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氧化铬废渣烧结过程中六价铬的消除研究
1
作者 蔡元兴 戴雅璇 刘畅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0-133,共4页
针对氢氧化铬粉末在烧结过程中会产生六价铬,直接填埋处理会对环境产生潜在的危害。采用在烧结过程中加入还原剂,以降低Cr2O3废渣中六价铬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一次烧结前加入还原剂的处理方法,不能使烧结产品中的六价铬含量降到理想水... 针对氢氧化铬粉末在烧结过程中会产生六价铬,直接填埋处理会对环境产生潜在的危害。采用在烧结过程中加入还原剂,以降低Cr2O3废渣中六价铬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一次烧结前加入还原剂的处理方法,不能使烧结产品中的六价铬含量降到理想水平。在一次烧结后,再加入还原剂进行二次烧结的处理方法,可将六价铬含量降到较低的水平,对氢氧化铬烧结的环保处理过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铬废水 氢氧化铬沉淀 三氧化二铬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和热力学计算的TiAl-Nb金属间化合物稳定性和相关系研究
2
作者 汪文洋 徐勇 +4 位作者 田彬 甘信柱 王志刚 梁永锋 林均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162,共12页
采用基于广义梯度近似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和相图计算方法,研究了TiAl-Nb合金中γ、α_(2)、O_(2)和ωo相的热力学和力学性质以及相转变关系.研究表明,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的化合物相的参数是准确的,且分析结果与相图计算结果... 采用基于广义梯度近似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和相图计算方法,研究了TiAl-Nb合金中γ、α_(2)、O_(2)和ωo相的热力学和力学性质以及相转变关系.研究表明,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的化合物相的参数是准确的,且分析结果与相图计算结果相一致.四个化合物相都是能够稳定存在的相.通过热力学和力学性质的分析,发现α_(2)相更容易转变为O_(2)相,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相变反应生成ωo相.而γ相更容易转变为ωo相,但无法生成O_(2)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第一性原理 相图 声子谱及态密度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生物质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晓丹 马洪芳 +2 位作者 刘志宝 陈张豪 刘鑫鑫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35-7040,7044,共7页
多孔生物质碳材料是一种由糖类或含碳有机废弃物制备的新型功能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性能稳定,绿色环保的优点。其常见的制备工艺有直接碳化法,水热法以及活化法等。近年来,多孔生物质碳材料在土壤改良剂、吸附剂和电极材料等... 多孔生物质碳材料是一种由糖类或含碳有机废弃物制备的新型功能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性能稳定,绿色环保的优点。其常见的制备工艺有直接碳化法,水热法以及活化法等。近年来,多孔生物质碳材料在土壤改良剂、吸附剂和电极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介绍了多孔生物质碳材料的原料来源、制备工艺和应用情况,并对该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碳材料 废物处理 吸附剂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非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鹏 史清宇 +2 位作者 边秀房 徐淑波 任国成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16,共4页
利用搅拌摩擦加工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非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用金相、显微硬度计及扫描电镜等分析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硬度以及成分组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主要由母材和非晶带经搅拌摩擦加工后交替形成的层状结构组成,其显微硬度与母... 利用搅拌摩擦加工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非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用金相、显微硬度计及扫描电镜等分析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硬度以及成分组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主要由母材和非晶带经搅拌摩擦加工后交替形成的层状结构组成,其显微硬度与母材相比有所提高.复合材料主要由-αAl,Mg2Al3,MnAl6以及La3Al11等物相组成,原始非晶带经搅拌摩擦加工后存在一定的晶化特征,而非晶的晶化可能是摩擦热、机械搅拌力以及轴肩压力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搅拌摩擦加工 非晶合金 显微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的光谱发射率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朱波 曹伟伟 +2 位作者 井敏 董兴广 王成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09-2913,共5页
