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中医辨治心力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孟伟
孟涛
鲁卫星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
-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6期1049-1050,共2页
-
文摘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证,中医在辨证治疗心力衰竭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疗效。笔者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以阳气亏虚为本,瘀血、水饮为标;病位在心,与五脏相关;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基本治法。临证时,应详查病机,明辨病位,主抓基本治法,同时灵活变通,审证论治。
-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中医治疗
思路
方法
-
分类号
R256.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中医治疗功能性遗尿好
- 2
-
-
作者
曹元成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
-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15年第19期66-66,共1页
-
文摘
正常情况下,儿童在3-4岁开始就可控制排尿,如果随着年龄增长仍经常尿床,医学上称为“遗尿症”。临床发现,对于功能性遗尿,中医治疗效果较好,根据不同临床表现,中医将遗尿分为肾气不足、脾肺气虚、肝经湿热、心肾不交等证型。
-
关键词
治疗功能
遗尿症
中医
临床表现
治疗效果
肺气
证型
肾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中医职业教育历史方位和教学品位
- 3
-
-
作者
孙永波
张慧民
刘允辉
-
机构
山东省淄博第二卫生学校
-
出处
《医学与哲学》
1996年第1期44-45,共2页
-
文摘
中医职业教育历史方位和教学品位山东省淄博第二卫生学校(255015)孙永波,张慧民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刘允辉中医职业医学教育是社会素质教育的体现,其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类型主要形成于医学教育的过程中。“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卫生宗旨和变化的社会医...
-
关键词
中医教育
职业教育
教学品位
-
分类号
R-04
[医药卫生]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针刺对意识障碍患者皮质作用的脑电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7
- 4
-
-
作者
袁英
吴东宇
杜巨豹
陈燕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科
山东淄博市中医院针灸科
-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71-973,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0600186)
-
文摘
目的:评估针刺对意识障碍患者皮质的即刻作用。方法:分别对30例意识障碍患者的安静闭眼、针刺患侧、针刺健侧三种状态下的脑电进行采集,利用脑电信号的关联维数、近似熵和复杂度非线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意识障碍患者在三种状态下的脑电非线性指数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脑电不同部位之间差异亦没有显著性(P>0.05)。但多数患者的关联维数在针刺状态较其安静闭眼状态呈现上升趋势。结论:针刺在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作用,但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单次针刺对皮质的即刻作用可能严重受影响;脑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针刺对皮质的即刻作用。
-
关键词
针刺
脑电描记术
非线性动力学析
意识障碍
-
Keywords
acupuncture
electroencephalography
nonlinear dynamics
unconsciousness
-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引火归原考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张煜
秦海光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山东淄博市中医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294-294,共1页
-
文摘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甚者从之”王冰注,“病之火甚者,犹龙火也,得湿而焰,以水湿折之。适足以火焰诣天,物穷方止矣,识其性者,反常之理,以火逐之,则燔灼自消,焰火扑灭。”王冰提及的“龙火”以及“以火逐之”为后世开“引火归原”治法的先河。“引火归原”一...
-
关键词
中医治法
引火归原法
附子
方剂
肉桂
-
分类号
R24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针刺对第一产程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 6
-
-
作者
宋春红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34,共1页
-
文摘
孕妇进入产程后,宫缩痛和产程长一直是孕妇比较畏惧的事情,而这种畏惧又会加剧宫缩痛,从而影响第一产程。因此,缩短产程和减轻宫缩引起的疼痛是许多妇产科专家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笔者对200例产妇进行对比观察,发现针刺对缩短产程及减轻宫缩痛疗效显著。现报道如?..
