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坊中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理化品质、风味及真菌群落结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侯强川 王文航 +2 位作者 徐媛媛 崔梦君 郭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33-141,共9页
中高温大曲是浓香型白酒生产的主要糖化发酵剂,本研究以不同发酵阶段的中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国标方法、人工智能传感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中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性质、风味、滋味及真菌群落结构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探... 中高温大曲是浓香型白酒生产的主要糖化发酵剂,本研究以不同发酵阶段的中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国标方法、人工智能传感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中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性质、风味、滋味及真菌群落结构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中高温大曲品质指标与优势真菌属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随着发酵进行,中高温大曲中的水分、有机硫化物、萜烯类、氢氧化物含量以及涩味逐渐降低,而咸味逐渐升高。中高温大曲的真菌群落结构在发酵早期已形成,但是随着发酵进行,真菌群落多样性逐渐降低,同时部分菌属的相对含量亦会发生较大改变。具体而言,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的相对含量逐渐下降,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和假丝酵母属(Candida)的相对含量逐渐升高,并成为了发酵后期的优势菌。普氏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发现,真菌群落结构与中高温大曲整体的风味指标和滋味指标显著相关(P<0.05)。其中,酿酒酵母与酒曲中芳香类化合物、烷烃芳香成分、乙醇的合成密切相关;嗜热子囊菌属可能具有抑制有机硫化物和萜烯类化合物产生的功能;根霉属(Rhizopus)则具有抑制涩味物质形成的作用。本研究深化了人们对中高温大曲生产过程中真菌群落及品质特性变化规律的认识,同时为相关企业改进产品制作工艺和提高产品品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温大曲 风味品质 高通量测序 真菌群落结构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简化固态食醋酿造过程中添加新型复合酶的应用实验 被引量:4
2
作者 施安辉 韩作华 +3 位作者 张文璞 徐恩润 徐长新 周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1-13,共3页
在糖化酶取代麸曲、活性干酵母取代酒母的的固态食醋酿造工艺中 ,添加新型复合酶 (该产品富含纤维素酶、酸性蛋白淀粉酶、果胶酶、木聚糖酶植酸酶和酯化酶等多种酶系 ) ,添加量分别为主料的 2 5 %、3 0 %和 3 5 % ,与不加的工艺相比 ,... 在糖化酶取代麸曲、活性干酵母取代酒母的的固态食醋酿造工艺中 ,添加新型复合酶 (该产品富含纤维素酶、酸性蛋白淀粉酶、果胶酶、木聚糖酶植酸酶和酯化酶等多种酶系 ) ,添加量分别为主料的 2 5 %、3 0 %和 3 5 % ,与不加的工艺相比 ,产品风味明显提高 ,出品率分别提高 2 8%、8 4 5 %和 9 86% ,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酶制剂 添加量 产品风味 出品率 固态食醋 酿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浓香型白酒增己降乳的微生物学技术 被引量:9
3
作者 施安辉 刘积和 +3 位作者 曲维祺 张文璞 徐恩润 徐长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0,共3页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增己降乳 微生物学技术 己酸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酶在固态法食醋酿造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施安辉 沈岩 +5 位作者 郑艳萍 卡灿慧 刘继明 张文璞 徐恩润 徐长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新型复合酶 固态法 食醋 酿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