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不同类型的C/C复合材料,测试了其法向光谱发射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短切碳纤维增强的C/C复合材料,其法向光谱发射率在整个2500~13000nm的测试波段内普遍要高于碳布增强复合材料样品。短切碳纤维结构的相对松散,单... 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不同类型的C/C复合材料,测试了其法向光谱发射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短切碳纤维增强的C/C复合材料,其法向光谱发射率在整个2500~13000nm的测试波段内普遍要高于碳布增强复合材料样品。短切碳纤维结构的相对松散,单位体积内物质的粒子数相对较少,这增加了电磁波的穿透深度,从而使得样品的法向光谱发射率较高,热辐射特性较好。纤维预制体和C/C复合材料样品的法向光谱发射率测试对比可知,两种不同碳材料的微结构差异使得树脂碳的法向光谱发射率优于纤维碳。利用Raman光谱对不同碳物质进行物相分析表明,树脂碳以sp3和sp2杂化态碳原子的混合结构使其内部产生的局域振动模式较多,这也是样品法向光谱发射率较高,热辐射特性较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光谱发射率 树脂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激光拼焊板热冲压材料模型的构建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3
6
作者 唐炳涛 李琛琛 +2 位作者 郑伟 黄丽丽 原政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94-999,共6页
为了能够采用数值方法准确模拟高强钢激光拼焊板热冲压过程,研究了热冲压过程的相变转化模型、传热模型及激光拼焊板的热力学模型,包括2种母材及焊缝区域热力学模型的建立,并建立了完整的数值仿真模型.选取1.6 mm的硼钢B1500HS和1.2 mm... 为了能够采用数值方法准确模拟高强钢激光拼焊板热冲压过程,研究了热冲压过程的相变转化模型、传热模型及激光拼焊板的热力学模型,包括2种母材及焊缝区域热力学模型的建立,并建立了完整的数值仿真模型.选取1.6 mm的硼钢B1500HS和1.2 mm的低合金高强钢B340LA进行激光拼焊,对其进行热冲压成形实验,并对热冲压件B柱加强件进行厚度分布分析及微观组织测试,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的比对验证了材料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冲压 激光拼焊板 高强钢 材料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径向分布函数在材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林雪 于美杰 +4 位作者 王成国 林治涛 徐勇 吴益民 张春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6-119,143,共5页
介绍了原子径向分布函数的基本理论,综述了原子径向分布函数在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碳材料、金属材料等不同类型材料结构研究中的最新进展。阐明了原子径向分布函数相对于传统结构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优势,并展望了该方法在碳纤维结构研究... 介绍了原子径向分布函数的基本理论,综述了原子径向分布函数在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碳材料、金属材料等不同类型材料结构研究中的最新进展。阐明了原子径向分布函数相对于传统结构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优势,并展望了该方法在碳纤维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该方法能够从原子级别揭示整个碳纤维制备过程中结构的演变规律,这对制备高性能碳纤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径向分布函数 结构 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搅拌摩擦焊方法制备的非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鹏 史清宇 +2 位作者 霍玉双 张元彬 李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3-56,共4页
利用金相、EDS、XRD及TEM试验等对采用源于搅拌摩擦焊方法的搅拌摩擦加工技术制备的非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非晶增强体与基体5A06铝合金经过搅拌摩擦加工过程充分的搅拌作用,获得了层状混和组织结构... 利用金相、EDS、XRD及TEM试验等对采用源于搅拌摩擦焊方法的搅拌摩擦加工技术制备的非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非晶增强体与基体5A06铝合金经过搅拌摩擦加工过程充分的搅拌作用,获得了层状混和组织结构.复合材料中存在大量的90~400 nm纳米级组织,主要由-αA l与-αA l非晶组织构成.纳米级组织的存在有助于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而非晶结构的存在表明非晶增强体在搅拌摩擦加工过程中并未完全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搅拌摩擦焊 搅拌摩擦加工 非晶合金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成分对Fe_3Al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静 范小红 石磊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2-26,共5页
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一种新型Fe3Al基复合材料,讨论基体成分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中,Fe3Al粉体的最佳球磨时间为60h;随着Al含量提高,Fe3Al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略有降低但耐磨性明显提高,合金元素Cr的加入有... 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一种新型Fe3Al基复合材料,讨论基体成分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中,Fe3Al粉体的最佳球磨时间为60h;随着Al含量提高,Fe3Al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略有降低但耐磨性明显提高,合金元素Cr的加入有效地改善了材料的摩擦学性能,以Fe-28Al作为摩擦材料的基体即可很好地满足性能要求;Cu作为基体中的“软相”,摩擦因数随游离Cu含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摩擦稳定性变差,且耐磨性降低,Cu含量的最佳范围为12%-18%(质量分数),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都下降,但石墨含量过高会导致材料性能恶化,石墨的最佳含量为8%~12%(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AL 摩擦 磨损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建筑石膏耐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磊 井敏 宋海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87-2792,共6页
