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9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济南城区多层次园林植物配置优化探究
1
作者 邵晓姣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6期157-158,161,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建设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济南城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济南经十路、济南大学水体及姚家街区绿化案例中存在的现有绿化配置问题,阐述了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原则,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建设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济南城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济南经十路、济南大学水体及姚家街区绿化案例中存在的现有绿化配置问题,阐述了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原则,并筛选出可用于济南城区绿化的典型植物,对上述案例进行植物配置优化,以期创造优美的景观效果,提升绿地的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济南城区 多层次 园林植物 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开发利用
2
作者 池立成 于璐 《中国种业》 2025年第6期65-68,共4页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性资源。依托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2020-2023年济南市莱芜区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此次普查收集到种质资...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性资源。依托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2020-2023年济南市莱芜区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此次普查收集到种质资源34种,包括粮食作物7种、经济作物9种、蔬菜5种、果树11种、中药2种。在1956年、1981年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基础之上,通过对莱芜区农作物种类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农业种质资源消长原因,探索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典型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普查 利用 莱芜 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业水权分配的山东省沿黄区域水资源承载阈值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仕玉治 赵立杰 +4 位作者 李福林 黄继文 王锐 刘莉莉 黎明扬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4,共8页
以山东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6项指标,采用AHP-TOPSIS法对2025年沿黄9个地级市进行行业水权分配,并结合定额法分析2025年各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阈值,对现状承载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沿黄9个地级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行业水... 以山东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6项指标,采用AHP-TOPSIS法对2025年沿黄9个地级市进行行业水权分配,并结合定额法分析2025年各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阈值,对现状承载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沿黄9个地级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行业水权分别为98.28亿、25.15亿、27.52亿、14.77亿m^(3),各行业用水量较现状年(2022年)分别提升10.1%、20.5%、27.5%、13.5%。2)9个地级市人口规模承载阈值为4519.55万~5956.20万人,其中济南承载阈值上限最大;工业增加值阈值为16540.37亿~19353.23亿元,整体提升15%~35%;灌溉耕地面积承载阈值为228.55万~379.54万hm^(2),只有菏泽、东营超出阈值上限;城镇建设用地阈值为38.42万~62.55万hm^(2),现状年滨州超出阈值上限,淄博接近上限,整体有较大承载空间。3)2022年9个地级市中人口规模、灌溉耕地面积承载能力鲁西南地区最弱;工业增加值较现状年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上升,均处于可承载状态;城镇建设用地承载能力鲁西南地区最强,滨州、淄博承载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水权分配 “四水四定” 水资源承载力 山东省沿黄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蓬莱地区第四纪地貌地层与物理地层--对低山丘陵区第四纪地层划分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华 李秀章 +4 位作者 徐建国 黄永波 王玮 刘中业 于得芹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1-375,共15页
