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BS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及其路用分级性能
1
作者 蔡裕 王瑞育 +5 位作者 窦和潮 庄戌哲 曹寅 张伟 梁瀚月 赵品晖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23,共11页
普通乳化沥青黏结强度不足,无法满足预防性养护或冷拌冷铺的要求,采用先改性后乳化的方式制备SBS改性乳化沥青(SBS-Emu),考察SBS改性剂、活化交联剂、乳化剂和乳液稳定剂掺量对SBS-Emu贮存稳定性、粒度和基于乳化沥青性能分级(EPG)体系... 普通乳化沥青黏结强度不足,无法满足预防性养护或冷拌冷铺的要求,采用先改性后乳化的方式制备SBS改性乳化沥青(SBS-Emu),考察SBS改性剂、活化交联剂、乳化剂和乳液稳定剂掺量对SBS-Emu贮存稳定性、粒度和基于乳化沥青性能分级(EPG)体系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S-Emu的贮存稳定性随SBS掺量(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变差,随乳液稳定剂和乳化剂掺量的增加而变好;交联活化剂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提高SBS-Emu的贮存稳定性;随着SBS掺量的提高,SBS-Emu的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均提高;交联活化剂在一定掺量范围内可以改善SBS-Emu的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其中掺量为1.5%时高温性能最佳,掺量为1.0%时低温性能最佳;随着乳化剂用量增加,SBS-Emu的低温性能提升,掺量过高对高温性能影响不利;乳液稳定剂对SBS-Emu的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影响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乳化沥青 EPG分级 贮存稳定性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中观交通流动态限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树彬 傅白白 +2 位作者 孙涛 党文修 高歌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42,共11页
为研究大数据时代下的复杂性科学问题,利用当前新兴的复杂网络理论结合改进的交通流仿真模型,研究可变限速对动态交通的影响,进而分析了不同的网络结构下最优的可变限速控制策略。结果表明最优的可变限速控制策略可以优化网络的交通状... 为研究大数据时代下的复杂性科学问题,利用当前新兴的复杂网络理论结合改进的交通流仿真模型,研究可变限速对动态交通的影响,进而分析了不同的网络结构下最优的可变限速控制策略。结果表明最优的可变限速控制策略可以优化网络的交通状态。结论有助于帮助交通管理部门提出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案以及制定有效的交通管理及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可变限速 交通流 仿真模型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沥青混合料力电特性多尺度优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涛 王鹏 +4 位作者 魏弘瑞 张齐超 董晓康 郑祺栋 李璐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0-975,982,共7页
导电沥青混合料具有可调控力电特性的关键是导电相多级网络,现有关于导电网络的研究尺度较窄,不能满足多尺度场景使用需求。为实现导电沥青混合料力电性能的平衡,使用微米级的石墨粉与毫米级的碳纤维和铁尾矿对导电网络进行多尺度优化... 导电沥青混合料具有可调控力电特性的关键是导电相多级网络,现有关于导电网络的研究尺度较窄,不能满足多尺度场景使用需求。为实现导电沥青混合料力电性能的平衡,使用微米级的石墨粉与毫米级的碳纤维和铁尾矿对导电网络进行多尺度优化与力电特性提升,采用车辙实验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模拟,分析力电场作用下导电颗粒位移与电场线分布对电阻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4%石墨+1.4%碳纤维+6%铁尾矿的混合料电阻率在10Ω·m左右,且车辙变形较低;掺碳纤维的混合料性能存在变异区间,即有效碳纤维网络的数量与碳纤维的掺量不符合正相关性;Comsol Multiphysics模型中导电颗粒在荷载作用下产生位移改变了电场线的分布,模拟的电阻-变形趋势与车辙实验实测结果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沥青混合料 导电网络 多尺度 力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胶合木剪力墙抗侧性能综述
4
作者 崔楠楠 丁书蒲 +1 位作者 黄仕平 魏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475-7484,共10页
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 CLT)剪力墙结构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中高层木结构体系之一,中外学者针对CLT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展开了深入研究。总结了单板CLT剪力墙、多拼板CLT剪力墙和CLT开洞剪力墙抗侧性能的研究成果,对剪力墙... 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 CLT)剪力墙结构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中高层木结构体系之一,中外学者针对CLT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展开了深入研究。总结了单板CLT剪力墙、多拼板CLT剪力墙和CLT开洞剪力墙抗侧性能的研究成果,对剪力墙的破坏模式、承载能力以及刚度进行梳理,同时,对抗侧承载力和抗侧刚度的计算方法进行归纳和比较分析;整理了中外规范中木结构剪力墙的抗侧承载力计算方法,提出适用CLT剪力墙的建议。最后,对当前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旨在对CLT剪力墙的抗侧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胶合木 抗侧性能 综述 剪力墙 多拼板剪力墙 开洞剪力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溶胀程度对其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影响及内在机理