以脱硫建筑石膏为主要胶凝材料,研究无机改性剂粉煤灰和水泥、复合激发剂、有机硅防水剂对脱硫建筑石膏耐水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掺粉煤灰和水泥对脱硫建筑石膏体系的耐水性提高幅度不大。复掺粉煤灰、水泥和复合激发剂后,可以获得... 以脱硫建筑石膏为主要胶凝材料,研究无机改性剂粉煤灰和水泥、复合激发剂、有机硅防水剂对脱硫建筑石膏耐水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掺粉煤灰和水泥对脱硫建筑石膏体系的耐水性提高幅度不大。复掺粉煤灰、水泥和复合激发剂后,可以获得6 MPa以上的抗折强度,22 MPa以上的抗压强度,0.6以上的抗折软化系数,但抗压软化系数和吸水率与单掺体系相比差别不大。在复掺最优配方的基础上添加有机硅防水剂,在防水剂掺量为0.8%时,其复合脱硫石膏试块的抗折软化系数0.756,抗压软化系数0.791,分别提高了64.3%和108.1%,吸水率仅为3.7%,显著地提高了脱硫石膏的防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建筑石膏 胶凝材料 耐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母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清波 李春珍 +2 位作者 李海文 王玥 吕志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191-2196,共6页
云母微晶玻璃具有优异的可加工性、高热震性及良好的断裂韧性等多种优异性能,尤其是加工性能使其展现了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但层片状云母晶体的析出会使微晶玻璃强度有所下降,因此如何提高云母微晶玻璃的强度是多... 云母微晶玻璃具有优异的可加工性、高热震性及良好的断裂韧性等多种优异性能,尤其是加工性能使其展现了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但层片状云母晶体的析出会使微晶玻璃强度有所下降,因此如何提高云母微晶玻璃的强度是多年来人们研究的重点。目前,用于提高云母微晶玻璃强度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种:(1)通过改变云母晶体层间结合离子的种类,提高云母晶体间的结合力;(2)通过调整基础玻璃组成和热处理制度裁剪显微组织,改善材料的强度;(3)通过热压等工艺实现定向析晶;(4)通过复合化设计形成复合材料,提高云母微晶玻璃的综合性能。其中云母微晶玻璃的复合化设计因具有复合相种类选择范围宽、添量可控、性能改善效果显著等优势而得到较大的发展。云母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复合相以颗粒和纤维两大类为主。颗粒复合相包括惰性颗粒、非活性颗粒及活性颗粒。其中惰性颗粒是指颗粒本身不发生相变,与玻璃基体亦不发生反应的颗粒;非活性颗粒是指颗粒自身不发生相变,但颗粒成分之间可以发生反应的颗粒;活性颗粒可通过自身或与基体玻璃发生反应形成增强相。颗粒可添加到基础玻璃中,亦可添加到热处理前的母体玻璃中,通过改变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组成,或改变云母基玻璃的析晶过程,或通过反应改变云母玻璃的析晶规律,进而影响材料的烧结。在此类云母微晶玻璃中,颗粒的种类和析出是影响云母微晶玻璃最终性能的关键。颗粒的选择及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微晶玻璃材料的开发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纤维复合相主要以外加方式掺入,可有效改善云母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韧性特征。有报道将碳纤维、SiO2/Al2O3纤维、AlN纤维等用于云母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制备。在纤维云母微晶玻璃复合材料中,纤维与玻璃基体的界面结合问题是获得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关键。本文综述了云母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云母微晶玻璃复合化的种类、制备及性能,着重评述了复合相在云母微晶玻璃中的作用及特征,提出了云母微晶玻璃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母微晶玻璃 复合材料 可加工性 颗粒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S太阳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科高 王继扬 刘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13-1415,1421,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太阳电池及其材料的发展概况。目前应用的光电转换材料主要有硅材料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介绍了用这几类材料制作的太阳电池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其光电转换效率。在薄膜电池材料中重点综述了铜铟硒(CIS)基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 综述了国内外太阳电池及其材料的发展概况。目前应用的光电转换材料主要有硅材料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介绍了用这几类材料制作的太阳电池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其光电转换效率。在薄膜电池材料中重点综述了铜铟硒(CIS)基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由于制约太阳电池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制备成本高和转换效率低,提出了采用化学法制备CIS基薄膜材料及其梯度带隙,该方法将开辟高性能CIS基吸收层薄膜材料及其器件制备的低成本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光电转换 CulnSe2 梯度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Al/HAP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岳雪涛 孙康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84-1888,共5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在模拟体液中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P s)粉体,用金属钛粉和铝粉经过机械合金法,制备了金属间化合物Ti3Al;将制备的HAP粉体作为基体材料加入第二相Ti3Al粉体,经过球磨分散得到Ti3Al/HAP复合粉体,经过热压烧结,得到羟基... 