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内容的变迁--以三对概念的对比为线索
被引量:
2
1
作者
侯学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9-65,共7页
立足国内法律方法论研究的已有成果,总结国内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理论反思价值。方法与方法论的界分从模糊到逐渐清晰,可以看到法律方法论研究中跨学科、跨区域借鉴理论成果的不足与成长;从较多关注理论研究的法学方...
立足国内法律方法论研究的已有成果,总结国内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理论反思价值。方法与方法论的界分从模糊到逐渐清晰,可以看到法律方法论研究中跨学科、跨区域借鉴理论成果的不足与成长;从较多关注理论研究的法学方法逐步转向较多关注司法实践的法律方法,折射了法学研究中对法的实践作用的更多关注;从早期单一关注法律解释学的研究到现今法律方法论体系的日益完善,可以看到国内法律方法论研究中学科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
方法论
法学方法
法律方法
法律解释学
法律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律方法中的逻辑真谛
被引量:
24
2
作者
孙培福
黄春燕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100,共10页
有关法律方法的研究,普遍存在对逻辑真谛的诸多误解或曲解,逻辑形式并非就仅有一个三段论,也并非仅是人类已知的几个推理式,法律方法理应关注更多的已知、尤其未知的逻辑形式。并非复杂的案件不需要逻辑,并非涉及法律内容的思维就叫法...
有关法律方法的研究,普遍存在对逻辑真谛的诸多误解或曲解,逻辑形式并非就仅有一个三段论,也并非仅是人类已知的几个推理式,法律方法理应关注更多的已知、尤其未知的逻辑形式。并非复杂的案件不需要逻辑,并非涉及法律内容的思维就叫法律思维,法律内容的特征不能混同于法律思维的特征。当把法律思维跟非形式逻辑扯到一起时,须知"非形式"不是不讲形式,更不是不讲逻辑。法律方法至少应是对法律思维进行逻辑抽象的结果,逻辑抽象未必一抽到顶,是可以分层次进行的,用"分层抽象法"去审视法律思维,将可大大扩展法律方法的研究视野,使成就清晰、独立的法律方法论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方法
逻辑真谛
法律思维
分层抽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律修辞如何在司法中发挥作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侯学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7-64,157,共8页
法律修辞在司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法官依法裁判后的一种正当性包装,有利于以较小成本说服当事人接受判决。在西方,严格守法观念的历史积淀,促使修辞在司法过程中发挥作用始终以遵守法律为前提条件,修辞是提高判决可接受程度的合...
法律修辞在司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法官依法裁判后的一种正当性包装,有利于以较小成本说服当事人接受判决。在西方,严格守法观念的历史积淀,促使修辞在司法过程中发挥作用始终以遵守法律为前提条件,修辞是提高判决可接受程度的合理方法。但在中国,由于严格守法观念的缺失,单一强调修辞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可能消解法律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不利于普遍守法观念的培养。在中国提倡法律修辞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必须以遵守程序性论证规则为前提条件。法官必须在依法裁判的基础上,合理使用修辞手段说服听众顺利接受判决。这样可使司法裁判既能彰显法律正义,又具有良好的社会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修辞
司法
正确判决
社会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法院与媒体关系交恶的修辞学分析——以媒体为听众的视角
被引量:
1
4
作者
侯学勇
郑宏雁
《东方法学》
2012年第5期91-99,共9页
听众在修辞关系中并非纯粹的被动接受者,而具有主动影响修辞效果的能力。在以法官为言谈者的修辞关系中,大众媒体是法官不得不考虑、同时又不受司法程序约束、而且能积极影响司法进程的听众。在修辞学意义上分析我国法院与媒体之间关系...
