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规模牧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浅析——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牧场现状为例
1
作者 白耀国 王海明 刘吉山 《中国农村科技》 2025年第3期78-79,共2页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大力发展畜牧业,拓宽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但与此同时也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中小规模牧场粪污处理设施落后,处理能力不足,传统的沤肥等方式难以将粪污全部消纳。如何处理牧场粪污解决环境污...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大力发展畜牧业,拓宽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但与此同时也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中小规模牧场粪污处理设施落后,处理能力不足,传统的沤肥等方式难以将粪污全部消纳。如何处理牧场粪污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当地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收致富 沾化区 山东省滨州市 畜牧业 粪污 当地生态环境 规模牧场 技术浅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BZ01株的分离鉴定及培养特性研究
2
作者 魏凤 张文通 +4 位作者 孟庆伟 吕素芳 王艳 张志亭 李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共6页
用已建立的RT-PCR方法对采集的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病猪的粪便样品进行检测,选用Vero细胞分离培养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的样品,连续传3代后用RT-PCR方法鉴定,对其S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并用Vero细胞对分离毒体外培... 用已建立的RT-PCR方法对采集的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病猪的粪便样品进行检测,选用Vero细胞分离培养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的样品,连续传3代后用RT-PCR方法鉴定,对其S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并用Vero细胞对分离毒体外培养所需的接毒时间、收毒时间、接毒剂量及胰蛋白酶浓度进行试验,筛选出该株PEDV体外培养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G2b型,在Vero细胞增殖最佳接毒时间为培养24 h细胞长成单层时,最佳收毒时间为接毒后48 h,最佳接毒剂量为10%,最佳胰蛋白酶浓度为15μg/mL,研究结果可为PEDV的分离培养及提高病毒效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分离 鉴定 培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芯片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兽医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赵蕾 梅建国 +2 位作者 李坤林 吴信明 沈志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3-96,共4页
生物芯片技术是21世纪的前沿生物技术,该技术是继基因克隆、基因测序和PCR技术后的又一次革命性的技术突破,现已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的最突出特点是高通量、高集成、微型化、平行化、多样化和自动化。正是这些优点,使得... 生物芯片技术是21世纪的前沿生物技术,该技术是继基因克隆、基因测序和PCR技术后的又一次革命性的技术突破,现已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的最突出特点是高通量、高集成、微型化、平行化、多样化和自动化。正是这些优点,使得生物芯片技术日益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众多领域。文章主要对生物芯片的特点和现状、技术环节及其在兽医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芯片 生物技术 兽医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及其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马端辉 庄金秋 申识川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2期103-106,共4页
流式细胞分析,即流式细胞术,是用流式细胞仪测量液相中悬浮细胞或微粒的一种现代分析技术。它是众多不同学术背景、不同科技领域相结合的结晶,是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综合运用的产物。文章就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及其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分析,即流式细胞术,是用流式细胞仪测量液相中悬浮细胞或微粒的一种现代分析技术。它是众多不同学术背景、不同科技领域相结合的结晶,是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综合运用的产物。文章就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及其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原理 畜牧兽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3年山东滨州及周边地区3种猪病血清抗体检测与统计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庄金秋 李峰 +3 位作者 梅建国 莫玲 刘吉山 沈志强 《养猪》 2014年第3期128-128,共1页
鲁北兽医诊断中心对2012-2013年山东滨州及周边地区免疫猪场送检的血清样品应用ELIS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进行了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的抗体检测,现将检测结果介绍如下。
关键词 血清抗体检测 周边地区 统计分析 滨州 山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猪病 猪圆环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流产沙门氏菌研究进展
6
作者 齐佳欣 邵明杰 +3 位作者 崔平 张玉良 张鹤平 肖跃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马流产沙门氏菌(Salmonella abortus equi)是以引起母马流产、种马睾丸炎和小马驹败血症及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症状的病原菌。近年来,由于马属动物集约化养殖,该病在我国山东、新疆、内蒙等马属动物养殖地区陆续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 马流产沙门氏菌(Salmonella abortus equi)是以引起母马流产、种马睾丸炎和小马驹败血症及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症状的病原菌。近年来,由于马属动物集约化养殖,该病在我国山东、新疆、内蒙等马属动物养殖地区陆续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论文通过对马流产沙门氏菌引起的临床症状、致病机制、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或回顾,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更好地开展该菌引起的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净化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流产沙门氏菌 临床症状 致病机制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原学检测诊断技术及应用
7
作者 郭广君 吕素芳 +2 位作者 贾仰波 魏凤 杨新忠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5期120-122,共3页
该文就猪伪狂犬病研究发展历史、近年新发变异毒株流行情况、临床特征、分子诊断技术、防控措施等研究进行重点论述,以期为推动PRV净化,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分子诊断技术 重组酶聚合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概况 被引量:43
8
作者 杨丽梅 马力 +6 位作者 徐倩倩 王艳 张颖 郭时金 沈志强 王艳萍 张志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猪病毒性腹泻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尤其是近年来,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与暴发日益增多,是目前仔猪生长受阻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论文对我国猪病毒性腹泻的... 猪病毒性腹泻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尤其是近年来,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与暴发日益增多,是目前仔猪生长受阻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论文对我国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技术与流行病学调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我国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轮状病毒 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郭广君 吕素芳 +4 位作者 肖跃强 毕研丽 魏凤 沈志强 丁壮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4-88,共5页
