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牌为魂 再创辉煌——山东德棉集团连奏凯歌之奥秘
1
作者 张红 《中国纺织》 2001年第9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山东 纺织工业 德棉集团 名牌战略 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圈与成纱棉结的关系探讨
2
作者 张洪军 黄显辉 《纺织器材》 2025年第1期32-35,共4页
为了提升纱线质量和织物外观质量,介绍棉结的成因、钢丝圈在纺纱中的作用、钢丝圈对钢领的要求、钢丝圈的上车及选型要求等;结合生产案例以及数据对比,分析钢丝圈选型不当、钢领钢丝圈配合不良、钢丝圈使用周期不合理等对成纱棉结的影... 为了提升纱线质量和织物外观质量,介绍棉结的成因、钢丝圈在纺纱中的作用、钢丝圈对钢领的要求、钢丝圈的上车及选型要求等;结合生产案例以及数据对比,分析钢丝圈选型不当、钢领钢丝圈配合不良、钢丝圈使用周期不合理等对成纱棉结的影响。指出:钢丝圈选型、使用不当是细纱工序纱线形成棉结的重要原因,正确选配钢丝圈是用好钢领、减少断头降低棉结和控制毛羽的必要条件;纺企应根据原料性质、纺纱号数、工艺条件及钢领的规格、型号、使用情况等,确定钢丝圈圈型、截面形状、号数(质量)、使用周期等,减少因钢丝圈使用不当导致的成纱棉结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圈 棉结 圈型 截面形状 钢领 走熟 使用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促进德棉大发展
3
作者 王加毅 《山东纺织科技》 2001年第1期5-7,共3页
介绍了德棉集团采取外贸带动战略 ,积极扩大出口 ;加快技术进步 ,促进产品结构调整 ;开展资本运营 ,壮大集团规模实力等措施 。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资本运营 山东 德棉集团 纺织企业 外贸带动战略 国际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棉纺设备上纺制中长芳纶纯纺纱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连军 万兴绪 +1 位作者 邢红心 宋文智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52,共4页
为了在棉纺设备上生产中长芳纶纯纺纱,根据中长芳纶纤维蓬松性好、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摩擦因数较大、极易产生静电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应选择适宜的工艺流程,合理优化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并采取在生产前加0.3%的抗静电剂进行预处理,... 为了在棉纺设备上生产中长芳纶纯纺纱,根据中长芳纶纤维蓬松性好、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摩擦因数较大、极易产生静电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应选择适宜的工艺流程,合理优化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并采取在生产前加0.3%的抗静电剂进行预处理,相对湿度控制在55%~60%之间等技术措施,成功地开发生产了29.5 tex、14.7 tex中长芳纶纯纺纱,成纱各项质量指标达到顾客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芳纶纤维 抗静电剂 工艺配置 技术措施 半成品 成纱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lmax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 被引量:3
5
作者 宋文智 李德志 +1 位作者 万兴绪 邢红心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44,共2页
为了确保Coolmax与棉混纺纱的成纱质量,针对Coolmax纤维的特性选配工艺参数。介绍了Coolmax纤维的性能特征,Coolmax纤维与棉混纺纱采用Coolmax与棉分别制条,在并条机混和后纺纱的工艺路线,取得了较好的工艺效果。
关键词 聚酯纤维 棉纤维 纺纱 工艺配置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梳彩棉莫代尔甲壳素纤维混纺纱的开发 被引量:9
6
作者 谢秀云 刘连军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8-31,共4页
为了探讨甲壳素纤维的可纺性,以精梳彩棉/莫代尔/甲壳素纤维60/30/10 14.6 tex混纺纱为例,分析介绍了纺纱工艺流程、工艺配置、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要点。使半制品及最终成纱质量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且纱线既具有纤维素纤维的良好手感和... 为了探讨甲壳素纤维的可纺性,以精梳彩棉/莫代尔/甲壳素纤维60/30/10 14.6 tex混纺纱为例,分析介绍了纺纱工艺流程、工艺配置、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要点。使半制品及最终成纱质量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且纱线既具有纤维素纤维的良好手感和性能,又能体现甲壳素纤维的功能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纤维 性能 混纺纱 工艺配置 措施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棉混纺纱不用PVA上浆工艺探讨 被引量:18
7
作者 何小东 孙景涛 郭腊梅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12,共4页
T/C 6 5 / 35混纺纱的传统上浆配方中 ,PVA浆料使用比例较高 ,为完全取代PVA ,研制开发了新型聚丙烯酸酯浆料CT A ,并以CT A和醋酸酯淀粉为主浆料 ,进行了单纱上浆、片纱上浆、纺织厂大面积试验与生产 ,并与传统配方相比较 ,结果表明 ,... T/C 6 5 / 35混纺纱的传统上浆配方中 ,PVA浆料使用比例较高 ,为完全取代PVA ,研制开发了新型聚丙烯酸酯浆料CT A ,并以CT A和醋酸酯淀粉为主浆料 ,进行了单纱上浆、片纱上浆、纺织厂大面积试验与生产 ,并与传统配方相比较 ,结果表明 ,以CT A与醋酸酯淀粉为主浆料 ,浆纱效果及织造效果均优于传统配方 ,可完全取代PVA ,在对涤棉混纺品种上浆时可达到不用PVA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棉混纺纱 上浆工艺 聚丙烯酸酯浆料CT—A 醋酸酯淀粉 浆料配方 粘附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梳棉纽代尔纤维混纺纱的开发生产 被引量:7
