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幽灵 被引量:2
1
作者 鲁成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84,共3页
 在认识论、科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等领域,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取代决定论,是现代西方哲学最基本的特征之一。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倾向,是对传统哲学中以黑格尔哲学为主要代表的绝对主义的反动;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的...  在认识论、科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等领域,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取代决定论,是现代西方哲学最基本的特征之一。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倾向,是对传统哲学中以黑格尔哲学为主要代表的绝对主义的反动;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的严重泛滥,也使得现代西方哲学内部蕴涵着否定自身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西方哲学 相对主义 怀疑主义 认识论 伦理学 逻辑学 绝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对国际关系核心概念的挑战
2
作者 杨素群 常乡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8-122,共5页
安全、国家、权力是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女性主义从性别视角审视传统的安全观、国家观、权力观,发现其隐含着的性别缺失,挑战主流国际关系中精英男性对世界的设想与描述。通过对这些核心概念的解构与重构,在国际关系中加进了女性视... 安全、国家、权力是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女性主义从性别视角审视传统的安全观、国家观、权力观,发现其隐含着的性别缺失,挑战主流国际关系中精英男性对世界的设想与描述。通过对这些核心概念的解构与重构,在国际关系中加进了女性视角,扩大了国际关系的理论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安全 国家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松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1-124,共4页
 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是社会权威关系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权威力量,起着不同的社会作用。同时,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制度权威和社会权威对立统一的基础在于现实社会的物质关系。社会权威关系的...  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是社会权威关系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权威力量,起着不同的社会作用。同时,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制度权威和社会权威对立统一的基础在于现实社会的物质关系。社会权威关系的历史发展呈现出制度权威日益成为社会权威主导形式的历史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权威 个人权威 社会关系 物质关系 社会地位 人格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诚信的本质是什么? 被引量:6
4
作者 姜正冬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60,共4页
 诚信在其本质上是人的利益关系的反映和表现,是主体对自己和客体、中介体利益耦合关系的现实认可、未来期望与践诺追求的统一。辩正这一点,不仅对我们树立科学的诚信观念,而且对我国社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推进诚信建设的健康发...  诚信在其本质上是人的利益关系的反映和表现,是主体对自己和客体、中介体利益耦合关系的现实认可、未来期望与践诺追求的统一。辩正这一点,不仅对我们树立科学的诚信观念,而且对我国社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推进诚信建设的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观念 利益关系 诚信建设 客体 中介体 耦合性关系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謇经济思想与实践浅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鲁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在长期兴办实业的过程中,张謇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主要是以实业救国为号召,棉铁主义为核心,振兴农务为基础,并以开放主义和发展教育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强调经济立法。
关键词 张謇 经济思想 实业救国思想 棉铁主义 开放主义 生产方式 教育思想 经济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共管理中的合法性与公正性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庆渭 李松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67,共5页
合法性和公正性是公共管理的两个最基本原则。合法性为公共管理提供了可能性前提,公正性构成了公共管理提供了必要性条件。公共管理中的合法性原则和公正性原则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公正性是合法性的基础,合法性是公正性的结果和表现。我... 合法性和公正性是公共管理的两个最基本原则。合法性为公共管理提供了可能性前提,公正性构成了公共管理提供了必要性条件。公共管理中的合法性原则和公正性原则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公正性是合法性的基础,合法性是公正性的结果和表现。我国公共管理制度的改革必须坚持公正和效率的原则,需求多种渠道,增强公共管理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 合法性 公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制度变迁与诺思界定产权的“国家理论” 被引量:4
7
作者 赵英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2-107,共6页
1949-1978年间,我国农业政策的演变过程证明,诺思的国家理论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府行为也有很强的解释力。政府的经济人行为不受社会制度的约束,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也会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不断改变经济交易的规则,从而使这些规则完全... 1949-1978年间,我国农业政策的演变过程证明,诺思的国家理论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府行为也有很强的解释力。政府的经济人行为不受社会制度的约束,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也会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不断改变经济交易的规则,从而使这些规则完全失去激励,使经济增长处于长期的停滞状态。我国政府还具有强大的设计制度结构的功能:从工业化发展目标出发,改变土地产权结构,并创造出相应的组织、政策及意识形态。政府的这一功能已经超出了诺思国家理论框架的涵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理论 制度变迁 土地产权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配性努力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与推动 被引量:2
8
作者 赵英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7,共4页
 分配性努力是与生产性努力相对应的概念。生产性努力的增长是近现代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分配性努力可分消极的和积极的两种,消极的分配性努力会降低人们进行生产性努力的愿望,积极的分配性努力则能增强人们进行生产的能力,因而也有...  分配性努力是与生产性努力相对应的概念。生产性努力的增长是近现代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分配性努力可分消极的和积极的两种,消极的分配性努力会降低人们进行生产性努力的愿望,积极的分配性努力则能增强人们进行生产的能力,因而也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还显示,积极的分配性努力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还能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针对获取分配性收益的不同主体,设置不同的约束规则,将他们的分配性努力锁定在积极的层面上,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 生产性努力 现代经济增长 优化资源配置 利润理论 合理调整 产业结构 约束规则 马克思 消极 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诚信的多维诠释 被引量:4
9
作者 宫菊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0-95,共6页