5
作者 张齐超 王鹏 +4 位作者 徐涛 董晓康 郑祺栋 王海雨 李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674-8681,共8页
由于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SBS)改性沥青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本构关系不明确,目前提高SBS改性沥青性能的方式仍是单纯提高其SBS含量,然而路面早期病害依旧频发。为了在不增加SBS含量情况下,... 由于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SBS)改性沥青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本构关系不明确,目前提高SBS改性沥青性能的方式仍是单纯提高其SBS含量,然而路面早期病害依旧频发。为了在不增加SBS含量情况下,探明SBS的溶胀程度对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SBS改性沥青微观形貌,以动态剪切流变仪分析SBS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与流变性能,利用分子动力学揭示SBS溶胀程度对其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完全溶胀状态的星线共混型SBS改性沥青具有更高的溶胀面积,在常规性能,流变性能以及抗老化性能方面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分子模拟则表明SBS的完全溶胀使得SBS改性沥青的径向分布函数峰更高,提升了SBS改性沥青中SBS分子与轻组分之间的交互作用,在保持了原有稳定沥青胶体结构的基础上使得SBS苯乙烯端相互连接,形成π-π共轭,提升了SBS网络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 溶胀网络 微观结构 流变性能 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模拟的大掺量橡胶改性沥青配方设计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董晓康 王鹏 +6 位作者 鲁明志 李璐 郑祺栋 丁枫斌 王海雨 张齐超 徐涛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39-2344,共6页
聚焦于大掺量橡胶改性沥青配方设计及性能研究,利用分子动力学研究脱硫胶粉在沥青中极限掺量,并进行试验验证。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胶粉与沥青的分子间作用力随胶粉掺量先增大后降低,胶粉掺量达到50%时,体系范德华力显著降低,胶粉... 聚焦于大掺量橡胶改性沥青配方设计及性能研究,利用分子动力学研究脱硫胶粉在沥青中极限掺量,并进行试验验证。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胶粉与沥青的分子间作用力随胶粉掺量先增大后降低,胶粉掺量达到50%时,体系范德华力显著降低,胶粉分子相互缠绕,空间位阻大,致使相容性降低,确保相容的最佳胶粉掺量为20%~40%;发现门尼黏度40的深度脱硫橡胶、胶粉掺量35%制备的大掺量橡胶改性沥青,能实现平衡黏度与高低温性能的效果,相比较20%和50%样品,具有更好的高低温性能与抗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大掺量 橡胶改性沥青 配方设计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投式SBS改性温拌再生沥青性能评价
7
作者 赵全满 吴莉 +3 位作者 姚向发 孟繁育 孙宝生 宋肖肖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27-2332,2338,共7页
为提升再生沥青路用性能,采用自主研发的温拌再生剂(WR)和直投式SBS改性剂(DI-SBS),对老化沥青进行再生及改性。通过熵权Topsis法确定DI-SBS/WR改性温拌再生沥青的最佳材料组成,利用流变试验评价改性温拌再生沥青的高低温性能,确定其性... 为提升再生沥青路用性能,采用自主研发的温拌再生剂(WR)和直投式SBS改性剂(DI-SBS),对老化沥青进行再生及改性。通过熵权Topsis法确定DI-SBS/WR改性温拌再生沥青的最佳材料组成,利用流变试验评价改性温拌再生沥青的高低温性能,确定其性能分级(PG)。结果表明,DI-SBS/WR改性温拌再生沥青最佳制备条件为8%WR+7%DI-SBS、发育时间为60 min,该制备条件下可将老化的基质沥青恢复至I-D类SBS改性沥青标准,且拌合温度降低30℃左右,并且DI-SBS的加入可显著提高温拌再生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及低温抗裂性能。可见,温拌再生与改性技术的结合,显著降低了拌合过程中的能耗,并大幅度提高了温拌再生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满足特重交通荷载等级下道路面层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温拌再生剂 直投式SBS改性剂 改性温拌再生沥青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胶粉/碳纳米管复合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研究
8
