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目标图像先验信息的无监督多聚焦图像融合
1
作者 谢明 曲怀敬 +2 位作者 吴延荣 王纪委 张汉元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01-1909,共9页
多聚焦图像融合(MFIF)是从不同源图像中获取聚焦区域,以形成全清晰图像的一种图像增强方法。针对目前MFIF方法主要存在的两个方面问题,即传统的空间域方法在其融合边界存在较强的散焦扩散效应(DSE)以及伪影等问题;深度学习方法缺乏还原... 多聚焦图像融合(MFIF)是从不同源图像中获取聚焦区域,以形成全清晰图像的一种图像增强方法。针对目前MFIF方法主要存在的两个方面问题,即传统的空间域方法在其融合边界存在较强的散焦扩散效应(DSE)以及伪影等问题;深度学习方法缺乏还原光场相机生成的数据集,并且因需要大量手动调参而存在训练过程耗时过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图像先验信息的无监督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源图像本身的内部先验信息和由空间域方法生成的初始融合图像所具有的外部先验信息分别用于G-Net和FNet输入,其中,G-Net和F-Net都是由U-Net组成的深度图像先验(DIP)网络;然后,引入一种由空间域方法生成的参考掩膜辅助G-Net生成引导决策图;最后,该决策图联合初始融合图像对F-Net进行优化,并生成最终的融合图像。验证实验基于具有真实参考图像的Lytro数据集和融合边界具有强DSE的MFFW数据集,并选用了5个广泛应用的客观指标进行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减少了优化迭代次数,在主观和客观性能评价上优于8种目前最先进的MFIF方法,尤其在融合边界具有强DSE的数据集上表现得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焦图像融合 深度图像先验 U-Net 散焦扩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建筑设备物联网节点研制 被引量:6
2
作者 谢秀颖 彭伟 +3 位作者 张桂青 汪明 李成栋 鹿曼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51-1656,共6页
为实现建筑物内用电设备的实时信息获取、监控及节能优化等目的,提出了以电力线载波技术和Internet技术为核心的建筑设备物联网系统架构,研制了该系统关键部件——物联节点。实现了以太网通信和电力线载波通信间协议转换、数据转发等功... 为实现建筑物内用电设备的实时信息获取、监控及节能优化等目的,提出了以电力线载波技术和Internet技术为核心的建筑设备物联网系统架构,研制了该系统关键部件——物联节点。实现了以太网通信和电力线载波通信间协议转换、数据转发等功能。其硬件主要采用LPC1768ARM7作为主控芯片结合DP83843以太网PHY芯片和MI200E电力线载波芯片完成,结合相应软件实现了建筑用电设备与Internet技术的完美融合。该物联节点的实现使得构建建筑设备物联网这一复杂网络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电力线载波 以太网通信 物联节点 协议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梅 张永坚 牛祺飞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9年第S1期167-170,共4页
针对我国目前建筑能耗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依据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的相关技术导则,对能耗监测系统的组成及系统功能要求进行了总结和概述。详细论述了电能分项监测系统的硬件和利用LabVIEW语言设计的系... 针对我国目前建筑能耗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依据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的相关技术导则,对能耗监测系统的组成及系统功能要求进行了总结和概述。详细论述了电能分项监测系统的硬件和利用LabVIEW语言设计的系统的结构组成、实现方法和功能。该监测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强、通用性好,功能强大、快捷方便的特点,且能够实现远程在线实时监测,具有广泛的发展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 数据采集 监测系统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系统的建筑设备物联网定位模块研制 被引量:3
4
作者 谢秀颖 王建 +3 位作者 张桂青 汪明 李成栋 陶亮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28-3434,共7页
为实现对于建筑物联网设备地理及时间信息的获取,完善建筑设备物联网技术,为地质灾害提供受灾程度及受灾区域信息,提出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建筑设备物联网中的应用方案。在山东建筑大学物联网实验室设计的建筑设备物联网系统平台的基础上... 为实现对于建筑物联网设备地理及时间信息的获取,完善建筑设备物联网技术,为地质灾害提供受灾程度及受灾区域信息,提出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建筑设备物联网中的应用方案。在山东建筑大学物联网实验室设计的建筑设备物联网系统平台的基础上,研制基于北斗系统的建筑设备物联网定位模块,实现对建筑物联网设备的定位及授时功能。其硬件设计主要采用STM32F100C8ARM7主控芯片、CC1100射频收发芯片及UM220北斗卫星导航模块。通过软硬件开发,实现了建筑设备物联网技术与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有效融合,将在地质灾害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导航技术 灾害救援 定位 授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滤波器选择和相位信息的统计纹理图像检索 被引量:3
5
作者 曲怀敬 李健 +2 位作者 吴延荣 许鸿奎 曹建荣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94-3897,共4页