随着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日臻完善,针对猪伪狂犬病的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不断改进。论文就近年来针对猪伪狂犬病病毒的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乳胶凝集试验、胶体金免疫层析、核酸探针、基因芯片、多重PCR、LAMP等... 随着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日臻完善,针对猪伪狂犬病的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不断改进。论文就近年来针对猪伪狂犬病病毒的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乳胶凝集试验、胶体金免疫层析、核酸探针、基因芯片、多重PCR、LAMP等检测方法研究概况做一综述,为寻找合适的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发展新型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检测方法 基因芯片 实时定量PCR 环介导等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羊口疮病毒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唐娜 刘吉山 +5 位作者 王玉茂 王金良 张倩 谢金文 曲光刚 沈志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53,共5页
为深入开展羊口疮病毒特性研究与羊口疮的防控,通过细胞分离培养、B2L 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等试验,对从山东某羊场分离的一株羊口疮病毒分离株 SD1201进行病毒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离株能够引起绵羊睾丸细胞、Vero E... 为深入开展羊口疮病毒特性研究与羊口疮的防控,通过细胞分离培养、B2L 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等试验,对从山东某羊场分离的一株羊口疮病毒分离株 SD1201进行病毒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离株能够引起绵羊睾丸细胞、Vero E6细胞、MDCK 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绵羊睾丸细胞病变最为明显,在18 h 内迅速发生细胞病变,病毒 TCTD50浓度为10^-4.5/mL。通过 PCR 扩增分离株 B2L基因特定片段并克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3株羊口疮病毒中国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8.0%~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SD1201株 生物学特性 B2L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洼地绵羊FecB基因多态性与其产羔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任艳玲 沈志强 +4 位作者 李敏 肖娜 董文艳 李金林 王建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9-162,共4页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洼地绵羊的多羔机制,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洼地绵羊中Fec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洼地绵羊中存在与Booroola羊相同的FecB基因突变,有B/B、B/+、+/+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9、0.56...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洼地绵羊的多羔机制,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洼地绵羊中Fec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洼地绵羊中存在与Booroola羊相同的FecB基因突变,有B/B、B/+、+/+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9、0.56和0.15;且4乳头个体FecB基因频率高于2乳头个体;3种基因型的平均产羔数分别为2.81±0.42、2.49±0.53和1.96±0.28只。经统计分析,B/B与B/+基因型洼地绵羊的产羔数显著高于+/+基因型(P<0.05),B/B与B/+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基因型个体也存在多羔现象。结果提示,FecB基因可能是洼地绵羊多羔性能主效基因之一,但洼地绵羊可能还存在其它影响多羔性能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地绵羊 FECB基因 多态性 产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偏肺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艳 庄金秋 +2 位作者 梅建国 姚春阳 沈志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0-134,共5页
禽偏肺病毒病是严重危害家禽业的主要疾病之一。论文概述了禽偏肺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在细胞生物学方面,主要依靠病毒分离培养、ELISA法等病毒特异性抗原及其抗体的检测等。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主要依靠国内外相继建立起来的RT... 禽偏肺病毒病是严重危害家禽业的主要疾病之一。论文概述了禽偏肺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在细胞生物学方面,主要依靠病毒分离培养、ELISA法等病毒特异性抗原及其抗体的检测等。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主要依靠国内外相继建立起来的RT-PCR、实时荧光定量RT-PCR、LAMP和核酸杂交技术等。介绍和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实用性,为临床兽医科技工作者使用快速、简便、准确、实用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偏肺病毒 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分子生物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2013年滨州及其周边地区4种猪病毒性疾病的流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峰 张松林 +3 位作者 张文通 刘吉山 苗立中 沈志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30,共3页
通过对滨州及其周边地区2011年-2013年316个场次采集病料进行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了解滨州及其周边地区上述4种疫病的流行状况。
关键词 猪瘟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伪狂犬病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圆环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力 杨丽梅 +6 位作者 梅建国 周春凤 张颖 徐倩倩 郭时金 沈志强 王艳萍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5-108,共4页
鸭圆环病毒感染是由鸭圆环病毒引起鸭的一种以生长迟缓并有零星死亡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病,常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给兽医临床诊断增加了难度。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技术的日臻进步,鸭圆环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方法不断发展与完善。... 鸭圆环病毒感染是由鸭圆环病毒引起鸭的一种以生长迟缓并有零星死亡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病,常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给兽医临床诊断增加了难度。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技术的日臻进步,鸭圆环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方法不断发展与完善。论文就近年来针对鸭圆环病毒感染的PCR、套式PCR、多重PCR、荧光定量PCR、LAMP、核酸探针、ELISA等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综述,旨在为不同实验室寻找适合自己的检测方法以及发展新型检测方法提供参考,为鸭圆环病毒感染的诊断与综合防控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圆环病毒 分子生物学 免疫学 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熟地黄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倩倩 杨万群 +7 位作者 王玉波 吴菲 代娟娟 秦蜜蜜 庄金秋 王艳 沈志强 李继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3-703,共11页
