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渣与高炉灰共还原-磁选回收铁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恩霞 钟国万 +3 位作者 蒋曼 崔石岩 杨培根 闫平科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99,共5页
验证了以高炉灰为还原剂时硫酸渣与高炉灰共还原-磁选回收铁工艺的可行性,考察了还原剂种类及用量、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磨矿细度、磁场强度对还原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共还原-磁选工艺能够充分利用高炉灰中碳资源的还原性,实... 验证了以高炉灰为还原剂时硫酸渣与高炉灰共还原-磁选回收铁工艺的可行性,考察了还原剂种类及用量、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磨矿细度、磁场强度对还原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共还原-磁选工艺能够充分利用高炉灰中碳资源的还原性,实现硫酸渣与高炉灰中铁资源的回收,且不同种类高炉灰对共还原-磁选所得还原铁指标影响不同,以G4高炉灰为还原剂时还原铁中铁品位和铁回收率较好,在G4用量50%、还原温度1 200℃、还原时间60 min、磨矿细度-74μm粒级占47.93%、磁场强度0.10 T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91.96%、铁回收率91.62%的直接还原铁,该工艺可为硫酸渣和高炉灰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渣 高炉灰 共还原 磁选 直接还原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矿方式对闪锌矿和黄铁矿浮选动力学影响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高恩霞 张春 +3 位作者 李悦鹏 罗建辉 高瑞琢 冉金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0-106,共7页
为了研究磨矿方式对闪锌矿和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通过6种浮选动力学模型,分别考察了干磨、湿磨及磨矿时间下2种矿物的粒度组成及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6种动力学模型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拟合效果。氧化速率、磨矿方式、粒度组成共同决定... 为了研究磨矿方式对闪锌矿和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通过6种浮选动力学模型,分别考察了干磨、湿磨及磨矿时间下2种矿物的粒度组成及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6种动力学模型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拟合效果。氧化速率、磨矿方式、粒度组成共同决定了闪锌矿和黄铁矿的浮选表现。其中,黄铁矿较闪锌矿具更高的氧化速率及更低的浮选回收率。湿磨产品较干磨更细,所有试验中-0.015 mm微细粒级的产率最高,这有利于新生表面的暴露,并导致黄铁矿的快速富集,但同时释放更多Fe^(3+),降低了闪锌矿的浮选速率。干磨产品粒度组成更粗且颗粒表面粗糙度更高,这促使闪锌矿和黄铁矿干磨后的ε_(∞)值较湿磨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矿方式 闪锌矿 黄铁矿 浮选动力学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金锑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慧 马鹏程 +4 位作者 宫在阳 臧文优 王路平 王苹 豆娜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74,81,共5页
对某Sb品位7.94%、Au品位1.95 g/t的石英脉型金锑硫化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混合浮选工艺,以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为捕收剂、硫酸为pH值调整剂、硝酸铅和硫酸铜为活化剂,经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三次扫选闭路浮选,获得了产率20.17%、Sb品... 对某Sb品位7.94%、Au品位1.95 g/t的石英脉型金锑硫化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混合浮选工艺,以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为捕收剂、硫酸为pH值调整剂、硝酸铅和硫酸铜为活化剂,经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三次扫选闭路浮选,获得了产率20.17%、Sb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37.35%和94.87%、Au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7.79 g/t和80.39%的金锑混合精矿,精矿品级符合锑精矿质量标准(YB 2419—82)中硫化锑精矿三级品,金和锑都得到较好地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收剂 活化剂 金锑矿 混合浮选 闭路试验 回收率 辉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钾化蚀变岩型低品位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悦增 刘慧 +4 位作者 孙其飞 王路平 臧文优 王文辉 段明铭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66,75,共4页
