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制剂的改革与出路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梅和 杨精山 魏文华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期83-84,共2页
分析医院制剂的现状 ,结合实际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探讨现阶段医院制剂的改革与出路 ,为医院制剂找出新的出路。
关键词 医院制剂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医德评价势在必行——106份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许秀苓 牟林芬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19-20,共2页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医院如何在医疗服务逐步引向市场经济中提高竞争力,笔者认为坚持开展医德评价,是使医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医护人员的医德行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106份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分析,找出...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医院如何在医疗服务逐步引向市场经济中提高竞争力,笔者认为坚持开展医德评价,是使医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医护人员的医德行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106份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分析,找出了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1.完善评价体系,重视医德医风教育的双向性;2.狠抓“三基”训练,强调业务技术与医德建设的一致性;3.医德评价与功利挂钩,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德医风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期重症三尖瓣下移畸形超声心动图特征8例病例系列报告
3
作者 王燕 夏运凯 +3 位作者 王兆富 李文秀 耿斌 王春霞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背景重症三尖瓣下移畸形(EA)在产前及新生儿期超声心动图诊断有一定难度,一般预后较差,尽管外科治疗方式在逐步发展,但重症EA病例短期及长期病死率仍较高。目的 探讨胎儿期EA误诊病例的特异性超声征象,提高产前重症EA病例的超声诊断准... 背景重症三尖瓣下移畸形(EA)在产前及新生儿期超声心动图诊断有一定难度,一般预后较差,尽管外科治疗方式在逐步发展,但重症EA病例短期及长期病死率仍较高。目的 探讨胎儿期EA误诊病例的特异性超声征象,提高产前重症EA病例的超声诊断准确率。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4年4月在2个中心经胎儿或生后超声心动图诊断为重度EA的连续病例;采集孕妇资料(年龄、产前超声检查时的孕周、受孕方式、单胎或多胎、孕期服药史及家族史)和胎儿资料(心脏位置,各房室腔比例,三尖瓣各瓣叶附着点是否正常,三尖瓣各瓣叶、乳头肌及腱索是否存在,右室流出道发育情况,肺动脉发育情况,三尖瓣反流程度,动脉导管血流方向,是否合并其他的心脏畸形,是否终止妊娠,是否行手术治疗)。主要结局指标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 8例胎儿重症EA进入本文分析,7例引产,1例分娩出生;合并室间隔缺损(VSD)1例,合并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1例;三尖瓣隔瓣完全缺失及重度发育不良7例,其中2例同时合并后瓣完全缺失及重度发育不良,仅后瓣完全缺失及重度发育不良1例。胎儿期特异性超声心动图特征:(1)室间隔随心动周期可见“抖动征”;(2)室间隔右室面三尖瓣瓣下腱索、乳头肌缺失,右室面光滑、无软组织覆盖,即“裸露征”;(3)隔瓣缺失时,三尖瓣隔瓣与冠状静脉窦壁连续性缺失;(4)肺动脉可出现发育不良,当存在VSD时,肺动脉可发育正常;(5)彩色多普勒显示右室血流往复折返,无明确的三尖瓣反流。结论 胎儿期室间隔“抖动征”、右室面“裸露征”、三尖瓣隔瓣与冠状静脉窦壁连续性缺失对诊断重症EA有较高的特异性,重症EA病例需与先天性三尖瓣口无功能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下移畸形 先天性三尖瓣口无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产前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心肌、肝脏损害34例 被引量:22
4
作者 岳保珠 李树青 +1 位作者 徐风芝 李晓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心肌 肝脏损害 轮状病毒性肠炎 RV 婴幼儿 多器官损害 肝功能检测 大学 生病 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患儿239例分组诊治体会 被引量:25
5
作者 岳保珠 张春磊 +1 位作者 刘丽平 吴春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239-2241,共3页
目的积累手足口病治疗经验,争取关口前移,阻止一般重症向危重症进展。方法遵照卫生部《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2008版)标准(《指南》),将239例确诊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即分成3组:一般病例组201例,一般重症组34例,危重症组4例。根... 目的积累手足口病治疗经验,争取关口前移,阻止一般重症向危重症进展。方法遵照卫生部《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2008版)标准(《指南》),将239例确诊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即分成3组:一般病例组201例,一般重症组34例,危重症组4例。根据《指南》给予治疗。结果一般病例组有8例患儿进展为一般重症,一般重症组无一例患儿进展为危重症,危重症组有1例患儿放弃治疗,其余患儿顺利出院,随访3个月,均无后遗症。结论严格执行《指南》诊断标准,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一般重症患儿,及时应用丙种球蛋白及甘露醇,适时给予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治疗,可达到"关口"前移,有望减少一般重症患儿向危重症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分组治疗 丙种球蛋白 甘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树青 岳宝珠 +2 位作者 延永 沈玲 韩炳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4期1147-1148,共2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状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采用间接血凝集法对132例住院的婴幼儿肺炎进行特异性肺炎支原体IgM(MP-IgM)检测,并对其主要症状与非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2例患儿中MP-IgM阳性51例,阳性率为38...