为了在复变换域利用方向和相位信息有效地改善图像检索的性能,基于金字塔双树方向滤波器组(PDTDFB),提出一种结合滤波器选择和相对相位的统计纹理图像检索方法。将复方向子带幅值系数进行统计建模,并通过改进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确定其... 为了在复变换域利用方向和相位信息有效地改善图像检索的性能,基于金字塔双树方向滤波器组(PDTDFB),提出一种结合滤波器选择和相对相位的统计纹理图像检索方法。将复方向子带幅值系数进行统计建模,并通过改进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确定其分布参数。基于一种混合建模的检索方法,将所设计的四种钻石状滤波器的性能通过对Vis Tex和Brodatz纹理库的检索结果进行比较。结合相对相位特征的互补性进行纹理图像的检索。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纹理图像的平均检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字塔双树方向滤波器组 钻石状滤波器 相对相位 统计建模 纹理图像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绿色建筑电梯能耗远程监测系统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继文 李鑫 +3 位作者 张树昌 李丽 杨红娟 王晓伟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10,共5页
为了实现绿色建筑中电梯的运行能耗、运行状态的大密度数据采集,进行了绿色建筑电梯控制系统设计。首先建立基于ARM控制的四层电梯模型作为能耗监测对象,以此为基础进行电梯能耗远程监测系统设计,实时地采集电梯运行的能耗数据,通过无... 为了实现绿色建筑中电梯的运行能耗、运行状态的大密度数据采集,进行了绿色建筑电梯控制系统设计。首先建立基于ARM控制的四层电梯模型作为能耗监测对象,以此为基础进行电梯能耗远程监测系统设计,实时地采集电梯运行的能耗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STM32控制板实时通信,传输电梯能耗数据,实现对能耗数据的查询、存储和分析。电梯能耗远程监测系统为电梯能耗的评估提供依据,让绿色节能电梯助力绿色建筑,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电梯能耗 能耗监测 远程监测 A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古建筑木立柱CT扫描攀爬机器人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存根 周玉成 +2 位作者 刘晓平 葛浙东 罗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6-103,共8页
【目的】研制一种CT扫描攀爬机器人,以实现对古建筑木立柱的CT扫描。【方法】首先,提出CT扫描攀爬机器人的环抱式+旋转机构结构,介绍机器人沿木立柱攀爬的过程,完成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设计;然后,采用耦合PD控制算法进行机器人水平伸缩... 【目的】研制一种CT扫描攀爬机器人,以实现对古建筑木立柱的CT扫描。【方法】首先,提出CT扫描攀爬机器人的环抱式+旋转机构结构,介绍机器人沿木立柱攀爬的过程,完成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设计;然后,采用耦合PD控制算法进行机器人水平伸缩关节力控制研究,采用耦合分段PID同步控制算法进行机器人垂直伸缩关节同步控制研究,实现旋转关节的速度控制;最后,依托所研制的CT扫描攀爬机器人,进行功能测试和控制效果分析。【结果】CT扫描攀爬机器人沿木立柱上下攀爬过程中,水平伸缩关节由初始位置到接触状态的接触检测力为50 N;夹持力设定值为5 000 N时,实际夹持力控制精度可达96.2%,机器人负载能力大于60 kg。垂直伸缩关节位移同步平均误差小于0.5 mm。角速度设定值为3(°)·s^(-1)时,旋转关节角速度最大稳态误差为0.116(°)·s^(-1),平均误差为0.003(°)·s^(-1),均满足CT扫描成像要求。【结论】所研制的CT扫描攀爬机器人可沿古建筑木立柱向上或向下攀爬,并通过旋转体携带CT扫描仪对木立柱进行360°CT扫描,进而完成断层图像重建,可准确评价木立柱的内部特征及健康、安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爬机器人 CT扫描 古建筑 木立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空间钢结构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王健 李红民 闫凯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878,共10页
能量法因可以避免研究空间钢结构失稳破坏的中间复杂受力分析,所以受到相关研究者的青睐。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是工程中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由于自由度众多,结构失稳破坏过程的应力、应变较复杂,因此从能量的角度分别对空间钢结构屋盖的局... 能量法因可以避免研究空间钢结构失稳破坏的中间复杂受力分析,所以受到相关研究者的青睐。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是工程中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由于自由度众多,结构失稳破坏过程的应力、应变较复杂,因此从能量的角度分别对空间钢结构屋盖的局部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进行评判和研究。通过对空间钢结构局部桁架受力性能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建立结构简化力学模型,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得出考虑外荷载做功和应变能条件下的总能量方程,利用突变理论推导出了结构局部失稳的临界荷载及临界应力。通过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监测数据的反演分析,建立结构整体应变能熵动力学模型,应用突变理论构建了应变能熵值极限状态方程,根据势函数的稳定性判据分析结构整体稳定性。最后将所提方法对实际工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既有空间结构屋盖稳定性较好,能够满足结构安全运维的需要。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局部稳定性除与结构材料参数有关外,还与局部长度与管径比有关;空间结构在失稳过程中,应力集中会造成应变能熵值的下降;分析结果与结构现场运维说明结构局部和整体均较稳定。因此,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可为空间钢结构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法 空间结构 应变能 突变理论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设备物联网平台下谐波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9
