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仁亚 刘飞飞 朱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02,共4页
关键词 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乳头状涎腺瘤样肿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飞飞 秦瑞 +2 位作者 宫琳 陈帅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 探讨乳头状涎腺瘤样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不同部位乳头状涎腺瘤样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PCR法进行蛋白标记和BRAF基因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9.9岁,... 目的 探讨乳头状涎腺瘤样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不同部位乳头状涎腺瘤样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PCR法进行蛋白标记和BRAF基因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9.9岁,男女之比为3∶1,发病部位为腭部2例、鼻腔2例、食管2例、肺部2例。镜检:肿瘤边界清楚,具有双相分化特征,包括被覆鳞状上皮的外生乳头状结构和黏膜下的内生腺样结构。管腔衬覆双层或多层上皮,内层细胞呈柱状、立方或扁平,局灶增生呈乳头状突起,细胞质嗜酸性、核小,位于细胞底部;外层基底层细胞呈梭形、扁平状或立方形,细胞质嗜酸性、稀少,两层细胞形态温和,未见病理性核分裂。免疫表型:腔内上皮细胞表达CK(AE1/AE3)、CK7、CK8和BRAF V600E,基底层细胞表达CK14、CK5/6、p63、S-100、SMA,Ki-67增殖指数低(均<10%)。分子检测显示BRAF V600E突变阳性。患者均未见复发,预后良好。结论 乳头状涎腺瘤样肿瘤属于唾液腺型肿瘤,常见于口腔的小唾液腺,也可发生在鼻咽、食管及肺等其他部位,熟悉该特殊类型肿瘤可避免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涎腺瘤样肿瘤 临床特征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TFE3扩增的宫颈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飞飞 饶秋 +2 位作者 张仁亚 李岩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61-1363,共3页
目的探讨伴有TFE3扩增的子宫颈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neoplasm,PEComa)的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例伴有TFE3扩增的子宫颈PEComa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 目的探讨伴有TFE3扩增的子宫颈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neoplasm,PEComa)的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例伴有TFE3扩增的子宫颈PEComa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追踪随访患者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PEComa浸润性生长,呈巢状或片状排列,瘤细胞呈上皮样改变,可见灶性坏死。瘤细胞表达TFE3和HMB-45,TFE3基因出现多倍体扩增,未见易位发生。患者第一次术后2个月肿瘤复发,术后5个月盆腔淋巴结转移。结论伴有TFE3扩增的子宫颈PEComa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预后更差,需与其他形态学相似的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TFE3扩增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仁亚 韩庶勇 许艳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2-614,共3页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血管扩张 透明变性 多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仁亚 宋化著 任玉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9-730,共2页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婴儿 纤维性 错构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生长抑素瘤伴肝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辅林 祝庆孚 +1 位作者 林凡忠 李向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2-696,共5页
目的探讨以肝脏转移灶为首发症状的十二指肠生长抑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十二指肠生长抑素瘤伴肝转移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特点及误诊的原因,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行B超检查考虑为“肝囊肿”... 目的探讨以肝脏转移灶为首发症状的十二指肠生长抑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十二指肠生长抑素瘤伴肝转移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特点及误诊的原因,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行B超检查考虑为“肝囊肿”。2年后经上消化道内镜于十二指肠降段查见一个盘状病变,病理报告为十二指肠黏膜及黏膜下类癌。随后,肝穿证实为十二指肠类癌肝转移。经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表达以som atostatin为主,最后病理诊断:十二指肠生长抑素瘤伴肝转移。结论本例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较为特异,需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予以确诊。对于异时肝转移癌仅凭影像学检查难以准确地揭示疾病的内在本质,只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 生长抑素瘤 肝肿瘤/继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菊形团样结构的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海玲 张仁亚 刘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2例
8
作者 王婷 薛冰 +1 位作者 杨文琳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89-891,共3页
例1女性,34岁。因子宫颈占位入院。CT示子宫颈右侧软组织影,盆腔积液。全麻下行全子宫+右侧固有韧带病灶切除术。例2女性,84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入院。CT示子宫颈占位性病变,子宫颈癌可能。遂行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例1,眼观:全子宫,... 例1女性,34岁。因子宫颈占位入院。CT示子宫颈右侧软组织影,盆腔积液。全麻下行全子宫+右侧固有韧带病灶切除术。例2女性,84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入院。CT示子宫颈占位性病变,子宫颈癌可能。遂行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例1,眼观:全子宫,已剖开,宫体大小5.5 cm×5.5 cm×4 cm,子宫颈管长5 cm,外口直径3.5 cm,光滑,内膜厚0.1 cm,子宫颈管内有一肿物,大小6 cm×4.5 cm×3.5 cm,部分破碎,切面灰白、灰黄色,局部呈结节样,边界不清,肿物侵及子宫颈管全层,质软;送检右侧固有韧带病灶:灰褐色结节1个,大小1 cm×0.7 cm×0.6 cm,切面灰褐色,质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牙龈瘤2例
9
作者 张仁亚 杨飞 +1 位作者 李红民 陈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牙龈肿瘤 先天性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