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跨境民族问题与边疆安全刍议
被引量:
28
1
作者
栗献忠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60,共4页
跨境民族问题是影响边疆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一个多跨境民族国家,而且拥有漫长的边境线,深入探讨跨境民族问题,对维护我国边疆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跨境民族
跨境民族问题
边疆安全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平天国干王的反腐治吏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
1
2
作者
栗献忠
青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51,共4页
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在《资政新篇》、《立法制喧谕》等著作中提出了一整套整顿吏治、反对官员腐败的措施,形成了对官员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惩治的全程式监督和控制。洪仁开的整顿吏治、反对官员腐败的思想虽未能挽救太平天国的衰...
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在《资政新篇》、《立法制喧谕》等著作中提出了一整套整顿吏治、反对官员腐败的措施,形成了对官员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惩治的全程式监督和控制。洪仁开的整顿吏治、反对官员腐败的思想虽未能挽救太平天国的衰亡之运,但如果我们剔除其封建主义的成分,却能为我们今天的反腐败工作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仁开
反腐治吏
权力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礼与直、道与鲁:孔子未必赞成父子互隐
3
作者
万光军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97,共3页
在父子互隐案例中,一般认为孔子会赞成父子互隐;但如果从礼与直、道与鲁的角度则会得出孔子未必赞成父子互隐。孔子讲"吾党之直者"如此,直者是父子互隐,而孔子则不能简单认为是直者,孔子应是礼者;直者有优点,也有缺点,"...
在父子互隐案例中,一般认为孔子会赞成父子互隐;但如果从礼与直、道与鲁的角度则会得出孔子未必赞成父子互隐。孔子讲"吾党之直者"如此,直者是父子互隐,而孔子则不能简单认为是直者,孔子应是礼者;直者有优点,也有缺点,"直而无礼则绞"、"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孔子主张由直而进至礼。"吾党"是鲁国当时社会现实如此,但孔子还说过"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即虽然孔子认为鲁国多少比齐国好,但鲁国也不是完美的,鲁国也应进一步改进,进至完美(道)的境地。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并不简单地维护现实,也努力批判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
直
鲁
道
孔子
父子互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境民族问题与边疆安全刍议
被引量:
28
1
作者
栗献忠
机构
山东政法学院马列部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
学院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60,共4页
文摘
跨境民族问题是影响边疆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一个多跨境民族国家,而且拥有漫长的边境线,深入探讨跨境民族问题,对维护我国边疆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跨境民族
跨境民族问题
边疆安全稳定
分类号
D63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平天国干王的反腐治吏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
1
2
作者
栗献忠
青觉
机构
山东政法学院马列部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51,共4页
文摘
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在《资政新篇》、《立法制喧谕》等著作中提出了一整套整顿吏治、反对官员腐败的措施,形成了对官员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惩治的全程式监督和控制。洪仁开的整顿吏治、反对官员腐败的思想虽未能挽救太平天国的衰亡之运,但如果我们剔除其封建主义的成分,却能为我们今天的反腐败工作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洪仁开
反腐治吏
权力制约
Keywords
HONG Ren-gan
anti-corruption
power check
分类号
K25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礼与直、道与鲁:孔子未必赞成父子互隐
3
作者
万光军
机构
山东
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
学院
山东政法学院马列部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97,共3页
文摘
在父子互隐案例中,一般认为孔子会赞成父子互隐;但如果从礼与直、道与鲁的角度则会得出孔子未必赞成父子互隐。孔子讲"吾党之直者"如此,直者是父子互隐,而孔子则不能简单认为是直者,孔子应是礼者;直者有优点,也有缺点,"直而无礼则绞"、"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孔子主张由直而进至礼。"吾党"是鲁国当时社会现实如此,但孔子还说过"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即虽然孔子认为鲁国多少比齐国好,但鲁国也不是完美的,鲁国也应进一步改进,进至完美(道)的境地。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并不简单地维护现实,也努力批判现实。
关键词
礼
直
鲁
道
孔子
父子互隐
Keywords
Li Zhi Dao Lu Confucius Fuzihuyin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跨境民族问题与边疆安全刍议
栗献忠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太平天国干王的反腐治吏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栗献忠
青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礼与直、道与鲁:孔子未必赞成父子互隐
万光军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