作者 申斌 张桂青 +1 位作者 胡华 李成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40,共5页
建筑内的各种用电设备使得配电系统的电压及电流畸变越来越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建筑配电系统的谐波进行监测。应用无线网络技术和以太网技术将分布于建筑内的多个谐波监测终端接入互联网,并应用Web技术对谐波数据进行管理,从而构造一个基... 建筑内的各种用电设备使得配电系统的电压及电流畸变越来越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建筑配电系统的谐波进行监测。应用无线网络技术和以太网技术将分布于建筑内的多个谐波监测终端接入互联网,并应用Web技术对谐波数据进行管理,从而构造一个基于建筑设备物联网的分布式谐波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该系统可对多个回路或设备的谐波信息进行在线监控,也可以通过浏览器查看谐波畸变率柱形图、曲线图以及越限报警事项。与采用离线测量或集中式在线测量的系统相比,该系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监测建筑内的谐波状况,而且可以实现较大容量的数据存储、更美观的界面和更方便的远程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备物联网 谐波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中能耗拆分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牛祺飞 张永坚 张春华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80-82,共3页
提出能耗拆分的基本方法。现存的建筑配电系统支路中往往包含多种能耗设备,而计量装置只能统计某户或某层的总能耗量,通过能耗拆分能够计算出各类用电设备的能耗量,让各管理体系内的节能工作能够有的放矢,使节能工作建立在定量化的基础... 提出能耗拆分的基本方法。现存的建筑配电系统支路中往往包含多种能耗设备,而计量装置只能统计某户或某层的总能耗量,通过能耗拆分能够计算出各类用电设备的能耗量,让各管理体系内的节能工作能够有的放矢,使节能工作建立在定量化的基础上,为节能运行管理、节能改造和各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后评估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拆分 分项能耗 末端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中约束驱动数据点云曲面特征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红娟 陈继文 周以齐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1-816,共6页
为了获得产品原始设计意图,提高重构模型的整体质量,提出一种实用的逆向工程中约束驱动数据点云曲面特征优化方法,其中包括约束分解和有效的数值求解.在约束分解部分,通过设计结构矩阵分割算法消除几何约束系统中曲面特征间的耦合约束,... 为了获得产品原始设计意图,提高重构模型的整体质量,提出一种实用的逆向工程中约束驱动数据点云曲面特征优化方法,其中包括约束分解和有效的数值求解.在约束分解部分,通过设计结构矩阵分割算法消除几何约束系统中曲面特征间的耦合约束,提出了基于多尺度特征的凝聚算法来实现几何约束系统的简化和分解;在数值求解部分,基于罚函数法建立了约束优化的数学模型,采用BFGS法进行了数值求解.对优化后的逼近误差与约束满足误差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可以低数量级的逼近误差的放大,实现约束满足误差的减小,获得一种全局优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优化 约束分解 耦合约束 逆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的高校实验室安全感知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琳琳 杨镇铭 王纪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7-262,共6页
针对高校实验室隐患分布广、危险源多、人员流动频繁、安全风险累加效应强,导致安全隐患难以实时识别与快速感知的问题,设计了以微服务和深度学习为核心技术的实验室安全感知系统。根据单一职责、业务独立性等原则划分微服务,利用深度... 针对高校实验室隐患分布广、危险源多、人员流动频繁、安全风险累加效应强,导致安全隐患难以实时识别与快速感知的问题,设计了以微服务和深度学习为核心技术的实验室安全感知系统。根据单一职责、业务独立性等原则划分微服务,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开发风险隐患视频、图像目标辨识算法及预警事件融合分析技术,结合网络视频录像机等构建了一体化的预警感知系统。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实验室进行多维度、实时性安全感知;实现了安全隐患和异常行为的自动识别与预警,提高了实验室安全风险管理水平。该技术在实验室安全管理领域具有一定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管理 深度学习 微服务架构 视频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RRT算法的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研究
13
作者 李子建 高焕兵 王雪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7-314,共8页