作者 刘玉梅 孙敏 +3 位作者 曹宁 苏纪壮 周勇 袁连旺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14-1919,共6页
为了提高无搅拌湿法废旧胶粉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不同类型碳纳米管对其进行复合改性,制备废旧胶粉/碳纳米管复合改性沥青样品,考察了不同类型碳纳米管、胶粉对沥青基本物理性能以及不同温度及荷载作用状态下黏弹特性的... 为了提高无搅拌湿法废旧胶粉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不同类型碳纳米管对其进行复合改性,制备废旧胶粉/碳纳米管复合改性沥青样品,考察了不同类型碳纳米管、胶粉对沥青基本物理性能以及不同温度及荷载作用状态下黏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GT210和GT301两种碳纳米管,GT400碳纳米管与胶粉复合对沥青基本物理性能的改善效果更佳,同时其提高了胶粉改性沥青的表观黏度;碳纳米管增强了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抗永久变形能力和蠕变回复特性。此外,胶粉能够显著降低沥青的低温脆性,提高沥青的应力松弛能力,碳纳米管对胶粉改性沥青低温性能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橡胶粉 碳纳米管 复合改性沥青 黏弹特性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相转变法的高沥青含量乳化沥青制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窦和潮 王瑞育 +5 位作者 苏记华 张伟 武文鑫 孙晓 张德岩 赵品晖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3,共11页
提高乳化沥青中的沥青含量可以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基于此采用突变相转化法制备沥青质量分数大于75%的高沥青含量乳化沥青(HIACEs)。通过分散性试验、电导率试验、粒径试验、贮存稳定性试验和蒸发残留物试验等研究HIACEs的制... 提高乳化沥青中的沥青含量可以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基于此采用突变相转化法制备沥青质量分数大于75%的高沥青含量乳化沥青(HIACEs)。通过分散性试验、电导率试验、粒径试验、贮存稳定性试验和蒸发残留物试验等研究HIACEs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形成水包油型HIACEs所能“容纳”的最大沥青质量分数为96%。随着沥青含量、乳化剂掺入量、搅拌时间、搅拌速率的增加,HIACEs的平均粒径减小并趋于稳定,贮存稳定性逐渐变好。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确定制备工艺条件对HIACEs性能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沥青含量>乳化剂掺入量>搅拌速率。较优的HIACEs制备工艺条件为:沥青质量分数89%,乳化剂质量分数4%,搅拌时间10 min,搅拌速率1000r/min。研究结果可为HIACEs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沥青 高沥青含量 突变相转变 制备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风场模拟及风-列车-大跨度悬索桥动力相互作用
10
作者 王少钦 苗航铮 +2 位作者 万幸 王玉晶 乔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9986-9999,共14页
为评估位于风场中的悬索桥结构在列车动力加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及车辆运行平稳性,采用FLUENT软件对五峰山公铁两用大跨度悬索桥主梁断面流场进行CFD分析得到主梁的三分力系数,并采用小波分析法模拟桥梁周围的脉动风速时程,作为列车-桥梁... 为评估位于风场中的悬索桥结构在列车动力加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及车辆运行平稳性,采用FLUENT软件对五峰山公铁两用大跨度悬索桥主梁断面流场进行CFD分析得到主梁的三分力系数,并采用小波分析法模拟桥梁周围的脉动风速时程,作为列车-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系统振动响应计算的外部激励,同时考虑轨道不平顺及轮对蛇行,建立风-列车-桥梁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编写计算程序模拟桥梁及车辆的动力响应,并详细分析不同工况下车辆运行安全性和乘车舒适性。结果表明:风速对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更加显著,且横向位移更易受风荷载影响;车辆横向加速度随风速和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急剧增大,但其竖向加速度变化较小;平均风速超过20 m/s时,300 km/h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无法得到保证。研究结果可为同类桥梁的抗风抗振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列车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建筑用316L钢磁控溅射AlTiCrN涂层组织和热腐蚀的影响
11
作者 王智玉 周浩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29-1033,共5页
