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和MRI表现和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1
作者 路淮英 栾德广 +2 位作者 姜书平 杨青 李传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1期1113-1114,共2页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和MRI早期表现 ,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  73例双侧股骨头行X线、CT和MRI检查 ,分析其对早期ANFH的早期显示能力。结果 X线发现Ⅰ~Ⅱ期ANFH 31例 ,诊断准确率 42 .5 % (31/ 73) ;CT发现Ⅰ~Ⅱ期A...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和MRI早期表现 ,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  73例双侧股骨头行X线、CT和MRI检查 ,分析其对早期ANFH的早期显示能力。结果 X线发现Ⅰ~Ⅱ期ANFH 31例 ,诊断准确率 42 .5 % (31/ 73) ;CT发现Ⅰ~Ⅱ期ANFH 43例 ,诊断准确率为 5 8.9% (43/ 73) ;MRI发现Ⅰ~Ⅱ期ANFH 6 5例 ,诊断准确率为 78.2 % (5 7/ 73)。结论 X线平片难以发现ANFH的早期表现 ,MRI是显示早期ANFH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X线摄影 CT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孔喆 李鸿 +2 位作者 王贝贝 余卓锦 杨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00-1900,共1页
患者,男,67岁,全身骨痛伴皮肤瘙痒2年,因慢性肾衰行维持性血液透析8年。术前PTH〉1900pg/mL。术前放射性核素扫描提示:胸骨后缘上腔静脉前上水平一放射性核素聚集影,大小约1.5cm×1.5cm(图1)。术中静滴亚甲蓝后,相继于... 患者,男,67岁,全身骨痛伴皮肤瘙痒2年,因慢性肾衰行维持性血液透析8年。术前PTH〉1900pg/mL。术前放射性核素扫描提示:胸骨后缘上腔静脉前上水平一放射性核素聚集影,大小约1.5cm×1.5cm(图1)。术中静滴亚甲蓝后,相继于左上、左下、右上发现3个经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之后于上纵隔发现异位的被胸腺脂肪组织包绕的甲状旁腺(图2),切除此肿物(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 纵隔异位 放射性核素扫描 维持性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全身骨痛 慢性肾衰 上腔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温阳养血生津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绥军 宋琛虹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0期1913-1914,共2页
益气温阳养血生津法治疗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与西沙比利做对照,从全胃肠传输的变化观察该法对STC的疗效。采用服钡条20粒,48h后摄腹平片,计算48h钡条排除率,通过观察2组患者,治疗第15天、治疗4周后停药后第7天大便改变和钡条残留分布情... 益气温阳养血生津法治疗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与西沙比利做对照,从全胃肠传输的变化观察该法对STC的疗效。采用服钡条20粒,48h后摄腹平片,计算48h钡条排除率,通过观察2组患者,治疗第15天、治疗4周后停药后第7天大便改变和钡条残留分布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第15天显效率76.2%,有效率92.9%;48h钡条排除率(69.45±11.32)%。对照组显效率48.8%,有效率73.2%,48h钡条排除率(41.43±12.05)%。治疗组治疗4周停药后第7天显效率78.6%,有效率95.2%,钡条排除率(73.20±12.16)%;对照组显效率53.7%,有效率80.5%,钡条排除率(48.01±12.76)%。两组治疗后疗效、48h钡条排除率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益气温阳养血生津能提高48h钡条排除率,缩短胃肠通过时间,治疗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功能性便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煮散浅识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娜 孔令珍 束辉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6期1147-1147,共1页
煮散从剂型本身来看 ,并非独立剂型 ,而只是汤剂的一种用药形式 。
关键词 中药煮散 治疗 剂型 用药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1000例 被引量:7
5
作者 曹淑娜 孙玉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5期299-299,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 静脉采血 儿童保健服务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ICAM-1与血管紧张素Ⅱ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于凌云 陶志刚 王洪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4期254-255,264,共3页
目的 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和血管紧张素 (Ang )的变化 ,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 6 0例 CHF患者 (CHF组 )及 2 0例健康人 (正常对... 目的 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和血管紧张素 (Ang )的变化 ,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 6 0例 CHF患者 (CHF组 )及 2 0例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血清 s ICAM- 1及血浆 Ang 水平 ,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CHF组血清 s ICAM-1及血浆 Ang 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0 .0 1) ,其增高程度与心功能状态有关。血清 s ICAM- 1与血浆Ang 水平呈正相关 (r=0 .4 91,P<0 .0 1)。结论  CHF患者血清 s ICAM- 1和血浆 Ang 均增加 ,两者共同作用促进 CHF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颌下腺肿块诊断
7
作者 赵爱娜 杨春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8期796-796,共1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颌下腺肿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