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核心素养的特征与培养 被引量:73
1
作者 冯巍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13,共5页
核心素养概念的出现,将素质教育推向核心素养培养的新阶段。认识音乐核心素养、阐释音乐核心素养的内容与特征,将成为推动和深化音乐课程改革的关键。音乐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发展性、终身性的特点。在学科教学中,若能深化对音乐核心... 核心素养概念的出现,将素质教育推向核心素养培养的新阶段。认识音乐核心素养、阐释音乐核心素养的内容与特征,将成为推动和深化音乐课程改革的关键。音乐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发展性、终身性的特点。在学科教学中,若能深化对音乐核心素养内容的研究、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注重学科逻辑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将会有效地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完善音乐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核心素养 特征 培养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科学主义音乐思潮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冯长春 冯春玲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31,共12页
科学主义音乐思潮肇始于清末民初之际,崛起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主义音乐思潮与学习西乐思潮密切相关,其文化结果是以西方音乐理论与方法改造旧有国乐、创造中国新音乐。抗战时期科学主义音乐思潮在延续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它的初步... 科学主义音乐思潮肇始于清末民初之际,崛起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主义音乐思潮与学习西乐思潮密切相关,其文化结果是以西方音乐理论与方法改造旧有国乐、创造中国新音乐。抗战时期科学主义音乐思潮在延续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它的初步反思。科学主义音乐思潮推动了新音乐文化的发展,使得音乐在近代中国终于取得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或科学的合法地位,但同时也导致了欧洲音乐中心论在中国的传播和科学精神的丧失等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科学 理学 学理 科学主义 音乐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被引量:33
3
作者 冯巍巍 查汪宏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5-100,共6页
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出,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定位、切入,对教学实施起着关键作用。如何围绕新形式下音乐学科的培养目标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将音乐鉴赏教学准确定位,是关系教师怎样教的问题,其决定音... 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出,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定位、切入,对教学实施起着关键作用。如何围绕新形式下音乐学科的培养目标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将音乐鉴赏教学准确定位,是关系教师怎样教的问题,其决定音乐课堂教学的走势,决定教师教学行为与策略的运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知水平,关注音乐本体,在音乐本体中培养学生的感性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核心素养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定位 切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自弹自唱教学改革设想 被引量:19
4
作者 唐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师范院校 音乐教育专业 课程标准 自弹自唱 教学改革 钢琴伴奏 视唱练耳 钢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视域下音乐课程实践性的思考 被引量:15
5
作者 冯巍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3-96,共4页
"实践性"是音乐课程的本质属性,是音乐学习的基本规律。音乐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音乐理论,音乐学习的主要方法不是依靠语言,而是要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主动获得体验、感受,形成技能、方法和素养。依据课程标准,建构开... "实践性"是音乐课程的本质属性,是音乐学习的基本规律。音乐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音乐理论,音乐学习的主要方法不是依靠语言,而是要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主动获得体验、感受,形成技能、方法和素养。依据课程标准,建构开放而有效的实践体系,在教学中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课程 实践性 认识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歧与对峙——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学院派”的批判与论争 被引量:8
6
作者 冯长春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32,共13页
“救亡派”与“学院派”的人为分划以及二者之间长期存在的思想分歧与批评对峙,是20世纪30年代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历史现象。三四十年代间有关学院派的纷争与批判,大致历经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兴音乐”崛起后,... “救亡派”与“学院派”的人为分划以及二者之间长期存在的思想分歧与批评对峙,是20世纪30年代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历史现象。三四十年代间有关学院派的纷争与批判,大致历经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兴音乐”崛起后,左翼音乐家对学院派的定位与批评;第二阶段是全面抗战爆发后,部分学院音乐家和救亡派音乐家针对抗战歌曲创作中“技术至上”和“技巧贫乏”的问题展开论争;第三阶段是40年代后期,新音乐权力话语针对学院派所进行的攻击与贬斥。“救亡派”与“学院派”之间的分歧与对峙,其根源在于双方对新音乐本质认识的不同,对音乐创作技术与音乐功能要求的不同,最终则演变为音乐领域里的长期存在的思想斗争与政治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派 救亡派 新音乐 宗派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师音乐教育的困境和出路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炫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61,共5页