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状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采用间接血凝集法对132例住院的婴幼儿肺炎进行特异性肺炎支原体IgM(MP-IgM)检测,并对其主要症状与非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2例患儿中MP-IgM阳性51例,阳性率为38.6%,其中21.4%(6/28)混有细菌和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与非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热、咳嗽、喘憋、肺部干、湿性罗音的发生率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7例,非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2例,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婴幼儿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其临床表现与典型的年长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有所不同,而与婴幼儿非肺炎支原体肺炎相似,肺外损伤不少见,部分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肺炎 支原体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症状及反复喘息疗效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执勇 李树青 钱秀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29-934,共6页
背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易出现反复喘息,且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s)水平升高。而孟鲁司特是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关于其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症状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改善婴幼儿RSV毛细支气... 背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易出现反复喘息,且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s)水平升高。而孟鲁司特是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关于其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症状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改善婴幼儿RSV毛细支气管炎后症状及减轻反复喘息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6月-2017年6月连续纳入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出院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Ⅰ期,治疗组:口服孟鲁司特颗粒(4 mg)12周,1次/d;对照组:口服安慰剂12周,1次/d。对两组无症状天数、个人日记评分进行评估。随访9个月(Ⅱ期),观察Ⅰ+Ⅱ期反复喘息人数和医疗资源应用情况等。依据意向性分析(ITT)原则,应用全分析集(FAS)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86例,治疗组92例,对照组94例。治疗组完成Ⅰ期研究的患儿为89例,对照组为90例;治疗组完成Ⅰ+Ⅱ期的患儿为84例,对照组为86例。治疗组平均依从性为97.8%(7560/7728),对照组平均依从性为97.4%(7690/7896),两组患儿平均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6,P=0.07)。在Ⅰ期研究期间,两组无症状天数、日间无症状天数、夜间无症状天数、个人日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研究过程中(Ⅰ+Ⅱ期),治疗组RSV毛细支气管炎喘息复发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喘息患儿出现2次及以上喘息比例低于对照组(χ^2=5.14,P=0.02)。Ⅰ+Ⅱ期研究期间治疗组医疗资源应用人数、β-受体激动剂应用人数、糖皮质激素应用人数、住院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在事后亚组分析中,治疗组有湿疹史与父母哮喘史的患儿中无症状天数〔(49.7±20.2)、(51.3±20.9)d〕多于对照组〔(36.3±20.4)、(37.8±19.3)d〕(t=2.19,P=0.03;t=2.24,P=0.03)。整个研究过程中没有患儿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两组间胃肠道紊乱、皮疹、转氨酶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63;χ^2=0.03,P=0.86;χ^2=0.15,P=0.69)。结论口服孟鲁司特(4 mg)12周不能改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症状,但能降低患儿反复喘息发作次数。口服孟鲁司特(4 mg)有一定效果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炎 病毒性 呼吸道合胞病毒 孟鲁司特 喘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期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婴儿智力发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霍江萍 吴茂平 +4 位作者 王清图 张延华 武金霞 王福民 陈玖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9期1398-1401,共4页
目的 评价定期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正常儿及高危儿智能发育的效果。方法  2 0 0 2年 3~ 10月在本院妇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参加定期系统化管理的婴儿 1812例 ,其中正常儿 172 0例 ,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 (930例 ) ,对照组 (790例 ) ;高危... 目的 评价定期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正常儿及高危儿智能发育的效果。方法  2 0 0 2年 3~ 10月在本院妇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参加定期系统化管理的婴儿 1812例 ,其中正常儿 172 0例 ,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 (930例 ) ,对照组 (790例 ) ;高危儿 92例中早产儿 37例 ,缺氧缺血性脑病 5 5例 ,根据原发病不同分为早产儿组和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组 ,各组再根据有无系统干预分为干预组、非干预组。在干预组根据监测小儿智能发育状况进行干预训练指导。正常儿两组 3、 6、 9、 12个月进行智能发育评估及精神发育单项评估 ;高危儿 6、 12个月时 ,对两组小儿进行发育落后情况及智能发育诊断量表测试。