采用化学沉淀法在模拟体液中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P s)粉体,用金属钛粉和铝粉经过机械合金法,制备了金属间化合物Ti3Al;将制备的HAP粉体作为基体材料加入第二相Ti3Al粉体,经过球磨分散得到Ti3Al/HAP复合粉体,经过热压烧结,得到羟基磷灰石与金属间化合物Ti3Al的复合材料。通过XRD、SEM及TEM等测试方法,分析了用普通化学沉淀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HAP c)和在模拟体液中生成的羟基磷灰石(HAP s)的区别及Ti3Al对羟基磷灰石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在模拟体液中生成的羟基磷灰石颗粒均匀细小,纯度较高,结晶度较低;羟基磷灰石掺入一定量的Ti3Al后,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有所降低,X射线衍射显示复合材料中只有Ti3Al和HAP两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体液 羟基磷灰石 TI3AL 化学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腐蚀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鹏 李士凯 +1 位作者 张元彬 刘燕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1,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电化学腐蚀等测试手段对搅拌摩擦加工制备获得的新型非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及腐蚀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新型非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呈现典型的层状结构,且组织呈现一定的纳米... 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电化学腐蚀等测试手段对搅拌摩擦加工制备获得的新型非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及腐蚀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新型非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呈现典型的层状结构,且组织呈现一定的纳米级的超细晶结构,主要由α-Al及α-Al非晶结构组成的并伴有Al-Cu-Mg系析出相存在,与母材相比抗拉强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添加非晶形成的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相比未添加非晶基体材料加工后的腐蚀性能有所提高,但两种加工条件下材料的抗腐蚀性能均低于母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加工 金属基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腐蚀 电子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Al基复合材料摩擦表面的分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静 尹衍升 +2 位作者 潘悦飞 林晓娟 于宽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1-34,共4页
利用结构函数法对Fe3A l基复合材料干滑动摩擦表面的分形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计算其分形维数。结果表明Fe3A l基复合材料摩擦表面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和摩擦因数以及磨损率之间有着密切相关性,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摩擦因数和磨损... 利用结构函数法对Fe3A l基复合材料干滑动摩擦表面的分形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计算其分形维数。结果表明Fe3A l基复合材料摩擦表面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和摩擦因数以及磨损率之间有着密切相关性,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都逐渐减小,磨损率尤为明显,说明材料摩擦表面形貌特征对其摩擦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AL 摩擦表面 分形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Al基摩擦材料的烧结致密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静 尹衍升 +2 位作者 刘英才 林晓娟 孔英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4,共4页
利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了以Fe3Al金属间化合物为基体,以Cu、石墨、MoS2、Al2O3为添加剂的一种复合摩擦材料,并对其烧结致密化过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致密化过程受到原始粉料组成、粒度以及烧结工艺参数(如烧结... 利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了以Fe3Al金属间化合物为基体,以Cu、石墨、MoS2、Al2O3为添加剂的一种复合摩擦材料,并对其烧结致密化过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致密化过程受到原始粉料组成、粒度以及烧结工艺参数(如烧结温度、压力、保温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Cu的液相烧结在材料致密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最佳工艺参数为:烧结温度1 050 ̄1 100℃,压力10 ̄12 MPa,保压20 ̄30 min,保温45 ̄60 min,此时致密度为90% ̄95%。烧结过程中未发现晶粒异常长大,经1 050℃烧结1 h的摩擦材料中Fe3Al的晶粒尺寸为400 ̄6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AL 摩擦材料 烧结 致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Bi_4Ti_4O_(15)陶瓷材料介电和导热性能的研究