山东蓬莱低山丘陵区第四纪地层岩性、岩相多变、厚度不稳定,成因类型包括坡积、洪积、冲积、湖积、风积和火山堆积,地层单元划分难度较大,需要采用多重地层划分方法。依据研究区第四纪地质特征和已有资料,在年代地层、岩石地层划分的基... 山东蓬莱低山丘陵区第四纪地层岩性、岩相多变、厚度不稳定,成因类型包括坡积、洪积、冲积、湖积、风积和火山堆积,地层单元划分难度较大,需要采用多重地层划分方法。依据研究区第四纪地质特征和已有资料,在年代地层、岩石地层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貌地层学、工程岩土学划分方法。研究区第四纪地貌发展划分为汾河期侵蚀-泥河湾期堆积、湟水期侵蚀-周口店期堆积、清水期侵蚀-萨拉乌苏期堆积、末次盛冰期侵蚀-冰后期堆积四个地文期,相应的将第四纪沉积分为FN序列、HZ序列、QS序列、MB序列四个地貌地层单元;以第四纪松散沉积的物理力学性质为依据,将研究区第四纪沉积由上而下划分为A、B、C三个物理地层单元。建立了蓬莱地区第四纪年代地层、岩石地层、地貌地层、物理地层对比格架,丰富了低山丘陵区第四纪多重地层划分方法。本文强调区域性不整合面在低山丘陵区第四纪地层划分中的重要性,由于形成时间上具有可对比性,以其作为分层界面划分的地层单元具备年代地层的含义。层状地貌以及第四纪沉积旋回性是新构造运动阶段性发展的直观体现,在低山丘陵区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及新构造运动发展规律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地文期 地貌地层 物理地层 地层格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8月6日山东平原M_(S)5.5地震震源参数分析
5
作者 李翠芹 郑建常 +1 位作者 张正帅 戴宗辉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40,共7页
基于Brune模型,使用高频截止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得到2023年8月6日山东省德州市平原M_(S)5.5主震及部分M_(L)≥2.0余震的震源谱的特征参数,对不同震源参数之间的定标关系以及视应力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显示:(1)主震视应力约为1.... 基于Brune模型,使用高频截止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得到2023年8月6日山东省德州市平原M_(S)5.5主震及部分M_(L)≥2.0余震的震源谱的特征参数,对不同震源参数之间的定标关系以及视应力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显示:(1)主震视应力约为1.71 MPa,应力降约为3.51 MPa,矩震级为5.2,拐角频率约为0.58 Hz;(2)平原地震序列视应力与震级存在线性关系,可表示为:lg δ_(app)=0.64M_(L)+2.92;(3)余震视应力随时间发展逐渐减小,38次余震的视应力均小于0.15 MPa,低于鲁西地区小震平均视应力(0.1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M_(S)5.5地震 视应力 震源参数 拐角频率 鲁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不同生态区小麦品质分布特征及光谱信息比较研究
6
作者 张晓艳 殷芳 +2 位作者 王兆华 赵鑫喆 刘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9-57,共9页
为了解山东省小麦种植类型及品质特征分布现状,对山东省不同生态区44个县127个小麦样品进行抽样调查与品质检测,分析不同生态区小麦的品质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胶东地区的小麦在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较高的情况下,平均产量也最高,为7... 为了解山东省小麦种植类型及品质特征分布现状,对山东省不同生态区44个县127个小麦样品进行抽样调查与品质检测,分析不同生态区小麦的品质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胶东地区的小麦在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较高的情况下,平均产量也最高,为771.90 kg/667 m^(2),鲁西南地区的小麦产量最低。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品质分析结果显示,胶东地区在产量较高的基础上,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指标均较低;鲁西南、鲁西北地区虽然产量相对低,但前者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最高;后者的面筋指数和面团稳定时间最高。通过对山东省不同生态区小麦的品质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小麦品种济麦22、济麦44的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3.38%、14.30%,湿面筋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3.90%、31.98%;光谱反射率在不同光谱范围内的变化趋势一致,且济麦44明显低于济麦22。同一品种小麦在不同生态区品质表现有差异,济麦22在各生态区品质特征比较稳定,而济麦44的稳定性略低于济麦22,说明济麦44受生长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期待本研究结果可为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布局、收储流通、加工利用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生态区 小麦 品质 光谱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焦家遗址出土大汶口文化玉器的科技分析
