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reto排序遗传算法及响应面优化在纯电车电池壳体参数设计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媛媛 刘娜 +1 位作者 刘鹏 王成诺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831,共13页
为解决三元锂电池壳厚重与应力集中的问题。本文利用拉丁超立方法对变密度拓扑优化后参数抽样,利用了Pareto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选择应力等作为目标函数进行迭代计算。本文利用克里格空间插值法得到各响应图谱以及初步预测的优化方案。... 为解决三元锂电池壳厚重与应力集中的问题。本文利用拉丁超立方法对变密度拓扑优化后参数抽样,利用了Pareto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选择应力等作为目标函数进行迭代计算。本文利用克里格空间插值法得到各响应图谱以及初步预测的优化方案。基于上述结果利用Design-Expert建立了62组响应面数学模型,计算所得帕累托最优为70%,p-value≤0.0001,证明响应面模型的准确性,经仿真计算优化后的结构较原模型各方面性能都有所提升,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多目标遗传算法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丝杠进给系统滑模控制与同步误差仿真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向荣 朱培元 +2 位作者 姜洪奎 赵佳佳 于翰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16,221,共6页
为了解决双丝杠进给系统同步控制误差过大的问题,建立双丝杠进给系统的机电耦合仿真模型,并且基于自抗扰控制理论中的跟踪微分器与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基于跟踪微分器与改进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器,以减小因切换滑模面而产生的抖振现象;其次... 为了解决双丝杠进给系统同步控制误差过大的问题,建立双丝杠进给系统的机电耦合仿真模型,并且基于自抗扰控制理论中的跟踪微分器与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基于跟踪微分器与改进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器,以减小因切换滑模面而产生的抖振现象;其次,为解决两根丝杠因制造装配等产生的工艺误差导致的扰动问题,在采用同步控制的基础上,两根丝杠均采用了基于跟踪微分器与改进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器,大幅度地降低了两根丝杠的同步误差;最后进行了MATLAB/Simulink建模与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跟踪微分器与改进趋近律的滑模控制策略相比传统滑模同步控制策略和P-PI同步控制策略,对同步误差的抑制效果要更好,工作台运动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丝杠 滑模控制 同步控制 跟踪微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弹实验的二阶密切滚珠丝杠滚道接触性能研究
3
作者 姜洪奎 闫婷 +3 位作者 宋现春 朱晓峰 高唱 王梦琦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9-216,共8页
鉴于滚道轮廓对滚珠丝杠的接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研究了二阶密切滚道滚珠丝杠和传统哥特式滚珠丝杠的接触性能。首先,通过接触几何中的密切接触理论推导出滚珠的二阶近似曲线,提出一种新型二阶密切滚珠丝杠滚道廓形。其次,建立具有密切... 鉴于滚道轮廓对滚珠丝杠的接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研究了二阶密切滚道滚珠丝杠和传统哥特式滚珠丝杠的接触性能。首先,通过接触几何中的密切接触理论推导出滚珠的二阶近似曲线,提出一种新型二阶密切滚珠丝杠滚道廓形。其次,建立具有密切滚道廓形的滚珠丝杠等效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和光弹实验,评估滚珠丝杠接触应力的分布。最后,通过光弹实验获得不同滚道廓形的应力分布条纹图像,验证密切滚道在接触区域应力分布均匀化方面的优越性。结果表明,与传统哥特式滚珠丝杠相比,二阶密切滚道的设计能够显著增大接触面积,降低接触应力集中程度,使接触区域应力梯度平缓,有效提升滚珠丝杠副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珠丝杠 滚道廓形 密切理论 光弹实验 接触应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柔性空间机械臂振动特性分析
4
