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潍坊市四类疾病与气象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20
1
作者 山义昌 徐太安 +1 位作者 郑学山 鲁丹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2-54,共3页
选用 1 991~ 1 999年潍坊市人民医院住院处的资料 ,结合潍坊市常规气象因子的变化 ,对呼吸道疾病、冠心病与其它心脏疾病、脑梗塞与其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与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与气象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四... 选用 1 991~ 1 999年潍坊市人民医院住院处的资料 ,结合潍坊市常规气象因子的变化 ,对呼吸道疾病、冠心病与其它心脏疾病、脑梗塞与其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与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与气象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四类疾病的月分布与近 1 0年的变化趋势 ,又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单相关分析 ,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 ,通过方程的计算 ,找出了四类疾病的多发期和少发期。这些成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环境 潍坊市 呼吸道疾病 气压 温度 湿度 冠心病 心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市区近10年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22
2
作者 山义昌 徐太安 +2 位作者 王善芳 徐文正 曲廉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7-51,共5页
运用潍坊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1 993~ 2 0 0 2年的潍坊市区空气质量逐日监测资料与潍坊市气象局气象观测资料 ,分析了 1 0年间潍坊市区空气质量的时空特征、变化趋势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影响潍坊市区空气质量的主要三种污染... 运用潍坊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1 993~ 2 0 0 2年的潍坊市区空气质量逐日监测资料与潍坊市气象局气象观测资料 ,分析了 1 0年间潍坊市区空气质量的时空特征、变化趋势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影响潍坊市区空气质量的主要三种污染物———二氧化硫 (SO2 )、氮氧化物 (NOX)和总悬浮颗粒 (TSP)中总悬浮颗粒是首要污染物 ;三种污染物随季节的分布规律是 :冬半年 ( 1 1~ 4月 )偏多 ,夏半年 ( 5~ 1 0月 )偏少 ;三种污染物的变化趋势是随年代减少 ,年减少率SO2 为 0 0 0 54mg·m- 3,NOX 为0 0 0 1 6mg·m- 3,TSP为 0 0 0 6 2mg·m- 3。按国家标准分级 ,空气质量 3级以上 (API>1 0 0 )的日数占 33 5% ,年递减率为 5 96天。针对市区空气质量特征又重点分析了混合层高度、雾与其它天气现象 (烟尘、浮尘、扬沙 )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污染物 环境监测中心站 TSP 二氧化硫(SO2) 混合层高度 总悬浮颗粒 市区 潍坊市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潍坊市冰雹灾害发生规律及防灾措施 被引量:7
3
作者 山义昌 王潇宇 《灾害学》 CSCD 2001年第4期53-56,62,共5页
根据 1991~ 199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 ,对潍坊市近期冰雹灾害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 ,同时提出了预防冰雹灾害的措施 ,着重指出了利用高炮和火箭防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防御措施 山东 滩坊市 灾害性天气 高炮 火箭防雹 冰雹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袁静 王令军 +2 位作者 秦增良 郑学山 崔建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337-338,347,共3页
根据潍坊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介绍了潍坊市气象局近年来开展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主要包括设施蔬菜气象服务、临朐大樱桃气象服务、诸城黄烟气象服务、昌乐西瓜气象服务、潍县萝卜气象服务和安丘大姜气象服务。通过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践... 根据潍坊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介绍了潍坊市气象局近年来开展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主要包括设施蔬菜气象服务、临朐大樱桃气象服务、诸城黄烟气象服务、昌乐西瓜气象服务、潍县萝卜气象服务和安丘大姜气象服务。通过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践,探讨了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举措,如建立农业气象指标体系、成立为农服务专家团、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扩大气象服务信息覆盖面、发挥气象信息员的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气象服务 现状 举措 山东潍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防护领域气象标准在潍坊市气象系统的应用效果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鹏 马劲松 马守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9期229-231,237,共4页
通过调查分析,对雷电防护领域气象标准在潍坊市气象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估,从防雷标准的认知途径和程度、适用性、使用情况、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当地的防雷事业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雷电防护 气象标准 适用性 应用效果 山东潍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市城市内涝灾害的影响因子及气象服务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宋欣 王晓立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期248-249,共2页
结合潍坊地区地理和气候条件,通过民政部门的灾情数据和潍坊市1981—2010年暴雨数据统计,分析了引起城市内涝灾害的影响因子,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并据此提出了针对城市内涝的气象服务对策。
关键词 城市内涝灾害 影响因子 气象服务 对策 山东潍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8