Al发生氧化后可以生成具有致密组织结构的氧化膜层,能够显著改善钢基体的耐高温氧化性能。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制得AlTiCrN涂层,以Na2SO4作为腐蚀介质对其进行了热腐蚀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形成了具有致密结构的涂层,存在许多短棒状颗粒... Al发生氧化后可以生成具有致密组织结构的氧化膜层,能够显著改善钢基体的耐高温氧化性能。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制得AlTiCrN涂层,以Na2SO4作为腐蚀介质对其进行了热腐蚀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形成了具有致密结构的涂层,存在许多短棒状颗粒,发生了丘陵起伏。相邻颗粒形成了紧密排列的状态,并未产生微孔或裂纹。涂层达到了接近70μm的厚度,获得更强的膜基结合效果,有效避免涂层发生剥落情况。以900℃进行Na2SO4盐腐蚀中,产生了剥落的腐蚀产物,重量发生了负增长,达到了更大的腐蚀速。经过100 h处理时只达到0.51 mg/cm^2的腐蚀增重,表明涂层可以发挥优异耐热腐蚀效果,从而对钢基体组织发挥良好保护作用。900℃时进行硫酸钠盐腐蚀处理时,氧化物出现了碱性溶解结果,涂层形成蜂窝结构,产生更多腐蚀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CrN涂层 316L钢 NA2SO4 热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降噪与贝叶斯神经网络联合模型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被引量:19
12
作者 牟振华 李克鹏 申栋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13881-13886,共6页
在短时间内准确、稳定地预测出交通流量,是实现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对于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的实时调整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提出一种WD-BNN小波降噪与贝叶斯神经网络(wavelet denoising-Bayesian neural network,WD-BNN)联合... 在短时间内准确、稳定地预测出交通流量,是实现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对于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的实时调整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提出一种WD-BNN小波降噪与贝叶斯神经网络(wavelet denoising-Bayesian neural network,WD-BNN)联合模型的预测方式,引入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和标准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作为模型评价指标,从精度和稳定性两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5、10、15 min不同时间预测尺度下,WD-BNN联合模型的MAPE和RMSE均小于小波网络、贝叶斯网络、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evenberg-Marquardt,L-M)网络等方法,短时交通流量预测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降噪 贝叶斯神经网络 短时交通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交通标识的二值语义嵌入学习方法
13
作者 王少华 刘法胜 +2 位作者 时柏营 刘兴波 聂秀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05-210,共6页
交通标识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自动驾驶车辆需要识别和理解交通标识,以确保其驾驶行为安全和遵守交通法规。目前,交通标识的识别大都采用深度神经网络方法,利用大量的训练样本对神经网络参数进行训练,获得对任务... 交通标识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自动驾驶车辆需要识别和理解交通标识,以确保其驾驶行为安全和遵守交通法规。目前,交通标识的识别大都采用深度神经网络方法,利用大量的训练样本对神经网络参数进行训练,获得对任务有利的特征表示,然而,海量的训练数据将带来较高的检索成本。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值语义嵌入的大规模交通标识检索与识别方法BETS,该方法将标签信息和成对相似性信息嵌入到二值语义空间中,同时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来进行哈希学习。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大规模交通标识检索与识别的精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标识图像 二值码 深度神经网络 标签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钢板组合梁桥设计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经纬 贾春雨 +2 位作者 翟晓亮 徐有良 吴永昌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32,共8页