对河北某钾化蚀变岩型低品位金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65%条件下,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一次精选闭路浮选,获得了金精矿金品位43.47 g/t、金回收率82.70%的良好指标,为现场清洁生产和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技... 对河北某钾化蚀变岩型低品位金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65%条件下,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一次精选闭路浮选,获得了金精矿金品位43.47 g/t、金回收率82.70%的良好指标,为现场清洁生产和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金矿 钾化蚀变岩型 贫硫化物 低品位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尹格庄金矿深部采场胶结充填体强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夏自锋 吴洋 +2 位作者 刘伟 吴锋 李江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0年第6期36-39,共4页
依据工程类比和理论计算分析,确定了大尹格庄金矿深部采场胶结充填体需求强度,即3 d充填体强度不小于0.5 MPa,整体稳定强度不小于1.0 MPa。同时,对大尹格庄金矿的尾矿进行了胶结充填体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不同灰砂配比、不同料浆浓度、... 依据工程类比和理论计算分析,确定了大尹格庄金矿深部采场胶结充填体需求强度,即3 d充填体强度不小于0.5 MPa,整体稳定强度不小于1.0 MPa。同时,对大尹格庄金矿的尾矿进行了胶结充填体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不同灰砂配比、不同料浆浓度、不同养护时间的分级尾砂和全尾砂胶结充填体抗压强度;根据试验结果,获得了满足矿山需求的胶结充填配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采场 进路胶结充填 充填体强度 充填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采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晓亮 孙其飞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10期16-17,共2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宏观经济影响日益加大,采矿行业却在不断下行,直接导致了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面临着招生就业不乐观、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从建设学科专业发展社会经济、促进个人成长等方面...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宏观经济影响日益加大,采矿行业却在不断下行,直接导致了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面临着招生就业不乐观、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从建设学科专业发展社会经济、促进个人成长等方面阐述改革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以及现实意义,并提出了以就业和能力导向为培养目标,完善模块式人才培养方案;以互融互通为培养方式,建立互补式理论实践教学体系;以共建共享为培养举措,建立协同式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相当于为采矿行业从业队伍注入了新的力量,在矿业下行的背景下注入一剂强心针,提升了整个矿业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对新时代采矿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人才培养 改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铁尾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路平 张少军 +2 位作者 刘慧 臧文优 段明铭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4期124-126,129,共4页
某铁尾矿中主要可回收元素为Au、Ag、Fe,含量分别为0.52 g/t、2.35 g/t、9.39%,有害元素As含量为0.23%,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和毒砂为主,铁以磁铁矿为主,金主要以自然金、银金矿的形式存在。为高效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进行了选矿试验。结... 某铁尾矿中主要可回收元素为Au、Ag、Fe,含量分别为0.52 g/t、2.35 g/t、9.39%,有害元素As含量为0.23%,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和毒砂为主,铁以磁铁矿为主,金主要以自然金、银金矿的形式存在。为高效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1)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5%的情况下,采用1粗3扫3精浮选选金、选金尾矿一段磁选选铁流程处理试样,获得了金品位为20.77 g/t、金回收率为69.58%、含银22.23 g/t、含锌15.80%、含砷11.12%、含硫22.18%的金精矿,以及铁品位为62.16%、铁回收率为43.09%、含锌0.27%、含硫1.00%的铁精矿。(2)浮选金精矿磨矿至-0.038 mm占98%后,采用焙烧—酸浸—氰化浸出(48 h)流程处理,金浸出率达91.02%。该试验研究成果为后期尾矿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浮选 磁选 氰化浸出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某金矿石选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美芬 段明铭 +2 位作者 赵娜 王杰 杨鹏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1期120-122,141,共4页