-
关键词
第一产程
耳神门
含谷
针刺疗法
-
分类号
R271.94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46.3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
-
题名肝郁遗精治验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曹元成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89年第2期28-28,共1页
-
文摘
曾某,男,28岁。1986年夏初诊。结婚4年,婚后性生活和谐。因工作矛盾,心情抑郁,诱发遗精。经用补肾涩精药物治疗月余效差。诊其脉弦而有力。视其舌质淡、苔白腻。证有胸胁闷胀不适,纳差、口苦咽干,便秘尿黄等症状。此乃精神抑郁,木不疏达,肝胆气郁,气机逆乱,扰动精室所致遗精。治在气机逆乱之病,并佐固肾之品。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0克,黄芩12克,半夏10克,党参15克,炙甘草6克,白芍20克,芡实15克,金樱子10克,陈皮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进药6剂已获效,
-
关键词
遗精/中医药疗法
小柴胡汤/治疗应用
肝郁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溃疡性结肠炎的证候特点与温清并用方剂解析
被引量:4
- 8
-
-
作者
林燕
孟涛
王文姮
田德禄
王新月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8期1424-1425,共2页
-
文摘
溃疡性结肠炎以慢性复发型和慢性持续型较为常见,其急性发作期常表现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本虚为脾气虚、气阴两虚、脾阳虚、脾肾阳虚;标实主要是指湿热壅滞。治当以温清并用,寒热同调。半夏泻心汤、连理汤、乌梅丸、温脾汤四方皆为寒热同调之方,均可温清并用治疗急性发作期的溃疡性结肠炎,但侧重点不同。半夏泻心汤重在和胃消痞;连理汤重在健脾化湿;乌梅丸作用于肝脾肾,重在温中散寒;温脾汤则是典型的温下剂,属温清并用方中之重剂。
-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证候特点
温清并用
方剂
-
分类号
R574.6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B超动态观察耳穴压籽对胆系舒缩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 9
-
-
作者
段明福
马志民
丛景
黄庆文
郭新程
朱玉玲
-
机构
山东淄博市中医院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4期22-23,共2页
-
文摘
(一)资料本组100例,其中正常胆系50例;病理胆系50例(男47例,占47%;女53例,占53%),年龄最大者63岁,最小者21岁,平均年龄38岁。病理胆系病程在1年内者15例,1~2年者8例,3年以上者27例。
-
关键词
胆系
耳穴压籽
舒缩功能
胆总管扩张
总胆管
大者
内者
按揉
耳压
耳迷根
-
分类号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题名耳穴埋药促产褥早期泌乳
- 10
-
-
作者
宋春红
孙明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534-534,共1页
-
文摘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营养丰富,可以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可减少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率,预防产后出血。我院自1997-10~1998-05对住院分娩的60例产妇进行耳穴埋药促乳汁分泌的研究,观察埋药后产妇血清泌乳素、产后泌乳时间、产后出血等方面,...
-
关键词
产褥期
泌乳
耳穴
埋药疗法
-
分类号
R271.43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R244.8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
-
题名银翘散用荆芥析
- 11
-
-
作者
肖培新
张晓梅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7年第3期40-40,共1页
-
-
关键词
银翘散
-
分类号
R289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胃部疾病的影像诊断与手诊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 12
-
-
作者
段明福
丛景
祁明
王为府
潘洪涛
孙明
张蔚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卫校
山东省淄博市疗养院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5期492-493,共2页
-
基金
淄博市科委课题!(1 998 0 32 )
-
-
关键词
胃疾病
影像诊断
手诊
-
分类号
R573.04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急性阑尾炎60例超声诊断与辨证关系分析
- 13
-
-
作者
潘洪涛
崔军
吕超
胡建博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
山东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
-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2期251-251,共1页
-
-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超声诊断
辨证分型
-
分类号
R259.746.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中药灌肠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症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刘春英
-
机构
山东淄博市中医院
-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1-91,共1页
-
-
关键词
小儿外感高热
中药灌肠治疗
中药灌肠法
高热惊厥
山东淄博市
吴鞠通
肝常有余
快速降温
急则治标
1980年以来
-
分类号
R272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
-
题名B超监视下针灸至阴穴纠正胎位不正150例临床研究
- 15
-
-
作者
段明福
黄庆文
丝景
朱玉玲
郭新城
马志民
-
机构
山东淄博中医院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3期68-68,共1页
-
文摘
资料:150例孕妇均为身体健康;单胎;胎儿正常者。分两组,针刺组75人;艾灸组75人。针灸方法:针刺组由医生操作,取穴(穴位在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后,常规消毒,用1寸针灸针,针刺双侧至阴穴,每次30分钟,每回一次,手法平补平泻。艾灸组,由医生在孕妇体上指定穴位后;
-
关键词
至阴穴
B超监视
胎位不正
针灸方法
针灸针
艾条灸
平补平泻
超声显像仪
横位
治疗者
-
分类号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