针对公路简支钢板组合梁桥用钢量优化问题,提出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组合梁截面优化方法,该方法以钢主梁用钢量为目标函数、以钢主梁截面参数为设计变量、以组合梁承载力和变形为约束条件对截面尺寸进行优化求解。以武穴长江公路大桥南引... 针对公路简支钢板组合梁桥用钢量优化问题,提出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组合梁截面优化方法,该方法以钢主梁用钢量为目标函数、以钢主梁截面参数为设计变量、以组合梁承载力和变形为约束条件对截面尺寸进行优化求解。以武穴长江公路大桥南引桥为背景,基于不同钢主梁间距下内力计算结果采用加速遗传算法求解钢主梁最优截面,获得钢主梁每延米最小用钢量和整桥每延米最小总用钢量随梁高变化趋势;结合优化结果提出了最小用钢量设计方案,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优化后结构力学性能验算。结果表明: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组合梁截面优化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极值寻优能力;随钢主梁间距的增大,钢主梁截面尺寸及用钢量随之增大,但整桥总用钢量随之减小;钢主梁设计存在用钢量最为节约的最优梁高,该梁高随钢主梁间距的增大而增大;提出的桥梁最小用钢量设计方案计算挠度、应力小于规范限值,且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可较好满足结构受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桥 加速遗传算法 截面优化 数值模型 最小用钢量 钢主梁间距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共振超材料表面波屏障带隙特性与隔振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厉超 庄培芝 +2 位作者 李利平 张思峰 周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0-758,787,共10页
为有效解决轨道交通运营引发的地面振动问题,基于声学超材料概念提出一种局域共振超材料表面波屏障(locally resonant metamaterial surface wave barrier,简称LRMB)隔振方法,并采用混凝土和橡胶垫层构造出屏障结构。根据半无限空间弹... 为有效解决轨道交通运营引发的地面振动问题,基于声学超材料概念提出一种局域共振超材料表面波屏障(locally resonant metamaterial surface wave barrier,简称LRMB)隔振方法,并采用混凝土和橡胶垫层构造出屏障结构。根据半无限空间弹性动力学理论,推导LRMB带隙计算的解析式,分析橡胶垫、混凝土参数对LRMB带隙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轨道交通地面振动实测数据,探讨LRMB的隔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LRMB表面波带隙产生主要与其竖向振动有关,基于该模式建立的带隙计算方法是准确的;LRMB橡胶垫厚度增大,带隙起始频率降低,带隙宽度增大;LRMB橡胶垫宽度增大,带隙起始频率升高,带隙宽度减小;LRMB混凝土质量增大,带隙起始频率降低,带隙宽度增大;LRMB原胞数量增多,隔振效率提升,隔振效率达到20~25 dB;以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为例,采用LRMB后地面振动衰减可达70%~80%,验证了LRMB的良好隔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超材料 表面波 波屏障 带隙特性 隔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支点位移法施工的斜拉桥钢-UHPC组合梁受力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利军 张国民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9,共6页
为了解采用支点位移法施工对大跨度斜拉桥钢-UHPC组合梁负弯矩区力学性能的改善情况,以主跨442 m的沾临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主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受力分析。计算无应力索长及成桥状态钢-UHPC组合梁... 为了解采用支点位移法施工对大跨度斜拉桥钢-UHPC组合梁负弯矩区力学性能的改善情况,以主跨442 m的沾临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主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受力分析。计算无应力索长及成桥状态钢-UHPC组合梁线形,并在二者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分别对采用、未采用支点位移法施工的钢-UHPC组合梁成桥及运营状态下的弯矩、梁底应力、UHPC桥面板顶(底)缘应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未采用支点位移法,采用支点位移法施工的钢-UHPC组合梁斜拉桥可减小或者消除辅助墩处组合梁的负弯矩,显著增加辅助墩处负弯矩区UHPC桥面板的压应力储备,达到施加预应力的效果,显著改善了负弯矩区钢-UHPC组合梁的力学性能,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UHPC组合梁 支点位移法 无应力索长 成桥线形 力学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颗粒改良流态粉煤灰路基隔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厉超 李文杰 +3 位作者 顾玉仑 张思峰 李书俭 张宇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61-2271,共11页
为解决铁路列车运行引发的路基与地基振害问题,基于阻尼耗能原理设计一种新型橡胶颗粒改良流态粉煤灰(FAR)路基。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制备满足工程路用性能要求的FAR路基材料;采用瞬态激振方法测试FAR路基材料的阻尼比,分析橡胶颗粒掺量... 为解决铁路列车运行引发的路基与地基振害问题,基于阻尼耗能原理设计一种新型橡胶颗粒改良流态粉煤灰(FAR)路基。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制备满足工程路用性能要求的FAR路基材料;采用瞬态激振方法测试FAR路基材料的阻尼比,分析橡胶颗粒掺量对FAR路基材料阻尼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FAR路基的阻尼耗能机理;采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建立轨道-路基-地基三维耦合数值模型,对比研究普通路基与橡胶颗粒掺量为5%、10%和15%的FAR路基动应力和振动加速度的传播规律,分析验证FAR路基的隔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橡胶颗粒的掺入降低了FAR路基材料的强度和干密度,掺量不超过固体混合料质量的15%时,路基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可满足铁路工程应用要求。