7
作者 宋欣 王晓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238-239,256,共3页
运用潍坊市气象局近3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灾情记录资料,分析并举例影响潍坊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并对农业生产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农业生产 防御措施 潍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6年潍坊市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苏莉莉 李媛媛 +3 位作者 王晓立 张芹 高晓梅 袁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157-159,共3页
利用1961—2016年潍坊市9个县(市、区)降水量气候资源要素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统计分析方法,对近56年潍坊市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6年来潍坊市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占全年比重很小。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 利用1961—2016年潍坊市9个县(市、区)降水量气候资源要素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统计分析方法,对近56年潍坊市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6年来潍坊市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占全年比重很小。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以24.05 mm/10 a的速率减少;年代际变化显著,20世纪60、70年代降水量处于偏多的阶段,80、90年代降水量明显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变化特征 农业生产 潍坊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潍坊紫外线辐射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山义昌 张秀珍 +1 位作者 徐文正 高晓梅 《灾害学》 CSCD 2007年第3期130-133,共4页
近10多年来,随着人类居住环境的恶化,紫外线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利用潍坊市气象台2004~2006年逐日紫外线观测资料,分析了太阳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的强度指数和等级,同时分析了这些量的年、月、日变化特征,研究了影响紫外线辐... 近10多年来,随着人类居住环境的恶化,紫外线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利用潍坊市气象台2004~2006年逐日紫外线观测资料,分析了太阳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的强度指数和等级,同时分析了这些量的年、月、日变化特征,研究了影响紫外线辐射的主要的几种因子。影响紫外线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是臭氧、地表反射率、大气气溶胶和云,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对太阳紫外线到达地面的辐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辐射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山东潍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观测资料的潍坊市雷电活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封雅琼 梁倩 马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8期9861-9862,共2页
利用1960 ~2013年潍坊市的雷暴观测数据,基于Visual FoxFPro、SAS、EXCEL等软件,对潍坊市雷暴移动路径、分布方位及时空分布特点和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潍坊市的雷暴路径多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雷暴发生主要方位是西北和西南... 利用1960 ~2013年潍坊市的雷暴观测数据,基于Visual FoxFPro、SAS、EXCEL等软件,对潍坊市雷暴移动路径、分布方位及时空分布特点和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潍坊市的雷暴路径多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雷暴发生主要方位是西北和西南2个方向;雷暴月际变化呈单峰型分布,7月发生雷暴的次数最多;雷暴多发生于夏季,发生在春夏之交和盛夏季节的雷暴日占全年总数94.56%,16:00~20:00为每天发生雷暴的高峰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潍坊市 雷电特征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5年来潍坊市气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高晓梅 秦增良 +1 位作者 李树军 马守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2期351-354,359,共5页
利用潍坊市10个观测站1961~2005年的气温资料,通过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对潍坊市四季及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潍坊市4季及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年代际振荡特征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前气温变化较大,90年代... 利用潍坊市10个观测站1961~2005年的气温资料,通过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对潍坊市四季及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潍坊市4季及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年代际振荡特征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前气温变化较大,90年代以后气温变化都呈增暖趋势。利用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方法检验了潍坊市年、四季近45年的气温长期变化趋势,发现潍坊市夏季升温趋势不显著,而春、秋、冬季及年平均气温的增暖趋势是显著的,冬季的增暖趋势尤其显著,对年平均气温的增暖趋势贡献最大。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潍坊市气温的周期变化,研究表明:近45年来潍坊市年平均气温存在着显著的14~22年的年代际尺度和5~8年年际尺度的周期变化。春季气温以20~30年的年代际尺度和6~9年及5年以下的年际尺度的周期振荡最为显著。夏季气温周期变化不显著。秋季气温年代际周期变化不明显,存在着显著的6~8年和5年以下年际尺度的周期变化。冬季气温以12~22年的年代际尺度和7~9年及5年以下年际尺度的周期振荡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年际 年代际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市精细化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晓利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1期227-229,共3页