诚信在人类社会中一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探究诚信的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考察中外传统诚信观,确认诚信是一种以诚实守信为根本要求的伦理观念,是一种“德”“得”相通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融道德与法律为一体的制度规范,... 诚信在人类社会中一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探究诚信的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考察中外传统诚信观,确认诚信是一种以诚实守信为根本要求的伦理观念,是一种“德”“得”相通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融道德与法律为一体的制度规范,具有普适性、二重性、开放性和民族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 本质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牟正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81,共4页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原则,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深刻体现和充分运用。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隐含着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持续和长远发展的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尊重和保障人权...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原则,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深刻体现和充分运用。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隐含着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持续和长远发展的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民主政治体障;实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价值要求;创造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环境要求;提升人的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手段;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人的发展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 人学思想 人民群众利益 人权保障 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主体对需要的选择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正冬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4,共5页
任何人作为社会行为的主体,都必然要对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既受主体自身因素的影响,又受社会因素的制约;既表现为一个微观过程,又表现为一个宏观过程。对主体的需要选择行为进行探讨,理论上可以对历史唯物主义逻辑起点的认识... 任何人作为社会行为的主体,都必然要对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既受主体自身因素的影响,又受社会因素的制约;既表现为一个微观过程,又表现为一个宏观过程。对主体的需要选择行为进行探讨,理论上可以对历史唯物主义逻辑起点的认识更趋深化、全面化、科学化,实践上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要 选择 历史唯物主义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产力系统的形态、构成及其重心转移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正冬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3-79,共7页
当前哲学界将生产力界定为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三要素说是欠妥的;生产力是一种能力系统而非一种实体系统,它包括潜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两种状态;其主要成分包含自然力、劳动力、科学技术力、社会结合力、自然与社会和谐力五个方面... 当前哲学界将生产力界定为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三要素说是欠妥的;生产力是一种能力系统而非一种实体系统,它包括潜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两种状态;其主要成分包含自然力、劳动力、科学技术力、社会结合力、自然与社会和谐力五个方面;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其重心存在着有序转移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生产力的形态 生产力的构成 生产力的重心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田怀疑论的个性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鲁成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8,共3页
蒙田的怀疑论是对古代怀疑论思想的“恢复”或“复兴” ,但与古代怀疑论性质不同。蒙田的怀疑论是摧毁中世纪经院哲学精神统治的有力武器 ;它导致了近代以经验论和唯理论为标志的哲学革命 ;它对人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批判同其他人文主义者... 蒙田的怀疑论是对古代怀疑论思想的“恢复”或“复兴” ,但与古代怀疑论性质不同。蒙田的怀疑论是摧毁中世纪经院哲学精神统治的有力武器 ;它导致了近代以经验论和唯理论为标志的哲学革命 ;它对人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批判同其他人文主义者对人及其理性的颂扬一起完善了人类对自身的自我认识。分析蒙田怀疑论的个性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疑论 经院哲学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的历史反思——评胡适的科学教育价值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7-90,共4页
 胡适的科学教育价值观是以惟科学主义为特征的。它导致了:在理论上漠视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在实践上,用泛化了的科学观念进行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使行为的价值规范强化为一种思维的逻辑规范,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败俱伤。...  胡适的科学教育价值观是以惟科学主义为特征的。它导致了:在理论上漠视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在实践上,用泛化了的科学观念进行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使行为的价值规范强化为一种思维的逻辑规范,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败俱伤。科学地分析和评价惟科学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历史价值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胡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南北矛盾
15
作者 任雪萍 杨素群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0,共4页
当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南北矛盾主要表现在 :全球环境问题的责任与义务的分担、发展援助与技术转让、环境问题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关系等方面。南北差距的日益扩大、环境霸权主义的存在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等因素阻碍了南北矛盾的解决 ,要解决... 当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南北矛盾主要表现在 :全球环境问题的责任与义务的分担、发展援助与技术转让、环境问题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关系等方面。南北差距的日益扩大、环境霸权主义的存在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等因素阻碍了南北矛盾的解决 ,要解决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南北矛盾 ,必须树立新的安全观 ,寻求两类国家的利益共同点 ,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战略 南北矛盾 环境保护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发展援助 技术转让 国际贸易体制 地球峰会 霸权主义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信用评估业的障碍及其措施
16
作者 任者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1-64,共4页
由于信用评估制度赖以生存的市场制度不健全 ,政府对信用评估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这一行业的产品供给不足 ,导致我国信用评估业发展缓慢。为了改变现状 ,应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 ,增加行业的制度性需求 ;制定合理的行业发展框架 ,促成... 由于信用评估制度赖以生存的市场制度不健全 ,政府对信用评估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这一行业的产品供给不足 ,导致我国信用评估业发展缓慢。为了改变现状 ,应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 ,增加行业的制度性需求 ;制定合理的行业发展框架 ,促成信用评估业的规范发展和规模经济 ;信用评估业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行业形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估业 制度障碍 供给障碍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理论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今朝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5期9-11,20,共4页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是对唯物史观生产力理论的突破。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对唯物史观文化功能价值理论的创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关键词 “三个代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原理原委的探析
18
作者 张昭梅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2期10-15,共6页
关于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原理原委的探析●张昭梅对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原理,传统观点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予以理解和说明。本文认为不够彻底,应该深究一步:这个社会基本矛盾又是受什么原... 关于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原理原委的探析●张昭梅对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原理,传统观点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予以理解和说明。本文认为不够彻底,应该深究一步:这个社会基本矛盾又是受什么原因造成、什么力量推动的?要解决这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 原理 社会基本矛盾 深层次问题 生产关系 传统观点 矛盾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