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淄博金岭地区辛庄铁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保涛 胡兆国 +6 位作者 梅贞华 王向伟 魏正宇 郑岩岩 赵晓博 陈磊 胡创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59-2268,共10页
临淄区辛庄铁矿位于山东金岭富铁矿集区的东南侧,具有较好的矽卡岩型铁成矿地质条件。区内以往发现的矿体为-500 m以浅,深部成矿认识欠缺,导致资源接替不足。通过对成矿地质体分布及形态变化、重磁电异常特征和已发现矿体展布规律的分析... 临淄区辛庄铁矿位于山东金岭富铁矿集区的东南侧,具有较好的矽卡岩型铁成矿地质条件。区内以往发现的矿体为-500 m以浅,深部成矿认识欠缺,导致资源接替不足。通过对成矿地质体分布及形态变化、重磁电异常特征和已发现矿体展布规律的分析,基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重磁联合反演等技术手段,对区内深部成矿进行了预测。认为:辛庄铁矿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接触带不同位置成矿差异性明显,具有“平缓凹陷处易成矿,陡峭凸起处不易成矿”的特点;重、磁、电、地综合方法指示,金岭杂岩体在研究区南东侧深部具有明显再次上隆现象,形成明显的“凹”字形展布形态,是有利成矿部位。根据取得的认识,圈定深部找矿预测靶区一处,推测深部磁性体赋存于7号勘查线以西,海拔-770~-950 m。这可为研究区取得深部找矿突破和补充后续接替资源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铁矿 深部 成矿预测 辛庄铁矿 淄博金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新元古代清明山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兴源 曹杰 +5 位作者 李赛赛 张洪瑞 吴江波 辛良伟 王秋宇 王建强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1-363,共13页
为理清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构造背景,对桂北清明山花岗岩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等进行了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清明山花岗岩成岩年龄为823.8±1.8 Ma。岩体为富钾酸性岩... 为理清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构造背景,对桂北清明山花岗岩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等进行了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清明山花岗岩成岩年龄为823.8±1.8 Ma。岩体为富钾酸性岩浆岩,呈现出强过铝质,轻重稀土弱-中等分馏,中等负Eu异常,富集Rb、Th、U、Pb等,亏损Ba、Nb、Sr、Ti等特征,为S型花岗岩。花岗岩锆石ε_(Hf)(t)值为-5.8--2.6,对应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1863-2060 Ma,指示其主要由古元古代陆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根据桂北新元古代清明山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研究资料,判断其为后碰撞构造环境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 后碰撞 江南造山带 清明山 桂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三山岛断裂带金矿床蚀变矿物勘查标识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健 宋明春 +5 位作者 王昌伟 王润生 雷鸣 崔庆意 李杰 李世勇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9-767,共19页
三山岛断裂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控矿断裂产状变化部位含矿性存在差异,使得矿体不连续,勘查标识不明确。通过对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床30号勘探线的多个钻孔和三山岛井下坑道进行系统编录和样品采集,研究矿物共生组合与矿脉之间的穿切关系。... 三山岛断裂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控矿断裂产状变化部位含矿性存在差异,使得矿体不连续,勘查标识不明确。通过对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床30号勘探线的多个钻孔和三山岛井下坑道进行系统编录和样品采集,研究矿物共生组合与矿脉之间的穿切关系。研究表明:北部海域金矿床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即石英—黄铁矿—钾长石阶段(Ⅰ)、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自然金阶段(Ⅱ)、石英—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阶段(Ⅲ)和贫矿菱铁矿—方解石阶段(Ⅳ),其中Ⅱ和Ⅲ阶段是金的主要成矿阶段。利用短波红外光谱对控矿断裂含矿和贫矿部位样品进行分析,发现蚀变矿物组成、Al-OH吸收峰位和结晶度(IC)等存在明显差异,高的Pos2200和IC值与金矿体之间存在明确的正相关关系。对各钻孔的品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引入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析,强调IC值具有更高的权重影响。黄铁矿微量元素研究显示:As、Pb、Bi、Te和Sb等元素与Au元素含量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由此,基于断裂产状、短波红外光谱指标和黄铁矿元素含量等变化情况,建立了全新的勘查标识,对实际找矿勘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光谱分析 勘查标识 断裂控矿模式 三山岛断裂 胶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临沧花岗岩带回龙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地质特征和控制因素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保涛 蓝信杰 +7 位作者 金刚 李星亮 张永三 胡兆国 孙璐伟 王向伟 张修龙 郭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0-392,共13页