作者 王囡囡 魏传彤 刘才山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针对复合材料空间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柔性臂杆易产生强烈振动的问题,将空间机械臂简化为旋转刚体-薄壁梁模型,进行了中心转速、复合材料铺层方式以及横截面形状对复合材料柔性空间机械臂振动特性影响的研究。首先,根据复合材料的本构关... 针对复合材料空间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柔性臂杆易产生强烈振动的问题,将空间机械臂简化为旋转刚体-薄壁梁模型,进行了中心转速、复合材料铺层方式以及横截面形状对复合材料柔性空间机械臂振动特性影响的研究。首先,根据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建立了复合材料薄壁梁的本构方程;然后,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和哈密顿原理,利用本构方程和旋转梁的运动学模型建立了梁的偏微分动力学方程,通过傅里叶变换将连续系统离散为多自由度系统,进而得到了梁的离散振动方程;最后,将振动方程无量纲化,通过数值计算求解薄壁梁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固有频率会随中心转速的增大而变大,随铺层角度的增大而变小。此外,横截面锥度对复合材料旋转变截面薄壁梁振动特性起决定性作用,截面锥度的减小会增大固有频率,同时降低铺层角度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梁 变截面 固有频率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挤出机螺旋绞刀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5
作者 王晓伟 林朵朵 +2 位作者 牛景瑞 高胜鲁 陈旭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29,共7页
真空挤出机是新型墙材成型生产的关键设备,螺旋绞刀是该设备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真空挤出机的生产质量、效率和能耗等指标。文中基于泥料二维流场运动和宾汉体假设对绞刀进行受力分析,建立能耗与产能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针对... 真空挤出机是新型墙材成型生产的关键设备,螺旋绞刀是该设备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真空挤出机的生产质量、效率和能耗等指标。文中基于泥料二维流场运动和宾汉体假设对绞刀进行受力分析,建立能耗与产能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针对数学模型多目标、多约束条件的特点采用随机方向搜索法基于MATLAB软件对螺旋绞刀结构进行了分析与优化,并以山东某企业生产的JKY75/60真空挤出机为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显示:真空挤出机优化后较优化前能耗减小2.9 kW,产能提升2.4 m^(3)/h且螺旋绞刀的内缘半径、外缘半径和螺旋升角的最佳值均在经验数据的取值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绞刀 泥料 耗能 多目标优化 随机方向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机械用高强钢及其焊接研究现状 被引量:20
6
作者 沈孝芹 李欢欢 +1 位作者 于复生 姜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2,共5页
随着工程机械用钢向高强高韧方向发展,其对焊接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工程机械用高强钢的强度级别、主要生产厂家及钢材型号,并论述了工程起重机、土石方机械、混凝土机械及液压支架等工程机械用高强钢及其焊接方法、焊... 随着工程机械用钢向高强高韧方向发展,其对焊接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工程机械用高强钢的强度级别、主要生产厂家及钢材型号,并论述了工程起重机、土石方机械、混凝土机械及液压支架等工程机械用高强钢及其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等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高强钢 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绿色建筑电梯能耗远程监测系统 被引量:8
7
作者 陈继文 李鑫 +3 位作者 张树昌 李丽 杨红娟 王晓伟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10,共5页
为了实现绿色建筑中电梯的运行能耗、运行状态的大密度数据采集,进行了绿色建筑电梯控制系统设计。首先建立基于ARM控制的四层电梯模型作为能耗监测对象,以此为基础进行电梯能耗远程监测系统设计,实时地采集电梯运行的能耗数据,通过无... 为了实现绿色建筑中电梯的运行能耗、运行状态的大密度数据采集,进行了绿色建筑电梯控制系统设计。首先建立基于ARM控制的四层电梯模型作为能耗监测对象,以此为基础进行电梯能耗远程监测系统设计,实时地采集电梯运行的能耗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STM32控制板实时通信,传输电梯能耗数据,实现对能耗数据的查询、存储和分析。电梯能耗远程监测系统为电梯能耗的评估提供依据,让绿色节能电梯助力绿色建筑,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电梯能耗 能耗监测 远程监测 A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球式液压助力转向器助力特性分析及优化
8
作者 张伟 李昊 +3 位作者 孙磊 赵文涛 王旭光 刘少鑫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2,共12页
