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氏针支撑固定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固定治疗中老年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峻玮 侯金永 +8 位作者 李朝辉 马振元 高祥 毕宏政 陈玲玲 王海涛 聂伟志 成永忠 奚小冰 《中国骨伤》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克氏针支撑固定与切开复位接骨板治疗中老年Colles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Colles骨折患者119例,其中男39例,女80例,年龄48~74(60.58±6.7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13(5.29...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克氏针支撑固定与切开复位接骨板治疗中老年Colles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Colles骨折患者119例,其中男39例,女80例,年龄48~74(60.58±6.7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13(5.29±2.52)d,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克氏针固定组(克氏针组)及接骨板内固定组(接骨板组)。克氏针组68例,男21例,女47例;年龄49~74(61.15±6.24)岁;左侧41例,右侧27例。接骨板组51例,男18例,女33例;年龄48~72(59.78±5.71)岁;左侧31例,右侧20例。记录并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桡骨远端影像学参数(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术后3、12个月采用Gartland-Werley和上肢功能障碍评分量表(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19(13.32±2.02)个月。克氏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少于接骨板组[27.91(13.00,42.00)min vs 67.52(29.72,105.32)min,Z=-8.74,P=0.00;3.24(1.08,5.40)ml vs 21.91(17.38,26.44)ml,Z=-9.31,P=0.00;(8.38±2.63)d vs(11.40±2.78)d,t=-3.12,P=0.00;10111.29(6738.98,13483.60)元vs 15871.11(11690.40,20051.82)元,Z=-5.62,P=0.00]。克氏针组并发症2例,接骨板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克氏针组桡骨高度小于接骨板组[(11.45±1.69)mm vs(12.11±1.78)mm,t=-2.061,P=0.04],尺偏角及掌倾角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克氏针组DASH评分、Gartland-werley评分较接骨板组高[(19.10±9.89)分vs(13.47±3.51)分,t=4.34,P=0.00;(11.15±3.61)分vs(6.41±2.75)分,t=8.13,P=0.00];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接骨板内固定相比,闭合复位克氏针支撑固定虽然对桡骨高度的恢复稍差,但术后12个月两组患肢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但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花费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COLLES骨折 克氏针 微创固定 接骨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件环境保障医院信息化实施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贻刚 张陆军 衣晓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9期206-206,共1页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医院科学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的医院信息化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实施医院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被提上日程。经过统一招标,我院采用了军字一号HIS系统,并在HIS系统顺利...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医院科学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的医院信息化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实施医院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被提上日程。经过统一招标,我院采用了军字一号HIS系统,并在HIS系统顺利实施后,相应的PACS与LIS系统也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CLE数据库 医院信息化系统(HIS) 医学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 医学检验系统(LIS)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HIS升级的前期准备工作 被引量:1
3
作者 衣晓燕 王晓英 林明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4期141-,共1页
关键词 医院 HIS升级 前期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组网时应注意的问题
4
作者 王晓英 衣晓燕 林明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8期152-,共1页
关键词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组网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MRI对不同分型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效能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潇杰 宋修恩 荣晓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CT与MRI诊断股骨颈骨折(FNF)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60例疑似FNF患者CT和MRI资料。以外科手术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检查方法诊断FNF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评价诊断效能。比较观察CT与MRI检出不同解剖分型及不同Ga... 目的探讨CT与MRI诊断股骨颈骨折(FNF)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60例疑似FNF患者CT和MRI资料。以外科手术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检查方法诊断FNF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评价诊断效能。比较观察CT与MRI检出不同解剖分型及不同Garden分型FNF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结果基于金标准,CT诊断FNF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与M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同金标准诊断FNF不同解剖分型的Kappa值均>0.75,诊断一致性较好。MRI诊断FNF Garden I型的Kappa值高于CT,其他分型两种方法与金标准诊断的Kappa均>0.75,诊断一致性较好。结论CT与MRI均是诊断FNF有效可行的方法,但MRI在诊断中损伤程度小、病情较为隐匿的稳定型FNF方面更具优势,对于可疑FNF但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者,建议进一步行MRI检查,以减少漏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诊断效能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踝部和上臂无创血压值差值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6