云南临沧回龙卡稀土矿床位于临沧花岗岩带南端,为新发现的大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基于该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工程见矿特征和分析测试资料,结合典型钻孔剖析,探讨了回龙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地质特征和控制因素。回龙卡稀土矿床属于轻... 云南临沧回龙卡稀土矿床位于临沧花岗岩带南端,为新发现的大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基于该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工程见矿特征和分析测试资料,结合典型钻孔剖析,探讨了回龙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地质特征和控制因素。回龙卡稀土矿床属于轻稀土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表现出"普遍含矿,西贫东富"的显著特点,总体上可划分为工业矿体分布区、低品位矿体分布区和无矿区。中酸性岩体即黑云二长花岗岩为稀土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地形地貌控制着稀土元素的富集保存和垂向分布形态。高陡第一阶梯工业矿体找矿难度较大,其深部一般可形成低品位矿体;宽缓第二阶梯是最有利的找矿区域,可形成规模工业矿体;低洼第三阶梯一般难以形成矿体。湿热气候和充足降水为岩体经受持续的风化淋滤作用形成有利的全风化赋矿层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临沧花岗岩带 主控因素 回龙卡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团宝山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保涛 胡兆国 +6 位作者 姜晓平 王向伟 孙璐伟 张扬 王小玉 赵晓博 郭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4-513,共10页
青海省团宝山花岗岩位于南祁连东段,侵位于古元古代化隆群中。为了解其侵位时代、岩体成因和产出构造环境,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测试方法对团宝山花岗岩岩体样品进行分析。获得其锆石U-Pb年龄为(776±8)Ma;该岩体SiO... 青海省团宝山花岗岩位于南祁连东段,侵位于古元古代化隆群中。为了解其侵位时代、岩体成因和产出构造环境,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测试方法对团宝山花岗岩岩体样品进行分析。获得其锆石U-Pb年龄为(776±8)Ma;该岩体SiO_(2)、Al_(2)O_(3)和K_(2)O含量较高,而FeO^(T)、MgO和CaO含量较低,K_(2)O/Na_(2)O大于1,富集Rb、Th等元素,亏损Ba、Zr等元素,具明显的负铕异常,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型稀土配分模式。该岩体为分异程度较高的过铝质钙碱性岩,具S型花岗岩特征,为晚元古代中期陆陆碰撞的产物;源岩为泥质岩或杂砂岩,侵位后在晋宁运动末期和加里东运动中期经历过岩浆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晚元古代 同碰撞 团宝山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地区玲珑金矿田东风矿床Rb-Sr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宗永 吕古贤 +8 位作者 武际春 张迅与 刘维民 张迎春 杨桂彬 范潇 霍庆龙 许亚青 朱随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347-348,共2页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其成矿背景和成矿作用过程在全球金矿中独具特色(Goldfarb and Santosh,2014)。著名的玲珑金矿田就位于胶东西北部“招莱金矿带”东端,包括玲珑、九曲、大开头、东风和东山等矿段或矿区。
关键词 Rb—Sr同位素年龄 东风矿床 胶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田地质学的概念和构造岩相分类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古贤 武际春 +5 位作者 朱随洲 赵海 刘维民 李勃辉 罗毅甜 燕军利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321-322,共2页
矿田系指矿床密集分布,成矿作用集中发育,且在时间、空间和构造建造上具有紧密联系的矿化赋存区段(克列特尔,1956;沃尔弗逊,1966;),相当于V级成矿区划单元(陈毓川等,1989;朱裕生等,1999)。
关键词 矿田地质学 构造岩相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海晏县团宝山一带变质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向伟 张保涛 +1 位作者 杨浩强 韩进国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598,共13页
团宝山位于青海省海晏县,处于南祁连东段,化隆岩群发育广泛。为加深对区内变质岩及其地质意义的认识,选取变质岩新鲜样品开展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样品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047±30)Ma和(755±13)Ma,推断其成岩... 团宝山位于青海省海晏县,处于南祁连东段,化隆岩群发育广泛。为加深对区内变质岩及其地质意义的认识,选取变质岩新鲜样品开展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样品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047±30)Ma和(755±13)Ma,推断其成岩年龄为元古宙晚期。岩石SiO_(2)含量平均为62%,FeO含量平均为4.79%,Fe_(2)O_(3)含量平均为6.44%,MgO含量平均为3.46%,稀土元素总量平均为476×10^(-6)。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表现为向右倾斜,重稀土配分曲线趋于平缓,具有弱铕亏损和轻稀土富集的特征;微量元素富集Th、U、Ce、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P、Ti等亲石元素。综合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经原岩恢复,认为区内变质岩原岩主要为长英质砂泥岩,原岩构造环境趋向于大陆岛弧,推断该套变质岩是Rodina超大陆裂解记录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地球化学 原岩特征 变质岩 团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风化程度对土岩双元基坑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娜 赵红艳 +3 位作者 李登科 齐银萍 张晋元 段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11317-11326,共10页
