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淑梅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品种区域试验 棉花 山东省 生产力转化 新品种 综合性状 农业发展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熟组35个品种(系)的丰产性及抗病性表现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宫慧慧 王广明 +2 位作者 王家宝 钟文 袁辉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9期29-33,共5页
以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组和中熟杂交组棉花品种(系)为材料进行丰产性和抗病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棉CG11(华644)籽棉总产和皮棉总产均居第1位,产量分别达3 385.8 kg/hm2和1 381.35kg/hm2,增产极显著,霜前籽棉总产和霜前皮棉总产表... 以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组和中熟杂交组棉花品种(系)为材料进行丰产性和抗病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棉CG11(华644)籽棉总产和皮棉总产均居第1位,产量分别达3 385.8 kg/hm2和1 381.35kg/hm2,增产极显著,霜前籽棉总产和霜前皮棉总产表现也较好;CG3、CG13产量表现也较高。杂交棉中以ZJ3(岱杂2号)籽棉总产量最高,达3 622.8 kg/hm2,比对照增产4.2%,表现较好的有ZJ3、ZJ13、ZJ14、ZJ18、ZJ2;皮棉总产量ZJ13最高,达1 448.7 kg/hm2,比对照增产8.5%,增产显著,较好的有ZJ14、ZJ3、ZJ2、ZJ4等。调查显示,所有参试品种均高抗枯萎病,抗或耐黄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区域试验 丰产性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衣剂处理棉种治棉花苗期病虫害应用研究
3
作者 张金龙 高秋焕 +2 位作者 张学坤 许立瑞 张来忠 《山东农业科学》 1991年第2期31-31,共1页
棉花苗期病虫害,往往是造成棉苗不全、不匀、不壮的主要原因之一。常年都会出现因此而补苗以至毁种的现象。为此,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自1980年以来,利用杀虫剂和杀菌剂研制成功了一种种子处理新剂型种衣剂。利用种... 棉花苗期病虫害,往往是造成棉苗不全、不匀、不壮的主要原因之一。常年都会出现因此而补苗以至毁种的现象。为此,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自1980年以来,利用杀虫剂和杀菌剂研制成功了一种种子处理新剂型种衣剂。利用种衣剂对脱绒棉种进行包衣处理,可以有效地防治棉花苗期病虫害。这一新技术,1985年已通过农业部技术鉴定,确定进一步推广应用。目前部分优质棉基地县已建起了棉种硫酸脱绒和包衣机械,为种衣剂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苗期 病虫害 种衣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棉1131对不同密度适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家宝 张超 +6 位作者 高明伟 姜辉 陈莹 王秀丽 柴启超 王永翠 赵军胜 《中国棉花》 2019年第11期27-30,32,共5页
以优质高产品种鲁棉1131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密度处理,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其农艺性状、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鲁棉1131成铃均以中下部1~10果枝和第1~2果节为主,第1~2果节成铃数占总成铃比例随着密度... 以优质高产品种鲁棉1131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密度处理,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其农艺性状、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鲁棉1131成铃均以中下部1~10果枝和第1~2果节为主,第1~2果节成铃数占总成铃比例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第5果节以上的成铃比例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随密度增加,伏前桃占总铃数的比例逐渐增大,但伏桃成铃数占总铃数的比例则以中密度处理较多。随密度增加而铃重和衣分略有降低,纤维品质无明显变化。综合分析表明,鲁棉1131在山东植棉区的最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群体冠层结构较好,皮棉产量最高,僵瓣率较低,纤维品质均衡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密度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棉区化学打顶剂及落叶剂组合筛选优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明伟 张超 +6 位作者 王家宝 姜辉 陈莹 王秀丽 柴启超 王永翠 赵军胜 《中国棉花》 2019年第10期17-20,共4页
为探讨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化学打顶及落叶催熟技术的适用范围、药剂选择、喷药时间与剂量及操作技术、注意事项,采用不同化学打顶剂和落叶剂的组合方式对棉花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剂和落叶剂单独使用及组合使用均不会对棉花的产量... 为探讨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化学打顶及落叶催熟技术的适用范围、药剂选择、喷药时间与剂量及操作技术、注意事项,采用不同化学打顶剂和落叶剂的组合方式对棉花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剂和落叶剂单独使用及组合使用均不会对棉花的产量、品质等经济性状产生负面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部分性状指标有明显提高。因此,为实现机械化管理及机械收花的目标,在黄河流域棉花生产中建议喷施1次化学打顶剂和落叶剂,以节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化学打顶剂 落叶剂 机械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多抗适宜轻简化、机械化棉花新品种鲁棉338的选育 被引量:15