【目的】研究熟地黄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为熟地黄多糖用于临床治疗免疫低下疾病或开发相关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36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模型组、黄芪多糖组及熟地... 【目的】研究熟地黄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为熟地黄多糖用于临床治疗免疫低下疾病或开发相关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36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模型组、黄芪多糖组及熟地黄多糖低、中、高(分别灌胃熟地黄多糖50、100、200 mg/kg)剂量组(PRRPL、PRRPM、PRRPH),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80 mg/kg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模型。造模后各组小鼠分别灌胃相应药物,1次/d,连续15 d,测定小鼠体重、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免疫器官系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血清细胞因子含量,观察脾脏和胸腺组织形态学、肠道派氏节数目等免疫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脾脏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脾脏红髓、白髓界限不清,脾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胸腺指数降低,皮质、髓质不清,结构破坏;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γ-干扰素(INF-γ)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脾淋巴细胞滞留在G0/G1期。与模型组相比,熟地黄多糖能极显著降低小鼠的脾脏指数(P<0.01),缓解环磷酰胺造成的脾脏组织损坏,熟地黄多糖各剂量组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熟地黄多糖各剂量组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NF-γ水平(P<0.05;P<0.01),缓解淋巴细胞周期滞留,且高剂量组熟地黄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P<0.05)。造模前后及熟地黄多糖对肠道派氏结数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熟地黄多糖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可用于治疗免疫低下类疾病药物和保健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黄多糖 小鼠 免疫抑制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3型的病原学特征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庄金秋 梅建国 +2 位作者 王艳 莫玲 李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2期59-61,101,共4页
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新发猪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PCV3的由来和发现、分类地位、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最新检测技术(如PCR、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兽医... 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新发猪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PCV3的由来和发现、分类地位、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最新检测技术(如PCR、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兽医科研工作者和养殖业主了解和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3型 病原学 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结构蛋白VP2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甄洪花 沈志强 +3 位作者 单虎 王金良 付石军 张松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5-88,共4页
猪细小病毒(PPV)是引起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目前该病在世界很多国家均有流行和报道,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传统的灭活苗和弱毒苗又都存在各自的缺陷,新型诊断试剂及疫苗的研究迫在眉睫。VP2蛋白是病毒粒子的主要衣壳蛋白,... 猪细小病毒(PPV)是引起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目前该病在世界很多国家均有流行和报道,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传统的灭活苗和弱毒苗又都存在各自的缺陷,新型诊断试剂及疫苗的研究迫在眉睫。VP2蛋白是病毒粒子的主要衣壳蛋白,具有在体外能自我装配成类病毒粒子,并能刺激机体产生抗PPV中和抗体,可作为抗原转运载体等特性,故VP2蛋白在猪细小病毒诊断试剂及新型疫苗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论文就VP2的分子生物学及其在该病诊断与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VP2蛋白 分子生物学 诊断与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焦明 赵玉军 +1 位作者 庄金秋 沈志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期88-91,共4页
伪狂犬病是由猪疱疹病毒1型引起的除人和猿以外的所有哺乳动物共患的一种传染病。感染仔猪表现发热、腹泻、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并继发麻痹、共济失调,母猪表现繁殖障碍,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此,国内外广大兽医科技工作者对伪狂... 伪狂犬病是由猪疱疹病毒1型引起的除人和猿以外的所有哺乳动物共患的一种传染病。感染仔猪表现发热、腹泻、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并继发麻痹、共济失调,母猪表现繁殖障碍,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此,国内外广大兽医科技工作者对伪狂犬病诊断与检测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建立了病毒分离、动物接种等传统诊断方法,以及大量的血清学、分子生物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其中使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建立的gE鉴别ELISA方法在美国等国家用于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伪狂犬病的诊断与检测方法对防控伪狂犬病的暴发和传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诊断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分子检测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9
作者 李安 谢金文 +1 位作者 魏加贵 沈志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76,共4页
荧光定量PCR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核酸定量技术,因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等优点成为核酸检测中的重要工具,作者将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探针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支原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庄金秋 张颖 +2 位作者 梅建国 刘吉山 姚春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11期66-70,共5页
随着规模化养牛业的不断发展,牛支原体已经成为危害养牛业的一种重要致病性支原体。本文介绍了牛支原体病原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为我国牛支原体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牛支原体 检测方法 病原学 血清学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