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例谈阅读教学的生成
被引量:
1
1
作者
姜德仁
孙晋诺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0期51-52,共2页
新课程标准在许多地方强调阅读教学必须注重“体验”“感悟”。也就是说要注重阅读主体的有效生成。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科学地解读文本。形成最佳的生成呢?下面结合我校老师讲授《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的几个环...
新课程标准在许多地方强调阅读教学必须注重“体验”“感悟”。也就是说要注重阅读主体的有效生成。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科学地解读文本。形成最佳的生成呢?下面结合我校老师讲授《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的几个环节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新课程标准
有效生成
阅读主体
解读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例谈阅读教学的生成
被引量:
1
1
作者
姜德仁
孙晋诺
机构
山东
枣庄市
第八
中学
(
南
校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0期51-52,共2页
文摘
新课程标准在许多地方强调阅读教学必须注重“体验”“感悟”。也就是说要注重阅读主体的有效生成。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科学地解读文本。形成最佳的生成呢?下面结合我校老师讲授《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的几个环节作一探讨。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新课程标准
有效生成
阅读主体
解读文本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例谈阅读教学的生成
姜德仁
孙晋诺
《中学语文教学》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