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能源冲击地压大数据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超 郑志超 孔超 《中国煤炭》 2021年第7期31-38,共8页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多、地域分布广、地质条件复杂,为解决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形势严峻的问题,新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整合了兖州煤业与原山能防冲中心力量,建设了冲击地压大数据综合监管平台。首先分析了冲击地压大数...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多、地域分布广、地质条件复杂,为解决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形势严峻的问题,新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整合了兖州煤业与原山能防冲中心力量,建设了冲击地压大数据综合监管平台。首先分析了冲击地压大数据综合监管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信息网络化、数据传输方式与数据采集手段、高并发与快速响应、数据存储与空间信息处理、分布式协同服务器、WebGIS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解决;分析了平台综合应用技术后的架构;从煤矿防冲资料的完整性监管、工作面邻近距离监管、煤矿防冲日报监管、煤矿综合冲击指数监管、煤矿监测系统运行状态监管、数据集成状态监管、监测异常与煤矿处置情况监管及其他监管功能8个方面对平台的功能进行了介绍;通过案例分析了平台的实际应用效果;最后总结了平台的优势与创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能源集团 冲击地压 大数据 防冲平台 信息化监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场空间结构模型及相关动力灾害控制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文志杰 景所林 +10 位作者 宋振骐 蒋宇静 汤建泉 赵仁乐 肖庆华 张同俊 王洪涛 赵洪宝 孙国权 张桐桐 孔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61,共10页
基于社会对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视,煤矿灾害事故控制研究显得愈发重要,尤其现阶段煤矿灾害事故多发,安全形势愈发严峻。为了有效控制预防煤矿动力灾害事故,提出了采场空间结构模型;探讨了采场空间结构模型中应力分布和结构发育的力学特... 基于社会对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视,煤矿灾害事故控制研究显得愈发重要,尤其现阶段煤矿灾害事故多发,安全形势愈发严峻。为了有效控制预防煤矿动力灾害事故,提出了采场空间结构模型;探讨了采场空间结构模型中应力分布和结构发育的力学特征,以及采动时上覆岩层的运动变化规律和矿压显现特征;以采场空间结构模型和采动应力孕育力学特征为基础,提出了采场顶板、巷道顶板控制、冲击地压、顶板水害,以及地表沉陷等煤矿灾害事故致灾条件及其控制措施,构建了相关采场灾害控制结构力学模型。建立的采场空间模型解释了"裂断拱"和"应力拱"结构演化规律以及采动应力与覆岩空间结构演化的相关性;指出了导水裂隙带高度与"裂断拱"高度范围基本一致,是顶板水害治理依据;建立了基于"应力拱"拱外岩梁下沉预测地表沉陷的方法;提出了对直接顶采取"给定载荷"控制方式,对基本顶采取"给定变形"和"限定变形"控制方式的支护方案;预测了冲击地压可能发生位置并提出了控制措施;提出了透水判据和不发生透水事故的合理工作面长度和开切眼位置的计算方法;建立了以开采工作面长度和覆岩裂断步距相关性为核心的采动沉陷模型,从力学的角度解释并计算分析了地表沉陷范围。实践证明,正确建立决策模型是实现煤矿灾害事故控制的基础,模型的建设有效实现了煤矿灾害事故控制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可为煤矿灾害事故的有效预测和科学控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空间结构 动力灾害 决策模型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工作面矿压规律自动分析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超 谢佳玉 +1 位作者 徐放艳 孔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6-192,共7页
为了高效、科学、经济地对采场顶板运动趋势以及变化情况进行有效分析,掌握其活动规律,借鉴工业生产中"计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的循环管控思想,研发了基于PDCA循环理念的大采高工作面矿压规律自动分析与仿真系统,系统可... 为了高效、科学、经济地对采场顶板运动趋势以及变化情况进行有效分析,掌握其活动规律,借鉴工业生产中"计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的循环管控思想,研发了基于PDCA循环理念的大采高工作面矿压规律自动分析与仿真系统,系统可根据工作面实测矿压数据实现对采场上覆岩层力学参数的反演与修订。系统首先在工作面开采前依据模型中挠曲算法或步距算法判断传递岩梁支托层与随动层,并对相关采场覆岩运动参数进行理论预测;其次在开采中对液压支架阻力实测数据进行在线分析,提炼出顶板运动参数;最后通过反演修订采场顶板关键岩层的力学参数,使系统预测与现场实测分析结果误差逐步降低,并为采场其他相关参数的计算提供基础数据。系统在营盘壕煤矿2201工作面的应用结果表明:模型对工作面传递岩梁初次来压步距与周期来压步距等几个关键参数的计算精度得到了验证,系统仿真数据与现场实测数据的误差不断缩小,实现了对现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进行定量分析。该研究思路对矿压显现观测理论计算与现场实测提供了融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压分析 覆岩运动模拟 预测与预报 PDCA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