7
作者 王强 王芬 +3 位作者 谷娴子 郑昕雨 边荣伟 邓子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93-1699,共7页
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山东章丘焦家遗址出土有大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玉器。该研究对其中85件代表性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焦家玉器用材有透闪石、蛇纹石、绿松石、云母... 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山东章丘焦家遗址出土有大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玉器。该研究对其中85件代表性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焦家玉器用材有透闪石、蛇纹石、绿松石、云母质玉、大理岩、滑石和硅孔雀石七种,各期材质组合相对一致,透闪石玉占比较小;所用透闪石玉为大理岩型,Sr含量特征与已知江苏溧阳梅岭玉不符,可能来自河北、辽东等地;所用蛇纹石玉可见大理岩型和超基性岩型两种,为多产地来源,且部分超基性岩型者与山东“泰山玉”特征相符,为就近取材;焦家遗址使用绿松石时间跨度较长,结合山东本土尚无绿松石矿发现及已有考古学研究结果,推测其原材料可能来自与秦岭东段的物质文化交流。综上,本研究弥补了大汶口文化玉器材质科学研究的不足,实证史前海岱地区强大的以玉料为代表的稀缺资源获取能力,对于完整认识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区域交流情况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 焦家遗址 透闪石玉 蛇纹石玉 玉料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区PM_(2.5)中正构烷烃光化学氧化变化特征
8
作者 张桂芹 邵志洁 +5 位作者 蒋利 潘可鑫 王云博 孙友敏 毛书帅 刘仕杰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3-161,共9页
为了解济南市区PM_(2.5)中正构烷烃的光化学氧化特征,该研究利用气溶胶潜势反应器(PAM)模拟PM_(2.5)在大气中的氧化过程,并对济南市区2023年夏季(7-8月)、秋季(9-10月)和冬季(11-12月)进行了PM_(2.5)氧化样品采集,同步采用一体式自动换... 为了解济南市区PM_(2.5)中正构烷烃的光化学氧化特征,该研究利用气溶胶潜势反应器(PAM)模拟PM_(2.5)在大气中的氧化过程,并对济南市区2023年夏季(7-8月)、秋季(9-10月)和冬季(11-12月)进行了PM_(2.5)氧化样品采集,同步采用一体式自动换膜颗粒物采样器采集未氧化样品并在冬季加采分昼夜样品,共采集265个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氧化和未氧化PM_(2.5)样品中31种(C10~C40)正构烷烃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济南市区实际大气PM_(2.5)中正构烷烃季节分布特征为夏季最低(241.38±97.50)ng/m^(3),冬季最高(629.41±142.15)ng/m^(3)。中碳数烷烃(C21~C30)占比最大,在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为71.25%、79.45%和69.50%,其中C29为主峰碳数。正构烷烃浓度月变化特征为11月最高、7月最低,7-12月各月份的中碳数烷烃浓度(C21~C30)占比均最大,在68%~81%之间。经PAM光化学氧化后,夏季、秋季和冬季正构烷烃浓度分别减少了64.27%、77.62%和81.19%,冬季12月正构烷烃降幅最大,为87.74%,夏季7月正构烷烃浓度变化最小,减少了60.62%。正构烷烃所有组分中C29减少量最大,夏季、秋季和冬季减少量分别为17.93、32.12和74.07 ng/m^(3),分别占未光化学氧化C29的71.98%、76.71%和93.03%。冬季污染天正构烷烃的浓度是清洁天的1.38倍,在污染过程中,正构烷烃在PM_(2.5)中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此次污染过程中的PM_(2.5)主要来自于二次生成,而污染天总正构烷烃浓度减少量比清洁天更大,减少了81.42%。冬季正构烷烃昼夜变化特征为,正构烷烃白天浓度为(682.76±22.85)ng/m^(3),夜间为(745.04±23.06)ng/m^(3),高出昼间浓度62.28 ng/m^(3)。夜间低碳数(C10~C20)和高碳数(C31~C40)烷烃浓度分别为175.49 ng/m^(3)和79.31 ng/m^(3),比昼间浓度高16.08%和30.53%。该研究成果可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正构烷烃 季节变化 光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长清仙人台4号墓出土青铜盘的铸造工艺及相关问题
9
作者 郎剑锋 丁昊阳 丁忠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4,共9页