结果 正常儿 3个月、 6个月干预组智能发育筛查的可疑率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Ρ <0 0 1) ;干预组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单项指标平均月龄较对照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Ρ <0 0 1) ;高危早产儿组及HIE组的干预组婴儿的中枢神经协调障碍、言语障碍及脑性瘫痪的发生与未干预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Ρ <0 0 5 )。两组高危儿智能发育检查 :早产儿组及HIE组的干预组在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及言语能方面与未干预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Ρ <0 0 1) ,而在社交能力及认知能力方面差别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 智能发育 定期 高危儿 正常 早产儿 监测 显著性 单项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似丙泊酚严重过敏反应反复发作一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绪东 赵金玉 +2 位作者 许强 辛丽娟 张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72-672,共1页
关键词 严重过敏反应 丙泊酚 反复发作 疝囊高位结扎术 苯巴比妥钠 疑似 腹股沟斜疝 皮试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原学及临床综合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树青 岳保珠 +1 位作者 延永 王清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3期1096-1097,共2页
目的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简称婴肝)的病原学及其母孕期保健情况对婴肝发生的影响。方法对32例婴肝患儿采用ELISA方法检测TORCH-IgM及乙肝五项,有发热或疑有败血症者做血培养,同时抽母血做母子配对检查,并对患儿母孕期保健情况与正常组... 目的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简称婴肝)的病原学及其母孕期保健情况对婴肝发生的影响。方法对32例婴肝患儿采用ELISA方法检测TORCH-IgM及乙肝五项,有发热或疑有败血症者做血培养,同时抽母血做母子配对检查,并对患儿母孕期保健情况与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例中CMV-IgM阳性16例、TOX-IgM3例、风疹病毒-IgM0例、HBsAg或(和)HBeAg阳性9例、EBV-IgM阳性2例、HSV-IgM阳性1例、金葡菌败血症1例、病因不明3例。在16例CMV感染中有3例为混合感染,其母CMV-IgM阳性12例,HBV感染患儿中,其母HBsAg或(和)HBeAg全部阳性,TOX感染患儿其母2例阳性,婴肝患儿母孕期保健情况明显较正常对照组差。合并症或并发症有肺炎、腹泻、贫血、营养不良等。32例中治愈16例,好转9例,无变化5例,死亡2例。结论CMV与HBV感染是引起婴肝的主要原因,多为母婴传播,母孕期保健情况对婴肝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肝炎 TORCH 乙肝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瑞博思混悬液治疗婴儿胃食管反流3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延永 李树青 +1 位作者 徐爱晶 李学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3-253,共1页
关键词 普瑞博思混悬液 婴儿 胃食管反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母婴传播与阻断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谢桐 于恩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4-246,共3页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SAG携带率 流行病学调查 乙肝疫苗 妊娠 公共卫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清图 黄家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17,共2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临床过程和结局可能有很大的变化,大多数HCV病人会发生慢性肝病,约25%的慢性丙型肝炎(简称慢性丙肝)病人在3~20年内会发生肝硬化,出现晚期肝病的并发症,包括肝衰竭、门脉高压症和肝细胞癌。本文主要综述干扰素...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临床过程和结局可能有很大的变化,大多数HCV病人会发生慢性肝病,约25%的慢性丙型肝炎(简称慢性丙肝)病人在3~20年内会发生肝硬化,出现晚期肝病的并发症,包括肝衰竭、门脉高压症和肝细胞癌。本文主要综述干扰素(IFN)治疗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1.急性丙型肝炎的治疗 急性丙型肝炎(简称急性丙肝)的特点是70%以上会发展为慢性肝炎,在急性病变期间有效地治疗可以防止进展为慢性化。目前使用不同型和不同剂量的IFN治疗急性丙肝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药物疗法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 被引量:22
14
作者 邵晓青 马立新 马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55-757,共3页
目的测定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CSEA)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罗哌卡因分别复合舒芬太尼2μg(A组)、3μg(B组)和4μg(C组)。根据双盲、序贯的方法,以前一例产妇的镇痛效... 目的测定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CSEA)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罗哌卡因分别复合舒芬太尼2μg(A组)、3μg(B组)和4μg(C组)。根据双盲、序贯的方法,以前一例产妇的镇痛效果,确定下一例产妇所用的局麻药浓度。各组初始浓度均定为0.125%,按照1.2倍比率的阶梯增减。记录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静脉血气分析。结果A、B、C组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的EC50值分别为0.082%(95%CI:0.070%~0.111%)、0.081%(95%CI:0.069%~0.096%)、0.077%(95%CI:0.071%~0.081%),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CSEA分娩镇痛,能降低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浓度,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产科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心房纤颤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俊蓉 周益伟 +1 位作者 肖新政 陈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7-659,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房纤颤对母儿的影响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月我院诊治的11例妊娠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妊娠合并心房纤颤患者中8例有器质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是主要病因,8例有器质性心脏病...