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传销共同犯罪各共犯人的刑事责任认定
1
作者 王筱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184,共15页
网络传销犯罪的跨时空性、各参与人的非物理接触性,以及层级性与链条性的相互交织,消解了共同犯罪成立的基础。尽管如此,按照行为共同说,网络传销同一链条上的各犯罪人仍然存在意思联络与共同行为,成立共同犯罪。对于各共犯人应当排除... 网络传销犯罪的跨时空性、各参与人的非物理接触性,以及层级性与链条性的相互交织,消解了共同犯罪成立的基础。尽管如此,按照行为共同说,网络传销同一链条上的各犯罪人仍然存在意思联络与共同行为,成立共同犯罪。对于各共犯人应当排除适用“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归责原则,其本质上属于承继共犯,只需对其下线实施的行为承担责任。各共犯人主从犯责任的认定具有相对性,原始型组织者、领导者与晋阶型组织者、领导者的主从犯责任认定应当遵循各自的标准。对于原始型组织者、领导者主从犯责任的认定,应当结合其是否具有主导权、管理控制力以及获利比例确定;对于晋阶型组织者、领导者主从犯责任的认定,应当遵循“层级与作用并重原则”并结合各共犯人的违法性认识程度加以确认。各共犯人退出传销组织后,应当按照其具体行为表现,认定其是否构成共犯脱离,从而确定其责任承担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传销 共同犯罪 责任认定 共犯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视角下恢复性司法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17
2
作者 于改之 吴玉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44,共6页
作为西方刑事法学界研究"显学"的恢复性司法,在多元化视角下,其理论基础包括四个方面:哲学基础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社会基础是市民社会理念及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理论;理念基础是恢复性正义理念、利益平衡理念以及参与制民主理念... 作为西方刑事法学界研究"显学"的恢复性司法,在多元化视角下,其理论基础包括四个方面:哲学基础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社会基础是市民社会理念及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理论;理念基础是恢复性正义理念、利益平衡理念以及参与制民主理念;法学基础则是重新融合性耻辱理论、社区司法理论、犯罪被害人学理论以及犯罪标签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 恢复性司法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犯罪案件中恢复性司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霞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2-119,共8页
恢复性司法模式总体上符合当代刑法谦抑性原则和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它作为一种犯罪控制模式,其在涉生态犯罪案件中的具体法律适用中,虽具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和较为明晰的针对性,且司法绩效上也已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恢复性司法模式总体上符合当代刑法谦抑性原则和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它作为一种犯罪控制模式,其在涉生态犯罪案件中的具体法律适用中,虽具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和较为明晰的针对性,且司法绩效上也已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然而,实践中还存在着司法应用执行体制不完善等若干困境。由此,建议通过相应的专门化立法或特定的司法解释,来有序推动生态恢复性司法的运用,完善量刑制度,并在社区矫正中引入补植复绿等执行体制,规范其具体执行方式,渐次拓展生态恢复性司法的适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 生态犯罪 司法应用 执行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实现刑事侦查的法治化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伟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49,共10页
刑事侦查活动中存在着诸多矛盾,主要包括犯罪行为与侦查行为、侦查权的被动性与主动性、有效性与合法性之间的矛盾,矛盾若不能合理化解,则必然演化为侦查权滥用,并进而造成冤假错案。侦查法治化是刑事侦查的现实需求,它能够化解矛盾、... 刑事侦查活动中存在着诸多矛盾,主要包括犯罪行为与侦查行为、侦查权的被动性与主动性、有效性与合法性之间的矛盾,矛盾若不能合理化解,则必然演化为侦查权滥用,并进而造成冤假错案。侦查法治化是刑事侦查的现实需求,它能够化解矛盾、实现公正,其主要内容包括侦查主体的职业化、侦查理念的现代化和侦查权运行的程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侦查法治化 侦查权滥用 侦查主体 侦查理念 侦查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法规范体系中的私法责任与公法责任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志壮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99,共9页
多阶与多元法律规范的立法模式,需要重新审视公法与私法的立法技术趋同性。公司法中的契约要素集中体现于公司法的私法性质,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贯穿于公司法的始终。但现代国家私法层面的立法并不排斥任何公权力的介入,包括宪法规范... 多阶与多元法律规范的立法模式,需要重新审视公法与私法的立法技术趋同性。公司法中的契约要素集中体现于公司法的私法性质,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贯穿于公司法的始终。但现代国家私法层面的立法并不排斥任何公权力的介入,包括宪法规范力的适度渗透。借助公权力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是公司法律规范兼有公法性质的理论基石。因此,公司法结构中的法律责任规范系公法责任与私法责任的有机统一,而权利受损主体寻求公法上的救济亦是公司法的应有品性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 私法责任 公法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爱艳 《政法论丛》 2011年第3期84-91,共8页