针对RRT算法应用在六轴机械臂上进行三维避障路径规划时,存在搜索空间过大、计算时间过长等规划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使用自适应步长策略,确定给定地图环境下适合的全局初始步长,使用目标偏置策略来使得采样点有一定几率设置... 针对RRT算法应用在六轴机械臂上进行三维避障路径规划时,存在搜索空间过大、计算时间过长等规划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使用自适应步长策略,确定给定地图环境下适合的全局初始步长,使用目标偏置策略来使得采样点有一定几率设置为目标点,减少采样点随机性;融入目标引力概念提高算法的目标导向性,使引力系数可自适应调节,结合近障碍物的动态步长策略,提高算法在复杂环境中的探索能力和整体效率;使用剪枝优化策略对初始路径进行冗余点去除,并采用三次B样条曲线来对剪枝优化后路径进行平滑处理。通过仿真实验,改进的算法与RRT算法、目标概率偏置RRT、RRT^(*)算法、双采样点引力RRT算法进行了比较,改进算法在规划时间、路径长度和路径节点数量方面均占优势,有效提升了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轴机械臂 RRT算法 目标概率偏置RRT RRT*算法 三维避障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pose的轻量化多人姿态检测模型
14
作者 张欣毅 张运楚 +1 位作者 王菲 刘一铭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2,共6页
二维人体姿态估计对安全生产、智能交互等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的人体姿态估计模型计算量大、检测速度慢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pose模型的轻量化改进算法.首先引入运算更精巧的GSConv卷积模块替换普通Conv卷积,大大降低模... 二维人体姿态估计对安全生产、智能交互等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的人体姿态估计模型计算量大、检测速度慢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pose模型的轻量化改进算法.首先引入运算更精巧的GSConv卷积模块替换普通Conv卷积,大大降低模型计算量和复杂度;然后用CARAFE模块替换UPSample模块,完成上采样工作,同时引入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以避免模型轻量化带来的精度降低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YOLOpose模型经过上述轻量化改进后,模型体量降低为135.6MB,降低了约15.8%,GFLOPS降为了86.9,降低了约15.0%,模型计算量显著降低,再加入CBAM注意力机制对模型精度影响较小,改进后模型既可以保证识别的准确度,又可以实现检测算法的轻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估计 YOLOpose 轻量化 GSConv卷积 CARAFE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IFMM的岩画图像修复方法研究
15
作者 李树威 刘国政 +2 位作者 房淑宇 刘晓彤 吕金阳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7,共12页
为复原受损的岩画图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R-IFMM的图像修复方法。该方法通过图像损伤区域的像素密度确定两个最佳修复半径,并分别应用于IFMM算法生成修复图像,IFMM算法在FMM算法基础上改进权重计算规则。随后将两幅图像重组为最优修复... 为复原受损的岩画图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R-IFMM的图像修复方法。该方法通过图像损伤区域的像素密度确定两个最佳修复半径,并分别应用于IFMM算法生成修复图像,IFMM算法在FMM算法基础上改进权重计算规则。随后将两幅图像重组为最优修复图像。实验结果表明,DR-IFMM方法对不同损伤的岩画图像修复效果优于MSMM、IK-means、COTR、STDecomposition、SFIIM、AutoFill以及ICriminisi方法,有效解决岩画图像中出现的颜色缺失、纹理混乱等问题。与LaMa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的优势在于无需模型训练以及性能强大的计算机配置,也能够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修复的岩画图像可用于数字化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助于岩画的传承与发扬,同时为文物研究人员提供一部完整的刻在石壁上的中国“史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修复 动态半径 快速行进法(FMM) 岩画 文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气候室相对湿度预测的MSPOA-LSSVM模型研究
16
作者 王一诺 郑焕祺 +1 位作者 杨胜坤 周玉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5,共9页
针对通风条件下,气候室相对湿度控制精度对甲醛检测准确性的影响,提出一种相对湿度预测模型。模型选取控温水箱、控制露点水箱和气候室相对湿度等7个数据采集点的数据作为输入和输出。基于多策略改进鹈鹕优化算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构... 针对通风条件下,气候室相对湿度控制精度对甲醛检测准确性的影响,提出一种相对湿度预测模型。模型选取控温水箱、控制露点水箱和气候室相对湿度等7个数据采集点的数据作为输入和输出。基于多策略改进鹈鹕优化算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构建MSPOA-LSSVM相对湿度预测模型。针对鹈鹕优化算法寻优能力不足的问题,使用随机对立学习初始化种群,引入融合鲸鱼优化的正余弦策略和动态权重因子策略,提高算法性能。将MSPOA-LSSVM模型与4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SPOA-LSSVM模型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64和0.07389,均低于其他模型,可为解决相对湿度控制精度不足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室 相对湿度预测 鹈鹕优化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复杂装配体特征信息提取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琛 陈继文 +2 位作者 杨红娟 魏文胜 潘昊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68,共7页