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房纤颤对母儿的影响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月我院诊治的11例妊娠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妊娠合并心房纤颤患者中8例有器质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是主要病因,8例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6例心功能Ⅲ~Ⅳ级;3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心功能Ⅱ级。结论患器质性心脏病的孕妇合并心房纤颤易致母亲心功能恶化,应动态监测心功能,为确保母亲安全,宜适时引产或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心律失常 心房纤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头皮肿块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1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淑霞 李学龙 +1 位作者 夏蕾 陈小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024-1024,共1页
1 病例简介 患儿,男,4岁.因头皮肿块5天、双下肢疼痛1天于2001年9月13日入院.患儿5天前无明显原因头顶处出现3个核桃大小的肿块,无疼痛感觉,无外伤史,在家给予热敷治疗无效.
关键词 头皮肿块 首发症状 过敏性紫癜 误诊 变态反应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联合米索前列醇无痛人工流产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庆枝 张磊磊 +3 位作者 牟莹莹 赵智 代培培 于凤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72-1874,共3页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联合米索前列醇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浆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宫内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用药组,联合用药组。比较3组患者手术当时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人流综合...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联合米索前列醇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浆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宫内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用药组,联合用药组。比较3组患者手术当时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人流综合征、疼痛等情况。结果:平均动脉压、心率在手术前后均有变化,而联合用药组患者很快恢复至术前水平;联合用药组手术时间较对照、静脉用药两组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P<0.05),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宫颈松弛度优于对照和静脉用药两组,而因肌震颤及肢体活动影响手术例数低于对照组和静脉用药组;静脉用药、联合用药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测定血浆β-内啡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能有效松弛宫颈,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人工 镇痛 依托咪酯 米索前列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65届美国糖尿病年会纪要——青少年及儿童1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炳鑫 李晓东 +1 位作者 刘小虎 李树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6期1385-1386,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Ⅰ型 糖尿病并发症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敏 张淑梅 +3 位作者 崔锦美 吴坤 李静 蔡坤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8期478-479,共2页
为了探讨经皮给药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 ,随机将 2 73例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 (16 0例 )和对照组 (113例 ) ,对照组给予消炎、止咳、解痉、平喘、祛痰、吸氧等常规治疗和护理 ;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 ,加用经皮给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 为了探讨经皮给药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 ,随机将 2 73例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 (16 0例 )和对照组 (113例 ) ,对照组给予消炎、止咳、解痉、平喘、祛痰、吸氧等常规治疗和护理 ;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 ,加用经皮给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 12 6例 ,好转 2 9例 ,总有效率为 96 .88% ,平均住院 7.0 5 d;对照组治愈 6 7例 ,好转 35例 ,总有效率 90 .2 6 % ,平均住院 8.0 1d。两组治疗效果、住院天数比较 ,均 P<0 .0 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提示经皮给药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可提高治愈率 ,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经皮投药 护理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诊断乳腺海绵状血管瘤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凤照 王春霞 +1 位作者 窦发坦 周玉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0期996-996,共1页
关键词 二维声像图 超声波诊断 乳腺海绵状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