8
作者 孙维江 丛森滋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0-51,共2页
为了开发高质量的精梳棉/纽代尔纤维混纺纱,针对纽代尔纤维与粘胶纤维的性能特点较接近的特性,采用了棉纤维、纽代尔纤维分别制条、再在并条机上混并后纺纱的工艺路线,并对各工序工艺参数进行合理配置,使精梳棉/纽代尔纤维混纺纱成纱各... 为了开发高质量的精梳棉/纽代尔纤维混纺纱,针对纽代尔纤维与粘胶纤维的性能特点较接近的特性,采用了棉纤维、纽代尔纤维分别制条、再在并条机上混并后纺纱的工艺路线,并对各工序工艺参数进行合理配置,使精梳棉/纽代尔纤维混纺纱成纱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优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代尔纤维 精梳棉 工艺参数 赛络纺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纤维与彩色棉纤维混纺纱的开发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梅 刘玉庆 马洪才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7-29,共3页
分析了玉米纤维与棕棉纤维的特性,玉米纤维与棕棉纤维混纺纱采用两种纤维分别制条再混和纺纱的工艺流程。玉米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好、含杂少、回潮率低,开清棉工序采用“勤抓少抓、多松少打、轻梳少落”的工艺原则。
关键词 玉米纤维 彩色棉纤维 混纺纱 工艺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竹浆金属纤维混纺纱纺制技术要点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文智 邢红心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金属纤维 竹浆纤维 纺制技术 混纺纱 精梳棉 纤维长度 市场需求 断裂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彩棉梳理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连军 孙树林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0-42,共3页
为探讨天然彩棉梳理工艺,介绍了天然彩棉的性能特点和主要梳理针布的选用情况。从降低梳棉工序彩棉的棉结、短绒入手,进行了梳理工艺的优选,并采取了各项技术措施,使彩棉生条和成纱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 彩棉 性能 针布 工艺优选 技术措施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棉混纺氨纶包芯纱的生产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梅 刘玉庆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2,共3页
为了顺利开发生产竹棉混纺氨纶包芯纱,针对竹纤维的性能,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地配置纺纱各工序工艺参数,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通过选择合适的混和方式,梳棉控制好棉网状态,合理选择粗纱捻度和氨纶丝的预牵伸倍数等,保证了纱线的条干均匀... 为了顺利开发生产竹棉混纺氨纶包芯纱,针对竹纤维的性能,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地配置纺纱各工序工艺参数,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通过选择合适的混和方式,梳棉控制好棉网状态,合理选择粗纱捻度和氨纶丝的预牵伸倍数等,保证了纱线的条干均匀度,成纱质量达到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性能 氨纶包芯纱 工艺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棉筒子染色工艺路线的改进 被引量:5
13
作者 任进和 李晓健 乔学胜 《染整技术》 CAS 2010年第5期25-27,共3页
涤棉染色在高温下收缩比较严重,经常出现内层浮色外层浅和纱线卡断现象,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收效不大,采用弹簧管染涤棉纱很好的避免了内层浮色外层浅和纱线卡断两个问题,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难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涤棉染色 弹簧管 卡断 浮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原纤维精梳彩棉混纺喷气纱的生产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俊红 刘连军 +1 位作者 王春燕 王万新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4-36,共3页
为了探讨竹原纤维/精梳彩棉70/30 14.6 tex混纺喷气纱的纺纱工艺,根据竹原纤维的性能和喷气纺的特点,经过纺纱实践,制定了纺纱工艺流程,合理配置了各工序工艺参数及采取的技术措施。竹原纤维精梳彩棉混纺喷气纱采用三道并条混和,针对竹... 为了探讨竹原纤维/精梳彩棉70/30 14.6 tex混纺喷气纱的纺纱工艺,根据竹原纤维的性能和喷气纺的特点,经过纺纱实践,制定了纺纱工艺流程,合理配置了各工序工艺参数及采取的技术措施。竹原纤维精梳彩棉混纺喷气纱采用三道并条混和,针对竹原纤维杂质少的特点,开清工序采用多梳少打、轻打少落的工艺配置,梳棉采用轻定量、紧隔距工艺,喷气纺采用较小牵伸、放大隔距、增大加压、调慢车速的工艺。实践表明,竹原纤维精梳彩棉混纺喷气纱纺纱断头率低,生产效率高,成纱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原纤维 彩棉 喷气纺纱 性能 工艺配置 措施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彩色棉特细条全弹灯芯绒的研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丛森滋 周全宝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6-57,共2页