山东长清仙人台4号墓出土的青铜盘,在形制和装饰细节方面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表面观察和X-CT技术分析发现,青铜盘的铸造工艺较为复杂,盘身与盘足、盘耳分铸而成,盘足、盘耳通过铸接、铸焊技术与盘身进行连接。与同时期其他青铜盘的工... 山东长清仙人台4号墓出土的青铜盘,在形制和装饰细节方面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表面观察和X-CT技术分析发现,青铜盘的铸造工艺较为复杂,盘身与盘足、盘耳分铸而成,盘足、盘耳通过铸接、铸焊技术与盘身进行连接。与同时期其他青铜盘的工艺相比,仙人台青铜盘的铸造工艺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反映了工匠的独特匠心。这一发现和认识还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考古学“透物见人”相关论述中的群体偏好,有利于从“群体”和“个体”两个维度实现“透物见人”的学术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台4号墓 青铜盘 工艺 “透物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潜力烟区移栽期适宜性研究
10
作者 张杨 冯俊喜 +9 位作者 孔德才 熊莹 李锡坤 张鹏 张本强 杨景全 黄择祥 王晓琳 王朋 孙延国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54-65,共12页
【目的】不同移栽期的气候差异直接影响烟株生长、烟叶产量与品质。旨在确定山东青岛、淄博和莱芜等潜力烟区的适宜移栽时间,优化气候资源配置并提升烟叶品质。【方法】2022—2023年,在青岛胶州、淄博沂源和莱芜3个烟区开展移栽期对比试... 【目的】不同移栽期的气候差异直接影响烟株生长、烟叶产量与品质。旨在确定山东青岛、淄博和莱芜等潜力烟区的适宜移栽时间,优化气候资源配置并提升烟叶品质。【方法】2022—2023年,在青岛胶州、淄博沂源和莱芜3个烟区开展移栽期对比试验,设置Y1(4月30日)、Y2(5月10日)和Y3(5月20日)3个移栽期,对不同移栽期处理下平顶期烟株的农艺性状、烤后C3F等级烟叶的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及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气象数据开展回归分析,以确定最适宜的移栽期。【结果】移栽期显著影响烟株的株高、有效叶片数、茎围及叶片形态等农艺性状,同时还对中部烟叶的化学成分,如还原糖、总糖、烟碱和氮碱比,以及其余味、杂气等感官评吸质量产生影响。综合来看,Y2移栽期在3个烟区表现最优,烟株长势最好,化学组分协调,经济效益最高。与Y1移栽期相比,Y2移栽期在胶州、沂源和莱芜烟区每667 m^(2)产值分别提高14.94%、7.51%和23.30%。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个烟区每667 m^(2)产值与最高评吸得分对应的移栽期日均气温均为18~19℃。其中,胶州、沂源和莱芜烟区在每667 m^(2)产值达到峰值时的最适移栽温度分别为18.20、18.85、19.11℃,评吸得分最高对应的温度分别为18.34、18.45、19.01℃。进一步结合气象数据分析发现,尽管当前各产区常规移栽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期间气温一般可达15℃,但与烟株生长的最适温度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可适当推迟移栽时间,使其更接近最适温度区间。【结论】胶州烟区最适宜移栽时间为5月17日至5月20日,沂源烟区为5月13日至5月16日,莱芜烟区为5月12日至5月16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发展型烟区 移栽期 烟株生长 烟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退化风险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区域优先序划定——以黄河流域山东段为例
11
作者 刘金花 郑永兴 +1 位作者 李威 杨勇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7-1600,共14页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精准识别生态修复区域以及合理划定修复的优先序,是科学有序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前提,因此,本文以黄河流域山东段为研究区,通过“生态韧性-人类干扰”定量评估生态系统退化风险,采用...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精准识别生态修复区域以及合理划定修复的优先序,是科学有序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前提,因此,本文以黄河流域山东段为研究区,通过“生态韧性-人类干扰”定量评估生态系统退化风险,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景观连通性评价和电路理论模型等方法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生态源地、廊道、夹点、障碍点等生态要素作为生态修复区域,叠加退化风险等级对修复区域进行优先序划定,并提出相应修复策略.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生态退化风险较高,高退化风险区以各城市为中心呈带状辐射分布,快速城镇化以及交通网络的发展对生态退化的影响不容忽视;识别生态修复区域,包括27个生态源地、71条生态廊道、71处生态夹点和51处生态障碍点;叠加生态退化风险,将生态修复区域划分为优先修复、一般修复以及生态保育三类,并结合不同生态要素特征以及优先序提出修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韧性 人类干扰 生态安全格局 优先序 黄河流域山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烟区上部叶不同田间成熟度对颜色指标及烤烟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张杨 杜玉海 +4 位作者 董小卫 刘洋 刘力玮 闫慧峰 孔德才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58-161,共4页