在我国精神医学中,"精神病"与"精神疾病"及"精神障碍"的含义是不同的。从精神障碍的特点以及刑事责任能力的主要内容来看,刑法中的"精神病"应作广义理解。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议,用"精神障碍... 在我国精神医学中,"精神病"与"精神疾病"及"精神障碍"的含义是不同的。从精神障碍的特点以及刑事责任能力的主要内容来看,刑法中的"精神病"应作广义理解。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议,用"精神障碍"取代刑法中的"精神病"更为合理。无论依据国际标准还是国内标准,人格障碍都属于医学上的精神疾病,可以成为判断刑事责任能力的医学要件,但是这并不必然导致无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结果。"有病无罪论"实际上混淆了精神疾病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人格障碍 刑事责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与国际刑事法庭合作中的几个基础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申世涛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56,共8页
国家与国际刑事法庭合作的基本问题主要有合作的义务、合作的模式、合作中的法律及其不合作的法律后果等几个方面。国家与特设法庭的合作义务具有绝对性和排他性,与国际形势法院的合作义务具有相对性。国家与特设法庭的合作模式为纵向模... 国家与国际刑事法庭合作的基本问题主要有合作的义务、合作的模式、合作中的法律及其不合作的法律后果等几个方面。国家与特设法庭的合作义务具有绝对性和排他性,与国际形势法院的合作义务具有相对性。国家与特设法庭的合作模式为纵向模式,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合作模式兼具纵向模式和横向模式的混合模式。国家与国际刑事法庭合作过程也是国际法和国内法相互作用的过程;特设法庭通过原则性兼灵活性的方式来处理其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刑事法院则通过磋商的方式来协调其与国内法的关系。如果有关国家不与特设法庭合作,那么法庭的一般做法是庭长报告安理会,由安理会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要是有关国家不与国际刑事法院合作,法院将视案件来源情况的不同而通知缔约国大会或安理会,由二者分别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庭 合作义务 合作模式 合作法律 法律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醉驾司法出罪的学理展开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逯星 《政法论丛》 CSSCI 2013年第4期122-128,F0003,共8页
针对实践中大量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醉驾案件,无论基于刑法性质、刑法效益,还是基于刑法机能,皆有司法出罪的必要。司法机关以《刑法》第13条但书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法律和政策依据,使醉驾出罪成为可能。具体到醉驾出罪的实务运作... 针对实践中大量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醉驾案件,无论基于刑法性质、刑法效益,还是基于刑法机能,皆有司法出罪的必要。司法机关以《刑法》第13条但书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法律和政策依据,使醉驾出罪成为可能。具体到醉驾出罪的实务运作,盗窃罪司法解释提供了出罪的模式范本;应在主客观相统一基础上,综合考虑醉酒、道路、驾驶、车辆状况、后果、动机等因素,设定出罪标准;出罪不仅可在审判阶段实现,在立案、侦查、起诉等刑事司法环节也可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驾 出罪 刑事政策 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审前法官权力构成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月满 聂海波 《政法论丛》 2008年第3期57-62,共6页
刑事审前法官是世界上主要法治国家均重点建制的法官序列,它对刑事诉讼的公正与效率、保障被追诉人的权利、制约侦查与公诉权力、过滤不当追诉特别是维护司法中立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近在眼前,趋同全球范围内民主... 刑事审前法官是世界上主要法治国家均重点建制的法官序列,它对刑事诉讼的公正与效率、保障被追诉人的权利、制约侦查与公诉权力、过滤不当追诉特别是维护司法中立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近在眼前,趋同全球范围内民主、文明的刑事诉讼趋势,建立我国的刑事审前法官制度十分必要。刑事审前法官的权力构成是刑事审前法官制度的核心,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可为我国建构科学、合理的刑事审前法官制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审前法官 权力构成 权力制约 权利保障 司法中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诉讼程序回转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建玲 《政法论丛》 2011年第5期89-94,共6页
