO还原NO反应路径,在经历CO_(2)形成与吸附、N2形成这2个基元反应后,最终生成1个N2分子与3个CO_(3)^(2-),总能垒为11.08 eV。其中,CO_(2)形成及吸附(R→IM1→IM2)为整个反应过程的决速步骤。
关键词
钙循环
碳酸化阶段
CO_(2)捕集
CO脱除NO
密度泛函理论
Keywords
calcium looping
carbonation stage
CO_(2)capture
NO reduction by CO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分类号
X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对苯并[a]芘的去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信含
张建
胡振
刘华清
蒋鹏
机构
山东
科技大学
山东
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
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环保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2-104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51720105013)资助.
文摘
人工湿地(CWs)可有效去除环境中的苯并[a]芘(BaP),湿地植物对BaP的吸收是受生物、化学等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其对CWs中BaP环境归趋的影响机制还不明确.本文系统分析了典型湿地植物菖蒲中BaP的去除、吸收和归趋规律.结果表明,菖蒲可累积大量的BaP,含量达到(2.13±0.05)μg·g^(−1);根部组织中观察到较高浓度的BaP,BaP可以更容易地从菖蒲的根部到地上部组织进行迁移.菖蒲大幅提升了CWs对BaP的去除效果,菖蒲CWs的BaP去除率较对照系统提升79.47%.菖蒲的根系分泌物可以提高BaP的生物可利用性,加速BaP的组分净化和转化.
关键词
苯并[a]
芘
环境归趋
人工湿地
植物
根际
Keywords
BaP
environmental fate
constructed wetlands
plant
rhizosphere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钙循环碳酸化过程CaO催化CO脱除NO的DFT研究
初雷哲
柴守冰
李英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典型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对苯并[a]芘的去除作用及机制
陈信含
张建
胡振
刘华清
蒋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