为明确不同成熟度科学表征方法和不同成熟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将上六片叶片的田间成熟度分为尚熟、成熟、完熟3个处理,对相应叶位叶片厚度及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成熟度叶片的不同类型颜色指标的差异。结果... 为明确不同成熟度科学表征方法和不同成熟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将上六片叶片的田间成熟度分为尚熟、成熟、完熟3个处理,对相应叶位叶片厚度及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成熟度叶片的不同类型颜色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叶片厚度存在差异,上二叶位、上四叶位均为成熟处理最高,完熟处理最低,其中上二叶位成熟处理与完熟处理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上部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增加;浓度、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表现为成熟处理最高。不同成熟度上部叶除少数颜色指标无显著差异,其余颜色指标均呈显著差异,颜色指标NRI、(R-B)/G、(R-B)/(R+G+B)、NGI、G/R、G/(R+B)、(G-B)/R、(G-B)/(R+G+B)可以很好地区分第二叶位叶片成熟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部叶 成熟度 烟叶质量 颜色指标 山东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长清张夏杏花始花期预报方法初探
13
作者 王金霞 付晋 夏一楠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45-49,共5页
【目的】为了准确地预报杏花始花期,应用热量因子、光照因子中的日照时数对杏花始花期的预报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为长清张夏游客赏花时间安排以及花期冻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南长清张夏万亩杏园22年(2002年—2023年)的杏花... 【目的】为了准确地预报杏花始花期,应用热量因子、光照因子中的日照时数对杏花始花期的预报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为长清张夏游客赏花时间安排以及花期冻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南长清张夏万亩杏园22年(2002年—2023年)的杏花始花期记录资料以及长清区国家气象观测站同时段逐日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杏花始花期的预报方法。【结果】1)长清张夏22年(2002年—2023年)中,杏花始花期提前明显,每10年提前3~4 d,平均始花期为3月16日—17日,最早为3月8日,最晚为3月30日;2)分析热量因子及光照因子与始花期日序数的相关关系,发现均与杏花始花期日序数呈显著负相关;(3)利用积温、前期气温、积温结合日照时数作为预报因子,建立了预报方程。【结论】通过研究发现,采用积温法预报杏花始花期的预报准确率更高,可以在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花期 积温 日照时数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2024年荷斯坦牛体型外貌鉴定数据分析
14
作者 常莹 李晓曼 +1 位作者 王南 鲍鹏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6期27-31,共5页
本研究基于2024年山东省15地市49个规模化牧场8774头荷斯坦牛的体型外貌鉴定数据,系统分析了不同规模牧场和区域的奶牛体型表现。结果显示,山东省奶牛体型整体水平良好,平均总分84.09分,其中“非常好”等级占比32.2%。<1 000头牧场... 本研究基于2024年山东省15地市49个规模化牧场8774头荷斯坦牛的体型外貌鉴定数据,系统分析了不同规模牧场和区域的奶牛体型表现。结果显示,山东省奶牛体型整体水平良好,平均总分84.09分,其中“非常好”等级占比32.2%。<1 000头牧场体型表现最优(总分84.38分),而>3 000头牧场的肢蹄和乳房问题突出,如后肢后视缺陷率达13%,乳房深度缺陷率近20%。区域差异明显,胶东地区总分最高(84.30分),鲁南地区后乳头位置缺陷率达33.67%,鲁西北地区尻角度缺陷问题突出(13.55%)。针对主要缺陷(后乳头位置、乳房深度、尻角度),研究建议加强鉴定规范化、优化育种方案、改进牧场管理,并深化数据应用,以提升山东省奶牛群体的遗传潜力与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牛 奶牛体型鉴定 外貌等级 规模及地域差异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登记大白菜新品种
15