刑事诉讼程序回转,又称刑事诉讼程序倒流,指公安司法机关将案件倒回前一个诉讼阶段并进行相应的诉讼行为。目前国内学界对于在刑事诉讼中处于承上启下地位的检察机关适用程序回转措施的情况尚缺乏研究。撤回起诉是发生在检察环节,前承... 刑事诉讼程序回转,又称刑事诉讼程序倒流,指公安司法机关将案件倒回前一个诉讼阶段并进行相应的诉讼行为。目前国内学界对于在刑事诉讼中处于承上启下地位的检察机关适用程序回转措施的情况尚缺乏研究。撤回起诉是发生在检察环节,前承侦查机关,后接审判机关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诉讼回转活动,从理论与注释的角度对目前我国撤回起诉制度的合法性、正当性进行分析,揭示其存在的问题与缺限,结合立法与司法、理论与实践,以发挥诉讼回转的目的与功效为价值追求,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与完善的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程序回转 撤回起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逮捕执行合作中的现实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申世涛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国际合作在逮捕执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执行难已经成为实践常态。逮捕执行合作中的现实困境体现为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前者主要包括国家不愿或不能执行、国际社会支持乏力等;后者主要有管辖权和可受理性、请求权竞合、管辖豁免等。对于... 国际合作在逮捕执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执行难已经成为实践常态。逮捕执行合作中的现实困境体现为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前者主要包括国家不愿或不能执行、国际社会支持乏力等;后者主要有管辖权和可受理性、请求权竞合、管辖豁免等。对于政治因素,国际刑事法院要通过两个方面来缓解:一是要坚守法律底线,维护司法正义,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二是要积极面对现实,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对于法律因素,国际刑事法院的应对策略是灵活运用法律,合理解释法律和适时修改法律。用发展的眼光看,逮捕执行合作的前景是乐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逮捕执行 国际合作 困境与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法律规范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志壮 《政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5期33-41,共9页
公司法律规范的种类应当包括强制适用规范、授权适用规范和推定适用规范。强制适用规范是强行界定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公法和私法相融合的法律规范,授权适用规范和推定适用规范有助于私法自治原则的推行。解析公司法律规范的研究... 公司法律规范的种类应当包括强制适用规范、授权适用规范和推定适用规范。强制适用规范是强行界定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公法和私法相融合的法律规范,授权适用规范和推定适用规范有助于私法自治原则的推行。解析公司法律规范的研究目的在于,重构公司法律规范体系,即内在的规范体系和外在的规范体系。内在的规范体系由公司法、民法、合同法等私法规范构成,外在的规范体系由宪法、刑法、行政法等公法规范和内在规范体系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 法律规范 分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法结构中的契约规范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志壮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2-136,共5页
权力是现代契约关系的一个支配性的特征,公司法中的契约关系尤其如此。公司作为合同的联结体,在其运作过程中所承担的法律责任首先表现为契约责任。公司行为特性决定了公司违法或违约行为也属于侵权行为。公司法作为管制与自治工具的公... 权力是现代契约关系的一个支配性的特征,公司法中的契约关系尤其如此。公司作为合同的联结体,在其运作过程中所承担的法律责任首先表现为契约责任。公司行为特性决定了公司违法或违约行为也属于侵权行为。公司法作为管制与自治工具的公私法规范,加上两种立法理念的辩证发展而相互工具化,这就成为公司法公法责任的法理基础,也成为违反公司法所应承担公法责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 契约责任 公法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审前法官制度的立法构想
14
作者 张月满 唐艳秋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8-100,共3页
我国应设立刑事审前法官,介入刑事审前程序。刑事审前法官应单独建制,并严格控制其资质条件。刑事审前法官主要行使以下权力:审查强制侦查、未决羁押是否合法适当,审前公诉案件是否符合开庭条件,组织控辩双方进行证据交换,整理和固定争... 我国应设立刑事审前法官,介入刑事审前程序。刑事审前法官应单独建制,并严格控制其资质条件。刑事审前法官主要行使以下权力:审查强制侦查、未决羁押是否合法适当,审前公诉案件是否符合开庭条件,组织控辩双方进行证据交换,整理和固定争点,排除非法证据,救济辩方取证,并进行其他程序性行为。刑事审前法官制度应有相应的权力运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审前法官 刑事审前程序 权力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法视野中国际刑事诉讼逮捕论析
15
作者 申世涛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4-78,共5页
国际刑事诉讼中的逮捕与国内法上的逮捕本质并无区别,都是临时性的强制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但有其自身特征:如执行主体的间接性和不特定性;逮捕对象涉罪的国际性;逮捕即时性和逮捕后羁押时间的暂时性;逮捕程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 国际刑事诉讼中的逮捕与国内法上的逮捕本质并无区别,都是临时性的强制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但有其自身特征:如执行主体的间接性和不特定性;逮捕对象涉罪的国际性;逮捕即时性和逮捕后羁押时间的暂时性;逮捕程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国际刑事诉讼中的逮捕主要有持有逮捕令的逮捕和临时逮捕两类。国际刑事诉讼中的逮捕与羁押是两种不同的强制措施,二者的关系是逮捕前置;逮捕后的羁押是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庭 国际逮捕 国内逮捕 国际羁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刑事救济的人文改良——以儒家保护弱者人文法律思想为视角
