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IKE21模拟的海洋牧场网箱养殖环境影响评价——以“耕海1号”为例
1
作者 李峰 张建柏 +9 位作者 迟守峰 吕剑 时春晓 孙明 武君 王建华 曹亚男 喻龙 鹿媛 王磊 《海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海上养殖活动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周边海域的海洋环境,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是海上养殖活动开展的必要前提。本文以“耕海1号”海洋牧场网箱养殖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该海洋牧场所在海域的水动力条件、养殖活动、环境水质等要素,选用MIKE2... 海上养殖活动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周边海域的海洋环境,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是海上养殖活动开展的必要前提。本文以“耕海1号”海洋牧场网箱养殖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该海洋牧场所在海域的水动力条件、养殖活动、环境水质等要素,选用MIKE21中的transport数学模型,建立了海洋牧场附近海域物质输运数学模型,计算了海洋牧场所在海域受纳水体对养殖生产排泄物的响应关系,预测分析了养殖生产排泄物中化学需氧量、无机氮和总磷对周边海域海水水质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并通过对周边海域海水水质的检测验证了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研究表明,虽然“耕海1号”海洋牧场网箱养殖排泄物会对周边海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在海洋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养殖排泄物 海水水质 MI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海蜇增殖放流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焦金菊 张玉钦 +2 位作者 张金浩 李灵智 邱盛尧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150,共10页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营浮游生活,栖息于近海水深5~20m的水域[1-2],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等沿海地区[3-4]。海蜇是大型食用水母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种...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营浮游生活,栖息于近海水深5~20m的水域[1-2],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等沿海地区[3-4]。海蜇是大型食用水母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种类[5],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碘、磷、铁、盐以及维生素B1、B2等多种营养元素[6-7],另外,还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降血脂等药用功能[8-11]。海蜇的生命周期较短,具有活动能力弱、食物链短、生产速度快、能够形成渔汛、易于捕捞、加工较为便捷等特点,成为较理想的增殖放流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水母 海蜇捕捞 海蜇养殖 增殖放流 回捕率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石斑鱼性腺分化前后脑垂体中FSHβ和LH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及其基因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文刚 刘立明 +4 位作者 王九龙 于文松 孙明 征矢野清 唐永政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4-562,共9页
为了解石斑鱼Epinephelus性腺分化前后脑垂体中促卵泡激素(FSHβ)和黄体生产素(LHβ)细胞分布及基因含量的变化,以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和黑边石斑鱼E.fasciatus为研究对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对孵化后55、80、120日... 为了解石斑鱼Epinephelus性腺分化前后脑垂体中促卵泡激素(FSHβ)和黄体生产素(LHβ)细胞分布及基因含量的变化,以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和黑边石斑鱼E.fasciatus为研究对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对孵化后55、80、120日龄幼鱼的性腺和脑垂体结构进行组织学观察,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对两种石斑鱼脑垂体中FSHβ和LHβ进行识别和定位,并运用qRT-PCR技术测定其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基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和黑边石斑鱼早期性腺发育分为未分化期、分化期和卵巢期;石斑鱼性腺在55日龄时为未分化阶段,其位于肠道附近且观察到性细胞和血管,80日龄时为性腺分化阶段,性腺原基两端的结缔组织向前延伸并形成突起,表明卵巢腔正在形成,120日龄时为卵巢阶段,卵巢腔已完全形成且观察到卵原细胞,表明石斑鱼性腺已分化为雌性;两种石斑鱼在55、80、120日龄时的脑垂体结构相似,分为神经垂体(NH)和腺垂体(AH),腺垂体进一步细分为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中间部(PI);在55、80、120日龄时,两种石斑鱼脑垂体中均检测到FSHβ和LHβ免疫信号,其主要分布在PPD区域,少量分布在RPD或PI区域;赤点石斑鱼脑垂体中fshβ基因含量在120日龄时显著高于55、80日龄(P<0.05),但lhβ基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黑边石斑鱼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基因含量在120日龄时均显著高于55、80日龄(P<0.05)。研究表明,两种石斑鱼性腺在120日龄时已分化完成,脑垂体结构在55日龄时已完全形成且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在两种石斑鱼性腺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角色可能是促进个体的早期发育和加速性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黑边石斑鱼 性腺分化 促卵泡激素 黄体生产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