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中存在培养目标偏执、教育理念滞后、课程设置失衡、教育方式单一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流弊,致使教学质量大幅度滑坡,难以适应社会对高师音乐教育的诉求。要扭转与摆脱这种困境,需精准定位教育目标,倡导并培育全面性、综... 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中存在培养目标偏执、教育理念滞后、课程设置失衡、教育方式单一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流弊,致使教学质量大幅度滑坡,难以适应社会对高师音乐教育的诉求。要扭转与摆脱这种困境,需精准定位教育目标,倡导并培育全面性、综合性与发展性的音乐师资;摒弃陈旧教育理念,彰显音乐教学的人本价值取向;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整合的音乐教材体系;探索多元、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愿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 音乐教育 教育困境 策略探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斯克里亚宾的晚期音乐理念 被引量:4
8
作者 宋莉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50,66,共12页
19、20世纪之交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Nikolayevich Scriabin,1872~1915)因其音乐独树一帜又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在音乐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晚期的音乐创作,探索了新的旋律语言及... 19、20世纪之交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Nikolayevich Scriabin,1872~1915)因其音乐独树一帜又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在音乐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晚期的音乐创作,探索了新的旋律语言及和声手法,成为开拓现代音乐的先驱。其创作手法复杂,在旋律、和声、和弦、曲式、调性、调式、节奏、节拍、形式结构及音色组合等多方面不断标新立异,既继承传统又突破了传统。保持着他的"整体艺术"理念和"神秘主义"的观念,思维进入更为深远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克里亚宾 晚期音乐创 创作手法 “整体艺术” “神秘主义” 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音高系统”:传统音乐风格的重要构成元素及其保护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欣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2年第3期47-54,161,共8页
论文论述的"特定音高系统"有两层含义:一是某个乐种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起来的特有音高,即每个律之间音程的具体音高;二是某个乐种的旋律进行中,围绕骨干音而生的装饰性、规律性音高群,这些在乐谱中一般没有记录或记... 论文论述的"特定音高系统"有两层含义:一是某个乐种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起来的特有音高,即每个律之间音程的具体音高;二是某个乐种的旋律进行中,围绕骨干音而生的装饰性、规律性音高群,这些在乐谱中一般没有记录或记明。作者认为,这两种情况都是判断某个乐种特点的重要标志,也是构成某个乐种音乐风格的重要元素。另外,以此为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也应该通过测音等方式研究,使这些风格构成的重要元素以一定的形式明确体现出来,给予重点保护,以保持传统音乐的"原汁原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音高系统 律位 音乐风格 测音 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红梅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中小学 音乐教师 新课改 角色 音乐教学 音乐课程 转变 任务 问题 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学计算与音乐实践的关系及音高选样测量的初步论证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欣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95,共7页
朱载堉《律学新说》载:"数乃死物,一定而不易;音乃活法,圆转而无穷。音数二者,不可以一例论之。"这句话论证了理论计算的音高数据与音乐实践之间的某种不对应关系,以及在音乐实践中,一个音的音高具有是不断圆转变化的特性。... 朱载堉《律学新说》载:"数乃死物,一定而不易;音乃活法,圆转而无穷。音数二者,不可以一例论之。"这句话论证了理论计算的音高数据与音乐实践之间的某种不对应关系,以及在音乐实践中,一个音的音高具有是不断圆转变化的特性。当今许多学者也以不同形式论述过这些问题,指出律学计算与音乐实践脱节的现象。至于脱节的程度和方式等问题,还需要运用更多方法,对音乐实践中的音响作测量、分析等研究。文章在这一学术观点的启发下,沿着缪天瑞等前辈展望的研究道路,选用几种计算机软件,对部分艺术院校学生和知名演奏家的演奏音响,作了"定音音高"和"旋律音高"的测量,并得出一些能够反映音乐实践和理论计算之间关系的数据,还作了成因的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学 音乐实践 定音音高 旋律音高 测音 音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管窥——从萧友梅有关音乐教育的几项提案谈起 被引量:9
12
作者 冯长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7年第1期21-31,共11页
本文通过对萧友梅在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全国性音乐教育会议上所提交的议案的介绍与剖析,并对萧友梅相关音乐文献及音乐实践活动加以必要的链接,从而对萧友梅的音乐教育思想作出新的认识与阐发。萧友梅躬于实践的音乐教育思想与精神具... 本文通过对萧友梅在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全国性音乐教育会议上所提交的议案的介绍与剖析,并对萧友梅相关音乐文献及音乐实践活动加以必要的链接,从而对萧友梅的音乐教育思想作出新的认识与阐发。萧友梅躬于实践的音乐教育思想与精神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值得后人学习与继承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友梅 音乐教育 提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美学与音乐分析的融会——茅原先生音乐美学研究特色管窥 被引量:4
13
作者 冯长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8年第4期46-49,共4页
茅原先生是为我国音乐美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音乐学家。其音乐美学研究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是美学分析与音乐分析的融会。在他的作品分析研究与音乐名曲鉴赏等著作中也都鲜明地体现出这一特点。这种治学方法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具有根本... 茅原先生是为我国音乐美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音乐学家。其音乐美学研究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是美学分析与音乐分析的融会。在他的作品分析研究与音乐名曲鉴赏等著作中也都鲜明地体现出这一特点。这种治学方法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具有根本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原 音乐美学 音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育的文化反思 被引量:2
14
作者 郇玖妹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9-146,共8页