作者 柳莎 孙新 +3 位作者 唐玉华 孙梦洁 韩燕红 高盼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5,共5页
目的 探讨成人踝部和上臂无创血压差值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利用踝部血压对疾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及治疗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SinoMe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数据库中关于研究成人踝... 目的 探讨成人踝部和上臂无创血压差值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利用踝部血压对疾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及治疗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SinoMe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数据库中关于研究成人踝部和上臂血压差异的自身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6月6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利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 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分析性横断面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及Stata 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其中4篇国内文献、10篇国外文献,共20 275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人群踝部与上臂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7.91 mmHg,P<0.001)(1 mmHg=0.133 kPa)。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踝臂收缩压差值异质性高的主要原因;测量顺序、测量部位(左侧或右侧)和年龄对踝臂收缩压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血管系统疾病组的踝臂收缩压差值较低(WMD=9.48 mmHg,P=0.005),终末期肾病组的踝臂收缩压差值较高(WMD=35.53 mmHg,P<0.001)。结论 建议成人仰卧位时正常踝部收缩压阈值为108~158 mmHg。临床参考该值时,应注意考虑患者的性别、疾病等影响因素,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原始研究以得出更有力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血压 血压测量 踝部血压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骶椎软骨母细胞瘤1例
7
作者 李鑫欣 宋修恩 林明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6-176,180,共2页
患者女,51岁。腰痛伴左下肢麻、痛、无力4年。体检:L4、5、S1棘突及左侧椎旁压痛、叩痛,左足趾趾长伸肌、小腿三头肌肌力4级,髂腰肌、股四头肌、胫前肌、腓骨长短肌等双下肢肌力5级。左侧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皮肤感觉减退,左下肢直腿抬... 患者女,51岁。腰痛伴左下肢麻、痛、无力4年。体检:L4、5、S1棘突及左侧椎旁压痛、叩痛,左足趾趾长伸肌、小腿三头肌肌力4级,髂腰肌、股四头肌、胫前肌、腓骨长短肌等双下肢肌力5级。左侧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皮肤感觉减退,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0。(+),加强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双下肢膝腱、跟腱反射(++),股二头肌、股三头肌反射(++),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CT显示骶骨骨质破坏,破坏区边缘模糊,左侧骶孔扩大,可见软组织肿块向盆腔内突入,肿块内可见钙化影(图1,2)。MRI显示病灶信号不均匀,T2WI以高信号为主,T1WI以低信号为主,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性强化(图3~5)。诊断为神经源性肿瘤。手术所见肿瘤呈红褐外观,质地中等硬度,包裹S1左侧神经根,沿骶孔进入腹膜后,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界限不清。术后病理(骶管、骶骨)间叶源性肿瘤,病变主要由单核样细胞及多样巨细胞组成(图6)。免疫组化:S-100(少量散在+)、EWA(灶+)、CD34(血管+)、P63(散在少量+)、Dog-1(部分+)、Vimentin(+)。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诊断为软骨母细胞瘤,侵及周围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椎软骨母细胞瘤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运动训练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脊柱对称性及平衡性的影响
8
作者 周佳华 王大卫 +2 位作者 张洪翠 王琳 王开乐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4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进行悬吊运动训练(SET)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脊柱对称性及平衡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41例轻度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进行悬吊运动训练(SET)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脊柱对称性及平衡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41例轻度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n=20)患者进行传统的施罗斯(Schroth)训练。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n=21)患者进行SET。比较两组患者的最大Cobb角、躯干旋转角(ATR)、骨盆倾斜角(PO)、锁骨角(CA)及足底受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最大Cobb角、ATR、PO及CA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足跟内侧、第2跖骨、第3跖骨、第4跖骨及第5跖骨的受力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进行传统Schroth训练的基础上,对轻度AIS患者进行SET,可改善其脊柱侧弯程度、躯干旋转、倾斜程度,纠正其脊柱对称性,改善其站立位重心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弯 悬吊运动训练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肩袖损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9