潍坊市精细化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系统是基于Arc GIS的多种气象资料集成显示系统,采用C#语言编程,实现对常规自动站和加密自动站的资料,潍坊雷达资料等进行自动处理、计算,进行雷达资料和地面资料、常规自动站及区域自动站地面资料自动处... 潍坊市精细化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系统是基于Arc GIS的多种气象资料集成显示系统,采用C#语言编程,实现对常规自动站和加密自动站的资料,潍坊雷达资料等进行自动处理、计算,进行雷达资料和地面资料、常规自动站及区域自动站地面资料自动处理及叠加,实现欧洲中心模式、欧洲中心细网格模式、T639数值模式及GRAPES数值预报产品格点资料的显示及集成预报,并利用人机交互系统实现短时临近和精细化预报尤其是基于雷达产品发布灾害性短时临近预报产品的快速生成,提高了潍坊市个性化天气预报预警服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 短时临近 天气预报系统 ARCGIS ENGINE 设计 山东潍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视频监控系统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太安 王晓立 +1 位作者 邱刚 李晓利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2期341-342,共2页
人工影响天气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以及合理利用空中水资源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由于其作业用具的特殊性在整个气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是最多的,尤其是作业人员、装备与作... 人工影响天气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以及合理利用空中水资源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由于其作业用具的特殊性在整个气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是最多的,尤其是作业人员、装备与作业指挥人员的分离,使指挥人员无法准确及时地了解作业现场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作业的风险,而视频监控技术在人影作业指挥上的应用,将会改善这一现状。本文主要对潍坊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与实现进行简单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视频监控系统 系统构架 系统特点 山东潍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市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14
作者 袁静 封雅琼 徐剑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8期5897-5899,5901,共4页
应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对20212050年潍坊市气温及降水量进行模拟,采用5年滑动平均和线性倾向估计的方法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未来潍坊市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将升高,年降水量将增加,高温日数和暴雨日数将增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PRECIS SRES 情景 潍坊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地区2013年1月一次局地暴雪天气成因分析
15
作者 高晓梅 王文波 +3 位作者 苏莉莉 韩晓 张秀珍 马守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0期196-199,201,共5页
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的6 h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1月20—21日山东潍坊局地暴雪过程进行动力学、热力学诊断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潍坊暴雪是由西风槽、低涡切变线... 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的6 h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1月20—21日山东潍坊局地暴雪过程进行动力学、热力学诊断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潍坊暴雪是由西风槽、低涡切变线及地面倒槽等共同影响产生的;低空西南和东南两支急流为暴雨区提供了充足水汽;强上升运动区与强降水落区非常吻合。强降雪正位于高能舌后部的θse密集带上,θse的大值区与暴雪落区比较一致。强降雪发生在700 h Pa急流轴前方,850 h Pa暖切变北侧、经向切变东侧的东南风气流及地面的东北风一侧的叠置区域。地面辐合线对应着强降雪中心,强降水发生在地面东北风一侧,西北风区域降水弱。因此分析地面自动站风场,对于暴雪预报中确定降水落区、起止时间等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大暴雪 成因 地面辐合线 降水落区 山东潍坊 2013年1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山东的热带气旋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晓梅 江静 +1 位作者 马守强 徐文正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8-85,共8页
利用1949—2006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对58年来影响山东的热带气旋频数和强度,以及热带气旋引起的暴雨和大风进行了气候统计学分析。分析表明:7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热带气旋影响山东的主要时段。影响山东的热带气旋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并... 利用1949—2006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对58年来影响山东的热带气旋频数和强度,以及热带气旋引起的暴雨和大风进行了气候统计学分析。分析表明:7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热带气旋影响山东的主要时段。影响山东的热带气旋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并存在显著的2.4年和5年左右的周期变化,但影响山东的热带气旋强度呈明显减弱趋势,年代际变化不明显;8月份影响山东的热带气旋最多,极易发生洪涝和强风灾害,所造成的暴雨和大风的次数与热带气旋频数的变化较为一致。通过分析影响山东热带气旋活动与太平洋海温和西太平洋副高的关系,指出,北太平洋海温关键区以及西太平洋副高的气候变化对热带气旋活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频数 强度 谱分析 暴雨大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昌邑沿海风能资源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旭光 邱刚 +3 位作者 刘焕彬 王栋成 王静 曹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114-3116,3125,共4页