作者 钟文 罗海敏 《农业知识》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1品种名称:秋盈1.1品种来源青岛禾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育成的晚熟大白菜品种,母本来源于QY89-5-6A,父本来源于TR801-7,登记编号:GPD大白菜(2023)370097。1.2特征特性大球品种,晚熟,生长期75天,杂交种。外叶深绿色,叶面皱,帮白色,株高36... 1品种名称:秋盈1.1品种来源青岛禾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育成的晚熟大白菜品种,母本来源于QY89-5-6A,父本来源于TR801-7,登记编号:GPD大白菜(2023)370097。1.2特征特性大球品种,晚熟,生长期75天,杂交种。外叶深绿色,叶面皱,帮白色,株高36.00cm,开展度50.00cm,叶球叠抱、炮弹形。球内叶黄色。叶球高度28.00cm、直径18.30cm,单株净重5.40kg,净菜率74.50%。抗芜菁花叶病毒病、霜霉病,抗逆性一般,不抗涝,不抗高温高湿,不抗干旱,不耐低温。第1生长周期亩产6022.5kg,比对照秋宝增产5.13%;第2生长周期亩产6079.4kg,比对照秋宝增产8.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品种 净菜率 开展度 叶球 特征特性 深绿色 品种来源 抗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部分地区种禽场鸡毒支原体和鸡滑液囊支原体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瑶 吴少鹏 +6 位作者 李波 杨晓雪 崔明超 孙淑红 陈静 王苗利 兰邹然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111,共9页
为了解山东省种禽场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的流行情况,研究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23年采集自山东省46个种禽场的2070份血清、2230份咽/泄殖腔拭子、1160份死胚/弱胚及174份禽舍污水样品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 为了解山东省种禽场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的流行情况,研究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23年采集自山东省46个种禽场的2070份血清、2230份咽/泄殖腔拭子、1160份死胚/弱胚及174份禽舍污水样品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MG疫苗免疫场和未免疫场禽血清中M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97%(938/1380)和54.78%(378/690);MS疫苗免疫场和未免疫场禽血清中MS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63%(722/930)和82.28%(938/1140);咽/泄殖腔拭子样品中MG核酸阳性率为5.07%,MS核酸阳性率为7.80%;死胚/弱胚样品中MG核酸阳性率为3.62%,MS核酸阳性率为0.52%;在禽舍污水样品中,仅1份检测出MG核酸。研究表明,山东省部分地区种禽场样品中MG和MS抗体检出率较高,核酸阳性率较低,种禽场应继续加强野毒感染防控,并进一步实施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程序和生物安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禽场 鸡毒支原体 鸡滑液囊支原体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尼山-峄山区域野生草本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艺涵 刘晶 +6 位作者 李晓霞 钱永强 柳鑫 陈雨峰 邹博坤 徐婷 丁平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7-590,共14页
山东省尼山-峄山区域地理环境复杂,野生植物资源丰富,但缺乏对野生草本植物区系的调查和研究。为填补该研究空白,掌握当地草本资源现状,对尼山-峄山区域野生草本植物区系进行实地调查,针对其地理成分及数量性状展开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 山东省尼山-峄山区域地理环境复杂,野生植物资源丰富,但缺乏对野生草本植物区系的调查和研究。为填补该研究空白,掌握当地草本资源现状,对尼山-峄山区域野生草本植物区系进行实地调查,针对其地理成分及数量性状展开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系组成丰富,物种多样性强,共调查有野生草本植物70科271属424种,在科、属层级均具有明显的单种性及寡种性;根据植物地理学分布标准,该区系在科一级划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及变型,在属一级划分为29个分布区类型及变型,具有明显的热带起源及典型的向温带过渡性质;该区系特征指标功能突出、代表性强,有区系优势科(属)6(15)个,区系表征科(属)15(40)个,群落(植被)优势科(属)11(24)个,表现出区系内一些大科同时具有数量多、体量大、分布广等特征的规律,且其所含属之间较为分散,体现了草本植物区系优势类群、表征类群和群落优势类群彼此独立的指示特征和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资源普查 物种多样性 群落特征 优势类群 植物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济南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存凯 亓翠玲 +2 位作者 央珍 邢玉喜 李修莲 《中国种业》 2024年第6期66-68,72,共4页