近几十年,我国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文化根基的缺失。文章从儒家的"人性论"、道家的"道论"和佛教的"体用论"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文化对于当前... 近几十年,我国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文化根基的缺失。文章从儒家的"人性论"、道家的"道论"和佛教的"体用论"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文化对于当前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育改革的启发和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当前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育改革应植根于传统文化,树立起自己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进而吸收、改造包括西方声乐在内的多种教育模式来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院校 民族声乐教育 传统文化 人性论 道论 体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音乐反映他的时代”——斯克里亚宾音乐观念的历史成因探微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莉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1年第3期71-76,170,共6页
斯克里亚宾的音乐产生于19、20世纪之交的俄罗斯,他的"神秘主义"观念,创作手法和审美情趣都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俄罗斯的社会背景、哲学观念、文化底蕴和音乐环境都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研究斯克里亚宾独特的... 斯克里亚宾的音乐产生于19、20世纪之交的俄罗斯,他的"神秘主义"观念,创作手法和审美情趣都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俄罗斯的社会背景、哲学观念、文化底蕴和音乐环境都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研究斯克里亚宾独特的音乐现象时,考察斯克里亚宾的生活时代和文化环境,对全面认识作曲家的观念和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克里亚宾 音乐观念 特殊时代 历史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舒曼钢琴音乐中的双重性格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传崧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41-144,共4页
舒曼是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音乐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钢琴曲创作和乐评写作方面成绩尤大。舒曼作品与其"激情"与"忧郁"的双重性格特征关系密切;但所谓双重性格呈现并非本能或无意识,某种意义上乃是其丰富多元之... 舒曼是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音乐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钢琴曲创作和乐评写作方面成绩尤大。舒曼作品与其"激情"与"忧郁"的双重性格特征关系密切;但所谓双重性格呈现并非本能或无意识,某种意义上乃是其丰富多元之思想感情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本文通过分析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等名作,揭示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曼 双重性格 《童年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情感论音乐美学视角下的浪漫主义和声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林 《音乐创作》 2007年第4期90-93,共4页
和声是音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变化发展着,先后经历了音程性和声一和弦式和声一调式和声一调性和声等,其中浪漫主义时期和声的发展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盛况。本文从情感论音乐美学的视角出发,对浪漫主义和声进行审... 和声是音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变化发展着,先后经历了音程性和声一和弦式和声一调式和声一调性和声等,其中浪漫主义时期和声的发展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盛况。本文从情感论音乐美学的视角出发,对浪漫主义和声进行审视,力求揭示出19世纪情感论音乐美学对浪漫主义和声产生怎样的影响,进而管窥出浪漫主义和声的部分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论音乐美学 和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音乐美学研究述要 被引量:7
18
作者 冯长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4年第4期17-31,共15页
本文以史述形式对1949年以来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发展道路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并对不同历史阶段音乐美学研究呈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了尽可能的概括与总结。
关键词 中国当代 音乐美学梳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精神境界之升华——萧友梅与程懋筠的战时音乐教育思想兼及音乐创作与历史地位之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再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6年第4期26-33,共8页
萧友梅是我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重要奠基人,程懋筠是我国近代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开拓者,他们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后,在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他... 萧友梅是我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重要奠基人,程懋筠是我国近代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开拓者,他们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后,在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他们的音乐教育思想都有一个显著的发展。他们将音乐文化所具有的“艺术功能”进一步提升到“斗争精神”武器的地位,分别提出了“须建设成一道看不见、摸不着,而牢不可破的精神上的国防”和“用音乐艺术来振奋民族精神,达到抗日胜利的目的”的主张。在国难当头的历史阶段,他们的音乐教育思想,达到了民族精神境界的新的时代高度。两人在音乐教育思想、音乐创作和历史命运方面分别有着“相近”、“相续”、“相异”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友梅 程懋筠 相近 相续 相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批评中构筑历史——居其宏著《新中国音乐史》读后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长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作为《新中国音乐史》的读后感,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以阐释,内容公正客观,批评精到。
关键词 读后感 音乐史 音乐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