转向器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核心,关乎车辆的舒适性和操稳性。而转阀作为转向器的关键部件,决定着转向器的性能。研究转阀工作原理及其参数对助力特性的影响,对提升转向系统性能至关重要。首先,介绍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以及直线行... 转向器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核心,关乎车辆的舒适性和操稳性。而转阀作为转向器的关键部件,决定着转向器的性能。研究转阀工作原理及其参数对助力特性的影响,对提升转向系统性能至关重要。首先,介绍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以及直线行驶和转向时的工作原理;其次,基于转向系统工作原理搭建AMESim模型,研究扭杆刚度、发动机转速、短切口长度、预开间隙轴向长度、预开间隙宽度、阀口坡口宽度等参数对助力特性曲线的影响;最后,对优化后的转向器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结构优化后的转向器输入手力矩下降了15.5%,助力特性曲线整体向内偏移,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器 AMESIM 助力特性曲线 阀口过流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似极不灵敏输入整形器设计原理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瑞军 张明勤 秦英林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81-783,共3页
将参数变化范围作为先验知识,以输入整形器的幅频特性为目标函数,用多项式近似的方法简化目标函数,在系统参数变化范围内,令幅频特性各峰值相等,基于优化理论确定零点频率,计算脉冲序列的幅值和时间,设计出近似极不灵敏输入整形器。这... 将参数变化范围作为先验知识,以输入整形器的幅频特性为目标函数,用多项式近似的方法简化目标函数,在系统参数变化范围内,令幅频特性各峰值相等,基于优化理论确定零点频率,计算脉冲序列的幅值和时间,设计出近似极不灵敏输入整形器。这一设计方法推导过程简单,明确给出零点频率。在参数变化范围内能有效消除柔性系统的残留振荡,因此有更强的鲁棒性。将这一控制技术用于桥式起重机实验系统中,可以有效抑制载荷的残留摆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系统 整形 振荡 极不灵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门窗与幕墙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 被引量:6
10
作者 阎玉芹 吕英波 陈清奎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8期21-21,24,共2页
建筑行业的发展及其对建筑门窗与幕墙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急需一批熟练掌握建筑门窗与幕墙生产加工技术,懂得现代管理知识的高素质工程实用型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者。要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关键是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教学... 建筑行业的发展及其对建筑门窗与幕墙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急需一批熟练掌握建筑门窗与幕墙生产加工技术,懂得现代管理知识的高素质工程实用型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者。要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关键是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建筑门窗与幕墙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由两部分组成,即由一个基础知识模块、四个专业基础知识模块和一个专业应用技术模块构成的理论教学体系,一套模块化、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门窗与幕墙 课程体系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工程机械产品健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继文 魏文胜 +2 位作者 李鑫 宋世军 宋连玉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1-376,共6页