土岩双元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范围内,上部为土层、下部为岩层的基坑。由于下部岩层的力学性质与上部土层差异较大,因此传统纯土体的一元结构基坑设计理论与经验对该类基坑的适用性较差。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不同岩石风化程度的土... 土岩双元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范围内,上部为土层、下部为岩层的基坑。由于下部岩层的力学性质与上部土层差异较大,因此传统纯土体的一元结构基坑设计理论与经验对该类基坑的适用性较差。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不同岩石风化程度的土岩组合基坑计算模型,研究不同岩石风化情况下土岩双元基坑的变形规律,并用连续-离散耦合模型模拟土+破碎岩石基坑失稳过程。结果表明:若岩层完整,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土层中,岩层中水平位移很小;若岩层为破碎状,最大水平位移有可能出现在岩层中;岩层中的黏土夹层也可能是基坑最大变形出现的部位;破碎岩石内部的破坏是同土层同步发育的,最终二者一起发生整体滑移破坏。了解基坑的变形规律,有助于针对性地采取加固措施,对破坏区域的细观研究为基坑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岩双元基坑 岩石风化程度 基坑变形 有限差分模拟 连续-离散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探针对铌钽矿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腾达 徐爽 +6 位作者 林培军 李凤春 王继林 顾清宇 石磊 赵龙 郭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1-678,共8页
铌和钽为稀有金属,同时也是重要的关键金属,具有广泛的用途及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对国内铌钽矿床的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电子探针对铌钽矿进行测试。铌钽矿中常含有Ti、Sn、W、Zr等元素类质同象混入物,导致铌钽矿的测试... 铌和钽为稀有金属,同时也是重要的关键金属,具有广泛的用途及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对国内铌钽矿床的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电子探针对铌钽矿进行测试。铌钽矿中常含有Ti、Sn、W、Zr等元素类质同象混入物,导致铌钽矿的测试经常受到元素间的干扰,因此本文在定量分析前进行定性分析,选用合适的方法对各元素进行谱线干扰修正,有效避免元素间的干扰,从而得到铌钽矿的准确成份。排除干扰后,通过铌钽矿核边的电子探针数据,可确定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对铌钽矿的成矿演化和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铌钽矿 谱线干扰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玲珑金矿田构造蚀变岩测量与成矿预测 被引量:9
11
作者 武际春 吕古贤 +3 位作者 霍庆龙 杨美汪 刘维民 朱随洲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96,共9页
对几十年来地质找矿工作进行总结,支撑深部找矿的重大难题,经过多年的实际观测和分析研究,完成了"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金矿构造蚀变成矿图"。玲珑金矿田发育玲珑焦家式金矿——陆内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剪切带硫化物石英脉黄铁绢英... 对几十年来地质找矿工作进行总结,支撑深部找矿的重大难题,经过多年的实际观测和分析研究,完成了"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金矿构造蚀变成矿图"。玲珑金矿田发育玲珑焦家式金矿——陆内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剪切带硫化物石英脉黄铁绢英岩蚀变破碎岩型金矿。该类矿床受断裂破碎带影响,成矿地质体是黄铁绢英岩质蚀变岩带。研究应用构造蚀变岩的地质测量和研究方法,实测了大量的构造岩相剖面,开展了1∶2 000和1∶10 000的填图。结果显示:(1)矿田处于滦家河岩体外接触带,赋矿围岩主要是玲珑似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花岗岩的似片麻理走向显示北西西至南东东向分布,带有胶东基底的构造痕迹。(2)断裂蚀变矿化带控制了金矿的分布规律,它们受到后期构造的改造。(3)图中从西到东、从北到南,流体交代蚀变岩的规模都逐渐增大,因此,通过断裂蚀变岩的发育情况,可知较大矿床集中在矿田的东南部。东南部构造及蚀变带规模大,矿体埋藏深,有良好的成矿远景。"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金矿构造蚀变成矿图"的编制,反映了区内控矿构造的新资料。关于矿田找矿预测的靶区得到了探矿工程的验证,并有力地支持了今后一个阶段的深部找矿问题。以成矿地质事件为基础的大比例尺构造岩相地质填图及找矿方法,具有重要的成矿研究和深部外围找矿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化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玲珑金矿田 构造蚀变岩相图 断裂蚀变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相山邹家山、沙洲矿床蚀变特征对比及其对成矿热液来源的启示 被引量:5
