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青海不同地区传统发酵酸奶的代谢物差异及机制,该研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青海省不同地区牦牛酸奶的代谢物差异,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分析,以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为探究青海不同地区传统发酵酸奶的代谢物差异及机制,该研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青海省不同地区牦牛酸奶的代谢物差异,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分析,以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1和P<0.05筛选显著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青海玉树(Y)、果洛(G)、海北(B)、海南(N)4个地区的24份牦牛酸奶中共有显著差异代谢物325个,其含量组成以脂类和类脂分子、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杂环化合物为主,占总显著差异代谢物的67.40%。显著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表明,共有186条代谢途径,以校正后P值筛选前30条代谢途径,其显著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辅助因子的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和昼夜节律、嘌呤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ABC转运体等途径中。青海省不同地区牦牛酸奶代谢差异机制不同,研究结果为提高传统发酵乳制品的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估中草药散剂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探索替代抗生素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90头隐性乳房炎奶牛分为试验组(中草药散剂,含黄芪、蒲公英等)、抗生素组(头孢噻呋钠)和对照组(未治疗),每组30头。治疗30 d后,通过体细胞数、产奶量、乳成分(脂肪、蛋白质、乳糖)及临床症状(乳房肿胀、温度、硬结面积)等指标,结合ANOVA、t检验及χ^(2)检验分析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30 d乳汁体细胞计数下降73.8%(489×10^(3)个/mL→128×10^(3)个/mL),与抗生素组(75.8%)无显著差异(P=0.062),但显著优于对照组(17.4%,P<0.001)。产奶量提升15.8%(24.6→28.5 kg/d),显著高于抗生素组(7.2%)且效果持续更久(停药30 d仍多10.1%,P<0.01)。脂肪(+14.2%)和蛋白质(+14.6%)恢复速度较抗生素组快3~5 d。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乳房肿胀消退率73.3%、抗生素组(46.7%,P=0.015),乳房温度恢复时间缩短45.2%(3.2 d vs 5.8 d,P<0.001),乳腺硬结面积缩小82.7%(vs抗生素组57.1%,P=0.018)。[结论]中草药散剂治疗隐性乳房炎的效果与抗生素相当,且在产奶恢复持续性、乳成分改善速度和治疗成本(降低57%)方面更具优势,为畜牧业抗生素减量化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文摘为探究青海不同地区传统发酵酸奶的代谢物差异及机制,该研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青海省不同地区牦牛酸奶的代谢物差异,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分析,以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1和P<0.05筛选显著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青海玉树(Y)、果洛(G)、海北(B)、海南(N)4个地区的24份牦牛酸奶中共有显著差异代谢物325个,其含量组成以脂类和类脂分子、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杂环化合物为主,占总显著差异代谢物的67.40%。显著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表明,共有186条代谢途径,以校正后P值筛选前30条代谢途径,其显著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辅助因子的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和昼夜节律、嘌呤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ABC转运体等途径中。青海省不同地区牦牛酸奶代谢差异机制不同,研究结果为提高传统发酵乳制品的品质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