济南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地方资源,但近年来济南市地方种质资源消失风险加剧,给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截至目前,济南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已基本结束,但种质资... 济南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地方资源,但近年来济南市地方种质资源消失风险加剧,给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截至目前,济南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已基本结束,但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政策引导,还需要各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对济南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基本情况进行介绍,深入剖析了莱芜生姜、章丘大葱、仲秋红大枣、灵岩御菊、李桂芬梨、黄金蜜桃等6个优异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典型案例,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优异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 农作物种质资源 保护 开发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前后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品质气候区划研究
19
作者 王娜 李楠 +5 位作者 南镇武 刘开昌 王宗帅 薛晓萍 孟维伟 王旭清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小麦品质气候区划是充分利用区域气候资源、因地制宜生产优质小麦的重要前提。山东省是北方典型的强筋和中筋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山东省气象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小麦品质区划结果亟待更新。本研究采用小麦品质区划... 小麦品质气候区划是充分利用区域气候资源、因地制宜生产优质小麦的重要前提。山东省是北方典型的强筋和中筋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山东省气象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小麦品质区划结果亟待更新。本研究采用小麦品质区划农业气候指标对山东省122个气象站点1981—2020年小麦季气象条件(温度、降水和日照时数)进行综合打分,利用ArcGIS插值法得到气候变暖前后山东省小麦品质气候区划。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前后,山东省普遍为强筋小麦适宜区和强筋中筋小麦过渡区,但气候变暖后,山东省的强筋小麦适宜区大幅缩小,强筋中筋小麦过渡区扩大,主要体现在鲁中和胶东半岛南部地区。小麦季≥0℃积温增加及5月(开花-灌浆期)气温日较差下降是导致小麦季农业气候指标综合得分下降的主要原因。该研究结果可为及时调整山东省强筋和中筋小麦适宜种植区及实现品种和生态区的双向适应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优质小麦 气候区划 关键生育期 气象要素分值 ArcGIS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摩羯(2018)影响山东的外围螺旋雨带成因研究
20
作者 盛春岩 范苏丹 +2 位作者 曲巧娜 刘诗军 朱文刚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2-693,共22页
2018年第14号台风“摩羯”8月14日北上影响山东期间,在台风东南侧鲁中以东地区出现了台风外围螺旋雨带,导致多地出现短时强降水。基于雷达、逐小时降水量、地面、探空、飞机报资料,并利用美国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 2018年第14号台风“摩羯”8月14日北上影响山东期间,在台风东南侧鲁中以东地区出现了台风外围螺旋雨带,导致多地出现短时强降水。基于雷达、逐小时降水量、地面、探空、飞机报资料,并利用美国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进行数值试验,对螺旋雨带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围螺旋雨带是由多条线状对流系统合并发展而成。台风外围螺旋雨带表现出较明显的前导层状(LS)降水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特征,即线状MCS由多个对流单体组成,对流为后向发展,且存在多次较强线状MCS由侧面并入线状MCS的过程。强降水主要出现在线状对流系统成熟阶段。强降水水汽主要来自850 hPa以下台风周边的近地层大气。对流发生前,山东上空中低层受高温高湿热力不稳定大气控制,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有利于对流系统发展。随着台风缓慢北上,500 hPa高空有冷空气向下侵入,在台风东南侧鲁中地区900 hPa以下出现西南风和偏南风、以及偏南风和东南风气流的局地辐合,辐合动力抬升触发不稳定大气能量释放,激发出多条局地线状对流系统。对流系统沿引导气流向北发展,西侧对流系统向北发展同时向东北方向移动,并与前部线状对流系统多次合并加强,逐渐形成细长的外围螺旋雨带。对流发生过程中上升气流明显强于下沉气流,在成熟阶段对流系统的前方低层出现干冷下沉气流,600 hPa以上高度的对流区随高空引导气流快速东移,对流系统迅速减弱。同化AMDAR飞机报资料可以改进WRF模式台风路径和风场预报,准确预报出对流系统的动力触发机制,从而准确预报出台风外围螺旋中尺度雨带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摩羯” 外围螺旋雨带 短时强降水 WRF数值试验 线状M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