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心理实验教学中对大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和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欧阳虹 张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2年第1期55-59,共5页
心理素质教育,作为现代素质教育理论中的新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结合心理实验教学对大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心理实验 实验教学 大学生 心理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教育的新理念:从《学会生存》到《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被引量:4
2
作者 娄立志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1-65,共5页
在20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连续发表了两个报告:《学会生存》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研究分析这两个报告,可以看出国际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观念方面的转变:民主化是教育追求的永恒主题;教育的经验价值值以凸现;终... 在20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连续发表了两个报告:《学会生存》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研究分析这两个报告,可以看出国际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观念方面的转变:民主化是教育追求的永恒主题;教育的经验价值值以凸现;终身教育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教育的目的达到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观念 教育民主化 教育经济价值 终身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的经验:农村教育的重要内容
3
作者 庞守兴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16,28,共3页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农民 生产经验 市场化意识 教育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27
4
作者 郑日昌 张杉杉 张雯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8-68,共1页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增进心理健康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提高全民族的心理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心理咨询正是人们开始普遍重视精神生活的产物。以此为背景,近年来,心理...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增进心理健康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提高全民族的心理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心理咨询正是人们开始普遍重视精神生活的产物。以此为背景,近年来,心理咨询与治疗在我国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心理疗法 发展趋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考试成败归因的研究 被引量:70
5
作者 韩仁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0-147,共8页
从小三、初二、高二随机选择有效被试410名,探讨了中小学生对考试结果的归因、期望和情感反应的特点。结果发现:(1)中小学生对考试成败原因有不同的认知,年级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不显著。(2)失败后的期望显著地高于成功情境... 从小三、初二、高二随机选择有效被试410名,探讨了中小学生对考试结果的归因、期望和情感反应的特点。结果发现:(1)中小学生对考试成败原因有不同的认知,年级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不显著。(2)失败后的期望显著地高于成功情境,且极显著地认为失败的结果能改变。(3)成功后学生主要产生了感激、自豪与欣慰,失败后主要产生了内疚;成功后的情感反应更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成败 归因 原因 期望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4
6
作者 韩仁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2-451,共10页
以归因理论为依据,选取普通学校小三、初二、高二各两个平行班的学生,采用等组对照设计,一为实验班,一为控制班。实验分前测验、教育干预、后测验三个阶段。各班均参加前测验、后测验,教育干预阶段实验班接受归因训练,控制班不接... 以归因理论为依据,选取普通学校小三、初二、高二各两个平行班的学生,采用等组对照设计,一为实验班,一为控制班。实验分前测验、教育干预、后测验三个阶段。各班均参加前测验、后测验,教育干预阶段实验班接受归因训练,控制班不接受任何训练。结果发现:(1)归因训练可使学生的成败归因、期望变化和情感反应向积极方面转化。(2)归因训练可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3)归因训练可提高学生的坚持性水平。(4)短时间的训练对高中生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训练 期望变化 情感反应 成就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应对紧张情境的两种理论述评 被引量:25
7
作者 杨昭宁 《心理学探新》 CSSCI 1999年第3期53-58,共6页
本文对目前应对研究中形成的两大理论——特质论和过程论进行了简要综述和评论。作者认为,特质论较好地解释了应对方式选择的内在自我动因,但所坚持的应对效果先验确定的观点不利于解释应对行为的学习和改变;过程论在预见、评价、调... 本文对目前应对研究中形成的两大理论——特质论和过程论进行了简要综述和评论。作者认为,特质论较好地解释了应对方式选择的内在自我动因,但所坚持的应对效果先验确定的观点不利于解释应对行为的学习和改变;过程论在预见、评价、调整和控制应对方式上可以发挥较大作用,但应对过程的测量具有较大的困难,某些情况下仍然需要借助对稳定人格特征的评估。因此,两种理论有机结合,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将是应对研究的正确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 特质论 过程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如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现代化教学手段 发展趋势 传统教学手段 教师 师生关系 教学理论 电影放映机 学习者 现代教学手段 学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交往归因训练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韩仁生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4年第1期59-62,共4页
从普通学校选取小三、初二、高二各两个平行班的学生,采用等组对照设计,一为实验班,一为控制班。研究分前测验、教育干预、后测验三个阶段。结果发现:(1)归因训练可使学生的交往成败归因向积极方面转化。(2)归因训练可提高学生对未来交... 从普通学校选取小三、初二、高二各两个平行班的学生,采用等组对照设计,一为实验班,一为控制班。研究分前测验、教育干预、后测验三个阶段。结果发现:(1)归因训练可使学生的交往成败归因向积极方面转化。(2)归因训练可提高学生对未来交往成功的期望值。(3)短时间内的归因训练对高中生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心理 归因训练 归因理论 心理期望 人际交往 中学生 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综合化问题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振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2-24,共3页
课程综合化问题探析董振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轴心,它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要求,以及教育思想家、教育工作者对学习者的期望。从历史上看,课程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动态趋势,它大致经过了“朴素的总和——... 课程综合化问题探析董振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轴心,它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要求,以及教育思想家、教育工作者对学习者的期望。从历史上看,课程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动态趋势,它大致经过了“朴素的总和———分化———辩证的综合”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课程综合化问题 课程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