橡胶颗粒的黏弹特性使FAR路基内部动应力发生损耗或衰减,路基阻尼比随橡胶颗粒掺量增加而增大,且橡胶颗粒掺量相同时,橡胶颗粒粒径越小FAR路基的阻尼比越大,推荐采用150目橡胶颗粒。相比普通路基,FAR路基基床底层、路基土体和地基土体的动应力均有减小,衰减幅值为10%~30%,可有效避免路基动弹变形、地基振陷等灾害发生;FAR路基振动主频范围内地面振动加速度级减小2~6 dB,最高达到83 dB,验证了新型FAR路基的良好隔振性能。研究结果可为铁路FAR路基的隔振设计与铁路路基的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粉煤灰 橡胶颗粒 铁路路基 隔振性能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MgO碳化固化疏浚底泥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孔祥辉 梁允鹏 +2 位作者 崔帅 王潇康 张思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0-628,共9页
采用MgO碳化技术对疏浚底泥进行固化处理,通过强度试验和微观特性试验,系统分析了活性MgO碳化固化底泥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增加活性MgO掺量能生成较多的水化产物和碳化产物,使得底泥强度明显增大;土体含水率与压实度能... 采用MgO碳化技术对疏浚底泥进行固化处理,通过强度试验和微观特性试验,系统分析了活性MgO碳化固化底泥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增加活性MgO掺量能生成较多的水化产物和碳化产物,使得底泥强度明显增大;土体含水率与压实度能够影响CO_(2)在土体内部的运移,二者增大导致CO_(2)吸附量减少,从而影响底泥的碳化固化效果;长时间的碳化作用导致部分碳化产物发生变质反应,底泥强度随碳化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后减趋势;水化产物和碳化产物对土颗粒的包裹、胶结和孔隙填充是活性MgO碳化固化底泥的主要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底泥 活性MgO 碳化 影响因素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M技术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玉梅 苏纪壮 +2 位作者 孙敏 贾朝霞 乔瑞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8-213,共6页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不仅可以从纳米尺度观测沥青表面微观结构,还可以应用不同模式测试其微观力学特性,是研究沥青路面材料微观特性的有力工具。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已经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表明,沥...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不仅可以从纳米尺度观测沥青表面微观结构,还可以应用不同模式测试其微观力学特性,是研究沥青路面材料微观特性的有力工具。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已经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表明,沥青结合料与集料之间的水分相互作用是一种出现在微观尺度,甚至纳米尺度的现象,因此从微纳观角度探究在水分存在条件下沥青与集料的结构变化,对于改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探究其水损害机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总结AFM工作原理及沥青微观“bees”结构特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AFM在纳米尺度上对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AFM在沥青路面材料研究中的发展方向,为今后对于沥青路面病害研究与防治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沥青混合料 水稳定性 “bees”结构 粘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备工艺对钢纤维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剑宏 于博翔 +2 位作者 夏志鹏 杨华 孙会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89-3796,共8页
钢纤维混凝土可起到减少混凝土开裂、提高结构韧性等作用,已逐渐被应用于隧道衬砌支护。但制备工艺决定了钢纤维在混凝土基体中的分布,从而严重影响钢纤维混凝土性能,因此亟须开展针对钢纤维分布与制备工艺之间关系的研究。从实际工程出... 钢纤维混凝土可起到减少混凝土开裂、提高结构韧性等作用,已逐渐被应用于隧道衬砌支护。但制备工艺决定了钢纤维在混凝土基体中的分布,从而严重影响钢纤维混凝土性能,因此亟须开展针对钢纤维分布与制备工艺之间关系的研究。从实际工程出发,选用6种钢纤维混凝土制备工艺,浇筑了18根梁试件,开展钢纤维混凝土抗弯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MT1制备工艺的端钩型钢纤维混凝土在破坏位置、钢纤维分布、钢纤维外露角度、外露长度、抗弯强度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抗弯性能 纤维分布 制备工艺 投料顺序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