17
作者 于峰 王培吉 +2 位作者 李萍 范素华 张奉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14-2017,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rBi4Ti4O15陶瓷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铋含量及掺杂Nd对SrBi4Ti4O15陶瓷结构、热扩散率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SrBi4Ti4O15陶瓷材料的热扩散率和介电常数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佳烧结温度为1100℃,铋含量...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rBi4Ti4O15陶瓷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铋含量及掺杂Nd对SrBi4Ti4O15陶瓷结构、热扩散率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SrBi4Ti4O15陶瓷材料的热扩散率和介电常数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佳烧结温度为1100℃,铋含量过量达10%时,SrBi4Ti4O15陶瓷的热扩散率和介电常数最大。随着掺杂量Nd的增加,SrBi4Ti4O15陶瓷的热扩散率和介电常数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Bi4Ti4O15材料 热导率 ND掺杂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对粉末冶金Fe_3Al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马洪涛 尹衍升 李静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研究了Cu含量对粉末冶金Fe3A l基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施加载荷和改变转速对加入不同量铜粉末冶金Fe3A l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借助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了不同铜含量Fe3A l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结... 研究了Cu含量对粉末冶金Fe3A l基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施加载荷和改变转速对加入不同量铜粉末冶金Fe3A l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借助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了不同铜含量Fe3A l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加入12%的Cu可使Fe3A l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载荷和转速对复合材料的磨损形式受铜的加入量的影响;铜的加入影响复合材料的磨损形式和磨损机理,当含铜量较少时,复合材料以磨粒磨损为主,随加入铜的量的增多,其磨损形式变为磨粒磨损和轻微的粘着磨损形式,加入大量铜时,则以粘着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Al基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磨损机理 磨粒磨损 粘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辅助Ti_3Al/HAP复合材料表面沉积HAP涂层及表征
19
作者 岳雪涛 孙康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9-1362,共4页
本研究利用Ca(NO3)2·4H2O,EDTA-2Na,NaH2PO4配制钙磷溶液,将热压烧结法制备的Ti3Al/HAP复合材料进行抛光并酸蚀后,放入钙磷溶液中浸泡矿化。经过一定矿化阶段,可以在复合材料样品条表面形成一层由六方棱柱状HAP晶体组成的致密涂层,... 本研究利用Ca(NO3)2·4H2O,EDTA-2Na,NaH2PO4配制钙磷溶液,将热压烧结法制备的Ti3Al/HAP复合材料进行抛光并酸蚀后,放入钙磷溶液中浸泡矿化。经过一定矿化阶段,可以在复合材料样品条表面形成一层由六方棱柱状HAP晶体组成的致密涂层,SEM测试结果显示,六方棱柱状HAP晶体平行排列,垂直于复合材料表面,XRD图谱显示晶体沿c轴排列,(001)晶面平行于复合材料表面。将上述涂层放入模拟体液中浸泡,可以在其上面再形成一层由细小晶粒组成的涂层,新涂层新晶粒发育不完整,晶体取向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 钙磷溶液 六方棱柱状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光子晶体兼容隐身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伟丽 邱桂花 +4 位作者 于名讯 牛玉超 张瑞蓉 韩建龙 张煜曼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118,共5页
光子晶体是一种新型的人工结构材料,具有光子禁带和光子局域两个独特的特性,其处于光子禁带内的电磁波被禁止传播呈现出高反射,与光子局域频率相对应的电磁波则会透过光子晶体。光子晶体的出现为多波段兼容隐身材料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光子晶体是一种新型的人工结构材料,具有光子禁带和光子局域两个独特的特性,其处于光子禁带内的电磁波被禁止传播呈现出高反射,与光子局域频率相对应的电磁波则会透过光子晶体。光子晶体的出现为多波段兼容隐身材料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分析一维光子晶体在多波段兼容隐身领域的优势,并且介绍光子晶体在多波段红外隐身材料、激光/红外兼容隐身材料、雷达/红外隐身兼容材料、可见光/红外兼容隐身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光子晶体 兼容隐身材料 光子禁带 光子局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