甘肃某金矿为含炭微细粒嵌布金矿石,金品位为2.38 g/t,为了高效利用该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90%的情况下,采用1粗2精2扫工艺流程进行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精矿金品位为40.76 g/t、回收率为87.... 甘肃某金矿为含炭微细粒嵌布金矿石,金品位为2.38 g/t,为了高效利用该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90%的情况下,采用1粗2精2扫工艺流程进行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精矿金品位为40.76 g/t、回收率为87.68%的试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 金矿石 浮选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某铜硫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段明铭 吴晓明 +3 位作者 杨鹏 王苹 王路平 刘慧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内蒙古某矽卡岩型高硫含铜矿石Cu品位为0.22%、S品位为9.32%,主要铜矿物为黄铜矿,主要硫矿物为黄铁矿;硫化铜分布率74.63%,氧化铜分布率24.39%;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榴石、透辉石。为了确定该矿石的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 内蒙古某矽卡岩型高硫含铜矿石Cu品位为0.22%、S品位为9.32%,主要铜矿物为黄铜矿,主要硫矿物为黄铁矿;硫化铜分布率74.63%,氧化铜分布率24.39%;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榴石、透辉石。为了确定该矿石的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mm70%的情况下,采用1粗2精2扫浮铜、1粗1精1扫浮硫,铜硫优先浮选流程处理矿石,最终获得Cu品位18.55%、Cu回收率80.34%的铜精矿,S品位52.51%、S回收率56.68%的硫精矿。试验确定的铜硫优先浮选流程结构简单、合理,易于操作,选矿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可作为矿石开发利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硫化铜矿石 优先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含可溶铜高硫金铜矿石选矿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臧文优 赵娜 +1 位作者 王路平 刘慧 《现代矿业》 CAS 2020年第10期238-239,共2页
新疆某高硫金铜矿石含有可溶性铜盐,经铜离子活化的硫铁矿在浮铜金时难以抑制,导致铜金精矿品位较低。为解决该问题,进行了水溶性铜的回收试验、酸浸+1粗1精2扫浮选流程与水浸+1粗1精2扫浮选流程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硫酸浸出,铜浸... 新疆某高硫金铜矿石含有可溶性铜盐,经铜离子活化的硫铁矿在浮铜金时难以抑制,导致铜金精矿品位较低。为解决该问题,进行了水溶性铜的回收试验、酸浸+1粗1精2扫浮选流程与水浸+1粗1精2扫浮选流程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硫酸浸出,铜浸出率可达36.04%;酸浸有助于提高铜回收率以及铜金精矿铜、金品位,但对金的回收率有小幅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铜 金铜矿石 酸浸 氨浸 搅拌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庄金矿上庄矿区充填管道输送压力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亮 孙其飞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7期111-114,共4页
传统的尾砂胶结充填技术在矿山的应用,促进了充填采矿技术的发展。但随着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暴露出一系列的突出问题:充填体强度低、养护周期长、尾砂利用率低、管道输送容易堵管和爆管等。针对蚕庄金矿充填浓度低,在现有充填设施完... 传统的尾砂胶结充填技术在矿山的应用,促进了充填采矿技术的发展。但随着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暴露出一系列的突出问题:充填体强度低、养护周期长、尾砂利用率低、管道输送容易堵管和爆管等。针对蚕庄金矿充填浓度低,在现有充填设施完善条件下浓度不敢提高的问题,采用半经验半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金川等公式,结合充填站实际现状,分析了充填料浆浓度与流速的关系、充填浓度及管径等对管压的影响,采用提高料浆浓度、局部更换输送管路的方法,充分发挥现有充填设施设备功能,最大限度的节约改造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浓度 管道输送 管压 爆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某金矿阶段磨浮工艺提高金回收指标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苹 宋召霞 +3 位作者 段明铭 赵福财 李玉玺 豆娜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4期113-115,共3页
