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音乐核心素养的特征与培养 |
冯巍巍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3
|
|
2
|
中国近代科学主义音乐思潮探析 |
冯长春
冯春玲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3
|
音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
冯巍巍
查汪宏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3
|
|
4
|
师范自弹自唱教学改革设想 |
唐宁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5
|
新课标视域下音乐课程实践性的思考 |
冯巍巍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5
|
|
6
|
分歧与对峙——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学院派”的批判与论争 |
冯长春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7
|
论高师音乐教育的困境和出路 |
张炫
|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8
|
论斯克里亚宾的晚期音乐理念 |
宋莉莉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9
|
“特定音高系统”:传统音乐风格的重要构成元素及其保护 |
陈欣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2 |
7
|
|
10
|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 |
刘红梅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1
|
律学计算与音乐实践的关系及音高选样测量的初步论证 |
陈欣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2
|
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管窥——从萧友梅有关音乐教育的几项提案谈起 |
冯长春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7 |
9
|
|
13
|
哲学美学与音乐分析的融会——茅原先生音乐美学研究特色管窥 |
冯长春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08 |
4
|
|
14
|
我国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育的文化反思 |
郇玖妹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5
|
“用音乐反映他的时代”——斯克里亚宾音乐观念的历史成因探微 |
宋莉莉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1 |
3
|
|
16
|
论舒曼钢琴音乐中的双重性格特征 |
姚传崧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2 |
4
|
|
17
|
19世纪情感论音乐美学视角下的浪漫主义和声 |
陈林
|
《音乐创作》
|
2007 |
5
|
|
18
|
中国当代音乐美学研究述要 |
冯长春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4 |
7
|
|
19
|
民族精神境界之升华——萧友梅与程懋筠的战时音乐教育思想兼及音乐创作与历史地位之比较 |
刘再生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6 |
3
|
|
20
|
在批评中构筑历史——居其宏著《新中国音乐史》读后 |
冯长春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4 |
2
|
|