为了提高工程机械产品的安全性能,结合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工程机械产品健康检测方法。建立可准确反映当前工程机械产品状态的数字孪生模型,通过分析数字孪生模型,实现对工程机械产品的状态预测,从而提前发出故... 为了提高工程机械产品的安全性能,结合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工程机械产品健康检测方法。建立可准确反映当前工程机械产品状态的数字孪生模型,通过分析数字孪生模型,实现对工程机械产品的状态预测,从而提前发出故障预警。通过建立QTZ40塔机的数字孪生模型,运用基于数字孪生的工程机械产品健康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健康检测。实验数据表明:基于该检测方法可有效实现机械故障预警和诊断,提高了塔机的安全性,解决了工程机械传统健康检测方法的不足,为同类工程机械故障诊断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健康检测 工程机械 塔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中约束驱动数据点云曲面特征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红娟 陈继文 周以齐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1-816,共6页
为了获得产品原始设计意图,提高重构模型的整体质量,提出一种实用的逆向工程中约束驱动数据点云曲面特征优化方法,其中包括约束分解和有效的数值求解.在约束分解部分,通过设计结构矩阵分割算法消除几何约束系统中曲面特征间的耦合约束,... 为了获得产品原始设计意图,提高重构模型的整体质量,提出一种实用的逆向工程中约束驱动数据点云曲面特征优化方法,其中包括约束分解和有效的数值求解.在约束分解部分,通过设计结构矩阵分割算法消除几何约束系统中曲面特征间的耦合约束,提出了基于多尺度特征的凝聚算法来实现几何约束系统的简化和分解;在数值求解部分,基于罚函数法建立了约束优化的数学模型,采用BFGS法进行了数值求解.对优化后的逼近误差与约束满足误差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可以低数量级的逼近误差的放大,实现约束满足误差的减小,获得一种全局优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优化 约束分解 耦合约束 逆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蝙蝠双耳动态形变对恒频短脉冲声源定向的影响
13
作者 孙泽坤 何为凯 +1 位作者 任秀华 杨璐慧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2-810,共9页
蹄蝠科蝙蝠回声定位时双耳耳廓表现出复杂的动态形变特性。为研究蝙蝠耳朵动态形变对目标定位的影响,首先,基于普氏蹄蝠双耳同步柔性运动设计并搭建了仿蝙蝠动态双耳接收器,并从多个空间方位采集声源发射的恒频短脉冲超声信号;其次,提... 蹄蝠科蝙蝠回声定位时双耳耳廓表现出复杂的动态形变特性。为研究蝙蝠耳朵动态形变对目标定位的影响,首先,基于普氏蹄蝠双耳同步柔性运动设计并搭建了仿蝙蝠动态双耳接收器,并从多个空间方位采集声源发射的恒频短脉冲超声信号;其次,提取接收声源信号时频图作为输入特征,利用残差网络深度学习回归模型进行声源定向;最后,定量分析声源的方位角、俯仰角和空间方位定向误差,并与静态双耳接收器和动态单耳接收器对比分析蝙蝠耳朵动态形变对恒频短脉冲声源定向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蝙蝠双耳动态形变可以提高声源定向精度和高定向精度区间占比,其中俯仰角定向误差在1°以内的占比可提高2.5~13.9个百分点,但定向精度受声源频率影响,近似呈现非线性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声呐 耳朵动态形变 仿生声呐 声源定向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力学约束的伺服液压拉伸垫时间最优速度规划方法
14
作者 何曙光 姬帅 +2 位作者 王传英 王冬 倪鹤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172,共5页
为解决传统伺服液压拉伸垫预加速阶段效率不足、未考虑动力学特性等问题,提出一种以时间为优化目标的预加速阶段速度规划方法,充分考虑动力学约束和运动学约束,并引入深度Q网络(DQN)优化方法对求解过程进行优化,运算后得到一组符合约束... 为解决传统伺服液压拉伸垫预加速阶段效率不足、未考虑动力学特性等问题,提出一种以时间为优化目标的预加速阶段速度规划方法,充分考虑动力学约束和运动学约束,并引入深度Q网络(DQN)优化方法对求解过程进行优化,运算后得到一组符合约束条件的五次B样条曲线,从中选择时间最优的解。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五次B样条曲线能得到高阶连续的轨迹,伺服液压拉伸垫的预加速过程更加平稳;以时间为单一优化目标,考虑动力学特性,可以充分发挥伺服液压拉伸垫系统最大性能;引入深度Q网络优化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求解速度。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求解的最优时间,自行调节工作节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液压拉伸垫 动力学约束 五次B样条 深度Q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数据的玫瑰花采摘设备与技术发展方向分析
15
作者 黄明珠 沈孝芹 +3 位作者 李臣山 张永超 高俊然 许家禾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1期94-98,共5页