甘肃某金矿选矿厂采用一段磨浮工艺回收细粒浸染型难选金矿石中的金,金回收率仅在78%左右。为提高金回收率,在探索试验基础上进行了阶段磨浮工艺研究。试验研究表明,采用阶段磨浮工艺流程处理金品位为2.86 g/t的矿石,在一段磨矿细度为-0... 甘肃某金矿选矿厂采用一段磨浮工艺回收细粒浸染型难选金矿石中的金,金回收率仅在78%左右。为提高金回收率,在探索试验基础上进行了阶段磨浮工艺研究。试验研究表明,采用阶段磨浮工艺流程处理金品位为2.86 g/t的矿石,在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 mm52%、二段磨矿细度为-0.074 mm87%、用氧化钙调矿浆pH值=8.0、丁基黄药用量为150 g/t、2#油用量为95 g/t情况下,闭路试验获得的综合精矿金品位为41.77 g/t、回收率为86.51%,金回收率提高约8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浸染型难选金矿石 阶段磨浮 金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金矿堆浸尾渣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
13
作者 赵娜 臧文优 +3 位作者 杨鹏 孙美芬 王杰 豆娜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3期5-7,13,共4页
为对某金矿的堆浸尾渣进行无害化处理,重点考察了碱性氯化法、SO_(2)^(-)空气氧化法、过氧化氢氧化法等氰化物处理方法及药剂用量对该金矿堆浸尾渣脱氰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次氯酸钙用量4.0 kg/t、氧化钙用量0.35 kg/t时,脱氰后... 为对某金矿的堆浸尾渣进行无害化处理,重点考察了碱性氯化法、SO_(2)^(-)空气氧化法、过氧化氢氧化法等氰化物处理方法及药剂用量对该金矿堆浸尾渣脱氰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次氯酸钙用量4.0 kg/t、氧化钙用量0.35 kg/t时,脱氰后尾渣中的CN^(-)含量降至4.08 mg/L,达到了黄金行业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943—2018)中氰渣进入尾矿库处置的标准,可实现对该堆浸尾渣的无害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浸 氰化尾渣 金矿 无害化 脱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某精矿金品位提高及氰渣减量化试验
14
作者 王苹 赵福财 +2 位作者 李玉玺 豆娜 李皊值 《现代矿业》 CAS 2020年第9期137-138,141,共3页
为了提高选冶综合经济效益,降低湿法冶炼成本,减少后续处置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对辽宁某浮选精矿进行了提高金品位试验研究。研究经再磨再选闭路流程使金品位由37.09 g/t提高至63.77 g/t,精矿金回收率为96.95%,产率为56.39%;有效减... 为了提高选冶综合经济效益,降低湿法冶炼成本,减少后续处置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对辽宁某浮选精矿进行了提高金品位试验研究。研究经再磨再选闭路流程使金品位由37.09 g/t提高至63.77 g/t,精矿金回收率为96.95%,产率为56.39%;有效减少了进入氰化系统的精矿量,实现了氰渣减量化;针对于原矿浮选体系,该精矿再磨再选工序的尾矿不是最终尾矿,可返回原矿浮选流程,以进一步提高浮选总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精矿 精矿品位 再磨再选 氰渣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某金矿氰化尾矿二次回收金试验研究
15
作者 王路平 臧文优 +3 位作者 豆娜 杨培根 杨建 刘慧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9期19-21,共3页
河北某金矿尾矿库内堆存有约100万t的全泥氰化尾矿,含金0.52 g/t、含银2.10 g/t,具有二次回收利用价值。为了实现该尾矿中金的有效回收,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粗选磨矿细度、pH值调整剂种类、活化剂种类、碳酸钠用量、捕收剂种... 河北某金矿尾矿库内堆存有约100万t的全泥氰化尾矿,含金0.52 g/t、含银2.10 g/t,具有二次回收利用价值。为了实现该尾矿中金的有效回收,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粗选磨矿细度、pH值调整剂种类、活化剂种类、碳酸钠用量、捕收剂种类及用量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1粗2精2扫闭路试验,可获得金品位54.81 g/t、金回收率71.44%的金精矿,金精矿含银35.44 g/t、含硫26.03%,尾矿金品位降至0.15 g/t;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指标,该分选工艺能够有效回收该氰化尾矿中的金,为企业开发该二次资源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尾矿 浮选 二次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低品位微细粒氧化型金矿石的堆浸技术研究
16
作者 赵娜 臧文优 +2 位作者 王杰 杨鹏 孙美芬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4期116-118,共3页
为了确定某低品位微细粒氧化型金矿石的堆浸工艺参数,进行了入堆粒度、制粒条件、喷淋强度、氰化钠浓度及堆浸时间试验。结果表明,矿石采用制粒堆浸的工艺回收金是可行的,在入堆粒度为-50 mm,制粒水泥用量为0.5%、石灰用量为1%,矿石与... 为了确定某低品位微细粒氧化型金矿石的堆浸工艺参数,进行了入堆粒度、制粒条件、喷淋强度、氰化钠浓度及堆浸时间试验。结果表明,矿石采用制粒堆浸的工艺回收金是可行的,在入堆粒度为-50 mm,制粒水泥用量为0.5%、石灰用量为1%,矿石与循环液的质量比为1∶1,喷淋强度为30 L/(m^(2)h),氰化钠浓度为0.1%,堆浸时间为30 d情况下,金浸出率为50.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微细粒金矿石 制粒堆浸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