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火鸡场的布局和鸡舍的建筑形式 被引量:1
1
作者 温克兴 谷淑美 +1 位作者 贾睿 宋云芝 《家禽科学》 2006年第3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建筑形式 鸡场 鸡舍 布局 饲养工作 实地调查 养殖业 招远市 养殖场 火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机械化养鸡场清粪机械的利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温克兴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机械化 养鸡场 规模养鸡 笼养 蛋鸡 肉鸡 利用 增加 饲养量 养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病理剖检的检查内容与注意事项 被引量:7
3
作者 孟祥庆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3期173-174,共2页
1准备 1.1场地 为方便消毒和防止病原扩散,剖检最好在室内进行。若因条件所限需要在室外剖检时,应选择距猪舍、道路和水源较远,地势高的地方剖检。在剖检前先挖2米左右的深坑,或利用废土坑,坑内撒一些石灰。坑旁铺上垫草或塑料布,将尸... 1准备 1.1场地 为方便消毒和防止病原扩散,剖检最好在室内进行。若因条件所限需要在室外剖检时,应选择距猪舍、道路和水源较远,地势高的地方剖检。在剖检前先挖2米左右的深坑,或利用废土坑,坑内撒一些石灰。坑旁铺上垫草或塑料布,将尸体放在上面剖检。剖检结束后,把尸体及其污染物掩埋在坑内,并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病原扩散。1.2器械及药品剖检常用的器械有剥皮刀、解剖刀、手术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剖检 检查内容 猪舍 消毒工作 塑料布 污染物 扩散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场环境控制对家禽生产和防病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志刚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12期7-8,共2页
1养殖场环境污染对家禽的影响 家禽粪便中的尿酸和未消化的蛋白质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氨气,可以直接危害饲养家禽的呼吸道,在氨气浓度较高的条件下,会引起家禽免疫机能下降。鸡对氨特别敏感,氨对鸡产蛋性能有严重的影响,当禽舍内氨气的... 1养殖场环境污染对家禽的影响 家禽粪便中的尿酸和未消化的蛋白质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氨气,可以直接危害饲养家禽的呼吸道,在氨气浓度较高的条件下,会引起家禽免疫机能下降。鸡对氨特别敏感,氨对鸡产蛋性能有严重的影响,当禽舍内氨气的浓度大于20.0毫克/升时,在这种环境中饲养6星期的鸡或者火鸡,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而且鸡对新城疫病毒更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生产 环境控制 养殖场 氨气浓度 防病 微生物作用 新城疫病毒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解哺乳母猪热应激的营养与饲养调控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妍 《养殖技术顾问》 2010年第5期4-5,共2页
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温环境中的机体对热环境所做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随着集约化高密度饲养方式的发展,热应激导致母猪繁殖力下降日趋严重。
关键词 饲养方式 热应激 调控措施 哺乳母猪 营养 母猪繁殖力 生理反应 非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鹌鹑产品的包装与销售
6
作者 温克兴 刘兴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鹌鹑 产品 包装 销售 鹑蛋 粪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动物标识系统的发展现状
7
作者 闫培安 王少兵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2-43,共2页
1动物标识的产生 最初的动物标识主要应用于科学研究.利用给研究动物佩戴或植入相关标记来区别同类动物个体。比如刺纹标记、脚环等。而当前动物标识主要是结合网络和无线传输等技术.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全程跟踪。
关键词 动物产品 标识系统 国内外 科学研究 全程跟踪 无线传输 标记 脚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的营养需要和饲料配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温克兴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11期57-57,共1页
鹅的营养需要包括用以维持其健康和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以及用于供给产蛋、长肉、长毛、肥肝等生产产品的营养需要。鹅维持生命和生产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等。蛋白质是构成鹅的组织、酶和激素的主要... 鹅的营养需要包括用以维持其健康和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以及用于供给产蛋、长肉、长毛、肥肝等生产产品的营养需要。鹅维持生命和生产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等。蛋白质是构成鹅的组织、酶和激素的主要原料,是维持生命进行生产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鹅的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苏氨酸、精氨酸、蛋氨酸、胱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等。任何1种必需氨基酸的缺乏都会影响鹅体蛋白质的合成,引起鹅生长发育不良。通常情况下,成年鹅饲料的粗蛋白含量控制在15%左右,能提高产蛋性能和配种能力。雏鹅日粮含有20%粗蛋白就可满足其快速生长时对蛋白质的需要。因此,提高日粮粗蛋白水平,对于肉鹅6周龄以前的增重有促进作用,而对以后各阶段对增重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需要 成鹅 饲料配制 日粮粗蛋白水平 必需氨基酸 生命活动 营养物质 产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酒精阳性乳症的发生机理、原因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九强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2期2-3,共2页