12
作者 姚宏鑫 郭涛 +5 位作者 朱随洲 施立虎 储照波 李令斌 陶铸 李新年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0-100,共11页
结合矿床的蚀变特征,对相山铀矿田邹家山矿床和沙洲矿床不同标高的赋矿围岩及矿石样品进行了常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以制约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来源。典型常量元素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相山矿田垂向蚀变分带明显,邹家山矿床浅部出... 结合矿床的蚀变特征,对相山铀矿田邹家山矿床和沙洲矿床不同标高的赋矿围岩及矿石样品进行了常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以制约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来源。典型常量元素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相山矿田垂向蚀变分带明显,邹家山矿床浅部出露的蚀变岩以“碱性”蚀变为主,而沙洲矿床出露的蚀变岩以“酸性”蚀变为主,证实了相山地区蚀变“北碱西酸”的特征。对邹家山和沙洲两个矿床的微量元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Mo、Sr、Th、Tl、U、V、La、Ba是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元素,微量元素相关分析、Q型聚类分析及正交因子载荷关系分析说明两个矿床成矿热液来源于同一深部流体;正交因子载荷关系分析还表明,流纹英安岩与矿石有极强的相关性,暗示成矿物质最可能来源于流纹英安岩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家山矿床 沙洲矿床 热液蚀变 成矿物质 元素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菊花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明晓 于森淼 +2 位作者 苗安宁 李学云 王洋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1期81-89,共9页
以国内常见的4个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菊花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4个菊花的气孔面积差异不显著,气孔密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角质层厚度存在着显著差异,叶片总含水量、... 以国内常见的4个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菊花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4个菊花的气孔面积差异不显著,气孔密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角质层厚度存在着显著差异,叶片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相对含水量和束缚水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随胁迫强度的增加,叶片质膜透性持续增大,而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4个菊花品种叶片内过氧化物酶的含量都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梦幻”的MDA含量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不大,“红星”、“雪雁”、“落金钱”的MDA含量一直增加。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4品种菊花抗旱性大小顺序为“雪雁”>“落金钱”>“红星”>“梦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干旱胁迫 生理响应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相似优先比法的济南四大泉群补给来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江柏 邢立亭 +5 位作者 侯玉松 邢学睿 邓忠 张凤娟 孟庆晗 武东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8-926,共9页
为维持济南四大泉群持续喷涌,探明泉水的补给来源尤为重要。以补给区岩溶水与泉水水化学特征为依据,利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法确定趵突泉、黑虎泉、潭西泉、珍珠泉模糊相似优先顺序,结合泉群出露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泉水水质、水温、... 为维持济南四大泉群持续喷涌,探明泉水的补给来源尤为重要。以补给区岩溶水与泉水水化学特征为依据,利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法确定趵突泉、黑虎泉、潭西泉、珍珠泉模糊相似优先顺序,结合泉群出露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泉水水质、水温、水位、电导率数据,对四大泉群补给来源进行研究。可以得出:(1)泉水主要受东南、西南、正南方向岩溶水补给,且四大泉群主要受到寒武系张夏组岩溶水以及寒武系凤山组-奥陶系岩溶水混合补给;(2)趵突泉接受西南、正南、东南方向奥陶系岩溶水补给较多,黑虎泉接受其东部以及正南方向奥陶系岩溶水补给较多,潭西泉接受西南、正南方向寒武系岩溶水补给较多,珍珠泉主要接受东南寒武系岩溶水补给;(3)四大泉群泉水形成模式不同,趵突泉泉群与黑虎泉泉群主要表现为寒武系凤山组-奥陶系岩溶水通过局部侵入岩的天窗喷出排泄,其循环深度较浅,属于侵蚀成泉。五龙潭泉群和珍珠泉泉群主要表现为寒武系张夏组岩溶水通过侵入岩裂隙喷出地表,其循环深度较深,属于接触带成泉。四大泉群补给来源的研究,为泉水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相似优先比法 岩溶水 补给来源 泉水形成模式 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玲珑金矿田构造蚀变岩测量与成矿预测
15
作者 武际春 吕古贤 +3 位作者 霍庆龙 杨美汪 刘维民 朱随洲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3-,共1页