9
作者 于建秀 陈香卫 林明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8期1511-1513,共3页
目的探讨MRI诊断肩袖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68例临床诊断为肩关节疾病的患者,将MRI表现与关节镜检查所见进行对比。结果68例患者中,关节镜检查证实50例为肩袖损伤,18例肩袖未见明显异常。50例肩袖损... 目的探讨MRI诊断肩袖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68例临床诊断为肩关节疾病的患者,将MRI表现与关节镜检查所见进行对比。结果68例患者中,关节镜检查证实50例为肩袖损伤,18例肩袖未见明显异常。50例肩袖损伤中,术前MRI阳性者44例,阴性者6例,敏感度为88.0%。18例关节镜未见肩袖损伤者,术前MRI阳性3例,阴性15例,特异度83.3%,诊断准确性86.8%。结论MRI在诊断肩袖损伤上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存在一定漏、误诊情况,必要时建议辅以关节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磁共振成像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被引量:26
10
作者 于建秀 宋修恩 王锡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5期926-928,共3页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痛风性关节炎的检出率逐年提升。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相关文献,对各种影像学诊断技术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锦秀 王红霞 刘淑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522-1523,共2页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四肢骨折 皮肤缺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背部弹力纤维瘤的CT及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香卫 于建秀 +2 位作者 李鑫欣 林明强 田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6期1156-1158,116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在肩背部弹力纤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弹力纤维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其中4例行MRI检查。分析肩背部的弹力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在肩背部弹力纤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弹力纤维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其中4例行MRI检查。分析肩背部的弹力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9例患者,年龄41~74岁,8例为女性,1例为男性,2例位于右侧,2例位于左侧,5例为双侧性,除了临床表现为双侧性4例外,还有1例为临床表现单侧病变而胸部CT扫描发现对侧有较小的亚临床阶段病灶。14个病灶均位于背部肩胛下角区肌肉深面与胸壁间的脂肪间隙内,呈扁丘状,边缘清楚或模糊。肿块于CT上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其内可见条纹状极低脂肪密度影;肿块于MR上信号不均,T1WI呈中等信号为主的肌纤维组织与高信号脂肪组织交替排列,脂肪抑制T2WI高信号脂肪信号被抑制。结论中老年女性,单侧或双侧肩胛下角区无痛性肿块与CT或MRI影像学表现,可以在术前较准确的诊断为肩背部弹力纤维瘤,且CT和MRI检查有利于发现亚临床阶段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纤维瘤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内腱鞘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文江 姚占成 连业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8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对骨内腱鞘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腱鞘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摄了平片,CT检查8例,MRI检查6例。结果:17例骨内腱鞘囊肿中胫骨9例,股骨头3例,月骨2例,距骨、腕舟骨、足... 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对骨内腱鞘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腱鞘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摄了平片,CT检查8例,MRI检查6例。结果:17例骨内腱鞘囊肿中胫骨9例,股骨头3例,月骨2例,距骨、腕舟骨、足趾骨各1例。平片和CT多表现为邻近关节面的类圆形囊样透亮区,边界清晰,相邻关节间隙无明显改变。CT显示3个病灶通过裂隙与关节腔相通,CT值20—74HU。MRI检查多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特点。结论:骨内腱鞘囊肿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X线检查简单易行,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CT特别是MRI对骨内腱鞘囊肿诊断较平片有优势,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骨内腱鞘囊肿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内腱鞘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文江 夏同敬 连业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研究滑膜肉瘤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1例滑膜肉瘤的影像表现,所有病人均摄X线照片,8例CT和5例MRI检查。结果:①11例滑膜肉瘤均邻近关节,3例靠近上肢关节,8例靠近下肢关节;②4例滑膜肉瘤中有钙化;③6例滑膜肉瘤出现相... 目的:研究滑膜肉瘤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1例滑膜肉瘤的影像表现,所有病人均摄X线照片,8例CT和5例MRI检查。结果:①11例滑膜肉瘤均邻近关节,3例靠近上肢关节,8例靠近下肢关节;②4例滑膜肉瘤中有钙化;③6例滑膜肉瘤出现相邻骨质囊状破坏;④CT上表现为略低于肌肉密度的肿块,内部密度欠均匀;⑤磁共振T2WI/STIR像上肿瘤内多呈"卵石状"稍高信号结节,其间有低信号间隔。结论:滑膜肉瘤有一定的影像表现特点和诊断价值,MRI特别是对病变诊断优于X线平片和CT,但确诊有赖于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肿瘤 四肢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9
15
作者 林明强 刘杰 姚占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1199-1201,共3页