该文基于佰腾和专利之星专利检索数据库,以玫瑰花采摘机械为研究对象,检索了2024年之前国内关于玫瑰花采摘设备的相关专利,并统计分析了玫瑰花采摘设备申请专利的技术类别、申请地域、申请机构、发展方向等。专利数据显示,国内第1件玫... 该文基于佰腾和专利之星专利检索数据库,以玫瑰花采摘机械为研究对象,检索了2024年之前国内关于玫瑰花采摘设备的相关专利,并统计分析了玫瑰花采摘设备申请专利的技术类别、申请地域、申请机构、发展方向等。专利数据显示,国内第1件玫瑰花采摘设备的专利申请是在2005年,2017年前后玫瑰花采摘设备进入专利申请高峰,并在2023年有所回落,这与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的阶段特征有关。江苏、山东一带在玫瑰花采摘设备的专利申请上明显高于其他省份,这与这2个地区的农业基础、科研机构的聚集及市场需求有关;专利数据还显示,其技术热点主要集中在搭载机器视觉系统的机器人技术上。通过专利数据分析揭示了玫瑰花采摘设备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该设备及其相关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 专利分析 采摘机器人 采摘机械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连续可调减振器用先导电磁阀压力-流量特性分析及优化
16
作者 李明昊 时文卓 +3 位作者 李世振 张伟 张彪 张广世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101,共14页
先导电磁阀通过控制主阀压力,调节减振器内部油液流量,从而影响阻尼力大小。合理设计压力-流量特性可拓宽阻尼调节范围,以适应不同工况需求。对汽车阻尼连续可调减振器用先导电磁阀的压力-流量特性进行优化。首先,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建... 先导电磁阀通过控制主阀压力,调节减振器内部油液流量,从而影响阻尼力大小。合理设计压力-流量特性可拓宽阻尼调节范围,以适应不同工况需求。对汽车阻尼连续可调减振器用先导电磁阀的压力-流量特性进行优化。首先,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油液流经各阻尼孔的流体动力模型与稳态受力模型。结合电磁理论的电磁磁路模型确定了电磁力与输入电流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了液压仿真模型。随后,借助电磁阀性能测试试验台,开展试验对比以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分析影响先导电磁阀压力-流量特性的关键结构参数,利用实验设计的全因子分析法确定其重要程度,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关键尺寸,优化效果提升了1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导电磁阀 压力-流量特性 液压仿真 参数分析 试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及化学处理对烧结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的影响
17
作者 刘国梁 李程程 +3 位作者 张凤 邢宏宇 孙树峰 冀敏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5-236,共12页
目的烧结羟基磷灰石(Sintered Hydroxyapatite,S-HAp)在骨修复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潜力,但其细胞生物活性不足,必须探索改善S-HAp细胞生物活性的方法。方法研究了水热、氢氧化钠蒸煮和氟化钠浸泡3种表面处理方法以及水热温度、氢氧化钠/... 目的烧结羟基磷灰石(Sintered Hydroxyapatite,S-HAp)在骨修复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潜力,但其细胞生物活性不足,必须探索改善S-HAp细胞生物活性的方法。方法研究了水热、氢氧化钠蒸煮和氟化钠浸泡3种表面处理方法以及水热温度、氢氧化钠/氟化钠浓度等工艺参数对S-HAp表面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规律,并基于处理前后S-HAp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润湿性、p H值等揭示了各表面处理方法对成骨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水热处理可在S-HAp表面腐蚀产生大量多孔结构进而增强其亲水特性,从而改善细胞增殖活性,并且水热温度越高对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善效果越明显;氢氧化钠处理则可在S-HAp表面沉积NaOH晶体,从而中和细胞生长和增殖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使细胞培养基维持更长时间的弱碱性环境以提高细胞增殖活性,但NaOH浓度过高会导致培养基过碱性,抑制细胞的初期生长和增殖;氟化钠可与S-HAp发生化学反应,在S-HAp表面引入氟离子以刺激细胞生长和增殖,实现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善,但氟离子浓度过高会对细胞产生毒害。结论3种处理方法均可以提升烧结羟基磷灰石的细胞增殖活性,但氢氧化钠结晶调节p H的效果会受到植入物周边组织液含量和流速的影响,可控性差,水热和氟化钠处理更适合作为提高烧结羟基磷灰石植入物细胞增殖活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羟基磷灰石 细胞增殖 水热处理 氢氧化钠处理 氟化钠处理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建筑型材圆锯片锯切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路来骁 焦守荣 +3 位作者 阎玉芹 朱燕明 秦美镇 孙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20-127,共8页