6
作者 杜召海 陈煜 +5 位作者 王芙蓉 周娟 张传云 张景霞 刘国栋 张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25-27,共3页
鲁棉338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选育的高产稳产多抗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根据山东省区试和课题组多年多点试验结果及审定以来品种示范种植结果显示,鲁棉338具有结铃性强、衣分高、纤维品质优良、发育稳健、易管理、抗逆性强、吐絮好、烂铃... 鲁棉338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选育的高产稳产多抗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根据山东省区试和课题组多年多点试验结果及审定以来品种示范种植结果显示,鲁棉338具有结铃性强、衣分高、纤维品质优良、发育稳健、易管理、抗逆性强、吐絮好、烂铃轻等特点,因而适宜黄河流域棉区轻简化、机械化种植,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简述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棉338 棉花 高产稳产 多抗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烟蓟马的生物源农药筛选及其对解毒酶活性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王爱玉 艾合买提·买买提 +4 位作者 杨媛雪 李卓 薛超 段爱玲 赵鸣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8,共9页
【目的】筛选防治烟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的高效生物源农药,探究其对烟蓟马3种主要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P450)、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和羧酸酯酶(Carboxylest... 【目的】筛选防治烟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的高效生物源农药,探究其对烟蓟马3种主要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P450)、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和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棉田采集并室内稳定饲养的烟蓟马为供试虫源,用浸叶法测定7种生物源农药对烟蓟马若虫的毒力,选择活性好的3种药剂开展田间药效试验,并在这3种生物源农药亚致死浓度(LC25)剂量处理后测定烟蓟马体内3种主要解毒酶活性。【结果】(1)7种生物源农药对烟蓟马的毒力从高到低依次为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苦参碱、印楝素、除虫菊素、鱼藤酮、藜芦碱。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和苦参碱对烟蓟马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011 mg·L^(-1)、0.274 mg·L^(-1)、1.479 mg·L^(-1)。(2)田间药效试验发现,每666.7 m2用2 g、4 g、6 g的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10 g的5%(质量分数,下同)多杀霉素悬浮剂处理,施药后7 d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优于1.3%苦参碱水剂和对照药剂30%噻虫嗪悬浮剂各剂量的防效。(3)LC25剂量处理烟蓟马48 h后,乙基多杀菌素处理的烟蓟马体内P450、GST和CarE活性升高,苦参碱和多杀霉素处理后CarE活性升高,噻虫嗪处理后P450和CarE活性升高。【结论】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和苦参碱对烟蓟马的毒力较高,可用于防控棉田烟蓟马;CarE可能参与了烟蓟马对多杀霉素和苦参碱的解毒代谢,3种主要解毒酶可能均参与了烟蓟马对乙基多杀菌素的解毒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蓟马 生物源农药 毒力 田间药效 解毒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棉新品种鲁棉1141的选育及轻简栽培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高明伟 王家宝 +6 位作者 张超 王秀丽 陈莹 姜辉 柴启超 王永翠 赵军胜 《中国棉花》 2020年第1期25-26,共2页
简要介绍了鲁棉1141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纤维品质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棉花 鲁棉1141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棉新品种鲁棉114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9
作者 高明伟 张超 +6 位作者 王家宝 王秀丽 陈莹 姜辉 柴启超 王永翠 赵军胜 《中国棉花》 2019年第12期26-27,共2页
简要介绍了鲁棉1143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纤维品质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棉花 鲁棉1143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