玲珑金矿田发育玲珑-焦家式金矿——陆内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剪切带硫化物石英脉-黄铁绢英岩蚀变破碎岩型金矿(吕古贤,1993;1997)。该类矿床受断裂破碎带影响,成矿地质体是黄铁绢英岩质蚀变岩带。本文通过实测填制"胶东玲珑金矿田构... 玲珑金矿田发育玲珑-焦家式金矿——陆内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剪切带硫化物石英脉-黄铁绢英岩蚀变破碎岩型金矿(吕古贤,1993;1997)。该类矿床受断裂破碎带影响,成矿地质体是黄铁绢英岩质蚀变岩带。本文通过实测填制"胶东玲珑金矿田构造蚀变岩相分布图(1∶10000)",把矿田玲珑-焦家式金矿中生代岩浆期后热液破碎带蚀变成矿的事件用地质图的形式加以表达,并首次展示了玲珑矿田断裂蚀变岩的分布形态及其成矿规律(申玉科,2003;路彦明,1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岩 成矿预测 热液蚀变 成矿规律 成矿地质 剪切带 石英脉 断裂破碎带 矿床规模 蚀变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真菌对高温胁迫下黑麦草生长及生理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炳硕 于森淼 +3 位作者 卢彦如 刘帅卿 王光凯 王洋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5期113-119,共7页
以多年生黑麦草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不同高温胁迫下AM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接种AM真菌可以促进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多年生黑麦草的株高、地上... 以多年生黑麦草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不同高温胁迫下AM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接种AM真菌可以促进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多年生黑麦草的株高、地上与地下部干质量有明显增加,与对照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接种AM真菌能够显著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叶绿素最大荧光速率,降低细胞间CO_(2)浓度,增强植株光合能力。高温胁迫下,接种AM真菌可以减轻高温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造成的伤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的抗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生黑麦草 AM真菌 高温胁迫 生长指标 光合指标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不同鸢尾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洋 张璐瑶 +4 位作者 高树盛 程龙 屈百茹 张海燕 李学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8期109-112,116,共5页
为了解不同鸢尾品种的抗旱性,选育抗旱材料,以洋娃娃、蓝宝石、阿波罗、金娃娃、石猎、蓝色魔力6种鸢尾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干旱条件下鸢尾的水分饱和亏缺、相对电导率、脯氨酸、MDA、SOD、POD、CAT、叶绿素含量以及可溶性糖等生理... 为了解不同鸢尾品种的抗旱性,选育抗旱材料,以洋娃娃、蓝宝石、阿波罗、金娃娃、石猎、蓝色魔力6种鸢尾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干旱条件下鸢尾的水分饱和亏缺、相对电导率、脯氨酸、MDA、SOD、POD、CAT、叶绿素含量以及可溶性糖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此来综合评价其抗旱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相对水分饱和亏缺、相对电导率、MDA、SOD和渗透调节物质呈上升趋势,POD和CAT呈先上升后减缓的趋势。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得出,鸢尾“蓝宝石”是6种鸢尾品种中抗旱性最强的,研究结果可为国内的鸢尾属选育引种和园林植物节水相关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鸢尾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陆平原区越流系统中水盐运移过程反演
18
作者 武东强 邢立亭 +5 位作者 彭玉明 董亚楠 邢学睿 李传磊 王健 李江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深入研究内陆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形成机制,基于55组地下水样品分析结果和7组岩芯样品参数,采用数理统计、离子比例系数法和数值法,反演地下水水盐运移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阳离子在粘性土中的浓度通量总是先增加后减小,... 为深入研究内陆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形成机制,基于55组地下水样品分析结果和7组岩芯样品参数,采用数理统计、离子比例系数法和数值法,反演地下水水盐运移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阳离子在粘性土中的浓度通量总是先增加后减小,50m处的浅层地下水中Na+含量在含水介质中表现为富集,80~110m的地下水中Ca2+含量在含水介质中为区域富集;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垂向具有分带性,水化学类型以Cl-Na型为主,TDS>5g/L,溶解沉淀作用、脱碳酸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等水岩作用是内陆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组分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内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 水化学作用 水盐运移 内陆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