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实验教学中创新教育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68
1
作者 张运楚 姜爱民 +2 位作者 徐红东 张君捧 杨红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4-228,共5页
实验室是高校的心脏,对学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实验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在界定创新能力涵义的基础上,反思了应试教育、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负面影响,指出了当前高校实验教学中创新教育存在的认识误区,对... 实验室是高校的心脏,对学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实验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在界定创新能力涵义的基础上,反思了应试教育、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负面影响,指出了当前高校实验教学中创新教育存在的认识误区,对弱化验证性实验、开放式实验教学不到位、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结构严重失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给出了以创新意识启蒙为核心、实验与理论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稳定实验教学队伍和优化实验资源配置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新意识 实验教学 验证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监控机制的构建与探索 被引量:23
2
作者 姜爱民 李明弟 +3 位作者 李轶 孙一民 李大勇 孙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1-183,共3页
随着高校对大型仪器设备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建立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监控机制尤显重要。通过对建设监控机制的基本构架进行的分析和探索,提出了构建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监控机制,科学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检查与评估,加强实验... 随着高校对大型仪器设备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建立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监控机制尤显重要。通过对建设监控机制的基本构架进行的分析和探索,提出了构建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监控机制,科学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检查与评估,加强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强化技术档案的科学管理等监控机制的基本内容和相关做法,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 使用效益 监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估、检查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5
3
作者 姜爱民 李明弟 +3 位作者 王少华 李轶 孙一民 李大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5-197,201,共4页
评估与检查,要以学校为主导、二级学院为主体,充分发挥实验室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形成"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主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的组织机构网,使各环节工作落在实处。要科学设置和制定评估指标体系,重点突出,操作易行... 评估与检查,要以学校为主导、二级学院为主体,充分发挥实验室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形成"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主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的组织机构网,使各环节工作落在实处。要科学设置和制定评估指标体系,重点突出,操作易行。同时,特别注重二级学院的自查、自评和自纠,加强基础材料和数据的建立及存档,重视同学科专家的指导作用以及评估检查结果的及时反馈和整改落实,保障评估与检查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 使用效益 评估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实验开放教学体系的改革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轶 李明弟 +4 位作者 姜爱民 孙一民 孙霞 尹庆莉 李大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2-143,152,共3页
为促进高等学校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实验室管理进一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提供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结合山东建筑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运行模式的实施情况,探讨了高校实验室开放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室开放 实验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论视角的实验教学体系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明弟 鹿晓阳 +3 位作者 孟令君 姜爱民 李轶 孙一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9-121,132,共4页
实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良好环境。用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探讨了实验教学体系的内涵,并根据实验教学的属性和特征,提出了主体、客体、条件保障和教学管理四... 实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良好环境。用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探讨了实验教学体系的内涵,并根据实验教学的属性和特征,提出了主体、客体、条件保障和教学管理四大系统的实验教学基本结构;阐述了实验教学体系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制约和作用;研究了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策略,提出了应该采取的具体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 实验教学体系 教学质量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管理问题研究状况探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石怀伟 孙德明 张美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5-158,179,共5页
实验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管理则是保障完成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近几年对于实验教学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多,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热点之一。论文采用文献检索、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 实验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管理则是保障完成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近几年对于实验教学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多,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热点之一。论文采用文献检索、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文献数量增长趋势、关键词分析、杂志分布、学科分布、机构分布等方面,全面梳理了当前我国高校实验教学管理问题的研究状况,详细描述了实验教学管理职能改革、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和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研发等研究重点,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诸如理论指导缺乏、教学与管理问题混淆和管理研究队伍不稳定等主要问题,同时着眼于未来能更好地开展研究,提出将管理职能集中、在研究中引入理论支撑和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等主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管理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石怀伟 孙德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7-139,155,共4页
介绍了山东建筑大学近几年参与省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建设的基本情况、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建设效果,并对此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对高校开展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项目建设提出建议,即建设思路要与学校学科发展规划相适应,建设措施要遵循&... 介绍了山东建筑大学近几年参与省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建设的基本情况、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建设效果,并对此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对高校开展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项目建设提出建议,即建设思路要与学校学科发展规划相适应,建设措施要遵循"体系要科学、队伍要稳定、设备要齐备、管理要规范"的"四要"原则,建设过程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重点与一般、集中与分散"三个关系,建设目标要紧紧对应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 实验中心建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火灾试验炉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明弟 刘学亭 +2 位作者 李强 蒋洪胜 孙一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7期31-33,63,共4页
为适应建筑行业防火工作需要,借鉴国内外火灾试验炉建设经验,采用先进的燃烧与自控技术,研制了大型水平与垂直火灾试验炉各一台。经使用与检测,其技术水平达到或超过ISO834和GB9978-88标准要求,为大型建筑构件耐火性能与机理研究提供了... 为适应建筑行业防火工作需要,借鉴国内外火灾试验炉建设经验,采用先进的燃烧与自控技术,研制了大型水平与垂直火灾试验炉各一台。经使用与检测,其技术水平达到或超过ISO834和GB9978-88标准要求,为大型建筑构件耐火性能与机理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试验炉 建筑构件 温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控制在火灾试验炉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明弟 李强 +1 位作者 孙一民 刘学亭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5-57,76,共4页
火灾试验炉是建筑防火实验室的主要设备,可以模拟实际火灾,对建筑构件进行耐火试验。为了适应建筑行业防火工作需要,借鉴国内外火灾试验炉的建设经验,采用模糊控制技术,研制了大型水平与垂直火灾试验炉各一台。经使用与检测,其技... 火灾试验炉是建筑防火实验室的主要设备,可以模拟实际火灾,对建筑构件进行耐火试验。为了适应建筑行业防火工作需要,借鉴国内外火灾试验炉的建设经验,采用模糊控制技术,研制了大型水平与垂直火灾试验炉各一台。经使用与检测,其技术水平达到或超过ISO834和GB9978—88标准要求,为大型建筑构件耐火性能与机理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火灾 试验炉 建筑构件 温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道风的空气源热泵冷热源动态传热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轶 李明弟 田茂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27,35,共5页
对基于地道风的空气源热泵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地道传热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和计算的内、外边界条件,进而对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化处理,并采用拉普拉斯数学方法计算求解,得到空气经地下风道传热的计算公式。随后,建立地道传热环境... 对基于地道风的空气源热泵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地道传热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和计算的内、外边界条件,进而对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化处理,并采用拉普拉斯数学方法计算求解,得到空气经地下风道传热的计算公式。随后,建立地道传热环境的物理模型和边界条件,采用数值计算软件FLUENT对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将动态传热边界条件加入求解。将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实际测量取得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基于地道风的空气源热泵冷热源动态传热的特点,以及应用地下风道传热时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道 传热 数值计算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