运用昌邑北部沿海100 m高度测风铁塔2006年1~12月逐时测风资料,分析了当地风力资源状况及风的垂直变化特征,并与昌邑气象站累年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了测风塔不同高度风速日、年变化及风向频率的年变化;计算分析了测风塔不同高... 运用昌邑北部沿海100 m高度测风铁塔2006年1~12月逐时测风资料,分析了当地风力资源状况及风的垂直变化特征,并与昌邑气象站累年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了测风塔不同高度风速日、年变化及风向频率的年变化;计算分析了测风塔不同高度平均风速、有效风功率密度、有效小时数、Weibull双参数及年有效风能等风能资源参数;估算了目前常用风力发电机年发电量及其随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风电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风塔 平均风速 有效风功率密度 发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山东雨季首场暖区暴雨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芹 王洪明 +3 位作者 张秀珍 袁静 王善芳 周树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96-1704,共9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资料,对2017年7月6-7日山东雨季首场暖区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大气层结的垂直结构特征以及触发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暖区暴雨过程是在副...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资料,对2017年7月6-7日山东雨季首场暖区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大气层结的垂直结构特征以及触发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暖区暴雨过程是在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西北侧的西风带系统与来自低纬度的西南暖湿气流共同作用,并配合低空和超低空西南风急流、切变线和地面热低压的有利背景下产生的;暴雨期间大气均处于真潜在不稳定状态,湿层和暖云层深厚,云底高度低,并伴有较高的降水效率;暴雨过程还经历了垂直风切变由弱变强的转变;对流层下层西南风急流的快速加强和向下传播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为暴雨的产生提供触发条件,高空西风急流提供强的"抽吸"作用,形成强烈的上升运动;云顶黑体辐射亮温TBB低值区对应强降水的落区,水汽云图和红外云图可以有效地揭示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以及对流层中上部的动力和水汽特征;暖平流对垂直运动的作用更加明显,低空和超低空急流的预报可以作为日常暖区暴雨的预报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暴雨 暖云层 低空急流 触发机制 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两次海风锋引起的强对流天气对比 被引量:21
19
作者 高晓梅 俞小鼎 +3 位作者 王令军 王新红 王世杰 王晓利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5-256,共12页
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烟台和青岛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加密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分析2014年7月14日("7·14")和2009年6月29日("6·29")山东半岛两次海风锋引起的强对流天气。结果表明:"7·14&... 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烟台和青岛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加密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分析2014年7月14日("7·14")和2009年6月29日("6·29")山东半岛两次海风锋引起的强对流天气。结果表明:"7·14"强对流天气发生于冷涡后部前倾槽的环流形势下,明显的静力不稳定层结、中等大小的对流有效位能及垂直风切变相对偏弱,是此次对流风暴持续时间短且降雹范围较小的原因;"6·29"过程是东北冷涡影响下的强对流天气。海风锋、阵风锋、地面辐合线是两次过程的触发机制,两次过程都出现了高悬的强回波、弱回波区、回波悬垂、钩状回波、中气旋等超级单体回波特征;大冰雹形成期表现为中气旋垂直伸展较大和旋转较强,两次过程的超级单体风暴均由海风锋触发的靠近山脉的风暴发展加强而成,即地形与海风锋结合导致的更强抬升在加强对流风暴并演化为超级单体风暴中起了关键作用。但"6·29"强对流天气过程出现了强中气旋,"7·14"强对流天气过程出现了弱中气旋,因此,前者对流范围更大、强度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风锋 阵风锋 超级单体 地形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山东热带气旋活动的气候特征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晓梅 江静 +3 位作者 王孝卿 袁俊鹏 杨静 崔建云 《海洋预报》 2009年第2期44-56,共13页
利用1949~2003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对55年来影响山东热带气旋(TC)活动的气候特征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厄尔尼诺年,影响山东的TC频数较常年明显偏少。厄尔尼诺次年TC频数较常年稍有增加;拉尼娜年影响山东的TC... 利用1949~2003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对55年来影响山东热带气旋(TC)活动的气候特征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厄尔尼诺年,影响山东的TC频数较常年明显偏少。厄尔尼诺次年TC频数较常年稍有增加;拉尼娜年影响山东的TC频数较常年显著偏多,增加明显的月份主要是8月和9月,拉尼娜次年,影响山东TC频数偏少。厄尔尼诺事件强度越大,影响山东的TC频数越少;(2)影响山东的TC数和菲律宾以东洋面的海温呈正相关,并具有很好的持续性。影响山东的TC多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有较强的负距平区,影响山东的TC少年,赤道中东太平洋为正距平区;(3)厄尔尼诺年,影响山东的TC强度偏强。拉尼娜年,影响山东的TC强度明显偏弱。影响山东的TC强度厄尔尼诺年要比拉尼娜年强很多;(4)影响山东TC偏强年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有较强的正距平区,影响山东TC偏弱年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有较强的负距平。综上说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高低对影响山东的TC频数和强度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频数 强度 太平洋海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