在铝合金建筑型材圆锯片切削过程中,型材因受到圆锯片周期性冲击而产生振动和噪声,严重影响了加工效率以及加工质量。设计圆锯片锯切铝合金建筑型材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进给速度下铝合金建筑型材的锯切振动特性。时域分析结果显示,振动... 在铝合金建筑型材圆锯片切削过程中,型材因受到圆锯片周期性冲击而产生振动和噪声,严重影响了加工效率以及加工质量。设计圆锯片锯切铝合金建筑型材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进给速度下铝合金建筑型材的锯切振动特性。时域分析结果显示,振动信号会随着锯切位置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分段特性,振动最剧烈阶段的振动加速度峰值是振动最平稳阶段的3倍以上,说明以横向翼板类结构为代表的典型型材结构会对振动信号产生显著影响。通过频谱分析,型材锯切振动的峰值频率与圆锯片转动频率不存在倍数关系,说明转动频率不是影响型材锯切振动的主要因素,并且振动能量会随着进给速度的提高逐渐由低频处向高频处转移。随着进给速度由25.0 mm/s提高到75.0 mm/s,进给方向振动加速度的峰值由1669.91 m/s2逐渐增大至2001.59 m/s2,提高了19.86%;垂直进给方向振动加速度的峰值由932.52 m/s2逐渐增大至1097.30 m/s2,提高了17.67%。结果表明:铝合金建筑型材的各种组成结构对圆锯片锯切振动的影响远大于进给速度对其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切 铝合金建筑型材 振动特性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峰值聚类在塔机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胜春 安宏 +1 位作者 安增辉 李文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
建立塔机有限元模型,获取塔机完好状态和各损伤工况的各采集点的动态位移。提出了两种模型建立方法,基于悬臂梁的双输入单输出模型和基于时域数据的动态双输入单输出模型,对基于时域数据的双输入单输出模型首先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参数初... 建立塔机有限元模型,获取塔机完好状态和各损伤工况的各采集点的动态位移。提出了两种模型建立方法,基于悬臂梁的双输入单输出模型和基于时域数据的动态双输入单输出模型,对基于时域数据的双输入单输出模型首先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参数初值,进一步利用粒子群优化方法进行参数优化,提高了模型精度。以完好工况的塔机数据为基础,建立基于悬臂梁的双输入单输出模型和基于时域数据的双输入单输出模型,计算参数,建立损伤识别模型,用待检状态的位移数值拟合模型,用两种模型计算出的残差方差做损伤因子,利用密度峰值聚类方法对损伤因子进行分析,实现了对塔机的损伤判定和损伤位置的确定。这种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的诊断方法可对塔机微小损伤进行智能诊断和位置确定,该方法只需要塔机完好状态的数据和待检状态的数据即可自动诊断,解决了塔机损伤识别中损伤数据难以获取,因而无法实现智能训练和诊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机 双输入单输出模型 粒子群优化 密度峰值聚类 损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骑乘式下肢助行器结构与运动仿真研究
20
作者 王晓伟 高胜鲁 陈旭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4-990,共7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面向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辅助行走需求设计了一种骑乘式下肢助行装置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通过对人体下肢运动特征分析进行助行器自由度分配,建立助行器减负模型并验证其可行性;建立助行装置实体建模;利用标准...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面向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辅助行走需求设计了一种骑乘式下肢助行装置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通过对人体下肢运动特征分析进行助行器自由度分配,建立助行器减负模型并验证其可行性;建立助行装置实体建模;利用标准D-H法对助行器摆动相进行运动学分析;基于OpenSim开源软件编写人体下肢角位移驱动函数,利用虚拟样机技术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到助行器关节角位移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骑乘式下肢助行器与人体具有较好的物理耦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力行走 结构设计 减负原理 运动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