酒精阳性乳是指酸度在11-18°,与同体积68%-70%的酒精反应后呈颗粒状浑浊或絮状沉淀的新鲜牛乳。该乳与正常牛乳相比,其钙、氯、镁以及乳酸含量高,以钙含量增高明显,钠较少为特征。其蛋白质、脂肪以及乳糖的含量与正常乳几乎没有... 酒精阳性乳是指酸度在11-18°,与同体积68%-70%的酒精反应后呈颗粒状浑浊或絮状沉淀的新鲜牛乳。该乳与正常牛乳相比,其钙、氯、镁以及乳酸含量高,以钙含量增高明显,钠较少为特征。其蛋白质、脂肪以及乳糖的含量与正常乳几乎没有差别,但蛋白质成分变异大,尤其是酪蛋白质含量增高,蛋白质不稳定,从而导致酒精试验稳定性降低。在加工中易发生凝团,使设备难于清洗,不利于加工。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的收奶站,无论是高酸度乳(18-20°以上)还是低酸度乳,只要表现为酒精阳性乳,就按酸败变质乳而拒收,所以发生酒精阳性乳给奶牛饲养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阳性乳症 发生机理 奶牛 蛋白质含量 防治 原因 絮状沉淀 乳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实验室诊断及治疗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祥庆 《养殖技术顾问》 2010年第12期74-75,共2页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猪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赤兽体病或红皮病。1流行病学猪附红细胞体只感染家猪,不感染野猪。各种品种、性别、年猪均易感,但以仔猪和母猪...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猪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赤兽体病或红皮病。1流行病学猪附红细胞体只感染家猪,不感染野猪。各种品种、性别、年猪均易感,但以仔猪和母猪多见,其中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被阉割后几星期的仔猪尤其容易感染发病。猪附红细胞体在猪群中的感染率很高,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附红细胞体病 实验室诊断 治疗 哺乳仔猪 立克次氏体 感染率 流行病学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鹌鹑产品的包装与销售
11
作者 温克兴 刘兴文 《家禽科学》 2005年第3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鹌鹑产品 包装 销售 鹑蛋 鹑肉 种鹑 鹑粪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12
作者 闫培安 吕洪国 《家禽科学》 2007年第4期35-35,共1页
2006年12月我市某肉鸡饲养场所饲养的肉鸡在20日龄时陆续发病并出现死亡,送我中心进行诊断,现将报告如下:
关键词 混合感染 大肠杆菌 鸡支原体 肉鸡 诊治 饲养场所 死亡 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约化肉鸡场控制慢性呼吸道病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13
作者 王友令 闫培安 +1 位作者 吕洪国 葛跃坤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7年第1期48-50,共3页
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支原体病,是一种主要危害鸡特别是肉用鸡的传染性疾病。肉种鸡感染后其临床表现为母鸡产蛋率下降10%-40%,种蛋孵化率降低10%-20%,公鸡精液品质下降,种蛋受精率降低;肉用仔鸡感染后淘汰率高,生长发育明显受... 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支原体病,是一种主要危害鸡特别是肉用鸡的传染性疾病。肉种鸡感染后其临床表现为母鸡产蛋率下降10%-40%,种蛋孵化率降低10%-20%,公鸡精液品质下降,种蛋受精率降低;肉用仔鸡感染后淘汰率高,生长发育明显受阻,饲养期延长,饲料报酬率下降,胴体等级降低,废弃率增加。此外,支原体还常并发或继发于其它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呈慢性经过,复发率很高,给集约化肉鸡场造成很大的损失。鸡慢性呼吸道病防制问题已成为保证出栏率,提高经济效益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慢性呼吸道病 肉鸡场 集约化 种蛋受精率 控制 支原体病 传染性疾病 产蛋率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鸭病毒性肝炎并发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14
作者 王友令 闫培安 +1 位作者 吕洪国 葛跃坤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7年第4期22-23,共2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RA主要感染家鸭,1~8周龄鸭均可感染,但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发病率高,一般为60%-70%,有时高达90%。鸭病...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RA主要感染家鸭,1~8周龄鸭均可感染,但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发病率高,一般为60%-70%,有时高达90%。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引起小鸭高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以2周龄内雏鸭最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鸭病毒性肝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诊治 并发 败血性传染病 virus 病毒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群病虫防治歌
15
作者 欧作华 朱云芳 李树珩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6年第1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蜂群 病虫 雄蜂幼虫 巢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鹌鹑的几种烹饪方法
16
作者 李金彦 温克兴 《养殖技术顾问》 2006年第6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烹饪方法 鹌鹑 蕃茄汁 辣酱油 胡椒粉 香菜 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鹌鹑产品的包装与销售
17
作者 李金彦 李树珩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4年第3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鹌鹑产品 包装 销售 鹑肉 鹑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门塔尔改良牛的挤奶技术
18
作者 欧作华 朱云芳 《养殖技术顾问》 2005年第11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挤奶技术 西门塔尔 改良牛 泌乳性能 西杂母牛 千克 产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蜂群饲管技术与问答
19
作者 迟义成 李金彦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8年第1期29-29,共1页
1 为什么要加强春季蜂的饲养管理? 答:春季是蜂群全年饲管的开端,从冬末排粪到外界出现蜜源为春季阶段,是一年中蜂群最弱的阶段,而且是蜂群个体增殖的起点。饲管的好坏,关系着全年的蜂业生产,因此,必须加强蜂群春季的饲养管理... 1 为什么要加强春季蜂的饲养管理? 答:春季是蜂群全年饲管的开端,从冬末排粪到外界出现蜜源为春季阶段,是一年中蜂群最弱的阶段,而且是蜂群个体增殖的起点。饲管的好坏,关系着全年的蜂业生产,因此,必须加强蜂群春季的饲养管理。春季蜂群饲养管理的目的是增强其对不利气候的抵抗力,发挥越冬蜂哺育能力,尽快繁殖出第1代新蜂,进而把蜂群从恢复期推进到增殖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蜂群 饲管技术 蜂群饲养管理 增殖期 抵抗力 越冬蜂 恢复期 蜜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调教牲畜使役
20
作者 李金彦 李树珩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3年第2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牲畜 使役 调教技术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