听众在修辞关系中并非纯粹的被动接受者,而具有主动影响修辞效果的能力。在以法官为言谈者的修辞关系中,大众媒体是法官不得不考虑、同时又不受司法程序约束、而且能积极影响司法进程的听众。在修辞学意义上分析我国法院与媒体之间关系交恶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媒体法律修辞作为听众的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内容的变迁--以三对概念的对比为线索
被引量:
2
1
作者
侯学勇
机构
山东
政法
学院
法
学院
山东政法学院法律方法研究所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9-65,共7页
文摘
立足国内法律方法论研究的已有成果,总结国内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理论反思价值。方法与方法论的界分从模糊到逐渐清晰,可以看到法律方法论研究中跨学科、跨区域借鉴理论成果的不足与成长;从较多关注理论研究的法学方法逐步转向较多关注司法实践的法律方法,折射了法学研究中对法的实践作用的更多关注;从早期单一关注法律解释学的研究到现今法律方法论体系的日益完善,可以看到国内法律方法论研究中学科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
关键词
方法
方法论
法学方法
法律方法
法律解释学
法律方法论
Keywords
Method,Methodology,Method of Law,Legal Method,Legal Hermeneutic,Legal Methodology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律方法中的逻辑真谛
被引量:
24
2
作者
孙培福
黄春燕
机构
山东政法学院法律方法研究所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100,共10页
基金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法律方法研究的一条逻辑进路"(09SFB5003)
文摘
有关法律方法的研究,普遍存在对逻辑真谛的诸多误解或曲解,逻辑形式并非就仅有一个三段论,也并非仅是人类已知的几个推理式,法律方法理应关注更多的已知、尤其未知的逻辑形式。并非复杂的案件不需要逻辑,并非涉及法律内容的思维就叫法律思维,法律内容的特征不能混同于法律思维的特征。当把法律思维跟非形式逻辑扯到一起时,须知"非形式"不是不讲形式,更不是不讲逻辑。法律方法至少应是对法律思维进行逻辑抽象的结果,逻辑抽象未必一抽到顶,是可以分层次进行的,用"分层抽象法"去审视法律思维,将可大大扩展法律方法的研究视野,使成就清晰、独立的法律方法论成为可能。
关键词
法律方法
逻辑真谛
法律思维
分层抽象
Keywords
legal methods
logical essence
legal thinking
hierarchical abstraction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律修辞如何在司法中发挥作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侯学勇
机构
吉林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
山东政法学院法律方法研究所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7-64,157,共8页
基金
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法律修辞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作用研究>(2012M51131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法律修辞在司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法官依法裁判后的一种正当性包装,有利于以较小成本说服当事人接受判决。在西方,严格守法观念的历史积淀,促使修辞在司法过程中发挥作用始终以遵守法律为前提条件,修辞是提高判决可接受程度的合理方法。但在中国,由于严格守法观念的缺失,单一强调修辞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可能消解法律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不利于普遍守法观念的培养。在中国提倡法律修辞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必须以遵守程序性论证规则为前提条件。法官必须在依法裁判的基础上,合理使用修辞手段说服听众顺利接受判决。这样可使司法裁判既能彰显法律正义,又具有良好的社会实效。
关键词
法律修辞
司法
正确判决
社会实效
Keywords
Legal Rhetoric,Justice,Right Judgment,Social Actual Effect
分类号
D90-055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法院与媒体关系交恶的修辞学分析——以媒体为听众的视角
被引量:
1
4
作者
侯学勇
郑宏雁
机构
山东政法学院法律方法研究所
吉林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
山东
省济南市天桥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东方法学》
2012年第5期91-99,共9页
基金
2009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司法与传媒
民意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9SFB2006)
+1 种基金
山东省"十二五"刑法学特色重点学科(山东政法学院)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法律修辞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012M511319)
文摘
听众在修辞关系中并非纯粹的被动接受者,而具有主动影响修辞效果的能力。在以法官为言谈者的修辞关系中,大众媒体是法官不得不考虑、同时又不受司法程序约束、而且能积极影响司法进程的听众。在修辞学意义上分析我国法院与媒体之间关系交恶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法院媒体法律修辞作为听众的媒体
分类号
D926.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内容的变迁--以三对概念的对比为线索
侯学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法律方法中的逻辑真谛
孙培福
黄春燕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法律修辞如何在司法中发挥作用?
侯学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我国法院与媒体关系交恶的修辞学分析——以媒体为听众的视角
侯学勇
郑宏雁
《东方法学》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