目的: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特征。结果:15例中,单发者14例,多发者1例。单发者其中颅骨3例,髋臼2例,脊柱3例,肋骨1例,四肢长骨5例。主要影像学表... 目的: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特征。结果:15例中,单发者14例,多发者1例。单发者其中颅骨3例,髋臼2例,脊柱3例,肋骨1例,四肢长骨5例。主要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破坏、骨皮质改变、骨膜增生和软组织肿胀或肿块。术前诊断正确11例,误诊为尤文氏瘤2例、骨髓炎和骨结核各1例。结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综合分析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有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 影像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平片与多排螺旋CT诊断跟骨骨折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嵩崑 于建秀 +2 位作者 全勇 王玉芹 孙伟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6期612-614,共3页
目的:对X线平片、多排(MS)CT横轴位、MSCT三维重建(SSD)、多平面重建(MPR)诊断跟骨骨折价值进行对比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36例,44侧跟骨骨折患者行跟骨X线、MSCT横轴位扫描、SSD、MPR重建检查,对各种检查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X线发现2... 目的:对X线平片、多排(MS)CT横轴位、MSCT三维重建(SSD)、多平面重建(MPR)诊断跟骨骨折价值进行对比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36例,44侧跟骨骨折患者行跟骨X线、MSCT横轴位扫描、SSD、MPR重建检查,对各种检查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X线发现26例,30侧跟骨骨折,图像相互重叠,难以清晰显示骨折的情况;MSCT横轴位及MPR、SSD的结合,可以立体、直观、清晰显示跟骨骨折整体情况。结论:X线平片不能满足诊断跟骨骨折的要求;MSCT横轴位、MPR、SSD的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诊断跟骨骨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文静 刘硕君 殷培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8期936-936,939,共2页
关键词 腹部脏器 损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明强 姜连忠 宋修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PVNS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总结。11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2例同时行关节空气造影检查;CT平扫7例;10例行...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PVNS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总结。11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2例同时行关节空气造影检查;CT平扫7例;10例行MRI检查,其中1例加增强扫描。结果:11例均为单关节发病,其中膝关节8例、踝关节2例、髋关节1例。主要影像学表现为:①关节囊肿胀及结节状软组织肿块:11例均显示关节囊肿胀,4例X线平片(36.3%)、5例CT(71.4%)及10例MRI(100%)显示结节状软组织肿块;②软骨下边缘清楚的骨侵蚀伴硬化缘6例:其中X线显示2例、CT显示6例、MRI显示5例;③滑膜增厚10例:4例CT(57.1%)、10例MRI(100%)显示滑膜增厚;其中弥漫性增厚8例,单纯局限性增厚2例;④关节腔积液及关节间隙的改变:关节腔积液9例(81.8%),关节间隙狭窄4例(36.3%);⑤多发结节的MRI信号改变:结节均呈长T1短T2信号者5例;信号混杂者3例;另2例既有长T1长T2信号,也有长T1短T2信号。结论:PVNS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影像学检查(特别是MRI检查)大多能够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炎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气弹性脊柱固定牵引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68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恩忠 孙文学 +8 位作者 赵锦民 徐卫国 谭远超 于守强 赵立清 李建军 徐明臣 张代云 李桂明 《中国骨伤》 CAS 1998年第2期20-22,共3页
用自行设计的充气弹性脊柱固定牵引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本院和临近医院治疗后满三年的病例进行全部统计,共568例。复位优良率达96.76~92.03%,平均卧床时间6~10天,下床后病人生活自理,并且无骨折再移位。远期... 用自行设计的充气弹性脊柱固定牵引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本院和临近医院治疗后满三年的病例进行全部统计,共568例。复位优良率达96.76~92.03%,平均卧床时间6~10天,下床后病人生活自理,并且无骨折再移位。远期疗效按日本下腰痛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达到97.9%,是良好的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法;并且适用于基层医院,容易掌握,便于推广。本院与其他医院用该方法的骨折复位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处理,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 固定 牵引 胸腰椎骨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瘤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文江 连业钦 夏同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瘤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骨髓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骨髓瘤影像表现。23例患者均行相应部位X线检查,19例行CT检查,9例行MRI检查。结果:2例单发性骨髓瘤股骨、骨盆各1例。21多发性骨髓瘤,主要侵犯头颅18... 目的:探讨骨髓瘤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骨髓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骨髓瘤影像表现。23例患者均行相应部位X线检查,19例行CT检查,9例行MRI检查。结果:2例单发性骨髓瘤股骨、骨盆各1例。21多发性骨髓瘤,主要侵犯头颅18例,胸椎17例,腰椎15例,肋骨3例,骨盆2例。在X线片上,1例正常,4例骨质疏松,18例骨质破坏;CT示100%均有骨破坏,12例伴软组织肿块;9例脊椎MRI均示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结论:X线对骨髓瘤的检查有重要作用,椎体多骨多灶性破坏、长骨溶骨性破坏等对本病有重要诊断价值。CT对本病的骨质破坏、软组织侵犯等观察优于X线。MRI对骨髓瘤侵犯性破坏所致的早期骨质改变,以及发现骨髓的早期侵犯优于X线和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髓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