介绍了绒纬为天然彩色棉与棉混纺纱、经纱和地纬为本白棉氨纶包覆纱的特细条全弹灯芯绒织物的设计思路、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清梳工序加强开松及梳理 ,生产包覆纱时要杜绝缺芯、少芯现象 ,整经工序应调整刹车灵敏度 ,采用变性淀粉... 介绍了绒纬为天然彩色棉与棉混纺纱、经纱和地纬为本白棉氨纶包覆纱的特细条全弹灯芯绒织物的设计思路、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清梳工序加强开松及梳理 ,生产包覆纱时要杜绝缺芯、少芯现象 ,整经工序应调整刹车灵敏度 ,采用变性淀粉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彩色棉 混纺纱 弹力织物 灯芯绒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棉筒子纱一浴法染色工艺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任进和 陈洪玲 《染整技术》 CAS 2014年第10期21-23,共3页
传统涤棉筒子纱染色常采取两浴法,染色牢度较好,但费工费时费料,不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对传统的工艺进行探索改进,采用分散/活性一浴染色新工艺,在满足染色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大大缩短了染色时间,节约水、电、汽等能源消耗,减少污水排放... 传统涤棉筒子纱染色常采取两浴法,染色牢度较好,但费工费时费料,不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对传统的工艺进行探索改进,采用分散/活性一浴染色新工艺,在满足染色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大大缩短了染色时间,节约水、电、汽等能源消耗,减少污水排放,降低了成本,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棉 筒子纱 一浴法染色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开发 被引量:10
17
作者 丛森滋 葛晓红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9-41,共3页
介绍了牛奶纤维的特性。针对牛奶纤维抱合力差的特点,采用牛奶纤维和撕断的精梳棉条进行棉包混和;在开清棉工序适当加重棉卷的定量;梳棉工序为减少棉条断头,生条定量偏重控制;粗纱的捻系数偏大掌握,使用橡胶假捻器,提高加捻效率,采用较... 介绍了牛奶纤维的特性。针对牛奶纤维抱合力差的特点,采用牛奶纤维和撕断的精梳棉条进行棉包混和;在开清棉工序适当加重棉卷的定量;梳棉工序为减少棉条断头,生条定量偏重控制;粗纱的捻系数偏大掌握,使用橡胶假捻器,提高加捻效率,采用较小的粗纱张力;为了与较大的粗纱捻系数相配合,细纱后区工艺采用大隔距、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前区采用小隔距,可适应牛奶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纤维 棉纤维 混纺 工艺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代尔与彩棉混纺纱的开发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梅 刘玉庆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50-51,共2页
介绍了Modal与棕棉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流程、各工序的工艺配置及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莫代尔 彩棉 混纺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梳长绒棉彩色棉铜氨纤维混纺针织纱的开发 被引量:6
19
作者 董化玲 周全宝 孙寿军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40,共3页
介绍了铜氨纤维的特性,铜氨纤维与棉纤维混和纺制针织用纱的工艺方案是采用三道并条的工艺。铜氨纤维纺纱在开清棉工序以多松少打、多梳少落为工艺原则,为减少纤维损伤及打手返花,造成过多的棉结,适当降低打手速度,并跳过A036B型豪猪开... 介绍了铜氨纤维的特性,铜氨纤维与棉纤维混和纺制针织用纱的工艺方案是采用三道并条的工艺。铜氨纤维纺纱在开清棉工序以多松少打、多梳少落为工艺原则,为减少纤维损伤及打手返花,造成过多的棉结,适当降低打手速度,并跳过A036B型豪猪开棉机,减少打击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氨纤维 长绒棉 棕色棉 混纺 针织纱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细号纯棉精梳纱的生产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春燕 田宝华 +1 位作者 王春荣 王静静 《现代纺织技术》 2011年第6期44-46,共3页
为开发高支高密织物,对7.3tex纯棉精梳纱的纺纱工艺进行了分析,特细号纱截面内纤维根数少,相应单纱强力值低,条干不易控制,棉结纱疵多,致使纺纱难度增大。应从原料、设备、工艺、操作、管理等各个环节采取必要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措施。... 为开发高支高密织物,对7.3tex纯棉精梳纱的纺纱工艺进行了分析,特细号纱截面内纤维根数少,相应单纱强力值低,条干不易控制,棉结纱疵多,致使纺纱难度增大。应从原料、设备、工艺、操作、管理等各个环节采取必要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措施。正确选择纺纱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才能纺好质量高的特细号纱。结果表明,成纱质量超过乌斯特2007年公报25%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细号纯棉纱 精梳 纺纱工艺参数 成纱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