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动后趋向动词性质研究述评
被引量:18
- 1
-
-
作者
陈昌来
-
机构
山东烟台师院中文系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1-43,共3页
-
文摘
动后趋向动词性质研究述评陈昌来"上、下、进、出、起来、下去、上来、出去"等二十多个趋向动词用在句中主要动词之后时,语法学界对它们的性质、意义及功能的认识很不一致,有时同一学者在不同著作或同一著作中看法也有出入。这些差异,既体现了人们对这类语言单位研究...
-
关键词
趋向动词
性质研究
《新著国语文法》
帮助动词
同一性
趋向意义
动态助词
语法教材
语言单位
情态助词
-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生死主题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王立
-
机构
山东烟台师院中文系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1988年第4期113-118,37,共7页
-
文摘
死亡是一个永恒的存在,有如人的生命有限这一事实是永恒真理一样。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从古神话“不死药”的传说,到《诗经》祭祀诗对生命延续的企求和对未来的关注期待,从以孔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哲人们对生的强调重视与对死的关注忧伤,到《左传》、《楚辞》等对人命运的估测与将死视为人价值实现的最高方式,生死主题始作俑者即充溢着情理交融、诸说并俱的特色。经含孕老庄生命意识、自然哲学又为儒家理性化了的魏晋玄学推动,生死主题在道教、佛教氛围浓烈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空前繁盛的阶段。
-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生命意识
主题
魏晋玄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
价值实现
《诗经》
生命延续
祭祀诗
古神话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在课堂提问中思维的激发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雅萍
刘奎玲
-
机构
山东烟台师院中文系
山东泰安市实验学校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1期24-28,共5页
-
文摘
激发思维的要素有好奇心、暗示、秩序。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从激发思维的特点出发设计问题,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提问法的使用效果与效率。
-
关键词
课堂提问
激发思维
阅读教学
设计问题
思维能力
使用效果
好奇心
有意识
提问法
学生
-
分类号
G42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G62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文学风格的多层次结构
- 4
-
-
作者
王志强
-
机构
山东烟台师院中文系
-
出处
《江汉论坛》
1986年第4期41-46,共6页
-
文摘
研究文学风格的结构形态,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从微观世界来看,作家的个人风格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它由不同的风格侧面所构成,形成多侧面的结构形态.从宏观世界来看,文学艺术的整个风格领域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它是由不同的风格层次有机结合而成,形成文学风格的多层次结构形态.研究文学风格的多层次结构形态,会引导我们深入认识文学风格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系统性.
-
关键词
文学风格
结构形态
风格特色
作品风格
风格论
阳刚之美
阴柔之美
作家
多侧面
非文学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