16
作者 刘道朋 《政法论丛》 2010年第6期96-103,共8页
发扬和继承儒家"保护弱者"人文思想,对现代刑事法律进行必要的人文改良,对老年人的犯罪行为给予必要的宽容、理解,赋予老年人更多的刑事救济权利,以体现国家和刑事法律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体现国家对老年弱势群体的矜恤,在一... 发扬和继承儒家"保护弱者"人文思想,对现代刑事法律进行必要的人文改良,对老年人的犯罪行为给予必要的宽容、理解,赋予老年人更多的刑事救济权利,以体现国家和刑事法律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体现国家对老年弱势群体的矜恤,在一定程度上摒弃刑事法律的残暴和冷酷,使刑事法律的人文精神得以彰显,并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刑事法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刑事救济 儒家 人文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区矫正京沪模式的比较分析与选择 被引量:35
17
作者 张传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61,共7页
社区矫正试点以来,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对全国的影响最大,也较成熟。其中,北京模式强调政府主导,上海模式则偏重社会力量的参与。本文通过借鉴国外社区矫正的特色模式,建议我国创新"1+X"模式,在县级行政区划内打破行政界域,由... 社区矫正试点以来,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对全国的影响最大,也较成熟。其中,北京模式强调政府主导,上海模式则偏重社会力量的参与。本文通过借鉴国外社区矫正的特色模式,建议我国创新"1+X"模式,在县级行政区划内打破行政界域,由司法行政机构实施社区刑罚执行权,矫正中的帮扶行为则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第三部门具体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北京模式 上海模式 1+X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爬取的刑法规制 被引量:29
18
作者 孙杰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5-125,共11页
以网络爬虫为代表的现代网络技术在带来数据分享与利用的公开性与便捷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技术滥用的风险。对此,"技术中立"的口号亦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从刑事法的角度,对于爬取数据行为需要从行为的"非法性&q... 以网络爬虫为代表的现代网络技术在带来数据分享与利用的公开性与便捷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技术滥用的风险。对此,"技术中立"的口号亦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从刑事法的角度,对于爬取数据行为需要从行为的"非法性"与对象的"层次性"两个维度进行规制。对于爬取行为的非法性,需要结合技术原理合理划定计算机的访问权限,并应注意反爬机制的规范目的与善意访问的除罪化;对于爬取数据的层次性,则需要注意数据与信息的层次区分与法益归属,厘清数据安全与信息安全的法益内涵,并对针对复数法益的一次性侵害行为适用想象竞合的原则予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爬虫 数据爬取 刑事风险 刑法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换二维码取财行为的刑法评价 被引量:21
19
作者 孙杰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0-130,共11页
移动支付的普及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快捷与便利,但也同时使得侵犯财产的犯罪形式花样翻新。实践中,对于更换商家二维码而取得他人财产的行为应给予怎样的刑法评价不无争议,主要集中在盗窃罪与诈骗罪之构成要件符合性的问题上。从财产犯罪... 移动支付的普及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快捷与便利,但也同时使得侵犯财产的犯罪形式花样翻新。实践中,对于更换商家二维码而取得他人财产的行为应给予怎样的刑法评价不无争议,主要集中在盗窃罪与诈骗罪之构成要件符合性的问题上。从财产犯罪的认定思路入手,以盗窃与诈骗二者的不法类型区分为依据,并结合民法"权利外观责任"原理,应将顾客认定为被骗人,商家认定为被害人,其损失的并非是有体财物,而是一种财产性利益,因此该行为不符合以"转移占有"为核心特征的盗窃罪之构成。相反,更换二维码取财的行为应以诈骗罪(三角诈骗)论处,这一结论不仅维护了"被害人处分财产"的构成要件定型,且满足了"素材同一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码 财产性利益 盗窃罪 诈骗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坛“黑哨”刑法定性探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建玲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0,共3页
归纳我国刑法学界对足坛"黑哨"刑法定性的3种代表性意见,即无罪论;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说;受贿罪说。对"黑哨"进行刑法分析,认为:基于中国足协的特殊地位,由其指派的裁判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从"黑哨"的... 归纳我国刑法学界对足坛"黑哨"刑法定性的3种代表性意见,即无罪论;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说;受贿罪说。对"黑哨"进行刑法分析,认为:基于中国足协的特殊地位,由其指派的裁判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从"黑哨"的行为特征看,完全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应当由司法机关介入对其犯罪行为进行刑法规制,充分发挥刑法的惩治、威慑作用,以便有效地治理"黑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坛 黑哨 受贿 刑法判断 司法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