为充分利用产品三维模型中丰富的特征信息,提高数字化装配效率,针对传统CATIA Automation二次开发方法对模型信息的提取深度、完整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递归遍历算法,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思路,开发自动化信息提取软件,基于二叉树前... 为充分利用产品三维模型中丰富的特征信息,提高数字化装配效率,针对传统CATIA Automation二次开发方法对模型信息的提取深度、完整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递归遍历算法,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思路,开发自动化信息提取软件,基于二叉树前序遍历思想,深度优先,由根到枝,逐层递进,可对多层嵌套的复杂三维模型的装配和约束信息进行完整提取,有效提高三维模型信息利用率,为装配工艺规划奠定知识基础。通过某型号五六轴机械臂手腕的提取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 二次开发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位置信息和Attention机制的诈骗电话文本分类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俊杰 许鸿奎 +3 位作者 卢江坤 张子枫 李振业 郭文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02-2509,共8页
诈骗电话案件频频发生并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含有诈骗语义的语句与内容的前后文、语句序列、局部相关内容以及显著关键词语相关.本文提出神经网络模型PEAGCNN(Position Embedding and Attention are introduced into BiGRU and CNN)对诈... 诈骗电话案件频频发生并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含有诈骗语义的语句与内容的前后文、语句序列、局部相关内容以及显著关键词语相关.本文提出神经网络模型PEAGCNN(Position Embedding and Attention are introduced into BiGRU and CNN)对诈骗电话文本分类.首先构建相关数据集,词嵌入用于表示文本,不同频率的正弦、余弦函数对文本位置信息编码并融入词嵌入向量,然后分别利用BiGRU(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和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提取文本上下文相关信息、语句序列以及局部相关性,Attention机制对提取出的信息重新分配权重,突出关键信息的作用,最后将两种信息融合,通过Softmax实现分类.在THUCNews数据集以及诈骗电话文本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模型的准确率和F1值均比对比模型有提升,同时模型对诈骗电话文本数据集分类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在0.9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诈骗电话文本分类 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位置编码 ATTEN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的智能建筑房间Agent的设计与实现
19
作者 王路 谢秀颖 +1 位作者 张桂青 汪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677-3681,共5页
针对建筑用电设备的分布特征,为了给人类提供更加舒适建筑环境的同时也更加节能,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智能建筑的多Agent系统,并分析了房间Agent(room Agent,RA)所应具备的功能,采用无线网络和以太网技术,提出了RA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该... 针对建筑用电设备的分布特征,为了给人类提供更加舒适建筑环境的同时也更加节能,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智能建筑的多Agent系统,并分析了房间Agent(room Agent,RA)所应具备的功能,采用无线网络和以太网技术,提出了RA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该方案不仅解决了多Agent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而且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功能更加强大。通过测试搭建的多Agent系统实验平台,验证了方案的可实施性以及房间Agent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Agent系统(MAS) 建筑节能 无线网络 以太网 智能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建筑承重构件检测机器人夹持机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学 陈玉泽 +2 位作者 赵学林 刘晓彤 周玉成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3年第10期8-13,共6页
针对木建筑承重构件高空人工检测危险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携带检测设备的攀爬机器人并设计了一种夹持机构。该机构主要由弧形夹板、蜗杆和支撑杆组成,夹持机构采用电机驱动涡轮蜗杆带动夹板实现对木建筑承重构件的夹持。分析夹持机构受... 针对木建筑承重构件高空人工检测危险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携带检测设备的攀爬机器人并设计了一种夹持机构。该机构主要由弧形夹板、蜗杆和支撑杆组成,夹持机构采用电机驱动涡轮蜗杆带动夹板实现对木建筑承重构件的夹持。分析夹持机构受力情况,采用SolidWorks设计夹持机构的三维模型并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夹持机构受到的最大应力为13.188 MPa,小于所用材料的许用应力。通过样机实验验证夹持机构,结果表明夹持机构可支撑质量为150 kg的机器人搭载设备沿木建筑承重构件进行上下运动和围绕木建筑承重构件进行旋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构件 攀爬机器人 夹持机构 静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